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R303,全称为JavaSpecificationRequest303,是JavaCommunityProcess(JCP)提出的一个关于BeanValidation的标准,旨在提供一种统一的方式来验证JavaBeans对象的属性。
这个标准定义了一种元数据模型以及相关的API,使得开发者可以在运行时对对象进行校验,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在JSR303中,主要涉及到三个关键组件,这些组件在描述中提到的三个jar包中体现:1.**HibernateValidator**:作为JSR303的实现,HibernateValidator是领先的JavaBeanValidation框架。
`hibernate-validator-4.3.2.Final.jar`就是这个实现的版本。
它提供了丰富的约束注解,如`@NotNull`,`@Size`,`@Pattern`等,可以方便地在bean的字段上声明验证规则。
此外,HibernateValidator还支持自定义验证注解和约束,以及国际化消息支持,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2.**JBossLogging**:`jboss-logging-3.1.0.CR2.jar`是JBoss社区开发的日志框架,它为应用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日志接口,可以适配多种日志实现,如Log4j、Logback等。
在HibernateValidator中,JBossLogging用于处理验证过程中产生的日志信息,帮助开发者追踪错误和调试代码。
3.**ValidationAPI**:`validation-api-1.0.0.GA.jar`是JSR303规范的API接口定义,包含了验证的核心接口和注解。
例如,`javax.validation.Validation`接口提供了验证器的创建,`javax.validation.ConstraintViolation`接口表示验证失败的情况。
这个API使得其他库可以轻松地与JSR303兼容,无论它们是否使用了HibernateValidator的具体实现。
这三个库一起构成了JSR303验证机制的基础。
在实际开发中,通常会将这些jar包加入到项目的类路径中,然后在Bean对象的属性上使用JSR303提供的注解进行约束声明,通过`Validator`接口进行验证操作。
例如:```javapublicclassUser{@NotNullprivateStringname;@Size(min=6,max=20)privateStringpassword;//gettersandsetters}```在此基础上,可以创建一个`Validator`实例,对User对象进行验证:```javaValidatorFactoryfactory=Validation.buildDefaultValidatorFactory();Validatorvalidator=factory.getValidator();Useruser=newUser();Set>violations=validator.validate(user);if(!violations.isEmpty()){for(ConstraintViolationviolation:violations){System.out.println(violation.getMessage());}}```这样,当用户输入不符合规则的数据时,系统将打印出相应的错误信息,从而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和数据安全性。
JSR303和其相关实现的使用,简化了数据验证的代码,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是现代Java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5/11/8 7:37:49 496KB hibernate validator jboss logging
1
Matlab写的区域生长图像分割程序。
%区域生长算法:regionfunctionLabelImage=region(image,seed,Threshold,maxv)%image:输入图像%seed:种子点坐标堆栈%threshold:用邻域近似生长规则的阈值%maxv:所有生长的像素的范围小于maxv%LabelImage:输出的标记图像,其中每个像素所述区域标记为rn[seedNum,tem]=size(seed);%seedNum为种子个数[Width,Height]=size(image);LabelImage=zeros(Width,Height);rn=0;%区域标记号码fori=1:seedNum%从没有被标记的种子点开始进行生长ifLabelImage(seed(i,1),seed(i,2))==0rn=rn+1;%%对当前生长区域赋标号值LabelImage(seed(i,1),seed(i,2))=rn;%endstack(1,1)=seed(i,1);%将种子点压入堆栈(堆栈用来在生长过程中的数据坐标)stack(1,2)=seed(i,2);Start=1;%定义堆栈起点和终点End=1;while(Start<=End)%当前种子点坐标CurrX=stack(Start,1);CurrY=stack(Start,2);%对当前点的8邻域进行遍历form=-1:1forn=-1:1%%判断像素(CurrX,CurrY)是否在图像内部%rule1=(CurrX+m)=1&(CurrY+n)=1;%%判断像素(CurrX,CurrY)是否已经处理过%rule2=LabelImage(CurrX+m,CurrY+n)==0;%%判断生长条件是否满足%rule3=abs(double(image(CurrX,CurrY))-double(image(CurrX+m,CurrY+n)))<Threshold;%%条件组合%rules=rule1&rule2&rule3;if(CurrX+m)=1&(CurrY+n)=1&LabelImage(CurrX+m,CurrY+n)==0&abs(double(image(CurrX,CurrY))-double(image(CurrX+m,CurrY+n)))<=Threshold&image(CurrX+m,CurrY+n)0%堆栈的尾部指针后移一位End=End+1;%像素(CurrX+m,CurrY+n)压入堆栈stack(End,1)=CurrX+m;stack(End,2)=CurrY+n;%把像素(CurrX,CurrY)设置成逻辑1LabelImage(CurrX+m,CurrY+n)=rn;endendend%堆栈的尾部指针后移一位Start=Start+1;endend
2025/10/26 12:49:14 2KB 区域生长图像分割
1
