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标机上可以运行uClinux了,接着就需要开发完成特定任务的应用程序了。
由于嵌入式uClinux的特殊开发环境(主机——目标机),其应用程序的开发模式也有多种。
一种是在主机上编写程序,然后编译、连接、调试,成功后将程序和内核一同编译并下载到目标板。
这种模式中不利于开发的问题有:主机和目标机的运行环境(如指令集,函数库等)不同。
另一种是通过网线或串口线将目标机和主机连起来,直接在目标机上开发调试。
这种模式使用NFS将主机的特定目录mount到目标机上,对主机的操作就是对目标机的操作。
采用NFS模式可以方便应用程序的开发,减少映像文件的下载次数和对flash的烧写次数。
这对于缩短开发周期
2023/7/29 23:07:39 88KB 软件
1
本人自己写的一个小游戏控制台类型,由于地图过大导致刷屏会比较慢,运行需要vs2005以上,使用了xml来保存游戏进度,游戏中有任务系统,技能,打怪。
游戏结束的条件是打死魔王wasd控制上下左右h键呼出菜单,请注意不要使用大写asdwh键只能用小写
2023/7/29 20:35:20 94KB c/c++ 控制台 游戏
1
培训关于批处理AI的分布式培训此仓库是有关如何使用BatchAI以分布式方式训练CNN模型的教程。
涵盖的场景是图像分类,但是该解决方案可以推广到其他深度学习场景,例如分段和对象检测。
图像分类是计算机视觉应用中的常见任务,通常通过训练卷积神经网络(CNN)来解决。
对于具有大型数据集的大型模型,单个GPU的训练过程可能需要数周或数月。
在某些情况下,模型太大,以致于无法在GPU上放置合理的批处理大小。
在这些情况下使用分布式培训有助于缩短培训时间。
在此特定方案中,使用Horovod在ImageNet数据集以及合成数据上训练ResNet50CNN模型。
本教程演示了如何使用三个最受欢迎的深度学习框架来完成此任务:TensorFlow,Keras和PyTorch。
有许多方法可以以分布式方式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包括数据同步和基于同步和异步更新的模型并行方法。
当前,最常见的场景是与同步更新并行的数据-这是最容易实现的,并且对于大多数用例而言已经足够。
在具有同步更新的数据并行分布式训练中,该模型在N个硬件设备之间复制,并且一小批训练样本被划分为N个微批次(参见图2)。
每个设备都
1
PyQt5结合Socket聊天室功能开发,项目中使用线程进行不同任务处理,是学习Scoket及线程非常好的案例。
2023/7/27 0:19:27 13KB python pyqt5 socket Thread多线程
1
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测评标准(2020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7号)等相关政策文件,为落实新医改相关工作任务,加强并持续推进卫生健康信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高跨机构、跨地域健康诊疗信息交互共享和医疗服务协同水平和信息惠民成效,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开展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
1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最佳实践》从方法论的角度,描述了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最佳实践。
主要从系统工程的视点出发,把系统开发的前期系统工程的工作任务、责任范围,以工作流的方式,解剖得淋漓尽致,为系统的后续开发和系统的确认与验证,提供了无缝衔接。
本书以系统工程实践者为对象,通过众多截屏、注释和最佳实践技巧,帮助读者清晰理解工作流的细节。
本书的目的是帮助读者在集成系统和软件开发中应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标准建模语言SysML。
第1章绪论1.1范围1.2内容概述第2章HarmonySE基础2.1Rational集成系统嵌入式实时开发流程:Harmony2.2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流程2.2.1需求分析2.2.2系统功能分析2.2.3设计综合2.2.3.1架构分析(权衡分析研究)2.2.3.2架构设计2.2.4系统工程交付2.3SysML应用于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的基本工件2.3.1需求图2.3.2结构图2.3.2.1模块定义图2.3.2.2内部模块图2.3.2.3参数图2.3.3行为图2.3.3.1用例图2.3.3.2活动图2.3.3.3序列图2.3.3.4状态图2.3.4需求分析系统功能分析层次的工件关系2.4服务请求驱动的建模方法第3章Rhapsody项目结构3.1项目结构概览3.2需求分析套件包3.3功能分析套件包3.4设计综合套件包3.4.1架构分析套件包3.4.2架构设计套件包3.5系统层定义第4章案例:安全系统4.1案例工作流4.2创建Harmony项目结构4.3需求分析4.3.1DOORS:涉众需求的导入4.3.2DOORS:系统需求的导入4.3.3关联系统需求到涉众需求4·3.4DOORS一>Gateway->Rhapsody:导入系统需求4.3.5系统级用例定义……第5章交付到子系统开发
2023/7/25 19:50:26 5.72MB Harmony Rhapsody MBSE SYSML
1
C#是由Microsoft开发的一种新型编程语言,由于它是从C和C++中派生出来的,因此具有C++的功能。
同时,由于是Microsoft公司的产品,它又同VB一样简单。
对于web开发而言,C#像Java,同时具有Delphi的一些优点。
