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渐变波导模式方程(WKB积分方程)化为分段积分,以波导某一模式在不同波长下的转折点为分段点,当波长相差很小时,相应的转折点相差也很小,可在各个分段积分中作折线近似,从而从理论上推出确定波导轮廓数据的递推式.以所得轮廓必须满足光滑条件为判据,最后定出波导的轮廓.该方法尤其适用于单模渐变波导,而且无需事先假设待定轮廓的函数形式.本文对双曲止割和抛物线轮廓的理想波导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结果证明该方法的精度达到10~(-3)甚至于更高.而且理论上具有分割愈密,精度愈高的优点.
2024/9/12 1:56:26 3.39MB 逆WKB法 折射率轮 波导 inverse
1
搭建双目视觉传感器,完成双目视觉传感器的标定。
利用标定后的双目视觉传感器完成一项应用,并给出双目视觉传感器的标定精度以及测量精度的评价。
本资源旨在给予双目采集困难初学者,练习标定所用到的高质量双目图像。
1
引入辅助任务信息有助于立体匹配模型理解相关知识,但也会增加模型训练的复杂度。
为解决模型训练对额外标签数据的依赖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双目图像的自相关性进行多任务学习的立体匹配算法。
该算法在多层级渐进细化过程中引入了边缘和特征一致性信息,并采用循环迭代的方式更新视差图。
根据双目图像中视差的局部平滑性和左右特征一致性构建了损失函数,在不依赖额外标签数据的情况下就可以引导模型学习边缘和特征一致性信息。
提出了一种尺度注意的空间金字塔池化,使模型能够根据局部图像特征来确定不同区域中不同尺度特征的重要性。
实验结果表明:辅助任务的引入提高了视差图精度,为视差图的可信区域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无监督学习中可用于确定单视角可见区域;在KITTI2015测试集上,所提算法的精度和运行效率均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1
研究了光频域反射技术(OFDR)中因激光线宽有限而造成的激光相位噪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理论推导了相位噪声的分布函数,仿真分析和实验测试了激光相位噪声与激光相干长度、反射信号强度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研究结果表明,激光相位噪声是OFDR中的重要噪声来源,影响着系统的测试精度和可测距离,当测试距离接近相干长度、链路中存在强的反射信号时,激光相位噪声的影响将更加严重、影响范围也将增加。
因此,在OFDR的设计和应用中必须对激光相位噪声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和设计考虑。
2024/9/4 15:34:16 3.99MB 散射 后向散射 光频域反 迈克耳孙
1
高德地图集成Demo,该Demo里集成了高德德图的显示定位蓝点,定制精度圈,添加比例尺,添加marker和自定义marker,设置缩放等功能。
2024/9/3 2:45:57 146KB android
1
本程序实现了对影像特征点自动提取,利用Morevac、Forstner、Harris3个经典算子。
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系数法实现影像自动匹配,并且引入最小二乘平差,使匹配点精度有所提高。
在搜索点过程中,利用了核线影像特性,对二维影像搜索使用了爬山法启发式搜索。
对大数据量影像采用影像金字塔结构处理。
1、使用GDAL库读取影片,支持TIFF、PNG、JPEG、JPG、BMP、GIF、IMG格式读取。
使用GDI绘图。
2、防止大数据量绘图视图闪烁,图片显示采用双缓存技术。
3、保存视图数据为图片文件,支持TIFF、PNG、JPEG、JPG、BMP、GIF格式保存。
4、TreeCtrl控件、ListCtrl控件的基本操作。
5、MFC单文档程序视图通讯、更换视图、视图分割。
1
在IT行业中,二次开发是指基于现有软件产品进行的定制化改造和功能扩展,以满足特定用户或场景的需求。
本主题聚焦于"RADIOSS"软件的材料二次开发,这是一个涉及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和结构力学的高级仿真工具。
RADIOSS,全称“ResponseofDIscreteObejctstoSHock”,是由Altair公司提供的一个非线性有限元分析(FEA)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机械等工程领域。
材料二次开发在RADIOSS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涉及到对软件中原有的材料模型进行改进或者新增自定义材料模型,以更好地模拟真实世界中的各种复杂材料行为。
例如,对于金属材料,可能需要考虑塑性变形、蠕变、疲劳等特性;
对于复合材料,可能需要处理层合结构、纤维方向依赖性等问题。
1.**材料模型的分类**:RADIOSS支持多种材料模型,包括线性弹性、塑性、粘塑性、弹塑性、超弹性、蠕变、损伤、疲劳等。
二次开发可能涉及增强这些模型,或者引入新的模型来适应特定应用。
2.**材料参数定义**:在二次开发中,需要精确定义材料参数,如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应力、硬化参数等,这通常需要参考实验数据或材料供应商提供的信息。
