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inForm开发中,在处理大量数据时不免会有耗时较长的操作,如果将这些操作放在主线程里,软件界面会有较长时间的“无响应”,降低了用户体验,常用的解决方式是加上进度条。
实现思路--------------------------------------------------------------------------------使用BackgroundWorker(已经封装好的线程工具)控件在后台线程执行费时的操作,在主线程中打开一个进度条窗体显示进度。
实现步骤--------------------------------------------------------------------------------第0步:创建一个具有进度条的窗体,以显示进度新建窗体ProcessForm,设置属性FormBorderStyle为None,添加一个ProcessBar控件,如下图所示:进度条窗体PrcessBar的Style属性设置为MarQuee。
在ProcessForm添加如下公共属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设置提示信息///publicstringMessageInfo{set{this.labelInfor.Text=value;}}//////设置进度条显示值///publicintProcessValue{set{this.progressBar1.Value=value;}}//////设置进度条样式///publicProgressBarStyleProcessStyle{set{this.progressBar1.Style=value;}}第1步:创建进度条管理类ProcessOperator在该类中添加如下字段:?12privateBackgroundWorker_backgroundWorker;//后台线程privateProcessForm_processForm;//进度条窗体添加如下公共属性、方法和事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region公共方法、属性、事件//////后台执行的操作///publicActionBackgroundWork{get;set;}//////设置进度条显示的提示信息///publicstringMessageInfo{set{_processForm.MessageInfo=value;}}//////后台任务执行完毕后事件///publiceventEventHandlerBackgroundWorkerCompleted;//////开始执行///publicvoidStart(){_backgroundWorker.RunWorkerAsync();_processForm.ShowDialog();}#endregion其中,属性BackgroundWork可以指向一个无参数的方法,这里(客户端代码)用来指向要在
2024/4/20 19:27:33 34KB Winform 进度条 Background Worker
1
报告内容:第1章需求分析(1)功能需求(2)数据流图(3)数据字典第2章概念结构设计(1)局部E-R图设计(2)全局E-R图设计第3章逻辑结构设计(1)E-R图向关系模式转换(2)视图设计第4章物理设计(1)关系模式存取方法选择(2)编程实现第5章程序运行结果
1
C程序设计(第四版).pdf(带书签版)下载地址:http://download.csdn.net/source/3400708。
《C程序设计(第四版)学习辅导》,作者:谭浩强,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2226727,PDF格式,大小13.3MB。
内容简介:本书是与谭浩强所著的《c程序设计(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配合使用的参考用书。
全书共分4个部分,第1部分是《c程序设计(第四版)》一书的习题和参考解答,包括了该书各章的全部习题,对全部编程习题都给出了参考解答,共计132个程序;
第2部分是深入学习c程序设计,包括预处理指令、位运算和c程序案例;
第3部分是上机指南,详细介绍了visualc++6.0集成环境下编辑、编译、调试和运行程序的方法;
第4部分是上机实验指导,包括程序的调试与测试、实验的目的与要求,并提供了本课程12个实验。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是学习c语言的一本好参考书,不仅可以作为《c程序设计(第四版)》的配套教材,而且可以作为任何c语言教材的参考书;
既适合高等学校师生使用,也可供报考各类计算机考试者和其他自学者参考。
