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语言程序设计李尊朝版》书籍通过对Java语言的全面介绍,使读者学会运用面向对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书共16章,内容包括Java概述、Java基础、基本控制结构、方法、数组、类和对象、类的继承和多态机制、接口和包、异常处理、输入与输出、图形用户界面设计、Swing组件、Applet程序、多线程、数据库编程和网络编程。
2025/8/21 21:02:17 2.3MB Java程序设计
1
系统主要目标基本要求部分:1.在深入理解AES加密/解密算法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一个AES加密/解密软件系统;
2.完成一个明文分组的加解密,明文和密钥是十六进制,长度都为64比特(16个16进制数),输入明文和密钥,输出密文,进行加密后,能够进行正确的解密;
3.程序运行时,要求输出每一轮使用的密钥,以及每一轮加密或解密之后的16进制表示的值;
4.要求提供所设计系统的报告及完整的软件。
2025/8/21 17:58:40 267KB AES算法 课程 安全与保密
1
###Keil5.25与Keilv4工程兼容包详解####一、KeilMDK5.25简介KeilMDK(MicrocontrollerDevelopmentKit)是一款非常强大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它支持多种微控制器平台,如ARM、Cortex-M等。
KeilMDK5.25作为MDK系列的一个版本,为用户提供了更加高效、稳定的开发环境,特别是在ARMCortex-M系列微控制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Keilv4工程概述Keilv4是Keil早期的一个版本,广泛应用于基于8位或16位微控制器的开发项目中。
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项目逐渐迁移到了更高级别的KeilMDK版本上。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开发者可能仍然需要处理旧版的Keilv4工程项目,这就涉及到了兼容性问题。
####三、Keil5.25与Keilv4工程兼容包的重要性随着微控制器技术的发展,新的开发工具不断涌现,但许多老项目仍然使用的是Keilv4这样的旧版本。
为了能够在新版本的KeilMDK中继续使用这些旧项目的工程文件,就需要使用兼容包来确保兼容性。
Keil5.25提供的兼容包能够实现这一点,它使得开发者可以在Keil5.25环境中顺利打开并编辑Keilv4的工程文件,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兼容包安装与使用指南1.**下载兼容包**:通过官方提供的链接(例如题目中给出的百度网盘链接),下载适用于Keil5.25的兼容包。
-**注意**:确保从可靠的来源获取兼容包,以避免安全风险。
2.**安装兼容包**:-在安装过程中,遵循提示进行操作。
通常情况下,安装程序会自动检测到已安装的KeilMDK版本,并根据需要安装相应的兼容组件。
3.**配置环境**:-安装完成后,需要在Keil5.25中进行一定的配置,以确保能够正确识别并打开Keilv4的工程文件。
-可能需要手动添加一些路径或者进行其他设置,具体步骤可参考官方文档或在线教程。
4.**打开Keilv4工程**:-成功安装并配置好环境后,可以直接在Keil5.25中打开Keilv4的工程文件。
-如果遇到任何问题,可以尝试检查兼容包的版本是否与当前使用的KeilMDK版本匹配。
####五、注意事项-**版本兼容性**:确保所下载的兼容包版本与Keil5.25版本相匹配。
-**安全性**:从官方渠道获取兼容包,避免从不可靠的第三方网站下载,以免引入恶意软件或病毒。
-**更新与维护**:定期关注官方发布的更新信息,及时更新兼容包以获取最新的功能和支持。
-**技术支持**:如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官方论坛或技术支持寻求帮助。
####六、总结Keil5.25与Keilv4工程兼容包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便捷的解决方案,使得在新版本的KeilMDK环境中也能处理旧版工程成为可能。
这对于那些需要维护或更新老项目的工作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正确安装和配置兼容包,可以大大提高开发效率,同时减少由于版本不兼容带来的困扰。
希望本文能对正在面临此类问题的开发者有所帮助。
2025/8/21 4:14:38 67B Keil 5.25
1
NFG-香草(Wiki/Info)一个围绕我们的网络设计的ModPack,此Pack在结构和伪造上可用(可能不会保留),该Pack添加了许多mod,它们只会更改客户端的非作弊内容,并且对服务器友好,这意味着您可以使用放在您喜欢的服务器上,例如hypixel。
