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温控系统基本要求假定,某快捷廉价酒店响应节能绿色环保理念,推行自助式房间温度调节的空调系统,经过初步分析该系统的基本需求如下:1. 空调系统由中央空调和房间空调两部分构成;
2. 中央空调是冷暖两用,根据季节进行模式调整。
a) 当设置为供暖时,供暖温度控制在25°C~30°C之间;
b) 当设置为制冷时,制冷温度控制在18°C~25°C之间。
3. 中央空调具备开关按钮,只可人工开启和关闭,中央空调正常开启后处于待机状态。
a) 中央空调开机后,无论哪一种工作模式,缺省工作温度为25°C;
b) 当关闭后,不响应来自房间的任何温控请求;
c) 当有来自从控机的温控要求时,中央空调开始工作;
d) 当所有房间都没有温控要求时,中央空调的状态回到待机状态。
4. 房间内有独立的从控空调机,但没有冷暖控制设备。
a) 从控机具有一个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房间的温度,并与从控机的目标设置温度进行对比,并向中央空调机发出温度调节请求。
b) 如果从控机发出的请求和中央空调设置的冷暖控制状态发生矛盾时,以中央空调机的状态优先,否则中央空调机不予响应。
5. 从控机只能人工方式开闭,并通过控制面板设置目标温度,目标温度有上下限制。
a) 从控机开机后动态获取房间温度,并将温度显示在控制面板上;
b) 从控机开机后与中央空调连接获取工作模式,并将工作模式显示在控制面板上;
6. 控制面板的温度调节可以连续变化也可以断续变化:a) 温度调节按钮连续两次或多次指令的时间间隔小于1s时,从控机只发送最后一次的指令参数;
b) 如果温度调节按钮连续两次的时间间隔大于1s时,从控机将发送两次指令参数;
7. 房间目标温度达到后,从控机自动停止工作。
a) 房间温度随着环境温度开始变化,当房间温度超过目标温度1°C时,重新启动;
b) 房间不考虑大小和管道的分布及大小问题,在达到目标温度后,房间温度每分钟上下变化X°C(各小组自行定义环境温度的变化曲线)。
8. 中央空调能够实时监测各房间的温度和状态,并要求实时刷新的频率能够进行配置;
9. 要求分控机的控制面板能够发送高、中、低风速的请求,要求各小组自定义高、中、低风情况下的温度变化值;
比如以中风为基准,高速风的温度变化曲线可以提高25%,低速风的温度变化曲线可以降低25%。
10. 系统中央空调部分具备计费功能:可根据中央空调对分控机的请求时长及高中低风速的供风量进行费用计算;
a) 每分钟中速风的能量消耗为一个标准功率消耗单位;
b) 低速风的每分钟功率消耗为0.8标准功率;
c) 高速风的每分钟功率消耗为1.3标准功率;
d) 并假设,每一个标准功率消耗的计费标准是5元。
11. 中央空调监控具备统计功能,可以根据需要给出日报表、周报表和月报表;
报表内容如下:房间号、开关机的次数、温控请求起止时间、温控请求的起止温度及风量大小12. 中央空调同时只能处理三台分控机的请求,为此主机要有负载均衡的能力,能够保证所有房间的请求都能进行温度调整。
该程序的配置环境文档:​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zly9923218/6328843该程序是温控的从控机,空调运行效果如下:http://hi.baidu.com/123ktjt/item/03e7047170f95a2b6cc37cea
2024/8/4 12:12:35 2.29MB 北邮 大三下 软件工程 分布式温控
1
本文讨论了蓝-绿激光技术的现状和将来的可能性。
着重于讨论对海洋光学可能最有用的激光器的发展状况。
历来,氩离子激光器实质上被用于要求相干连续光源的所有水下实验中,而倍频Nd:YAG激光器则提供了脉冲式的蓝-绿辐射。
这两种激光器都不适合高平均功率场合使用。
对于高脉冲能量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应用来讲,目前最好的待选者是闪光灯泵浦的染料激光器。
对于需要5~20亳微秒脉冲的测距选通应用,铜蒸汽激光器是最接近的选取者。
适合这两种应用的单脉冲激光器还没有。
具有适当效率的连续波激光器也没有。
随着紫外/可见分子气体激光器的发展,可能满足多数海洋光学需要的单台蓝-绿光源将在3至5年内出现。
有希望的器件,包括KrF激光和XeF激光泵浦的蓝-绿染料激光器以及XeF激光输出的喇曼降频变换。
还找出了几种较长期可能实现的蓝-绿带内分子气体激光器。
