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F103系列微控制器是基于ARMCortex-M3内核的高效能、低成本芯片,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设计。
本例程集成了多种关键功能,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个强大的开发平台,帮助他们快速实现项目。
以下是各功能模块的详细解释:1.**FreeRTOS操作系统**:FreeRTOS是一款轻量级实时操作系统(RTOS),适用于资源有限的嵌入式设备。
它提供了任务调度、信号量、互斥锁等多任务管理机制,确保了系统的实时性和高效率。
在STM32F103上运行FreeRTOS,可以充分利用其多线程能力,实现复杂的软件架构。
2.**MPU6050DMP**:MPU6050是一款六轴惯性测量单元(IMU),集成了三轴陀螺仪和三轴加速度计。
DMP(数字运动处理器)是其内置的硬件加速器,可以处理传感器数据融合,提供姿态解算。
在本例程中,MPU6050DMP用于获取设备的姿态、角速度和加速度信息,适用于运动控制和导航应用。
3.**USART通信**:通用同步/异步收发传输器(USART)是STM32中的串行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在项目中,USART可能用于设备配置、数据传输或者与其他MCU通信。
4.**Timer输入捕获**:STM32的定时器支持输入捕获模式,可以精确测量输入信号的脉冲宽度或频率。
在例程中,这可能用于电机控制、测速或距离测量(如通过计算超声波脉冲往返时间)。
5.**KS103测距模块**:KS103通常是指一款超声波测距模块,利用超声波的反射特性来测量物体的距离。
结合Timer输入捕获功能,可以实现精确的距离测量,例如在自动化设备或安全系统中。
6.**烟雾检测**:虽然在描述中提到烟雾检测,但没有提供具体实现的细节。
一般而言,烟雾检测可能通过光电传感器或电化学传感器实现,将检测到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处理,以报警或触发其他响应。
这个综合示例涵盖了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多个关键部分,包括实时操作系统、传感器数据处理、串行通信以及物理世界的测量。
对于想要在STM32F103平台上进行复杂项目开发的工程师来说,这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可以减少重复工作,提高开发效率。
通过学习和参考这个例程,开发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2025/1/21 16:03:14 10.62MB FREERTOS MPU6050DMP stm32F103 usart
1
针对目前具体产品中算法实现复杂且基于计算机(PC)平台的纯软件环境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视频车辆跟踪的嵌入式实现方法。
利用可编程片上技术,使得视频检测摆脱PC平台的依赖。
以NiosII软核处理器和外设知识产权(IP)核为硬件平台,结合模拟/数字信号转换(A/D)和数字/模拟信号转换(D/A)的视频接口,以μC/OS为操作系统,实现了视频检测的硬件与软件结合的嵌入式检测技术。
最后实验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
1
【小米9-11.0-twrp3.5.0-7to-recovery-自动解密-21.1.15-残芯专用工具刷入.zip】这个压缩包文件是针对小米9手机的一个定制化恢复系统,主要用于在设备上安装TWRP(TeamWinRecoveryProject)3.5.0版本的第三方恢复程序。
TWRP是一款广受欢迎的开源恢复程序,它提供了比原厂恢复更强大的功能,如刷入自定义ROM、备份/恢复系统、安装MOD等。
这里的"11.0"可能指的是基于Android11的操作系统版本,而"7to-recovery"可能是指将手机从某个旧版本升级到新的7.x版本的恢复系统。
这个专为"残芯"设计的工具意味着它针对的是那些处理器受到特定问题影响的小米9设备。
"残芯"可能是对特定硬件缺陷或问题的一种非正式称呼,或者是特定处理器型号的代号。
这个工具的关键特性在于"自动解密",这通常意味着在进入恢复模式时,它会自动处理设备的加密存储,使得用户无需手动进行复杂的步骤就能进行刷机操作。
文件列表中的"1493945.img"可能是一个内核映像文件,它是操作系统的一部分,负责设备的低级硬件控制。
