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介绍:需要先安装DotNetFx软件后,再安装友声TM-xA条码秤数据管理软件。
TM-xA系列条码打印计价秤的配套软件。
软件提供直观的界面与便捷的操作,方便用户编辑并管理秤体的相关数据。
运行安装文件:setup.exe安装程序会先安装Windows组件。
如果用户没有安装过这些组件且使用的是线上安装程序,安装程序会先从Microsoft的官方网站下载组件,这样会需要较多的时间。
数据文件:登录界面的下拉框中可以选择要编辑的数据文件。
用户名:用户用于登录的用户名是user。
密码:user的初始密码为空。
登录:当数据文件的用户名密码输入正确时,点击登录进入编辑流程。
添加:添加新的数据文件,点击后会提示输入数据文件的名称。
删除:删除当前选中的数据文件,删除的时候会校验输入的用户名与密码,并在其符合的情况下执行删除。
需要注意的,最后一个数据文件不能被删除。
TMS格式是本系列设备的通用数据传输文件,用户可以借由该文件完成数据在PC软件与秤体之间的双向数据传输。
为了方便秤体识别文件,该文件必须在U盘的JHScale目录下,且文件名为A_XXX.TMS或者A_000.TMS-A_999.TMS(编号文件)。
点击【文件】→【导入导出】→【TMS格式】。
进入后,可进行导入导出:传导对象的格式分为三种,由上到下依次为:自定义的文件:用户可以自行选择要导入导出的文件,并用此文件进行PC与PC的数据传导。
设备默认文件:以设备能够读取的方式导出文件名。
选择U盘所在盘符(软件会自动识别第一个可移动的存储设备,用户也可以下拉选择盘符),选择使用开机更新文件还是编号文件,然后进行导入导出。
串口:选择所使用的串口与波特率。
请确认选择的波特率与设备波特率(Spec041)是相同的。
导入导出项目包括:全选:选择所有项目。
数据参数,文本参数,PLU,等。
导入导出操作:导入到软件:执行导入操作,对于串口,就是从设备读取数据的过程。
导出为TMS:以TMS方式执行导出操作,对于串口,就是向设备写入数据的过程。
2024/6/9 22:30:54 71.36MB 其他资源
1
基于selective_search源码对手写数字串进行过滤分割,并基于tensorflow在mnist训练好的模型进行识别。
环境:Windows10+tensorflow1.2+python3.5+cv2程序: example/demo.py---对手写数字图片的分割,并将每个数字做成28*28的黑底白字图片,保存在本地image_data.npy example/mnist_model.py---对手写体mnist数据集进行训练,训练好后读取数据进行识别 example/camera.py---是调用计算机摄像头获取图片用的,按q退出拍照 selectivesearch/selectivesearch.py---是选择性搜索的源代码注意:手写数字的图片尽量不要太大(太大会显得数字写的太细,调大数字粗细度),每个数字大小不要差太多,可以在画板上写的一个数字长宽在50像素左右效果不错,其他的没有测试过。
2024/6/2 10:30:06 49KB python、tf
1
压缩包里有一个内含1000个24位十六进制数的txt文件,假定这1000个数据为当前的RFID标签,本程序实现了从文件读取数据,转换格式后进行识别,并转换为原格式后按识别顺序输出到txt文档中,附带了记录程序运行时间的功能。
注释略多,看不惯可以自己删,不过我也是出于让大家看懂的目的写的。
如果明年有也写这个作业的学弟学妹,请不要照抄我的代码,希望大家能独立思考,我的这个只是一个参考,编程遇到问题可以联系我bhuhyq@foxmail.com,我很乐于提供帮助。
2024/5/25 15:20:37 18KB MATLAB RFID 二进制防冲突
1
使用200smartRTU协议主从关系读取数据,传送数据信息,瞬时值,累计值
2024/5/11 9:19:19 31KB MODBUS RTU
1
做了一个监控系统,开始只是开了一个线程接数据并发消息调用函数进行分析,但是数据量增大的时候丢包率很大,无法达到监控的效果,于是考虑开两个线程,一个读串口数据并存到队列,一个从队列中读取数据并进行分析,好,思路是有了,可是在网上找了好久都没有相关的比较实用的介绍队列在MFC的具体用法,只有一些泛泛的文章,依葫芦画瓢写到程序中报错,于是我下定决心一旦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一定将它放到网上,希望对你们有用,谢谢关注!
