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本书以仿真应用为中心,系统、详细地讲述了过程控制系统的仿真,并结合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的应用,通过大量经典的仿真实例,全面讲述过程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设计和参数整定等知识。
全书分为基础篇、实战篇和综合篇。
基础篇包括过程控制及仿真概述、Simulink仿真基础、Simulink高级仿真技术,以及过程控制系统建模;
实战篇包括PID控制、串级控制、比值控制、前馈控制、纯滞后和解耦控制系统;
综合篇包括典型过程控制系统及仿真。
本书的特点是理论与仿真紧密结合,用仿真实例说话,通过仿真来加深对过程控制理论的理解,帮助读者掌握过程系统的分析、设计与整定等技术,切实缩短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距离。
本书可作为自动化、信息、机电、测控、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从事过程控制工程的人使用,对从事过程控制应用研究的研究生和研究人员也很有参考价值。
【本书目录】基础篇第1章过程控制及仿真概述 1.1过程控制系统概述1.1.1系统结构1.1.2系统特点1.1.3系统分类 1.2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1.2.1过渡过程性能指标1.2.2误差性能指标 1.3过程控制理论的发展现状 1.4过程控制系统仿真基础1.4.1计算机仿真基本概念1.4.2仿真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1.5Simulink在过程仿真中的优势 1.6本章小结第2章Simulink仿真基础 2.1Simulink仿真概述2.1.1Simulink的启动与退出2.1.2Simulink模块库 2.2Simulink仿真模型及仿真过程2.2.1Simulink仿真模型组成2.2.2Simulink仿真的基本过程 2.3Simulink模块的处理2.3.1Simulink模块参数设置2.3.2Simulink模块基本操作2.3.3Simulink模块连接 2.4Simulink仿真设置2.4.1仿真器参数设置2.4.2工作空间数据导入2.4.2导出设置 2.5Simulink仿真举例 2.6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第3章Simulink高级仿真技术 3.1Simulink子系统及其封装3.1.1创建子系统3.1.2封装子系统3.1.3封装的查看和解封装3.1.4子系统实例 3.2S函数设计与应用3.2.1S函数设计模板3.2.2S函数设计举例 3.3使用Simulink仿真命令 3.4Simulink仿真建模的要求 3.5Simulink控制系统仿真实例 3.6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第4章过程控制系统建模 4.1过程模型概述4.1.1过程建模的目的和要求4.1.2过程模型类型4.1.3自衡过程与非自衡过程 4.2常见的过程模型类型4.2.1自衡非振荡过程4.2.2无自衡非振荡过程4.2.3自衡振荡过程4.2.4具有反向特性的过程 4.3过程建模基础4.3.1过程建模法分类4.3.2阶跃响应法建模4.3.3过程模型的特点 4.4单容过程模型4.4.1无自衡单容过程4.4.2自衡单容过程 4.5多容过程模型4.5.1有相互影响的双容过程4.5.2无相互影响的双容过程 4.6模型参数对控制性能的影响4.6.1静态增益的影响4.6.2时间常数的影响4.6.3时滞的影响 4.7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实战篇第5章PID控制 5.1PID控制概述 5.2PID控制算法5.2.1比例(P)控制5.2.2比例积分(PI)控制5.2.3比例微分(PD)控制5.2.4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 5.3PID控制器参数整定5.3.1Ziegler-Nichols整定法5.3.2临界比例度法5.3.3衰减曲线法 5.4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第6章串级控制系统 6.1串级控制系统概述6.1.1基本概念6.1.2基本组成6.1.3串级控制的特点 6.2串级控制系统性能分析6.2.1抗扰性能6.2.2动态性能6.2.3工作频率6.2.4自适应能力 6.3串级控制系统设计6.3.1副回路选择6.3.2主、副控制器的设计 6.4串级控制参数整定6.4.1逐次逼近法6.4.2两步法6.4.3一步法 6.5综合仿真实例6.5.1串级与单回路控制对比仿真6.5.2串级控制的参数整定仿真6.5.3串级控制系统设计
2024/7/19 22:16:27 8.46MB 过程控制工程及仿真 MATLABSimulink
1
对一个具有高连续流动速率的纵向放电CO激光器作了实验和理论的研究。
实验中,对富含氦的混合物获得了下列输出参量:比输出能量550焦耳/克,效率30%,小信号增益2米-1,连续输出功率700瓦。
在用氩代替氮的混合物中,观察到有20%效率的激射作用。
为CO激光器提供的计算模型与实验有令人满意的符合。
2024/7/15 4:43:34 1.8MB
1
氙灯抽运将导致钕玻璃内产生不均匀温升,这是产生应力退偏的根本原因。
热致应力退偏效应将直接降低系统效率、影响光束质量,因此确定片内的温度分布以及应力分布,准确预测由此带来的光束退偏特性并合理设计光束填充因子是十分重要的。