在刷机过程中,这个文件会被用来替换或更新手机的原始内核,以实现新功能或修复问题。
A文件可能是其他必要的刷机脚本或配置文件,用于指导刷机过程。
在标签中提到"C#",这可能表明该刷机工具的部分代码或配套应用程序是用C#语言编写的。
C#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常用于开发Windows桌面应用、游戏、移动应用以及服务器端软件。
在这里,它可能用于创建了一个图形用户界面(GUI),帮助用户更方便地执行刷机操作,或者处理与设备通信的复杂逻辑。
这个压缩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让用户能够安全地为小米9手机安装带有自动解密功能的TWRP恢复,并解决了特定处理器问题。
用户需要了解刷机的基本知识,遵循提供的指南,谨慎操作,以免导致设备损坏。
同时,由于涉及到系统级别的更改,建议用户在尝试之前备份重要的数据,以防万一。
2025/1/1 0:00:25 26.54MB
1
本书将着重介绍高层次综合(HLS)算法的使用并以此完成一些比较具体、细分的FPGA应用。
我们的目的是让读者认识到用HLS创造并优化硬件设计的好处。
当然,FPGA的并行编程肯定是有别于在多核处理器、GPU上实行的并行编程,但是一些最关键的概念是相似的,例如,设计者必须充分理解内存层级和带宽、空间局部性与时间局部性、并行结构和计算与存储之间的取舍与平衡。
2024/12/31 2:28:42 20.52MB FPGA 并行编程 HLS
1
处理器:STM32。
编译环境:keilMDK4.0及以上,3.5固件库
2024/12/28 19:04:28 660KB stm32 加速度传感器
1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掌握8255、8259、8253芯片使用方法和编程方法,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以致用,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相关芯片的原理、内部结构、使用方法等,学会相关芯片实际应用及编程,系统中采用8088微处理器完成了电子钟的小系统的独立设计。
同时并了解综合问题的程序设计掌握实时处理程序的编制和调试方法,掌握一般的设计步骤和流程,使我们以后搞设计时逻辑更加清晰。
二、开发环境及设备1、设计环境PC机一台、windows98系统、实验箱、导线若干。
2、设计所用设备8253定时器:用于产生秒脉冲,其输出信号可作为中断请示信号送IRQ2。
8255并口:用做接口芯片,和小键盘相连。
8259中断控制器:用于产生中断。
LED:六个LED用于显示时:分:秒值。
小键盘:用于控制设置。
三、设计思想与原理1、设计思想本系统设计的电子时钟以8088微处理器作为CPU,用8253做定时计数器产生时钟频率,8255做可编程并行接口显示时钟和键盘电路,8259做中断控制器产生中断。
在此系统中,8253的功能是定时,接入8253的CLK信号为周期性时钟信号。
8253采用计数器0,工作于方式2,使8253的OUT0端输出周期性的负脉冲信号。
即每隔20ms,8253的OUT0端就会输出一个负脉冲的信号,此信号接8259的IR2,当中断到50次数后,CPU即处理,使液晶显示器上的时间发生变化。
日赚200网赚网http://wsbl52006.lingd.net/
2024/12/24 4:02:48 220KB 课程设计
1
基础..4并发编程模型的分类..4java内存模型的抽象..4重排序....6处理器重排序与内存屏障指令...7happens-before....10.......................
2024/12/21 8:25:17 1.31MB java
1
自己花钱买的电子书,高清完整版!很实用的教材,读起来一点也不晦涩。
目录译者序前言第1章概论1.1推动因素1.2基本计算机组成1.3分布式系统的定义1.4我们的模型1.5互连网络1.6应用与标准1.7范围1.8参考资料来源参考文献习题第2章分布式程序设计语言2.1分布式程序设计支持的需求2.2并行/分布式程序设计语言概述2.3并行性的表示2.4进程通信与同步2.5远程过程调用2.6健壮性第3章分布式系统设计的形式方法3.1模型的介绍3.1.1状态机模型3.1.2佩特里网3.2因果相关事件3.2.1发生在先关系3.2.2时空视图3.2.3交叉视图3.3全局状态3.3.1时空视图中的全局状态3.3.2全局状态:一个形式定义3.3.3全局状态的“快照”3.3.4一致全局状态的充要条件3.4逻辑时钟3.4.1标量逻辑时钟3.4.2扩展3.4.3有效实现3.4.4物理时钟3.5应用3.5.1一个全序应用:分布式互斥3.5.2一个逻辑向量时钟应用:消息的排序3.6分布式控制算法的分类3.7分