C#具有以下的优点:
2023/7/25 14:20:35 2.44MB asp.net 选课系统
1
本人研究生阶段主要学习蚁群算法,还留下一些问题,如果碰到有兴趣的人就太好不过了。
本代码亲测可以使用,在MATLAB中点击main.m即可以运行。
此外,本代码框架将会使你快速清楚蚁群算法基本原理。
这里我给出我最后一个想实现但是还没有完成的蚁群算法的代码。
主要是想应用在很大规模下的蚁群算法上,最好是5000*5000的栅格,但是本算法目前还比较慢,而且也不能得出一个最优结果。
我试图在算法迭代后期加入随机初始化算子,以提高算法精度。
当然,加速算法运行时间我没有加入到这个算法中。
本程序对于栅格图形下的蚁群算法会是一个有用的代码。
对于初学蚁群算法的,我在知乎上的一个回答可供参考: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933598/answer/229896783。
我也会放入我的论文。
论文第四章中有描述到我想完成的任务。
如果我的论文与代码对你有帮助,敬请引用。
2023/7/23 9:19:21 3.18MB 蚁群算法 路径规划 栅格法 MATLAB
1
【实验目的】1.理解死锁的概念;
2.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银行家算法程序,以加深对死锁的理解。
【实验准备】1.产生死锁的原因竞争资源引起的死锁进程推进顺序不当引起死锁2.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互斥条件请求和保持条件不剥夺条件环路等待条件3.处理死锁的基本方法预防死锁避免死锁检测死锁解除死锁【实验内容】1.实验原理银行家算法是从当前状态出发,逐个按安全序列检查各客户中谁能完成其工作,然后假定其完成工作且归还全部贷款,再进而检查下一个能完成工作的客户。
如果所有客户都能完成工作,则找到一个安全序列,银行家才是安全的。
与预防死锁的几种方法相比较,限制条件少,资源利用程度提高了。
缺点:该算法要求客户数保持固定不变,这在多道程序系统中是难以做到的;
该算法保证所有客户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满足,但实时客户要求快速响应,所以要考虑这个因素;
由于要寻找一个安全序列,实际上增加了系统的开销.Bankeralgorithm最重要的一点是:保证操作系统的安全状态!这也是操作系统判断是否分配给一个进程资源的标准!那什么是安全状态?举个小例子,进程P需要申请8个资源(假设都是一样的),已经申请了5个资源,还差3个资源。
若这个时候操作系统还剩下2个资源。
很显然,这个时候操作系统无论如何都不能再分配资源给进程P了,因为即使全部给了他也不够,还很可能会造成死锁。
若这个时候操作系统还有3个资源,无论P这一次申请几个资源,操作系统都可以满足他,因为操作系统可以保证P不死锁,只要他不把剩余的资源分配给别人,进程P就一定能顺利完成任务。
2.实验题目设计五个进程{P0,P1,P2,P3,P4}共享三类资源{A,B,C}的系统,{A,B,C}的资源数量分别为10,5,7。
进程可动态地申请资源和释放资源,系统按各进程的申请动态地分配资源。
要求程序具有显示和打印各进程的某一时刻的资源分配表和安全序列;
显示和打印各进程依次要求申请的资源号以及为某进程分配资源后的有关资源数据。
3.算法描述我们引入了两个向量:Resourse(资源总量)、Available(剩余资源量)以及两个矩阵:Claim(每个进程的最大需求量)、Allocation(已为每个进程分配的数量)。
它们共同构成了任一时刻系统对资源的分配状态。
向量模型:R1R2R3矩阵模型:R1R2P1P2P3这里,我们设置另外一个矩阵:各个进程尚需资源量(Need),可以看出Need=Claim–Allocation(每个进程的最大需求量-剩余资源量)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描述银行家算法:设Request[i]是进程Pi的请求向量。
如果Request[i,j]=k,表示Pi需k个Rj类资源。
当Pi发出资源请求后,系统按下述步骤进行检查:(1)if(Request[i]<=Need[i])goto(2);elseerror(“overrequest”);(2)if(Request[i]<=Available[i])goto(3);elsewait();(3)系统试探性把要求资源分给Pi(类似回溯算法)。
并根据分配修改下面数据结构中的值。
剩余资源量:Available[i]=Available[i]–Request[i];
已为每个进程分配的数量:Allocation[i]=Allocation[i]+Request[i];
各个进程尚需资源量:Need[i]=Need[i]-Request[i];(4)系统执行安全性检查,检查此次资源分配后,系统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若安全,才正式将资源分配给进程以完成此次分配;
若不安全,试探方案作废,恢复原资源分配表,让进程Pi等待。
系统所执行的安全性检查算法可描述如下:设置两个向量:Free、Finish工作向量Free是一个横向量,表示系统可提供给进程继续运行所需要的各类资源数目,它含有的元素个数等于资源数。
执行安全算法开始时,Free=Available.标记向量Finish是一个纵向量,表示进程在此次检查中中是否被满足,使之运行完成,开始时对当前未满足的进程做Finish[i]=false;
当有足够资源分配给进程(Need[i]<=Free)时,Finish[i]=true,Pi完成,并释放资源。
(1)从进程集中找一个能满足下述条件的进程Pi①Finish[i]==false(未定)②Need[i]<=Free(资源够分)(2)当Pi获得资源后,认为它完成,回收资源:Free=Free
2023/7/22 22:21:56 17KB 银行家算法 操作系统
1
共 1000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