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说明代码仅供学习研究,未经允许,请勿擅自商用。
1.输入文件格式输入的文件要求为N行两列的形式,两列分别对应,输入数据点的X轴坐标和Y轴坐标。
输入文件格式示例如下:0.821794-0.04621531.03929 0.0608351.12046 0.07455681.02233 0.05147392.代码支持的凝聚层次聚类算法通过简要的修改代码中函数的参数,代码可以支持不同的凝聚方法,支持的凝聚方法如下,默认的为代码本身算法:单连接算法(默认,最近邻聚类算法,最短距离法,最小生成树算法);
全连接算法(最远邻聚类算法,最长距离法);
未加权平均距离法;
加权平均法;
质心距离法;
加权质心距离法;
内平方距离法(最小方差算法)3.代码支持的距离(相似度)度量公式通过简要的修改代码,代码支持计算距离的过程采用不同的距离或相似度度量公式,支持的距离(相似度)公式如下,默认为代码本身才采用的距离公式:欧氏距离(默认);
标准化欧氏距离;
马氏距离;
布洛克距离(曼哈顿距离,城市街区距离);
闵可夫斯基(明可夫斯基)距离;
余弦相似度;
相关性相似度;
汉明距离;
Jaccard相似度;
切比雪夫距离。
1
第一章人工神经网络…………………………………………………3§1.1人工神经网络简介…………………………………………………………31.1人工神经网络的起源……………………………………………………31.2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及应用……………………………………………3§1.2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42.1神经元及其特性…………………………………………………………52.2神经网络的基本类型………………………………………………62.2.1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特性……………………………………62.2.2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62.2.3人工神经网络的主要学习算法………………………………7§1.3人工神经网络的典型模型………………………………………………73.1Hopfield网络…………………………………………………………73.2反向传播(BP)网络……………………………………………………83.3Kohonen网络…………………………………………………………83.4自适应共振理论(ART)……………………………………………………93.5学习矢量量化(LVQ)网络…………………………………………11§1.4多层前馈神经网络(BP)模型…………………………………………124.1BP网络模型特点 ……………………………………………………124.2BP网络学习算法………………………………………………………134.2.1信息的正向传递………………………………………………134.2.2利用梯度下降法求权值变化及误差的反向传播………………144.3网络的训练过程………………………………………………………154.4BP算法的改进………………………………………………………154.4.1附加动量法………………………………………………………154.4.2自适应学习速率…………………………………………………164.4.3动量-自适应学习速率调整算法………………………………174.5网络的设计………………………………………………………………174.5.1网络的层数…………………………………………………174.5.2隐含层的神经元数……………………………………………174.5.3初始权值的选取………………………………………………174.5.4学习速率…………………………………………………………17§1.5软件的实现………………………………………………………………18第二章遗传算法………………………………………………………19§2.1遗传算法简介………………………………………………………………19§2.2遗传算法的特点…………………………………………………………19§2.3遗传算法的操作程序………………………………………………………20§2.4遗传算法的设计……………………………………………………………20第三章基于神经网络的水布垭面板堆石坝变形控制与预测§3.1概述…………………………………………………………………………23§3.2样本的选取………………………………………………………………24§3.3神经网络结构的确定………………………………………………………25§3.4样本的预处理与网络的训练……………………………………………254.1样本的预处理………………………………………………………254.2网络的训练……………………………………………………26§3.5水布垭面板堆石坝垂直压缩模量的控制与变形的预测…………………305.1面板堆石坝堆石体垂直压缩模量的控制……………………………305.2水布垭面板堆石坝变形的预测……………………………………355.3BP网络与COPEL公司及国内的经验公式的预测结果比较…35§3.6结论与建议………………………………………………………………38第四章BP网络与遗传算法在面板堆石坝设计参数控制中的应用§4.1概述………………………………………………………………………39§4.2遗传算法的程序设计与计算………………………………………………39§4.3结论与建议…………………………………………………………………40参考文献…………………………………………………………………………
2023/8/2 9:24:30 1.66MB 人工神经网络
1
