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  图书作者:吴伟陵、牛凯编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目录第1章绪论  第2章无线传播与移动信道  第3章多址技术与扩频通信  第4章信源编码与数据压缩 第5章移动通信中的鉴权与加密 第6章调制理论     第7章信道编码  第8章分集与均衡 第9章多用户检测技术   第10章OFDM技术  第11章智能天线技术  第12章MIMO空时处理技术   第13章链路自适应技术   第14章移动网络的结构与组成   第15章移动网络运行第16章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
2024/9/12 16:58:02 13.61MB 移动通信原理 吴伟陵 牛凯 pdf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姜斌院长主讲课程“非线性系统理论”课程的大作业。
内容详尽,代码齐全,仿真清晰
2024/9/12 16:28:29 739KB 非线性 机械臂 控制 仿真
1
一套非常好的机器视觉入门教程,理论知识讲的非常透彻
2024/9/11 18:35:29 2.99MB 机器视觉
1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的点云配准误差研究。
针对闭合条件下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配准产生的闭合差,基于测量平差理论,提出一种闭合差分配方法。
1.14MB 点云配准
1
BGP(基于华为)理论学习+特性介绍+命令学习+实验配置+组网案例
2024/9/9 5:21:36 2.44MB 华为
1
信息论_基础理论与应用_第三版_傅祖芸_课后答案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来看看
2024/9/8 22:20:44 13.04MB 信息论 傅祖芸 课后答案
1
作者:(美)尼达姆(Needham,T.),人民邮电出版社有本书的翻译本。
本书用一种真正不同寻常的、独具创造性的视角和可以看得见的论证方式解释初等复分析的理论,公开挑战当前占统治地位的纯符号逻辑推理。
作者通过大量的图示使原本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易懂,读者在透彻理解理论的同时,还能充分领略数学之美。
2024/9/8 19:11:51 9.19MB 复变函数 复分析 Complex Analysis
1
对基于小波变换的人脸识别的关键算法、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2024/9/8 4:54:40 733KB 人脸识别
1
利用二维光子晶体仿真设计了四信道光滤波器.首先根据时域耦合模理论导出了实现100%信道耦合的条件;然后根据该条件设计了四信道滤波器,并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四信道耦合效率均超过96%,当晶格常量取570nm时,四信道的中心频率在1520nm到1580nm之间,信道间隔均小于20nm,信道间窜扰很小。
505KB 11
1
以前的分散式认知媒体访问控制(DC-MAC)协议允许次要用户(SU)独立搜索频谱访问机会,而无需中央协调员。
DC-MAC假定检测方案在物理(PHY)层是理想的。
实际上,在分布式频谱共享方案中,更复杂的检测算法是不切实际的。
由于PHY层的能量检测(ED)计算和实现复杂度较低,因此已成为最常用的方法。
因此,至关重要的是在PHY层将DC-MAC与ED集成在一起。
但是,ED需要最低采样时间(MST)持续时间才能在低信噪比(SNR)环境中实现目标检测概率。
否则,将无法达到预期的检测性能。
在本文中,我们推导了在低SNR环境中ED的MST的准确表达。
然后,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MST的优化DC-MAC(ODC-MAC)协议,该协议对上述带有ED的DC-MAC问题进行了修正。
此外,对于DC-MAC和ODC-MAC都导出了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概率的闭式表达式。
我们表明,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良好。
与传统的DC-MAC相比,所提出的ODC-MAC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提高吞吐量。
2024/9/7 4:30:45 2.62MB cognitive radio; energy detection;
1
共 1000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