3.**自定义材料模型**:有时候,标准材料模型无法满足特定工程问题的需求,这时就需要编写自定义材料子程序,利用RADIOSS的用户子程序接口(如umat或pumat)实现。
这些子程序需要考虑材料的力学行为,如应变率依赖性、温度依赖性等。
4.**材料库的扩展**:通过二次开发,可以构建自己的材料数据库,方便在不同项目中复用,提高分析效率。
同时,这也有助于保持材料参数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5.**编程技能**:进行RADIOSS的材料二次开发,通常需要掌握Fortran或C++语言,因为这是RADIOSS用户子程序接口所支持的语言。
此外,理解有限元方法和材料力学也是必要的。
6.**验证与校核**:开发新的材料模型后,必须通过与实验数据的对比或与其他成熟软件的结果比较来进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7.**应用实例**:在汽车碰撞模拟、航空航天结构耐久性分析、压力容器的安全评估等领域,材料二次开发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准确地预测结构响应,从而优化设计,降低成本。
RADIOSS的材料二次开发是一个技术含量高、实践性强的工作,它结合了理论力学、材料科学和编程技能,旨在提供更贴近实际的仿真结果。
对于希望提升仿真精度和效率的工程师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
通过阅读"二次开发_RADIOSS-材料二次开发.pdf"这份资料,可以系统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2024/9/1 16:59:41 326KB
1
《ANSYS_LS_DYNA模拟鸟撞飞机风挡的动态响应》鸟撞问题在飞机设计中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高速运动的飞机与鸟类相撞可能导致严重损伤,甚至造成机毁人亡的灾难。
特别是飞机的前风挡部分,由于迎风面积大,成为鸟撞概率较高的区域,而风挡玻璃的强度相对较低,因此对风挡受鸟撞冲击的模拟分析显得尤为必要,以提升飞行安全性。
早期的抗鸟撞设计主要依赖实验方法,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有限元数值计算理论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地采用数值计算来分析鸟撞问题。
目前的有限元模型主要分为解耦解法和耦合解法。
解耦解法将鸟撞冲击力作为已知条件,单独求解风挡的动态响应,但鸟撞载荷模型的不确定性会影响求解精度。
耦合解法则考虑碰撞接触,通过协调鸟体与风挡接触部位的条件,联合求解,能更直观地模拟整个鸟撞过程。
本文采用ANSYS_LS_DYNA软件,建立鸟撞风挡的三维模型,研究鸟撞风挡的动态响应特征。
在建立有限元模型时,使用ANSYS软件,简化了计算过程,忽略了对风挡动态响应影响不大的结构因素,如机身、后弧框和铆钉等,将其替换为边界固定。
风挡结构为圆弧形,材料为特定型号的国产航空玻璃,鸟撞击点设在风挡中部,撞击角度为29°。
选用LS-DYNA材料库中的塑性动力学材料模型,破坏准则设定为最大塑性应变失效模式,当材料塑性应变达到5%时材料破坏。
鸟体的模拟是鸟撞分析的一大挑战,由于真实鸟体的本构特性难以准确描述,通常采取弹性体、弹塑性体或理想流体等简化模型。
本文中,鸟体被简化为质量1.8kg、直径14cm的圆柱体,材料选用弹性流体模型。
计算结果显示,当鸟撞速度达到540km/h(相对于风挡的绝对速度)时,风挡的后弧框处有效塑性应变达到5%,风挡破坏。
据此,计算得出风挡的安全临界速度为150m/s。
在这一速度下,风挡后弧框处首先发生破坏,成为结构弱点。
撞击时的最大应力主要集中在后弧框及其下方,而非撞击点。
此外,鸟撞还会导致风挡结构产生位移。
风挡下方通常布置有精密仪器,因此必须考虑鸟撞引起的位移情况。
鸟体撞击后在风挡上滑行,挤压风挡表面,产生较大位移。
计算表明,在150m/s的撞击速度下,最大位移可达38mm,位于撞击点和后弧框之间。
风挡表面位移随着时间呈现出先向下位移,然后因弯曲波反弹而振荡的行为。
总结来说,鸟撞风挡的最危险区域位于后弧框及其下方。
不同结构的风挡有不同的鸟撞安全临界速度、最大位移和撞击时间。
对于本文的风挡模型,临界速度为450km/h,最大位移为38mm,撞击时间约为7ms。
这些分析结果对于飞机设计改进和飞行安全性的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24/9/1 16:57:18 218KB dyna
1
利用计算机自动识别字符的技术,是模式识别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要处理大量的文字、报表和文本。
为了减轻人们的劳动,提高处理效率,50年代开始探讨一般文字识别方法,并研制出光学字符识别器。
60年代出现了采用磁性墨水和特殊字体的实用机器。
60年代后期,出现了多种字体和手写体文字识别机,其识别精度和机器性能都基本上能满足要求。
如用于信函分拣的手写体数字识别机和印刷体英文数字识别机。
70年代主要研究文字识别的基本理论和研制高性能的文字识别机,并着重于汉字识别的研究。
2024/8/29 21:49:14 2.08MB C# 文字识别
1
详细介绍了24位8通道高精度AD芯片ADS1256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2024/8/28 3:44:47 176KB ADS1256
1
共 963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