布式算法的复杂性第4章互斥和选举算法4.1互斥4.2非基于令牌的解决方案4.2.1Lamport算法的简单扩展4.2.2Ricart和Agrawala的第一个算法4.2.3Maekawa的算法4.3基于令牌的解决方案4.3.1Ricart和Agrawala的第二个算法4.3.2一个简单的基于令牌环的算法4.3.3一个基于令牌环的容错算法4.3.4基于令牌的使用其他逻辑结构的互斥4.4选举4.4.1Chang和Roberts的算法4.4.2非基于比较的算法4.5投标4.6自稳定第5章死锁的预防、避免和检测5.1死锁问题5.1.1死锁发生的条件5.1.2图论模型5.1.3处理死锁的策略5.1.4请求模型5.1.5资源和进程模型5.1.6死锁条件5.2死锁预防5.3一个死锁预防的例子:分布式数据库系统5.4死锁避免5.5一个死锁避免的例子:多机器人的灵活装配单元5.6死锁检测和恢复5.6.1集中式方法5.6.2分布式方法5.6.3等级式方法5.7死锁检测和恢复的例子5.7.1AND模型下的Chandy,Misra和Hass算法5.7.2AND模型下的Mitchell和Merritt算法5.7.3OR模型下的Chandy,Misra和Hass算法第6章分布式路由算法6.1导论6.1.1拓扑6.1.2交换6.1.3通信类型6.1.4路由6.1.5路由函数6.2一般类型的最短路径路由6.2.1Dijkstra集中式算法6.2.2Ford的分布式算法6.2.3ARPAnet的路由策略6.3特殊类型网络中的单播6.3.1双向环6.3.2网格和圆环6.3.3超立方6.4特殊类型网络中的广播6.4.1环6.4.22维网格和圆环6.4.3超立方6.5特殊类型网络中的组播6.5.1一般方法6.5.2基于路径的方法6.5.3基于树的方法第7章自适应、无死锁和容错路由7.1虚信道和虚网络7.2完全自适应和无死锁路由7.2.1虚信道类7.2.2逃逸信道7.3部分自适应和无死锁路由7.4容错单播:一般方法7.52维网格和圆环中的容错单播7.5.1基于局部信息的路由7.5.2基于有限全局信息的路由7.5.3基于其他故障模型的路由7.6超立方中的容错单播7.6.1基于局部信息的模型7.6.2基于有限全局信息的模型:安全等级7.6.3基于扩展安全等级模型的路由:安全向量7.7容错广播7.7.1一般方法7.7.2使用全局信息的广播7.7.3使用安全等级进行广播7.8容错组播7.8.1一般方法7.8.2基于路径的路由7.8.3使用安全等级在超立方中进行组播第8章分布式系统的可靠性8.1基本模型8.2容错系统设计的构件模块8.2.1稳定存储器8.2.2故障-停止处理器8.2.3原子操作8.3节点故障的处理8.3.1向后式恢复8.3.2前卷式恢复8.4向后恢复中的问题8.4.1检查点的存储8.4.2检查点方法8.5处理拜占庭式故障8.5.1同步系统中的一致协议8.5.2对一个发送者的一致8.5.3对多个发送者的一致8.5.4不同模型下的一致8.5.5对验证消息的一致8.6处理通信故障8.7处理软件故障第9章静态负载分配9.1负载分配的分类9.2静态负载分配9.2.1处理器互连9.2.2任务划分9.2.3任务分配9.3不同调度模型概述9.4基于任务优先图的任务调度9.5案例学习:两种最优调度算法9.6基于任务相互关系图的任务调度9.7案例学习:域划分9.8使用其他模型和目标的调度9.8.1网络流量技术:有不同处理器能力的任务相互关系图9.8.2速率单调优先调度和期限驱动调度:带实时限制的定期任务9.8.3通过任务复制实现故障安全调度:树结构的任务优先图9.9未来的研究方向第10章动态负载分配10.1动态负载分配10.1.1动态负载分配的组成要素10.1.2动态负载分配算法10.2负载平衡设计决策10.2.1静态算法对动态算法10.2.2多样化信息策略10.2.3集中控制算法和分散控制算法10.2.4移植启动策略10.2.5资源复制10.2.6进程分类10.2.7操作系统和独立任务启动策略10.2.8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10.2.9使用硬件和使用软件10.3移植策略:发送者启动和接收者启动10.4负载平衡使用的参数10.4.1系统大小10.4.2系统负载10.4.3系统交通强度10.4.4移植阈值10.4.5任务大小10.4.6管理成本10.4.7响应时间10.4.8负载平衡视界10.4.9资源要求10.5其他相关因素10.5.1编码文件和数据文件10.5.2系统稳定性10.5.3系统体系结构10.6负载平衡算法实例10.6.1直接算法10.6.2最近邻居算法:扩散10.6.3最近邻居算法:梯度10.6.4最近邻居算法:维交换10.7案例学习:超立方体多计算机上的负载平衡10.8未来的研究方向第11章分布式数据管理11.1基本概念11.2可串行性理论11.3并发控制11.3.1基于锁的并发控制11.3.2基于时戳的并发控制11.3.3乐观的并发控制11.4