请与这些服务器确认该包使用的mod是否可以在其服务器上使用,因为由于此包,我们将不承担任何禁令的责任!键::check_mark:-添加:warning:-删除/折旧:counterclockwise_arrows_button:-工作:cross_mark:-已移除:red_question_mark:-遇到问题但可以解决:red_exclamation_mark:-遇到的问题和有问题的:red_exclamation_mark::red_exclamation_mark:-遇到问题,无法修复路线图功能特征Mod需要状态在开发部门在启动器中在ModPack中笔记1.16.5我的世界:check_mark::check_mark::che
2025/8/21 4:01:50 3KB
1
录音程序,可在DEC++或vc++6.0编译环境下成功运行部分代码:intmain(){creat_file();//新建文件,原文件数据被删除RecordWave();//录音函数simplest_pcm16le_to_wave("NocturneNo2inEflat_44.1k_s16le.pcm",1,44100,"output_nocture.wav");//将二进制录音信息从内存中提取,并生成wav文件测控1602DEVC++环境下控制台应用程序善解人意成员:王帅、赵永玻、侯雅茹3return0;}voidRecordWave(){intcount=waveInGetNumDevs();//检测录音设备printf("\n音频输入数量:%d\n",count);WAVEINCAPSwaveIncaps;MMRESULTmmResult=waveInGetDevCaps(0,&waveIncaps;,sizeof(WAVEINCAPS));printf("\n音频输入设备:%s\n",waveIncaps.szPname);if(MMSYSERR_NOERROR==mmResult){//HWAVEINphwi;WAVEFORMATEXpwfx;//录音格式指针WaveInitFormat(&pwfx;,//波形声音的格式,单声道双声道使用WAVE_FORMAT_PCM.当包含在WAVEFORMATEXTENSIBLE结构中时,使用WAVE_FORMAT_EXTENSIBLE1,//声道数量44100,//采样率16//采样位数);printf("\n正在打开音频输入设备");printf("\n采样参数:声道44.1kHz16bit\n");mmResult=waveInOpen(&phwi;,WAVE_MAPPER,&pwfx;,(DWORD)(MicCallback),NULL,CALLBACK_FUNCTION);//3if(MMSYSERR_NOERROR==mmResult){//WAVEHDRpwh1;charbuffer1[10240];pwh1.lpData=buffer1;pwh1.dwBufferLength=10240;pwh1.dwUser=1;pwh1.dwFlags=0;测控1602DEVC++环境下控制台应用程序善解人意成员:王帅、赵永玻、侯雅茹4mmResult=waveInPrepareHeader(phwi,&pwh1;,sizeof(WAVEHDR));//为波形输入设备准备缓冲区printf("\n准备缓冲区1");//WAVEHDRpwh2;charbuffer2[10240];pwh2.lpData=buffer2;pwh2.dwBufferLength=10240;pwh2.dwUser=2;pwh2.dwFlags=0;mmResult=waveInPrepareHeader(phwi,&pwh2;,sizeof(WAVEHDR));//为波形输入设备准备缓冲区printf("\n准备缓冲区2\n");//WAVEHDRpwh3;charbuffer3[10240];pwh3.lpData=buffer3;pwh3.dwBufferLength=10240;pwh3.dwUser=3;pwh3.dwFlags=0;mmResult=waveInPrepareHeader(phwi,&pwh3;,sizeof(WAVEHDR));//为波形输入设备准备缓冲区printf("准备缓冲区3\n");if(MMSYSERR_NOERROR==mmResult){mmResult=waveInAddBuffer(phwi,&pwh1;,sizeof(WAVEHDR));//给输入设备增加一个缓存printf("\n将缓冲区1加入音频输入设备");mmResult=waveInAddBuffer(phwi,&pwh2;,sizeof(WAVEHDR));//给输入设备增加一个缓存printf("\n将缓冲区2加入音频输入设备\n");mmResult=waveInAddBuffer(phwi,&pwh3;,sizeof(WAVEHDR));//给输入
2025/8/20 13:54:12 332KB C语言 录音程序
1
本书以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80X86机为例,详细介绍了使用宏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巧。
全书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80X86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技术和模块化程序设计技术、输入/输出、中断异常和WIN32程序设计,同时还介绍了在DOS和Windows环境下调试、运行32位段与16位段汇编源程序的方法,每章后面均附有丰富的习题.
