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从picmg官方网站上下的,最近再去,找不到免费的了,开始收费了。
希望对想学习或研究的兄弟姐妹们有所帮助。
PICMG3.0Revision3.0AdvancedTCABaseSpecificationFebruary19,2008先进电信运算架构(ATCA)又被称为PICMG3.X,是用于满足高吞吐量、高可靠性的新一代计算机平台标准,该标准将为电信行业制定全新的刀片式产品和机箱外形技术提供规范。
目前,ATCA正由PCI工业计算机制造商协会(PICMG)进行开发,协会致力于满足CompactPC(PICMG2.16)I及其他专有解决方案都不能满足的新一代通信应用中所提出的需要。
2025/3/18 14:41:24 14.44MB PICMG3.0 ATCA
1
OFDM注水算法的应用,仿真图有吞吐量和对应的柱状图对比。
2025/3/6 9:21:39 9KB OFDM 吞吐量
1
未来6G愿景:“智慧连接”、“深度连接”、“全息连接”和“泛在连接”,而这四个关键词共同构成“一念天地,万物随心”的6G总体愿景。
分析了实现6G愿景所面临的技术需求与挑战,包括峰值吞吐量、更高能效、随时随地的连接、全新理论与技术以及一些非技术性因素的挑战。
然后分类罗列并探讨了6G潜在关键技术:(1)新频谱通信技术,包括太赫兹通信和可见光通信;
(2)基础性技术,包括稀疏理论(压缩感知)、全新信道编码、大规模天线及灵活频谱使用;
(3)专有技术特性,包括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和无线触觉网络。
2025/1/20 15:14:49 961KB 6G 通信技术 关键技术 一念天地
1
通过研究OLSR协议及MPR技术之后,利用OPNET仿真工具在节点高速运动的环境下,对协议进行了仿真,通过网络吞吐量、路由开销、数据分组成功接收率等参数来评价MANET网络性能的指标。
2024/10/15 22:01:16 100KB MANET、OLSR
1
基于主接收机辅助载波感知的机会频谱接入的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空间吞吐量表征
2024/9/15 1:30:23 265KB 研究论文
1
以前的分散式认知媒体访问控制(DC-MAC)协议允许次要用户(SU)独立搜索频谱访问机会,而无需中央协调员。
DC-MAC假定检测方案在物理(PHY)层是理想的。
实际上,在分布式频谱共享方案中,更复杂的检测算法是不切实际的。
由于PHY层的能量检测(ED)计算和实现复杂度较低,因此已成为最常用的方法。
因此,至关重要的是在PHY层将DC-MAC与ED集成在一起。
但是,ED需要最低采样时间(MST)持续时间才能在低信噪比(SNR)环境中实现目标检测概率。
否则,将无法达到预期的检测性能。
在本文中,我们推导了在低SNR环境中ED的MST的准确表达。
然后,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MST的优化DC-MAC(ODC-MAC)协议,该协议对上述带有ED的DC-MAC问题进行了修正。
此外,对于DC-MAC和ODC-MAC都导出了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概率的闭式表达式。
我们表明,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良好。
与传统的DC-MAC相比,所提出的ODC-MAC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提高吞吐量。
2024/9/7 4:30:45 2.62MB cognitive radio; energy detection;
1
对随机接入的csma协议进行仿真,并对其吞吐量和业务量,以及时延和业务量的关系做了分析。
2024/8/21 12:24:17 1.07MB csma
1
NS2下无线网络仿真后的trace文件各种参数统计的awk脚本文件,包括时延、吞吐量、丢包率等~~~
2024/7/31 17:34:28 7KB NS2 无线 网络 参数
1
由于资源复用,D2D链路与蜂窝链路之间会产生同频干扰。
为了抑制这种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Kuhn-Munkres最优匹配的资源分配算法。
该算法采用了图论中的Kuhn-Munkres最优匹配算法来实现最大限度的复用系统内的RB,达到提高系统吞吐量的目的。
同时,通过使一对D2D用户复用多个RB进行通信以保证不同的QoS需求。
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可以看出,该算法既可以有效地满足D2D用户的不同QoS需求,又提高了系统吞吐量。
1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量不断增大,业务逻辑也日趋复杂,对系统的高并发访问、海量数据处理的场景也越来越多。
如何用较低成本实现系统的高可用、易伸缩、可扩展等目标就显得越发重要。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系统架构也在不断演进。
传统的集中式系统已经逐渐无法满足要求,分布式系统被使用在更多的场景中。
分布式系统由独立的服务器通过网络松散耦合组成。
在这个系统中每个服务器都是一台独立的主机,服务器之间通过内部网络连接。
分布式系统有以下几个特点:可扩展性:可通过横向水平扩展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吞吐量。
高可靠性:高容错,即使系统中一台或几台故障,系统仍可提供服务。
高并发性:各机器并行独立处理和计算。
廉价高效:
1
共 50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