2024/7/28 6:07:11 5.83MB
1
用C#WinForm写的计算器,功能包括四则运算和存储记忆、退格、清零等,可以实现连续运算,测试基本无BUG
2024/7/24 20:51:16 52KB WinForm WindowsForms 计算器
1
连续投影算法,matlab程序可用,直接将数据放入excel就可运行。
2024/7/23 19:13:37 3KB SAP MATLAB
1
@cypress/部署位可重用的部署实用程序安装需要版本6或更高版本。
npminstall--save@cypress/deploy-bits使用调试要从该模块调试功能,请使用DEBUG=deploy-bits环境变量运行程序。
信息系统如果代码在公共连续集成服务器上运行,则返回true。
使用。
const{isCI}=require('@cypress/deploy-bits')if(isCI){//weareonCI}warnIfNotCI如果代码未在CI上运行,则输出控制台警告。
通常,我们更喜欢从CI进行部署,而不是在本地运行deploy命令。
const{warnIfNotCI}=require('@cypress/deploy-bits')warnIfNotCI()ge
2024/7/23 10:43:02 147KB github website utility deployment
1
创建你的第一个贝叶斯网络手工创建一个模型从一个文件加载一个模型使用GUI创建一个模型推断处理边缘分布处理联合分布虚拟证据最或然率解释条件概率分布列表(多项式)节点Noisy-or节点其它(噪音)确定性节点Softmax(多项式分对数)节点神经网络节点根节点高斯节点广义线性模型节点分类/回归树节点其它连续分布CPD类型摘要模型举例高斯混合模型PCA、ICA等专家系统的混合专家系统的分等级混合QMR条件高斯模型其它混合模型参数学习从一个文件里加载数据从完整的数据中进行最大似然参数估计先验参数从完整的数据中(连续)更新贝叶斯参数数据缺失情况下的最大似然参数估计(EM算法)参数类型结构学习穷举搜索K2算法爬山算法MCMC主动学习结构上的EM算法肉眼观察学习好的图形结构基于约束的方法推断函数联合树消元法全局推断方法快速打分置信传播采样(蒙特卡洛法)推断函数摘要影响图/制定决策DBNs、HMMs、Kalman滤波器等等
2024/7/22 14:49:25 4.93MB 贝叶斯 Matlab工具包 算法 分类
1
PSAT电力系统暂态稳定matlab程序,运行过没有问题,标准潮流和连续潮流都能用,暂态稳定分析也能用,比较全了,
2024/7/20 12:02:23 14KB psat matlab 电力系统暂稳
1
grabcut图像分割代码,可以连续分割(手动切换图片进行半自动连续分割),非自动连续分割,需要配置opencv,将要处理的图片放入data目录下,要求数字命名的jpg格式(如1.jpg),结果在result目录下
2024/7/19 22:33:48 6.63MB grabcut 图像分割 opencvv
1
PID电机控制目录第1章数字PID控制1.1PID控制原理1.2连续系统的模拟PID仿真1.3数字PID控制1.3.1位置式PID控制算法1.3.2连续系统的数字PID控制仿真1.3.3离散系统的数字PID控制仿真1.3.4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及仿真1.3.5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及仿真1.3.6抗积分饱和PID控制算法及仿真1.3.7梯形积分PID控制算法1.3.8变速积分PID算法及仿真1.3.9带滤波器的PID控制仿真1.3.10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算法及仿真1.3.11微分先行PID控制算法及仿真1.3.12带死区的PID控制算法及仿真1.3.13基于前馈补偿的PID控制算法及仿真1.3.14步进式PID控制算法及仿真第2章常用的PID控制系统2.1单回路PID控制系统2.2串级PID控制2.2.1串级PID控制原理2.2.2仿真程序及分析2.3纯滞后系统的大林控制算法2.3.1大林控制算法原理2.3.2仿真程序及分析2.4纯滞后系统的Smith控制算法2.4.1连续Smith预估控制2.4.2仿真程序及分析2.4.3数字Smith预估控制2.4.4仿真程序及分析第3章专家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