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耳听觉掩蔽的维纳滤波子空间算法结合了维纳滤波与子空间语音加强各种的优点,达到了很好的语音加强效果
2023/3/5 3:28:52 2KB 人耳听觉掩蔽 子空间
1
数据挖掘算法算法目录18大DM算法包名 目录名 算法名AssociationAnalysis DataMining_Apriori 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算法AssociationAnalysis DataMining_FPTree FPTree-频繁模式树算法BaggingAndBoosting DataMining_AdaBoost AdaBoost-装袋提升算法Classification DataMining_CART CART-分类回归树算法Classification DataMining_ID3 ID3-决策树分类算法Classification DataMining_KNN KNN-k最近邻算法工具类Classification DataMining_NaiveBayes NaiveBayes-朴素贝叶斯算法Clustering DataMining_BIRCH BIRCH-层次聚类算法Clustering DataMining_KMeans KMeans-K均值算法GraphMining DataMining_GSpan GSpan-频繁子图挖掘算法IntegratedMining DataMining_CBA CBA-基于关联规则的分类算法LinkMining DataMining_HITS HITS-链接分析算法LinkMining DataMining_PageRank PageRank-网页重要性/排名算法RoughSets DataMining_RoughSets RoughSets-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SequentialPatterns DataMining_GSP GSP-序列模式分析算法SequentialPatterns DataMining_PrefixSpan PrefixSpan-序列模式分析算法StatisticalLearning DataMining_EM EM-期望最大化算法StatisticalLearning DataMining_SVM SVM-支持向量机算法其他经典DM算法包名 目录名 算法名Others DataMining_ACO ACO-蚁群算法Others DataMining_BayesNetwork BayesNetwork-贝叶斯网络算法Others DataMining_CABDDCC CABDDCC-基于连通图的分裂聚类算法Others DataMining_Chameleon Chameleon-两阶段合并聚类算法Others DataMining_DBSCAN DBSCAN-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Others DataMining_GA GA-遗传算法Others DataMining_GA_Maze GA_Maze-遗传算法在走迷宫游戏中的应用算法Others DataMining_KDTree KDTree-k维空间关键数据检索算法工具类Others DataMining_MSApriori MSApriori-基于多支持度的Apriori算法Others DataMining_RandomForest RandomForest-随机森林算法Others DataMining_TAN TAN-树型朴素贝叶斯算法Others DataMining_Viterbi Viterbi-维特比算法18大经典DM算法18大数据挖掘的经典算法以及代码实现,涉及到了决策分类,聚类,链接挖掘,关联挖掘,模式挖掘等等方面,后面都是相应算法的博文链接,希望能够协助大家学。
目前追加了其他的一些经典的DM算法,在others的包中涉及聚类,分类,图算法,搜索算等等,没有具体分类。
C4.5C4.5算法与ID3算法一样,都是数学分类算法,C4.5算法是ID3算法的一个改进。
ID3算法采用信息增益进行决策判断,而C4.5采用的是增益率。
详细介绍链接CARTCART算法的全称是分类回归树算法,他是一个二元分类,采用的是类似于熵的基尼指数作为分类决策,形成决策树后之后还要进行剪枝,我自己在实现整个算法的时候采用的是代价复杂度算法,详细介绍链接KNNK最近邻算法。
给定一些已经训练好的数据,输入一个新的测试数据点,计算包含于此测试数据点的最近的点的分类情况,哪个分类的类型占多数,则此测试点的分类与此相同,所以在这里,有的时候可以复制不同的分类点不同的权重。
近的点的权重大点,远的点自然就小点。
详细介绍链接NaiveBayes朴素贝叶斯算法。
朴素贝叶斯算法是贝叶斯算法里面一种比较简单的分类算法,用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贝叶斯定理,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就是条件概率的相互转换推导
2023/3/5 1:58:33 220KB 数据挖掘 18大 算法 DM
1
这是一个用c言语编写的四子棋小程序,本程序作为一个平台使用,对战双方可以分别编写一个人工智能程序进行对战,特别锻炼编程初学者的编程能力。
2023/3/4 23:16:48 4KB 四子棋 c语言 小游戏
1
IIO的整合,包括考试的重点,方便背诵,另外每个ITTO都加上了一句概括,方便了解49个子过程,加深记忆
2023/3/4 4:27:30 2.16MB PMP ITTO 重点 概括
1
程序中使用ACCESS数据库来保存数据,使用LabSQL工具包来连接数据库,打开之前请确认安装了这个工具包。
程序一运行时会先弹出密码登录系统,用户名和密码都为“vihome”。