介绍了我国第一台单束输出能力超过万焦耳的惯性约束聚变激光驱动器中大口径高通量验证实验平台片状放大器的热致退偏效应,通过理论模拟计算获得了钕玻璃片内三维温升分布、应力分布与由此导致的退偏分布特性,结果表明,片状放大器在5.28%/cm平均小信号增益系数输出的情况下整个光束口径内的应力双折射是很小的,但方光束的四个角部处的应力双折射较严重,最大的退偏量约为0.13%,该结果与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实验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
输出的激光近场结果表明,片状放大器热致退偏效应可满足大能量装置输出设计要求。
1
(一)设计一个增益可自动变换的直流放大器。
1、输入信号为0~1V时,放大3倍;
为1V~2V时,放大2倍;
为2V~3V时,放大1倍;
3V以上放大0.5倍;
2、通过数码管显示当前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用0、1、2、3分别表示0.5、1、2、3倍即可。
3、电源采用±5V电源供电。
(二)设计一个增益可自动变换的交流放大器。
1、放大器增益可在1倍2倍3倍4倍四档间巡回切换,切换频率为1Hz;
2、对指定的任意一种增益进行选择和保持,保持后可返回巡回状态;3、通过数码管显示当前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用0、1、2、3分别表示1、2、3、4倍即可。
4、电源采用±5V电源供电。
二、实验要求1.放大器的电压增益由反馈电阻控制,因此只要改变反馈电阻就能切换不同的增益范围。
2.增益的自动切换,可通过译码器输出信号,控制模拟开关来实现不同反馈电阻的接入;
3、对某一种增益的选择、保持通常由芯片的地址输入和使能端控制;
在进行巡回检测时,其增益的切换频率由时钟脉冲决定。
2024/6/26 16:14:22 1.32MB 增益 可自动变换 放大器 直流
1
386D音频功率放大器主要应用于低电压消费类产品。
为使外围元件最少,电压增益内置为20。
但是在1脚和8脚之间增加一只外接的电阻和电容,便可将电压增益调为任意值,直至200。
输入端以地为参考,同时输出端被自动偏置到电源电压的一半。
在6V电源电压下,它的静态功耗仅为24mW,使得386D特别适合于电池供电的场合。
386D的封装形式为DIP8特点:z静态功耗低,约为4mA,可用电池供电z电压增益由20~200可调z电源电压范围宽,Vcc=4~12Vz外围元件少z失真度低应用范围zAM/FM收音机音频放大器z线驱动器z便携式录音机音频功率放大器z超声波驱动器z免提电话机扬声系统z小型伺服驱动器z电视机音频系统z电源变换器
2024/6/17 11:29:01 1.73MB 386D 低压音频 功率放大器 PDF
1
小环天线又称为电流环天线,是由两个共面的双电流环构成,内部的耦合环由传输线馈电,通过电感耦合激励外面的大环,当处于谐振状态时,由外面的大环辐射能量。
对于小环天线,一般有如下特性:小环天线是电流环结构的窄带谐振天线,增益始终为负值,特定架设角度的小环天具有NVIS特性;小环天线是磁场天线,在特定的场合可以有比鞭天线优越得多的收发特性。
小环天线通常用于定频收发的,特殊结构的小环天线也可以用于跳频通信。
通常,小环天线在接收机上的信号强度指示值“S”要比线天线偏低,这是由于小环天线的负增益特性决定的,我们不要特别计较这个“S”,这并不重要,在我们需要通联时,只有能听得到、叫得着才是好的天线。
拥有这款软件DIY小环天线不是梦。
2024/6/15 21:05:08 113KB 业余无线电 天线计算 小环天线
1
其中,N和S分别为载流子浓度和光子密度,g为对光子密度的增益系数,N是透明载流子密度,τ表示谐振腔中载流子寿命(注入载流子到由于光子的受激辐射复合以及自发发射和非发光复合而消失的平均时间),τ表示谐振腔中光子寿命(从光子产生到光子丢失为止的平均时间),Γ是光限制因子(表示在谐振腔内所有光能中有源层内部所包含的比例),β是自发发射耦合进激射模中的比率即自发辐射因子,J是注入有源层的电流,q是电子电荷,V是有源层体积。
2024/6/12 16:49:35 1KB 你会发觉
1
已知参数和设计要求:M:小车质量 1.096kgm:摆杆质量 0.109kgb:小车摩擦系数 0.1N/secl:摆杆转动轴心到杆质心的长度 0.25mI:摆杆惯量 0.0034kgm2设计控制器,使得校正后系统的要求如下:系统的静态位置误差常数为10,相位裕量为50,增益裕量等于或大于10分贝。
2024/6/11 3:58:10 1.83MB 一级倒立摆 频率法 自动控制
1
从麦克斯韦方程和材料密度方程出发,详细推导了受激布里渊增益和损耗同时存在时的矢量模型。
推导过程中,从数学表达式上阐述了电致伸缩效应对受激布里渊散射的作用。
理论分析发现布里渊增益谱和损耗谱参数(谱宽和频移)并不完全一致。
推导出了琼斯空间和斯托克斯空间中的矢量模型,建立了一个较完整的关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基础理论模型,可以为研究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偏振效应、偏振牵引和双折射测量提供支持。
最后,基于此矢量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平均布里渊增益和双折射大小以及偏振态的关系。
1
本标准规定了雷达接收分系统的动态范围、镜像频率抑制度、增益、带宽的定义和测试方法。
2024/4/12 20:01:25 776KB 雷达 动态范围 频率抑制度 增益
1
共 183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