目录:第1部分《c程序设计(第四版)》习题和参考解答第1章程序设计和c语言1第2章算法--程序的灵魂4第3章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14第4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24第5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37第6章利用数组处理批量数据54第7章用函数实现模块化程序设计74第8章善于利用指针99第9章用户自己建立数据类型128第10章对文件的输入输出159第2部分深入学好c程序设计第11章预处理指令17711.1宏定义17811.1.1不带参数的宏定义17811.1.2带参数的宏定义18111.2“文件包含”处理18611.3条件编译189第12章位运算19312.1位运算和位运算符193.12.1.1“按位与”运算19312.1.2“按位或”运算19412.1.3“异或”运算19512.1.4“取反”运算19612.1.5左移运算19712.1.6右移运算19712.1.7位运算赋值运算符19812.1.8不同长度的数据进行位运算19812.2位运算举例19812.3位段200第13章c程序案例20413.1案例1:个人所得税计算20413.2案例2:学生试卷分数统计20813.3案例3:电话订餐信息处理214第3部分c语言程序上机指南第14章怎样使用visualc++运行程序22314.1visualc++的安装和启动22414.2输入和编辑源程序22414.2.1新建一个c源程序的方法22514.2.2打开一个已有的程序22714.2.3通过已有的程序建立一个新程序的方法22714.3编译、连接和运行22714.3.1程序的编译22714.3.2程序的调试22814.3.3程序的连接23114.3.4程序的执行23214.4建立和运行包含多个文件的程序的方法23314.4.1由用户建立项目工作区和项目文件23314.4.2用户只建立项目文件237第4部分上机实践指导第15章程序的调试与测试24115.1程序的调试24115.2程序错误的类型24315.3程序的测试245第16章上机实验的目的和要求25016.1上机实验的目的25016.2上机实验前的准备工作25116.3上机实验的步骤25116.4实验报告25116.5实验内容安排的原则252第17章实验安排25317.1实验1c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c程序的方法25317.2实验2数据类型、运算符和简单的输入输出25517.3实验3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25817.4实验4选择结构程序设计25917.5实验5循环结构程序设计26017.6实验6数组26117.7实验7函数(一)26217.8实验8函数(二)26317.9实验9指针(一)26417.10实验10指针(二)26517.11实验11用户自己建立数据类型26617.12实验12文件操作267参考文献268
1
用算法程序集(C语言描述)(第三版)+源代码第1章多项式的计算1.1一维多项式求值1.2一维多项式多组求值1.3二维多项式求值1.4复系数多项式求值1.5多项式相乘1.6复系数多项式相乘1.7多项式相除1.8复系数多项式相除第2章复数运算2.1复数乘法2.2负数除法2.3复数乘幂2.4复数的n次方根2.5复数指数2.6复数对数2.7复数正弦2.8复数余弦第3章随机数的产生3.1产生0到1之间均匀分布的一个随机数3.2产生0到1之间均匀分布的随机数序列3.3产生任意区间内均匀分布的一个随机整数3.4产生任意区间内均匀分布的随机整数序列3.5产生任意均值与方差的正态分布的一个随机数3.6产生任意均值与方差的正态分布的随机数序列第4章矩阵运算4.1实矩阵相乘4.2复矩阵相乘4.3一般实矩阵求逆4.4一般复矩阵求逆4.5对称正定矩阵的求逆4.6托伯利兹矩阵求逆的特兰持方法4.7求一般行列式的值4.8求矩阵的值4.9对称正定矩阵的乔里斯基分解与列式求值4.10矩阵的三角分解4.11一般实矩阵的QR分解4.12一般实矩阵的奇异值分解4.13求广义逆的奇异值分解法第5章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5.1约化对称矩阵为对称三对角阵的豪斯荷尔德变换法5.2求对称三对角阵的全部特征值与特征向量5.3约化一般实矩阵为赫申伯格矩阵的初等相似变换法5.4求赫身伯格矩阵全部特征的QR方法5.5求实对称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雅可比法5.6求实对称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雅可比过关法第6章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6.1求解实系数方程组的全选主元高斯消去法6.2求解实系数方程组的全选主元高斯-约当消去法6.3求解复系数方程组的全选主元高斯消去法6.4求解复系数方程组的全选主元高斯-约当消去法6.5求解三对角线方程组的追赶法6.6求解一般带型方程组6.7求解对称方程组的分解法6.8求解对称正定方程组的平方根法6.9求解大型系数方程组6.10求解托伯利兹方程组的列文逊方法6.11高斯-塞德尔失代法6.12求解对称正定方程组的共岿梯度法6.13求解线性最小二乘文体的豪斯伯尔德变换法6.14