这个程序实现的功能或者说使用到的知识点还是比较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简单的密码登录。
之前已经上传过一个密码登录的程序了,这里只是很简单的一个登录判断,有些会员不了解怎么样从密码程序到主程序的转换,这里是直接调用,如果在密码登录时选择取消,则通过输出错误的方法使主程序不执行而直接退出。
2,简单的错误处理。
会对错误进行提示,发生错误时用户可以选择继续或停止,如果在调试时记录一些经常发生的错误并添加到错误处理程序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提示,并对应提出解决方法,这样程序就健壮一些。
3,生产-消费者结构数据采集和保存之间使用生产-消费者结构,二个循环之间通过队列来传递数据,这里还是比较简单的了,只是设置每十个数据作为一组进行保存,实际上使用中有些是需要根据时间来保存的,这些需要自己编程处理一下。
4,通过局部变量或通知来停止并行的循环由于要响应用户菜单操作或其它操作,使用并行循环的结构,这样二者之间需要同步停止,程序里面是使用通知来同步循环的停止的。
5,可以从数据采集卡中采集数据,也可以由软件模拟产生。
考虑到好多会员朋友并没有数据采集卡,程序里面可以设置采集的数据由软件模拟产生,在参数设置的系统参数设置里面,将“实际采集?”选择为“模拟采集”即可,软件一样可以正常运行,数据一样会保存,如果有数据采集卡的,也一样可以从数据采集卡中采集数据。
由于程序不太好,所以采样率和通道号都被固定了,免得出错。
程序中使用到了DAQmx8.5驱动程序,里面也有一些相关的DAQ的VI,如果你没安装DAQmx的话就有一些DAQ的VI找不到,导致程序没有办法运行,可以手动将这些找不到的VI删除掉或者使用禁用结构禁止掉,而在在程序中“参数设置”界面上的“系统参数”那里设置“模拟采集”即可,这样会在软件中模拟采集的数据,其它程序都可以正常运行。
如果装了DAQmx但没有数据采集卡,也要设置成模拟采集,这样程序才能正常运行,否则会出现找不到数据采集卡的报错。
6,波形图表双坐标显示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四个通道的波形图显件都有二个Y轴,而且这二个Y轴随时都是同步的,这个是通过属性节点来实现的,将第一条Y轴的值写到第二条Y轴上来实现。
7,数据保存到数据库。
之前在常用VI资源区上传过数据写入到数据库的例子,这里的稍微有点不同,将四个通道的数据组成一个字符串(以空格间隔开)后一起写入到一个文本字段下,因为ACCESS的文本字段最长只能有255个字符,所以程序中以十个采样点保存一次,采样率也设置为10。
不知道OLE对象可不可以存储长字符串,如果是在MySQL中是可以保存为BLOB字段的,关于这些可以查找一下对应的资料,这里只是作个演示。
8,控件随窗格缩放程序中的“专利信息.vi”中有这个功能,但这个功能是要在某一个(只有一个)控件占界面绝大部分时才比较好用,然后设置这个控件随窗格缩放,其它控件不需要缩放,这时效果就比较好一点。
如果界面上有二个以上的表格,这个方法就不行了。
9,其它一些功能,比如菜单的禁用/启用、快捷键的实现(通过菜单)、在子程序中修改主界面上的控件值(通过“值”属性节点)等。
程序中的缺点:A,不管是模拟测试还是实际用数据采集卡设置,保存到数据库中时间信息都是不太准了,都是在写入数据库时才读取系统的时间作为数据采集的时间,如果要数据与时间严格保持一致,程序中也使用了发送采集时间的队列,可以从这个队列中读取采集的时间。
B,采集程序中将时间和数据分开二个队列来进行发送,可能不是很好,但也不知道有没有其它更好的方法了,原来也试过将四个通道的波形数据(带时间信息)通过一个队列发送的,但后面接收那里就比较麻烦,最终还是选择现在这样。
C,模拟采集时,如果采集一段时间后停止,不退出程序再次开始采集时,模拟采集的数据就会不准确,因为模拟采集时模拟波形的时间是以当前系统时间加上“初次调用?”来实现的,如果第二次运行时,初次调用输出F,则还是使用第一次运行时停止的时间,这个时间是不准的,解决办法是将“初次调用?”放到采集循环外面来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对时,而不是放在采集程序里面。
D,好多VI中的说明信息都不够,没来得及写,看以后有没有空补上吧。
E,后来想到用“写一次读多次”的方法,即通过移位寄存器,或者叫功能VI来代替这个簇在各个VI之间传递的话,整个程序的后面板看起来应该会好很多,各个子VI的前面板也不会有很大的簇控件了。
有空
2023/3/4 0:54:48 1.07MB LabVIEW 多通道 数据采集
1
讲述了用labview访问access数据库的方法,着重给出了用sql访问access数据库的子vi,包括access数据库的查询、添加删除记录子vi。


2023/2/24 0:01:35 1.55MB access labview
1
真正的计算机操作零碎第四版,真正的包含书签,书签为标题内容而不是页码。
真正的计算机操作零碎第四版,真正的包含书签,书签为标题内容而不是页码。
也是真正的高清版本,网上几乎都是第三版
2023/2/23 21:49:50 103.5MB 操作系统
1
本工程文件介绍了如何实现多个窗体的通信(主窗体与子窗体)亲测好用,希望可以帮到你,可以在评论里面写下你到问题,如果我有时间会帮你处理
2023/2/23 2:52:18 6KB QT 多窗体通信
1
内含主函数main.m一个,以及主函数需求调用的若干子函数7个,另附参考含雾图片1张。
以上代码是基于MATLAB,全部通过测试,可以直接使用
2023/2/22 5:31:24 140KB HE算法 去雾
1
Labview实现语音的播报与识别包含了好几个子vi合适有一点基础的人初学者可能有点困难
2023/2/21 15:41:35 50KB Labview
1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