SPH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中英文都有,中文版本以及英文版的都有,拿去参考吧。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一种无网格粒子法第1章绪论1.1数值模拟1.1.1数值模拟的作用1.1.2一般数值模拟的求解过程1.2基于网格的方法1.2.1拉格朗日网格1.2.2欧拉网格1.2.3拉格朗日网格和欧拉网格的结合1.2.4基于网格的数值方法的局限性1.3无网格法1.4无网格粒子法(MPMS)1.5MPMs的求解策略1.5.1粒子描述法1.5.2粒子近似1.5.3MPMS的求解过程1.6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1.6.1SPH方法1.6.2SPH方法简史1.6.3本书中的SPH方法第2章SPH的概念和基本方程2.1SPH的基本思想2.2SPH的基本方程2.2.1函数的积分表示法2.2.2函数的导数积分表示法2.2.3粒子近似法2.2.4推导SPH公式的一些技巧2.3其他基本概念2.3.1支持域和影响域2.3.2物理影响域2.3.3particle—in-cell(PIC)方法2.4结论第3章光滑函数的构造3.1引言3.2构造光滑函数的条件3.2.1场函数的近似3.2.2场函数导数的近似3.2.3核近似的连续性3.2.4粒子近似的连续性3.3构造光滑函数3.3.1构造多项式光滑函数3.3.2一些相关的问题3.3.3光滑函数构造举例3.4数值测试3.5结论第4章SPH方法在广义流体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4.1引言4.2拉格朗日型的Navier—Stokes方程4.2.1有限控制体与无穷小流体单元4.2.2连续性方程4.2.3动量方程4.2.4能量方程4.2.5Navier-Stokes方程4.3用SPH公式解Navier-Stokes方程组4.3.1密度的粒子近似法4.3.2动量方程的粒子近似法4.3.3能量方程的粒子近似法4.4流体动力学的SPH数值相关计算4.4.1人工粘度4.4.2人工热量4.4.3物理粘度4.4.4可变光滑长度4.4.5粒子间相互作用的对称化4.4.6零能模式4.4.7人工压缩率4.4.8边界处理4.4.9时间积分4.5粒子的相互作用4.5.1最近相邻粒子搜索法(NNPS)4.5.2粒子对的相互作用4.6数值算例4.6.1在不可压缩流的应用4.6.2在自由表面流的应用4.6.3SPH对可压缩流的应用4.7结论第5章非连续的SPH(DSPH)5.1引言5.2修正光滑粒子法5.2.1一维情况5.2.2多维情况5.3模拟非连续现象的DSPH公式5.3.1DSPH公式5.3.2非连续的确定5.4数值性能研究5.5冲击波的模拟5.6结论第6章SPH在爆炸模拟中的应用6.1引言6.2HE爆炸和控制方程6.2.1爆炸过程6.2.2HE的稳态爆轰6.2.3控制方程6.3SPH公式6.4光滑长度6.4.1粒子的初始分布6.4.2光滑长度的更新6.4.3优化和松弛过程6.5数值算例6.6应用SPH方法模拟锥孔炸药6.7结论第7章SPH在水下爆炸冲击模拟中的应用7.1引言7.2水下爆炸和控制方程7.2.1水下爆炸冲击的物理特性7.2.2控制方程7.3SPH公式7.4交界面处理7.5数值算例7.6真实爆炸模型与人工爆炸模型的比较研究7.7水介质缓冲模拟7.7.1背景7.7.2模拟设置7.7.3模拟结果7.7.4小结7.8结论第8章SPH方法在具有材料强度的动力学中的应用8.1引言8.2具有材料强度的动力学8.2.1控制方程8.2.2本构模型8.2.3状态方程8.2.4温度8.2.5声速8.3具有材料强度的动力学SPH公式8.4张力不稳定问题8.5自适应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ASPH)8.5.1为什么需要ASPH方法8.5.2ASPH的主要思想8.6对具有材料强度的动力学的应用8.7结论第9章与分子动力学耦合的多尺度模拟9.1引言9.2分子动力学9.2.1分子动力学的基本原理9.2.2经典分子动力学9.2.3经典MD模拟9.2.4Poiseuille流的MD模拟9.3MD与FEM和FDM的耦合9.4MD与SPH的耦合9.4.1模型I:双重功能(具有重叠区域的模型)9.4.2模型Ⅱ:力桥(没有重叠区域的模型)9.4.3
2023/8/1 13:02:38 41.09MB SHP,粒子
1
线性函数导数实验室简介:从这里开始在本实验中,我们将练习我们的导数知识。
请记住,我们的导数关键公式为$f'(x)=\frac{\Deltay}{\Deltax}=\frac{f(x+\Deltax)-f(x)}{\Deltax}$。
因此,在朝着这个公式迈进的过程中,我们将执行以下操作:了解如何在代码中表示线性和非线性函数。
然后,因为我们的导数计算依赖于看到初始值的输出以及该值加上deltax的输出,所以我们需要一个output_at函数。
然后,我们将能够对$\Deltaf$函数进行编码,该函数将看到初始x和该初始x加上$\Deltax$之间的输出变化。
最后,我们将在给定的x值derived_at上计算导derivative_at。
学习目标对于第一部分,您应该能够在理解我们对导数的定义的情况下回答所有
2023/7/27 8:05:33 35KB JupyterNotebook
1
已知A点温湿度为(ta,φa),求露点温度td和含湿量da解:因为log⁡〖P_s〗=4.3066-1790/(t_s+238)公式一所以t_d=1790/(4,3066-logP_sd)-238公式二又因为d=622*(φ_sP_s)/(B-φ_sP_s)=622*(φ_aP_sa)/(B-φ_aP_sa)=622*(φ_dP_sd)/(B-φ_dP_sd)公式三所以当φ_d=95%时,此时P_sd=1/0.95φ_aP_sa;
取x=1/0.95,得出公式t_d=1790(t_a+238)/(1790-(t_a+238)lg〖(x+φ_a)〗_)-238公式四d_a=622*(φ_aP_sa)/(B-φ_aP_sa)公式五(可由公式二推出P_sa)备注:td露点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Ps为空气饱和压力,单位为MPa;
2023/7/26 13:10:41 184KB 含湿量
1
CASA模型中NPP的估算可以由植物的光合有效辐射(APAR)和实际光能利用率(ε)两个因子来表示,其估算公式如下:式中,APAR(x,t)表示像元x在t月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gC•m-2•month-1),ε(x,t)表示像元x在t月的实际光能利用率(gC•MJ-1)