3.1专家PID控制3.1.1专家PID控制原理3.1.2仿真程序及分析3.2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3.2.1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原理3.2.2仿真程序及分析3.3模糊免疫PID控制算法3.3.1模糊免疫PID控制算法原理3.3.2仿真程序及分析第4章神经PID控制4.1基于单神经元网络的PID智能控制4.1.1几种典型的学习规则4.1.2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4.1.3改进的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4.1.4仿真程序及分析4.1.5基于二次型性能指标学习算法的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4.1.6仿真程序及分析4.2基于BP神经网络整定的PID控制4.2.1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整定原理4.2.2仿真程序及分析4.3基于RBF神经网络整定的PID控制4.3.1RBF神经网络模型4.3.2RBF网络PID整定原理4.3.3仿真程序及分析4.4基于RBF神经网络辨识的单神经元PID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4.4.1神经网络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原理4.4.2仿真程序及分析4.5基于CMAC(神经网络)与PID的并行控制4.5.1CMAC概述4.5.2CMAC与PID复合控制算法4.5.3仿真程序及分析4.6CMAC与PID并行控制的Simulink仿真4.6.1Simulink仿真方法4.6.2仿真程序及分析第5章基于遗传算法整定的PID控制5.1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5.2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5.2.1遗传算法的构成要素5.2.2遗传算法的应用步骤5.3遗传算法求函数极大值5.3.1遗传算法求函数极大值实例5.3.2仿真程序5.4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整定5.4.1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整定原理5.4.2基于实数编码遗传算法的PID整定5.4.3仿真程序5.4.4基于二进制编码遗传算法的PID整定5.4.5仿真程序5.5基于遗传算法摩擦模型参数辨识的PID控制5.5.1仿真实例5.5.2仿真程序第6章先进PID多变量解耦控制6.1PID多变量解耦控制6.1.1PID解耦控制原理6.1.2仿真程序及分析6.2单神经元PID解耦控制6.2.1单神经元PID解耦控制原理6.2.2仿真程序及分析6.3基于DRNN神经网络整定的PID解耦控制6.3.1基于DRNN神经网络参数自学习PID解耦控制原理6.3.2DRNN神经网络的Jacobian信息辨识6.3.3仿真程序及分析第7章几种先进PID控制方法7.1基于干扰观测器的PID控制7.1.1干扰观测器设计原理7.1.2连续系统的控制仿真7.1.3离散系统的控制仿真7.2非线性系统的PID鲁棒控制7.2.1基于NCD优化的非线性优化PID控制7.2.2基于NCD与优化函数结合的非线性优化PID控制7.3一类非线性PID控制器设计7.3.1非线性控制器设计原理7.3.2仿真程序及分析7.4基于重复控制补偿的高精
2024/7/16 13:07:56 5.56MB PID
1
对一个具有高连续流动速率的纵向放电CO激光器作了实验和理论的研究。
实验中,对富含氦的混合物获得了下列输出参量:比输出能量550焦耳/克,效率30%,小信号增益2米-1,连续输出功率700瓦。
在用氩代替氮的混合物中,观察到有20%效率的激射作用。
为CO激光器提供的计算模型与实验有令人满意的符合。
2024/7/15 4:43:34 1.8MB
1
共 612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