Streamlit是一款基于Python的数据可视化和应用开发框架,它允许数据科学家和工程师快速创建交互式的、美观的应用程序,无需深入学习前端技术。
这个“streamlit-example”项目是一个学习和实践Streamlit的好例子,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Streamlit的核心特性和如何使用它。
Streamlit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读取Python脚本来构建应用程序的界面。
在你的项目中,`streamlit-example-main`很可能包含了运行Streamlit应用的主文件。
通常,这个文件会有一个或多个`streamlit.write()`函数,用于输出各种类型的数据显示。
1.**安装与启动**:-安装Streamlit库:在命令行或终端中运行`pipinstallstreamlit`。
-运行应用:找到`streamlit-example-main`中的主Python文件(如`app.py`),然后运行`streamlitrunapp.py`。
这将在本地启动一个Web服务器,你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应用程序。
2.**核心组件**:-`streamlit.write()`:这个函数是Streamlit的基础,它可以输出文本、HTML、图像、图表等。
-`streamlit.pyplot()`:用于展示matplotlib生成的图表。
-`streamlit.plotly()`:支持Plotly库的交互式图表。
-`streamlit.altair()`:显示Altair库的静态或交互式图表。
-`streamlit.dataframe()`:直接展示PandasDataFrame。
-`@streamlit.component`:创建自定义的UI组件。
3.**数据交互**:-Streamlit支持用户输入,例如`streamlit.text_input()`和`streamlit.number_input()`,可以创建文本框和数字输入框。
-使用`streamlit.checkbox()`和`streamlit.radio()`让用户选择选项。
-`streamlit.selectbox()`允许用户从下拉菜单中选择。
4.**状态管理**:-Streamlit的`st.cache()`装饰器可以缓存函数结果,提高性能。
-`st.session_state`用于在页面刷新时保持用户的状态。
5.**布局控制**:-使用`streamlit.column()`和`streamlit.row()`可以控制页面的布局。
-`st.beta_container()`提供更灵活的布局选项,比如网格系统。
6.**部署**:-Streamlit提供了一键部署到免费的StreamlitSharing服务,只需运行`streamlitshare`命令。
-也可以将应用部署到Heroku、GoogleCloud或AWS等云平台。
7.**社区和扩展**:-Streamlit有活跃的社区,用户可以分享代码和应用,找到很多有用的示例。
-通过社区创建的库(如streamlit-aggrid、streamlit-dashboards等)可以增强Streamlit的功能。
通过这个`streamlit-example`项目,你可以学习如何使用这些组件和功能,逐步创建自己的数据可视化解析或应用。
记得探索源代码,理解每个部分的作用,这将帮助你更好地掌握Streamlit的使用技巧。
在实践中不断迭代,你会发现Streamlit是一个强大且易用的工具,能帮助你快速将数据分析转化为引人入胜的交互式应用。
2025/8/27 11:43:49 41.74MB Python
1
uint8_tProgram_verify(uint8_t*buff1,uint8_t*buff2,uint32_tcount);voidWB_Serial_NAND_Pageprogram_Pattern(uint8_taddh,uint8_taddl,uint8_t*program_buffer,uint32_tcount);voidWB_Serial_NAND_Program_Excute(uint8_taddh,uint8_taddl);/*statuscheck*/uint8_tWB_Check_Embedded_ECC();uint8_tWB_Check_Program_Erase_Fail_Flag();uint8_tWB_Read_Serial_NAND_StatusRegister(uint8_tsr_sel);voidWB_Serial_NAND_ReadyBusy_Check();uint32_tWB_NAND_Read_JEDEC_ID();uint8_tWB_Serial_NAND_bad_block_check(uint32_tpage_address);voidWB_Serial_NAND_LUT_Read(uint16_t*LBA,uint16_t*PBA);/*StackfunctionforW25Mseries*/voidWB_Die_Select(uint8_tselect_die);/*statusset*/voidWB_Enable_Embedded_ECC();voidWB_Disable_Embedded_ECC();voidWB_Enable_Buffer_mode();voidWB_Disable_Buffer_mode();voidWB_Serial_NAND_StatusRegister_Write_SR1(uint8_tSR1);voidWB_Serial_NAND_StatusRegister_Write_SR2(uint8_tSR2);voidWB_Serial_NAND_StatusRegister_Write_SR3(uint8_tSR3);voidWB_NAND_Reset();voidWB_Protect();voidWB_Unprotect();voidWB_Serial_NAND_LUT_Set(uint16_tLBA,uint16_tPBA);/*erasefunction*/voidWB_Serial_NAND_BlockErase(uint8_tPA_H,uint8_tPA_L);/*readfunction*/voidWB_Serial_NAND_PageDataRead(uint8_tPA_H,uint8_tPA_L);voidWB_Serial_NAND_Normal_Read(uint8_taddh,uint8_taddl,uint8_t*buff,uint32_tcount);voidWB_Serial_NAND_Continuous_Normal_Read(uint8_t*buff,uint32_tcount);
2025/6/11 15:24:57 7KB W25N01G
1
产生的信号可以是正弦波或方波、三角波、锯齿波;
可以用SignalTap逻辑分析。
可以用ModelSim仿真。
全部打包在文件中。
工程适用版本为QuartusII13.0,不可低于该版本。
原理:采用DDS技术,将所需生成的波形写入ROM中,按照相位累加原理合成任意波形。
此方案得到的波形稳定,精度高,产生波形频率范围大,容易产生高频。
本实验在设计的模块中,包含以下功能:(1)通过freq信号输入需要的频率的值;
(2)通过wave_sel信号选择所需的波形;
(3)通过amp_adj信号选择波形放大的倍数。
在该设计中,包含3个模块:频率控制器,根据输入的频率值输出步进值step_val。
相位累加器,根据步进值step_val控制对应地址的变化。
波形放大器,对rom输出的数据进行放大。
1
%用遗传算法进行简单函数的优化clearbn=22;%个体串长度inn=50;%初始种群大小gnmax=200;%最大代数pc=0.75;%交叉概率pm=0.05;%变异概率%产生初始种群s=round(rand(inn,bn));%计算适应度,返回适应度f和累积概率p[f,p]=objf(s);gn=1;whilegn<gnmax+1forj=1:2:inn%选择操作seln=sel(s,p);%交叉操作scro=cro(s,seln,pc);scnew(j,:)=scro(1,:);scnew(j+1,:)=scro(2,:);%变异操作smnew(j,:)=mut(scnew(j,:),pm);smnew(j+1,:)=mut(scnew(j+1,:),pm);ends=smnew;%产生了新的种群%计算新种群的适应度[f,p]=objf(s);%记录当前代最好和平均的适应度[fmax,nmax]=max(f);fmean=mean(f);ymax(gn)=fmax;ymean(gn)=fmean;%记录当前代的最佳个体x=n2to10(s(nmax,:));xx=-1.0+x*3/(power(2,bn)-1);xmax(gn)=xx;gn=gn+1endgn=gn-1;%绘制曲线subplot(2,1,1);plot(1:gn,[ymax;ymean]);title('历代适应度变化','fonts',10);legend('最大适应度','平均适应度');string1=['最终适应度',num2str(ymax(gn))];gtext(string1);subplot(2,1,2);plot(1:gn,xmax,'r-');legend('自变量');string2=['最终自变量',num2str(xmax(gn))];gtext(string2);
2024/5/9 7:19:44 106KB 遗传算法
1
标准IPMIV2.0协议,详细介绍了BMC、IPMB、ICMP、SDR、SEL、FRU等功能组件的应用
2024/3/31 7:28:51 5.62MB IPMI V2.0 标准协议
1
效率器操作体系数据库节点宕机,操作体系收集地址能够PING通但不能短途登录,经由HP效率器的MP管理口使用CO召唤进入晤面分区,同样涌现不能晤面的缺陷征兆。
经由MP管理口中的CM菜单中的RS召唤举行分区重启,此时涌现分区不能启动缺陷,经由MP中的SEL查验日志信息,无硬件缺陷日志,惟独对于体系启动的软件缺陷报警
2023/3/27 4:40:30 1.15MB hp_unixos
1
IAI-X-SEL-CHINESS伺服使用文档;
中文官方光盘材料;
含通讯,IO,指令详细说明
2022/9/2 20:23:27 49.04MB IAI X-SEL-CHINESS
1
1.前台jsp,新建一个下拉控件<selectid="seldvd"onChange="sel_onchange(this)"></select>2.js部分,建一个function方法,利用ajax,指向‘getAllTypes.action’的servlet部分,获取传来的下拉列表的数据,动态填充functionloadType(){$.get(
2019/2/2 15:15:35 47KB ajax white-space 下拉列表
1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