复制和一致性管理11.4.1主站点方法11.4.2活动复制11.4.3选举协议11.4.4网络划分的乐观方法:版本号向量11.4.5网络分割的悲观方法:动态选举11.5分布式可靠性协议第12章分布式系统的应用12.1分布式操作系统12.1.1服务器结构12.1.2八种服务类型12.1.3基于微内核的系统12.2分布式文件系统12.2.1文件存取模型12.2.2文件共享语义12.2.3文件系统合并12.2.4保护12.2.5命名和名字服务12.2.6加密12.2.7缓存12.3分布式共享内存12.3.1内存相关性问题12.3.2Stumm和Zhou的分类12.3.3Li和Hudak的分类12.4分布式数据库系统12.5异型处理12.6分布式系统的未来研究方向附录DCDL中的通用符号列表
2024/12/20 22:56:08 29.64MB 分布式系统设计 jie wu著 高传善
1
 随着石油和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了对海底勘探区地温场的结构、状态需要有更细致的了解,设计一种高分辨、高精度的海底沉积物地温梯度测量系统。
以高精度NTC型热敏电阻为传感器,选用16位高性能、多通道、低能耗的MSP430F123芯片作为主处理器,通过直流不平衡电桥的测量方式间接测量热敏电阻的阻值,在硬件方面和软件方面都采用滤波技术,克服电压源的干扰、仪器温漂和时漂带来的偏差,采用STEINHART&HART方程来进行R-T转换,经过零点漂移和温度漂移的修正,进而得到更精确的海底沉积物地温梯度曲线。
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测量系统的分辨率可达1mK,精度可达±3mK(0~25℃),该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功耗小、体积小、操作方便等特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1
标题“win7MINI2440USB下载驱动”指的是为MINI2440开发板在Windows7操作系统上安装USB驱动的过程。
MINI2440是一款基于SamsungS3C2440处理器的嵌入式开发板,常用于教学、实验和产品研发。
在使用MINI2440时,我们需要在主机PC上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以便通过USB接口与开发板进行通信。
描述中的链接提供了一个详细的教程,虽然已经失效,但根据常见流程,我们可以推断出以下步骤:1.**环境准备**:确保你的PC运行的是Windows7系统,并且具备USB连接功能。
确保MINI2440开发板已正确连接到电脑的USB端口。
2.**驱动安装**:通常情况下,Windows系统会尝试自动识别并安装驱动,但MINI2440可能需要特定的驱动。
如果没有自动安装,你需要手动操作。
3.**获取驱动**:通常,驱动程序可以从开发板制造商的官方网站或开源社区如CSDN找到。
在本例中,驱动可能包含在名为“SuperVivi-Transfer-Tool-Complete”的压缩包文件中。
这个工具可能包含了USB驱动和其他辅助软件,用于数据传输或设备管理。
4.**解压文件**:你需要下载并解压缩“SuperVivi-Transfer-Tool-Complete”。
这一步将得到包含驱动在内的所有必要文件。
5.**安装驱动**:进入解压后的文件夹,找到适用于Windows7的驱动程序文件(通常是.exe或.inf格式)。
双击运行安装程序,按照提示完成驱动安装。
6.**设备管理器**:如果Windows未能自动识别MINI2440,你可以在“设备管理器”中查找未知设备,然后手动更新驱动,指向刚刚解压的驱动文件夹路径。
7.**测试连接**:安装完成后,重新启动电脑或刷新设备管理器,检查MINI2440是否被正确识别。
你可以尝试通过USB接口向开发板传输文件,验证驱动安装是否成功。
8.**故障排查**:如果遇到问题,如驱动无法安装或设备无法识别,可以检查USB线是否正常,或者查阅教程和社区论坛寻找解决方案。
在嵌入式开发中,正确安装和配置驱动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主机与开发板之间的通信效率和稳定性。
对于MINI2440这样的嵌入式系统,理解并掌握USB驱动的安装方法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关键。
在实践中,还应注意保持驱动程序的更新,以确保兼容性和性能。
2024/12/15 19:11:22 2.54MB mini2440
1
共 406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