求解线性最小二乘问题的广义逆法6.15求解病态方程组第7章非线性方程与方程组的求解7.1求非线性方程一个实根的对分法7.2求非线性方程一个实根的牛顿法7.3求非线性方程一个实根的埃特金矢代法7.4求非线性方程一个实根的连分法7.5求实系数代数方程全部的QR方法7.6求实系数方程全部的牛顿下山法7.7求复系数方程的全部根牛顿下山法7.8求非线性方程组一组实根的梯度法7.9求非线性方程组一组实根的拟牛顿法7.10求非线性方程组最小二乘解的广义逆法7.11求非线性方程一个实根的蒙特卡洛法7.12求实函数或复函数方程一个复根的蒙特卡洛法7.13求非线性方程组一组实根的蒙特卡洛法第8章插值与逼近8.1一元全区间插值8.2一元三点插值8.3连分式插值8.4埃尔米特插值8.5特金逐步插值8.6光滑插值8.7第一种边界条件的三次样条函数插值8.8第二种边界条件的三次样条函数插值8.9第三种边界条件的三次样条函数插值8.10二元三点插值8.11二元全区间插值8.12最小二乘曲线拟合8.13切比雪夫曲线拟合8.14最佳一致逼近的里米兹方法8.15矩形域的最小二乘曲线拟合第9章数值积分9.1变补长梯形求积法9.2变步长辛卜生求积法9.3自适应梯形求积法9.4龙贝格求积法9.5计算一维积分的连分式法9.6高振荡函数求积法9.7勒让德-高斯求积法9.8拉盖尔-高斯求积法9.9埃尔米特-高斯求积法9.10切比雪夫求积法9.11计算一维积分的蒙特卡洛法9.12变步长辛卜生二重积分方法9.13计算多重积分的高斯方法9.14计算二重积分的连分方式9.15计算多重积分的蒙特卡洛法第10章常微分方程组的求解10.1全区间积分的定步长欧拉方法10.2积分一步的变步长欧拉方法10.3全区间积分维梯方法10.4全区间积分的定步长龙格-库塔方法10.5积分一步的变步长龙格-库塔方法10.6积分一步的变步长基尔方法10.7全区间积分的变步长默森方法10.8积分一步的连分方式10.9全区间积分的双边法10.10全区间积分的阿当姆斯预报校正法10.11全区间积分的
1
m排n列的柱桩,每个柱桩上预先放好价值不一样的宝石。
现在有位杂技演员从第一排的第1号柱桩开始跳跃,每次都必须跳到下一排的柱桩上,且每次跳跃最多只能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个桩子。
也就是说如果现在杂技演员站在第j号桩上,那么他可跳到下一排的第j号桩上,也可跳到下一排的第j-1(ifj>1)或者j+1(ifj<n)号桩上,并得到桩上的宝石。
计算出一条最佳的跳跃顺序,使杂技演员获得的宝石的总价值最大。
宝石价值和最优跳跃路径都保存在文件中。
1
Java课程设计程序代码一共包含15个不同的程序系统目录第1章 记忆测试软件1.1. 设计内容1.2. 设计要求1.3. 总体设计1.4. 具体设计1.4.1. 运行效果与程序发布1.4.2. 主类Memory1.4.3. 方块Block1.4.4. 记忆测试板MemoryTestPane1.4.5. 显示成绩ShowRecord1.4.6. 记录成绩Record1.4.7. 随机排列图标RandomSetIcon1.4.8. 测试者People1.5. 课程设计作业第2章 计算器2.1. 设计内容2.2. 设计要求2.3. 总体设计2.4. 具体设计2.4.1. 运行效果与程序发布2.4.2. 主类ComputerPad2.4.3. 数值按钮NumberButton2.4.4. 运算符号按钮OperationButton2.5. 课程设计作业第3章HANNOI-塔3.1. 设计内容3.2. 设计要求3.3. 总体设计3.4. 具体设计3.4.1. 运行效果与程序发布3.4.2. 主类Tower3.4.3. Hannoi-塔HannoiTower3.4.4. 塔点TowerPoint3.4.5. 盘子Disk3.5. 课程设计作业第4章JPEG图象生成器4.1. 设计内容4.2. 设计要求4.3. 总体设计4.4. 具体设计4.4.1. 运行效果与程序发布4.4.2. 主类MakeJPEG.java4.5. 课程设计作业第5章 标准化考试系统(单机版)5.1. 设计内容5.2. 设计要求5.3. 总体设计5.4. 具体设计5.4.1. 运行效果与程序发布5.4.2. 主类EnglishTest5.4.3. 考试区域TestArea5.4.4. 读取试题ReadTestquestion5.5. 课程设计作业第6章 标准化考试系统(C/S网络版)6.1. 设计内容6.2. 设计要求6.3. 总体设计6.4. 具体设计6.4.1. 运行效果与程序发布6.4.2. 客户端主类Client6.4.3. 客户端选择试题界面ChoiceFile6.4.4. 客户端考试界面ClientTestArea6.4.5. 服务器端主类Server6.4.6. 服务器端读取试题ReadTestquestion6.5. 课程设计作业第7章 标准化考试系统(B/S网络版)7.1. 设计内容7.2. 设计要求7.3. 总体设计7.4. 具体设计7.4.1. 运行效果与程序发布7.4.2. 客户端主类ClientBS7.4.3. 客户端选择试题界面ChoiceFile7.4.4. 客户端考试界面ClientTestArea7.4.5. 服务器端主类Server7.4.6. 