2025/8/20 8:12:15 4.59MB 80X86 汇编语言
1
第1篇基础篇第1章Web安全简介第2章深入HTTP请求流程第3章信息探测第4章漏洞扫描第2篇原理篇第5章SQL注入漏洞第6章上传漏洞第7章XSS跨站脚本漏洞第8章命令执行漏洞第9章文件包含漏洞第10章其他漏洞第3篇实战篇第11章实战入侵与防范第4篇综合篇第12章暴力破解测试第13章旁注攻击第14章提权第15章ARP欺骗攻击第16章社会工程学
2025/8/19 4:53:01 54.16MB Web安全 网络安全
1
本代码实现了24位BMP图片转565格式16位数组C文件,用法:24to16filename.bmp生成:16filename.bmp生成的16filename.bmp只能用附件中的“画图”打开!
2025/8/17 21:31:08 172KB 24位BMP 转16位 565格式
1
操作系统试卷。
打印出来很清晰,涉及到具体题型,每次考试应该不会差很多
2025/8/17 12:24:09 14.96MB 操作系统
1
书名:无线通信基础原书名:FundamentalsofWirelessCommunication原出版社:CambridgeUniversityPress分类:电子电气>>通信作者:DavidTse,PramodViswanath译者:李锵周进等译;
马晓莉审校出版日期:2007-06-30语种:简体中文开本:16开页数:440定价:59.00元人民币目录第1章绪论11.1本书目标11.2无线系统21.3本书结构4第2章无线信道72.1无线信道的物理建模72.1.1自由空间、固定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82.1.2自由空间、运动天线92.1.3反射墙、固定天线102.1.4反射墙、运动天线112.1.5地平面反射122.1.6由距离和阴影引起的功率衰减132.1.7运动天线、多个反射体142.2无线信道的输入/输出模型142.2.1无线信道的线性时变系统142.2.2基带等效模型162.2.3离散时间基带模型182.2.4加性白噪声212.3时间相干与频率相干222.3.1多普勒扩展与相干时间222.3.2时延扩展与相干带宽232.4统计信道模型252.4.1建模基本原理252.4.2瑞利衰落与莱斯衰落262.4.3抽头增益自相关函数272.5文献说明312.6习题31第3章点对点通信:检测、分集与信道不确定性363.1瑞利衰落信道中的检测363.1.1非相干检测363.1.2相干检测393.1.3从BPSK到QPSK:自由度研究413.1.4分集433.2时间分集443.2.1重复编码443.2.2超越重复编码473.3天线分集523.3.1接收分集533.3.2发射分集:空时码543.3.3MIMO:一个2×2实例563.4频率分集613.4.1基本概念613.4.2具有ISI均衡的单载波623.4.3直接序列扩频673.4.4正交频分多路复用703.5信道不确定性的影响753.5.1直接序列扩频的非相干检测763.5.2信道估计773.5.3其他分集方案793.6文献说明813.7习题81第4章蜂窝系统:多址接入与干扰管理884.1概述884.2窄带蜂窝系统904.2.1窄带分配:GSM系统914.2.2对网络和系统设计的影响924.2.3对频率复用的影响934.3宽带系统:CDMA944.3.1CDMA上行链路954.3.2CDMA下行链路1054.3.3系统问题1064.4宽带系统:OFDM1074.4.1分配设计原理1084.4.2跳频模式1094.4.3信号特征与接收机设计1104.4.4扇区化1114.5文献说明1124.6习题113第5章无线信道的容量1215.1AWGN信道容量1215.1.1重复编码1225.1.2填充球体1225.2AWGN信道的资源1255.2.1连续时间AWGN信道1255.2.2功率与带宽1265.3线性时不变高斯信道1305.3.1单输入多输出(SIMO)信道1305.3.2多输入单输出(MISO)信道1315.3.3频率选择性信道1315.4衰落信道的容量1365.4.1慢衰落信道1365.4.2接收分集1385.4.3发射分集1405.4.4时间分集与频率分集1435.4.5快衰落信道1465.4.6发射端信息1495.4.7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1565.4.8总结:观点的转变1565.5文献说明1585.6习题159第6章多用户容量与机会通信1676.1上行链路AWGN信道1686.1.1逐行干扰消除获得的容量1686.1.2与传统CDMA的比较1706.1.3与正交多址接入的比较1716.1.4一般K用户上行链路容量1726.2下行链路AWGN信道1736.2.1对称情况:获取容量的两种方案1746.2.2一般情况:叠加编码获取容量1766.3上行链路衰落信道1796.3.1慢衰落信道1796.3.2快衰落信道1806.3.3完整的信道辅助信息1826.4下行链路衰落信道18
1
共 1000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