2023/7/25 14:58:33 277KB casa模型
1
提出了一种利用相干合成线阵高斯光束扫描识别漫反射背景中的猫眼目标的新方法。
建立了线阵高斯光束的相干合成数学模型,利用Collins衍射积分公式以及将硬边光阑窗口函数分解为有限个复高斯函数之和的方法,推导了相干合成线阵高斯光束通过猫眼目标和朗伯漫反射体反射后的解析光强分布公式。
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目标尺寸、光束线阵数对反射光时间分布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朗伯漫反射体的反射光时间分布不具有周期特征,其尺寸越大,时间分布展宽越大;
猫眼目标的反射光时间分布周期特征与目标处的光强纵向分布周期特征相似,其口径越大,丢失的频率特征越多。
基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从复杂漫反射背景中快速识别出猫眼目标,并估计出漫反射体或猫眼目标的尺寸大小。
1
适合与ueditor集成,为ueditor增加公式输入功能
2023/7/19 12:41:56 724KB ueditor 公式插件
1
来自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yangjunbuaa/10157766细化到三级书签,进行过OCR,保留高清图片上传时间:2019/3/2文件大小:32.026MbContents•----封面•----序•----目录•----第十五章曲线积分•斯蒂尔切斯积分--------§1.第一型曲线积分------------543.第一型曲线积分的定义------------544.约化为普通定积分------------545.例--------§2.第二型曲线积分------------546.第二型曲线积分的定义------------547.第二型曲线积分的存在与计算------------548.闭路的情形•平面的定向------------549.例------------550.用取在折线上的积分的逼近------------551.用曲线积分计算面积------------552.例------------553.两不同型曲线积分间的联系------------554.物理问题--------§3.曲线积分与道路无关的条件------------555.与全微分相关问题的提------------556.与道路无关积分的微分法------------557.用原函数来计算曲线积分------------558.恰当微分的判别与在矩形区域的情况下原函数的求------------559.推广到任意区域的情形------------560.最终结------------561.沿闭路的积------------562.非单连通区域或有奇点的情------------563.高斯积分------------564.三维的情形------------565.例------------566.物理问题的应用--------§4.有界变差函数------------567.有界变差函数的定义------------568.有界变差函数类------------569.有界变差函数的性质------------570.有界变差函数的判定法------------571・连续的有界变差函数------------572.可求长曲线--------§5.斯蒂尔切斯积分------------573.斯蒂尔切斯积分的定义------------574.斯蒂尔切斯积分存在的一般条------------575·斯蒂尔切斯积分存在的若干种情况------------576.斯蒂尔切斯积分的性质------------577.分部积分法------------578.化斯蒂尔切斯积分为黎曼积分------------579.斯蒂尔切斯积分的计算------------580.例------------581.斯蒂尔切斯积分的几何说明------------582.中值定理,估计值------------583.斯蒂尔切斯积分记号下面的极限过程------------584.例题及补充------------585.化第二型曲线积分为斯蒂尔切斯积分•----第十六章二重积分--------§1.二重积分的定义及简单性质------------586.柱形长条体积的问题------------587.化二重积分为逐次积分------------588.二重积分的定义------------589.二重积分存在的条件------------590.可积函数类------------591.下积分及上积分作为极限------------592.可积函数与二重积分的性质------------593.积分当作区域的可加函数,对区域的微分法--------§2.二重积分的计算------------594.在矩形区域的情况下化二重积分为逐次积分------------595.例------------596.在曲边区域的情况下化二重积分为逐次积分------------597.例------------598.力学应用------------599.例--------§3.格林公式------------600.格林公式的推演------------601.应用格林公式到曲线积分的研究------------602.例题及补充--------§4.二重积分中的变量变换------------603.平面区域的变换------------604.例------------605.曲线坐标中面积的表示法-----------
2023/7/18 20:22:13 31.27MB 菲赫金哥尔茨 微积分 第8版
1
对MATLAB自带风机的学习记录,比较详细,解析其中的原理和公式,有助于利用该风机模型搭建电力系统和自己另外建立风机模型。
2023/7/18 1:58:36 1.9MB 风机建模 MATLAB
1
共 725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