服务器端读取试题ReadTestquestion7.5. 课程设计作业第8章 日历记事本8.1. 设计内容8.2. 设计要求8.3. 总体设计8.4. 具体设计8.4.1. 运行效果与程序发布8.4.2. 主类CalendarPad8.4.3. 记事本NotePad8.4.4. 年Year8.4.5. 月Month8.5. 课程设计作业18.6. 课程设计作业2第9章 学籍管理系统9.1. 设计内容9.2. 设计要求9.3. 总体设计9.4. 具体设计9.4.1. 运行效果与程序发布9.4.2. 主类StudentManager9.4.3. 录入界面StudentSituation9.4.4. 查询界面Inquest9.4.5. 修改界面ModifySituation9.4.6. 删除界面Delete9.4.7. 学生对象Student9.5. 课程设计作业第10章图书查询系统(B/S网络版)10.1. 设计内容10.2. 设计要求10.3. 总体设计10.4. 具体设计10.4.1. 运行效果与程序发布10.4.2. 客户端主类DatabaseClient10.4.3. 服务器端主类DatabaseServer10.5. 课程设计作业第11章中国象棋打谱软件11.1. 设计内容11.2. 设计要求11.3. 总体设计11.4. 具体设计11.4.1. 运行效果与程序发布11.4.2. 主类Chess11.4.3. 对弈棋盘ChessBoard11.4.4. 棋子ChessPiece11.4.5. 棋点ChessPoint11.4.6. 走棋法则Rule11.4.7. 步骤MoveStep
2024/3/31 17:45:49 87KB Java 课程设计 程序代码
1
本书作为LabVIEW的应用进阶书,重点讲述LabVIEWDAQ数据采集的编程与应用。
本书对LabVIEW的基础知识仅做简要的介绍,重点讲解LabVIEWDAQ编程和工程应用。
本书以LabVIEW的最新中文版本LabVIEW8.2.1为蓝本,以DAQ数据采集为重点进行编写,主要包括5部分内容:第1部分为LabVIEW8.2.1编程基础和DAQ数据采集的基础知识,以实例讲解为主,包括第1~4章。
第2部分为DAQ传统编程,从传统DAQ初级编程和传统DAQ高级编程两方面进行深入讲解,包括第5章和第6章。
第3部分为数据处理及信号分析,这部分内容在第7章中阐述。
第4部分为DAQmx编程技术,从两方面进行阐述:DAQmx初级编程和DAQmx扩展应用,包括第8章和第9章。
第5部分为LabVIEW实验教程及DAQ的工程应用实例,包括第10~12章,在第12章以一个重点工程项目为例贯穿始终。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仪器类、机械类等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大专、夜大和职大的相关专业学生选用,也是研究生、高等院校教师和从事相关工作(仪器、机械、自动化、测试/测量、软件等)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2024/3/31 9:17:33 36.92MB LabVIEW
1
´问题描述:码头仓库是划分为n×m个格子的矩形阵列。
有公共边的格子是相邻格子。
当前仓库中有的格子是空闲的;
有的格子则已经堆放了沉重的货物。
由于堆放的货物很重,单凭仓库管理员的力量是无法移动的。
仓库管理员有一项任务,要将一个小箱子推到指定的格子上去。
管理员可以在仓库中移动,但不能跨过已经堆放了货物的格子。
管理员站在与箱子相对的空闲格子上时,可以做一次推动,把箱子推到另一相邻的空闲格子。
推箱时只能向管理员的对面方向推。
由于要推动的箱子很重,仓库管理员想尽量减少推箱子的次数。
´编程任务:对于给定的仓库布局,以及仓库管理员在仓库中的位置和箱子的开始位置和目标位置,设计一个解推箱子问题的分支限界法,计算出仓库管理员将箱子从开始位置推到目标位置所需的最少推动次数。
´数据输入:由文件input.txt提供输入数据。
输入文件第1行有2个正整数n和m(1<=n,m<=100),表示仓库是n×m个格子的矩形阵列。
接下来有n行,每行有m个字符,表示格子的状态。
S表示格子上放了不可移动的沉重货物;
w表示格子空闲;
M表示仓库管理员的初始位置;
P表示箱子的初始位置;
K表示箱子的目标位置。
´结果输出:将计算出的最少推动次数输出到文件output.txt。
如果仓库管理员无法将箱子从开始位置推到目标位置则输出“Nosolution!”。
输入文件示例输出文件示例input.txtoutput.txt
2024/3/30 21:20:28 68KB 推箱子 算法 VC
1
奥本海姆(AlanV.Oppenheim)教授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学研究实验室(ELE)的首席研究员,其研究领域包括在一般领域的信号处理及应用。
奥本海默教授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NationalAcademyofEngineering)和IEEE会士,也是EtaKappaNu和SigmaXi的联谊会会员。