2024/5/8 9:38:02 226KB MFC 队列
1
C#访问OPC读取数据一般用于自动化编程
2024/4/18 11:09:43 53KB C#OPC OPC
1
VB通过串口与外部设备数据交互,读取数据。
并保存Access数据库。
适合简单工程。
2024/3/8 18:19:02 232KB vb Access数据库 串口通信
1
这个是基于c/c++做的一个小型课设宿舍管理系统,大学学c语言的应该会用到,用文件存储的可读取数据,觉得有用就下载吧。
2024/2/12 21:22:08 115KB C/C++ 课设
1
自己写的一个曲线绘制类,使用简单,功能强大。
为了演示方便,所有功能都在右键菜单中实现。
写的时间比较短,测试也不是太完善。
不过我自己已经把它用于工业控制软件中了。
欢迎大家下载使用,可任意修改,有好的想法一定告诉我。
主要实现的功能:曲线绘制,动态曲线,静态曲线,多条曲线,缩放,移动,颜色,绘图方向,曲线数据读取,数据存盘,曲线存为Bmp等。
1
一、UNIX文件系统的基本原理    UNIX采用树型目录结构,每个目录表称为一个目录文件。
一个目录文件是由目录项组成的。
每个目录项包含16B,一个辅存磁盘块(512B)包含32个目录项。
在目录项中,第1、2字节为相应文件的外存i节点号,是该文件的内部标识;
后14B为文件名,是该文件的外部标识。
所以,文件目录项记录了文件内、外部标识的对照关系。
根据文件名可以找到辅存i节点号,由此便得到该文件的所有者、存取权、文件数据的地址健在等信息。
UNIX的存储介质以512B为单位划分为块,从0开始直到最大容量并顺序加以编号就成了一个文件卷,也叫文件系统。
本次课程设计是要实现一个简单的模拟UNIX文件系统。
我们在磁盘中申请一个二进制文件模拟UNIX内存,依次初始化建立位示图区,I节点区,数据块区。
二、基本要点思路     1、模拟磁盘块的实现:因为文件系统需要从磁盘中读取数据操作数据,在实现时是使用文件来模拟磁盘,一个文件是一块磁盘,在文件中以划分磁盘块那样划分不同的区域,主要有三个区域:位图区,inode索引节点区,磁盘块区。
位图区我是使用一个512byte的数组存放,inode区和磁盘块区我采用一种自认为比较巧妙的方法,就是存放对象列表,之前说过,在本次实验的所有的结构都使用对象进行存储,而inode节点和磁盘块就是两个重要的数据结构,在初始化时我实例化32个inode对象和512个block对象(至于这些类的具体定义下面会提到),然后将这些对象加入各自对应的对象列表中,在存储时,使用java的对象序列化技术将这个对象数组存到磁盘中。
当使用文件系统时,程序会先从磁盘文件中读取出位图数组,inode对象列表,block对象列表,之后的操作就是通过对这些列表进行修改来实现。
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减小存储的空间(对象序列话技术)而且不需要在使用时进行无用的查找,只要第一次初始化中将这些对象都读取出来。
    2、界面的实现:在实现这个文件系统时使用了两种方案,一种是直接在java控制台来进行输入输出,因为原本想着UNIX文件系统原本也是使用的命令行语句,所以在控制台上实现也很接近。
后来在老师的建议下又将整个程序重新修改,改成在UI界面上进行输入输出,这样确实界面美观舒服了不少,只不过两者用的技术很不一样,前者主要使用的是系统的输入输出流,后者使用java监听器。
    3、权限的实现:在实现多用户的权限方面,我给文件和文件夹各定义了三级权限1、访问:在文件中是可以查看文件的内容,在文件夹中是可以进入该文件夹。
2、修改:文件中是可以对文件进行编辑,文件夹中是可以在该文件夹中创建新的文件或目录。
3、删除:顾名思义。
文件或文件夹的创建者拥有最高级别的权限,只有拥有最高级权限的用户才可以给其他用户针对该文件或文件夹进行授权和授权操作。
在每次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访问修改删除操作时都会检查当前用户在该文件或文件夹所拥有的权限,只有拥有的权限大于想要实现的权限时才可以进行该操作。
2024/2/1 11:25:27 9KB java UNIX操作系统 课程设计
1
共 144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