同时他还是古根海姆(Guggenheim)学者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赛克勒尔(Sackler)学者。
奥本海姆教授因其出色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多次获奖,其中包括IEEE教育勋章、IEEE百年杰出贡献奖、IEEE在声学、语音和信号处理领域的社会与科学成就奖和资深成就奖。
2007年他还获得了IEEEJackS.Kilby信号处理奖章。
目录第1章信号与系统SignalsandSystems第2章线性时不变系统LinearTime—InvariantSystems第3章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示FourierSeriesRepresentationofPeriodicSignals第4章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TheContinuous—TimeFourierTransform第5章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TheDiscreteTimeFourierTransf01Tll第6章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Time—andFrequeneyCharacterizationofSignalsandSystems第7章抽样Sampling第8章通信系统CommunicationSystems第9章拉普拉斯变换TheLaplaceTransform第10章Z变换TheZTransf01TII第11章线性反馈系统LinearFeedbackSystems附录部分分式展开Partial-FractionExpansion参考文献Bibliography习题答案Answers索引Inde
2024/3/30 6:27:02 12.41MB 信号与系统
1
大话处理器:处理器基础知识读本的真正完整本,全部八章,手动呕血扫描加书签,非网上那种6.33MB的太监版~!以全家人性命为誓~!作者简介  万木杨,网名木兮清扬,华为公司服务近6年,曾任软件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系统工程师,擅长多媒体算法设计和编写高效代码。
作者自2004年起开始研究多媒体算法,从语音识别,到人脸动画,再到视频编解码,足迹遍布语音、图像、视频、3D。
自2006年在DSP上编写程序,从此开始深入研究处理器内部结构,后来接触过大量的半导体公司和处理器芯片,对处理器技术和产品有着深刻的理解。
闲暇之余,作者喜爱读书,多年来保持平均两周一本的速度。
·查看全部>>目录第1章漫游计算机世界1.1计算机的前世、今生、来世1.2计算机分门别类1.3PC机结构探秘第2章初识处理器——掀起你的盖头来2.1处理器是怎样工作的——处理器的硬件模型2.2怎样来使用处理器——处理器的编程模型2.3处理器的分层模型2.4选什么样的处理器——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第3章指令集体系结构——处理器的外表3.1指令集是什么3.2指令集发展的来龙去脉3.3指令集的五朵金花3.4地盘之争3.5汇编语言格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第4章微架构——处理器的内心世界4.1跟着顺溜学流水线4.2从子弹射击到指令执行4.3从顺序执行到乱序执行——因时制宜4.4处理器并行设计——并行,提高性能的不二法门4.5指令并行(InstructionLevelParallelism)4.6数据并行(DataLevelParallelism)4.7线程并行(ThreadLevelParallelism)4.8并行总结4.9微架构总结第5章Cache——处理器的“肚量”5.1什么是Cache——探索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5.2处理器的Cache结构——探索那些鲜为人知的秘密5.3Cache一致性5.4片内可寻址存储器——软件管理的Cache第6章编写高效代码——时间就是生命6.1软件效率——21世纪什么最重要?效率!6.2减少指令数——勤俭持家6.3减少处理器不擅长的操作——不要逼我做我不喜欢的事情6.4优化内存访问——别让包袱拖垮了你6.5充分利用编译器进行优化——编译器:我才是优化第一高手6.6利用多核来加速程序——人多力量大第7章SOC——吸星大法7.1SOC大一统时代7.2IP核第8章“芯”路历程——明明白白我的“芯”8.1逻辑电路基础——计算机的基本构成8.2芯片设计——芯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8.3芯片制造——点沙成金
2024/3/30 4:01:22 24.3MB 大话处理器 pdf 完整版 pdf
1
共 849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