本资源为纯python实现mnist手写体识别的代码,为作者本人所写,供深度学习初学者共同交流探讨,欢迎二次创作,网络为三层,可达到97%上准确率,模型可以选择多种训练方式,学习率,激活函数,损失函数等我都写了相关函数,可以选择,模型也可以自由变换,只需要改一下前面常量参数值就行。
升级版本正在打包测试过程中,完成后可以自行选择batch—size大小等,具体介绍可以看我置顶博文介绍
1
无组件ASP文件上传源代码记得在建立一个文件夹"updata"saveannounce_upload.asp上传页------------------------------------body{font-size:9pt;}input{font-size:9pt;}文件上传文件------------------------------------saveannouce_upfile.asp保存文件到服务器------------------------------------文件上传500*1000then'设置上传文件大小为500Kresponse.write"文件大小超过了限制500K [重新上传]"response.endendififfile.FileSize>0then''如果FileSize>0说明有文件数据file.SaveAsServer.mappath("updata\"&file.FileName)''保存文件endifsetfile=nothingnextsetupload=nothingresponse.write"文件上传成功[继续上传]"%>------------------------------------upload.inc建立upload对象------------------------------------dimupfile_5xSoft_StreamClassupload_5xSoftdimForm,File,VersionPrivateSubClass_InitializedimiStart,iFileNameStart,iFileNameEnd,iEnd,vbEnter,iFormStart,iFormEnd,theFiledimstrDiv,mFormName,mFormValue,mFileName,mFileSize,mFilePath,iDivLen,mStrVersion=""ifRequest.TotalBytes<1thenExit
2025/10/5 16:27:28 2KB 无组件ASP文件上传源代码
1
FXdiv仅标头库,用于通过定点乘以逆除法在现代CPU和GPU上,整数除法比乘法要慢几倍。
FXdiv实现了一种算法,用乘法和两次移位替换整数除法。
当应用程序执行相同除数的重复除法时,此算法可提高性能。
产品特点uint32_t,uint64_t和size_t整数除法仅标头的库,无需安装或构建与C99,C++,OpenCL和CUDA兼容使用特定于平台的编译器内部函数以获得最佳性能包含单元测试和微基准测试例#include/*Divisionofarraybyaconstant:referenceimplementation*/voiddivide_array_c(size_tlength,uint32_tarray[],uint32_tdivisor){for(size_ti=0;i<length;i++){array[i]/=divisor;}}/*Divisionofarraybyaconstant:implementati
1
加密算法在信息技术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于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SHA(SecureHashAlgorithm)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散列函数,它将任意长度的数据转换为固定长度的摘要值。
SHA512是SHA家族中的一员,提供更强大的安全性能,尤其适合大数据量的处理。
本文将深入探讨SHA512加密算法的原理、C++实现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SHA512算法基于密码学中的消息摘要思想,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数学运算(如位操作、异或、循环左移等),将输入数据转化为一个512位的二进制数字,通常以16进制形式表示,即64个字符。
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意味着无法从摘要值推导出原始数据,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完整性验证和密码存储。
在C++中实现SHA512算法,首先需要理解其基本步骤:1.**初始化**:设置一组初始哈希值(也称为中间结果)。
2.**预处理**:在输入数据前添加特殊位和填充,确保数据长度是512位的倍数。
3.**主循环**:将处理后的数据分成512位块,对每个块进行多次迭代计算,每次迭代包括四个步骤:扩展、混合、压缩和更新中间结果。
4.**结束**:将最后一个中间结果转换为16进制字符串,即为SHA512的摘要值。
C++代码实现时,可以使用位操作、数组和循环来完成这些计算。
为了简化,可以使用`#include`中的`uint64_t`类型表示64位整数,因为SHA512处理的是64位的数据块。
同时,可以利用`#include`中的`memcpy`和`memset`函数来处理内存操作。
此外,`#include`和`#include`库可用于将二进制数据转换成16进制字符串。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C++SHA512实现框架:```cpp#include#include#include#include#include//定义常量和初始化哈希值conststd::arraykInitialHashValues{...};std::arrayhashes=kInitialHashValues;//主循环函数voidProcessBlock(constuint8_t*data){//扩展、混合、压缩和更新中间结果}//输入数据的处理voidPreprocess(conststd::string&input){//添加填充和特殊位}//将摘要转换为16进制字符串std::stringDigestToHex(){//转换并返回16进制字符串}//使用示例std::stringmessage="Hello,World!";Preprocess(message);constuint8_t*data=reinterpret_cast(message.c_str());size_tdataSize=message.size();while(dataSize>0){if(dataSize>=128){ProcessBlock(data);dataSize-=128;data+=128;}else{//处理剩余数据}}std::stringresult=DigestToHex();```这个框架只是一个起点,实际的SHA512实现需要填充完整的扩展、混合和压缩步骤,以及处理边界条件。
此外,为了提高效率,可能还需要使用SIMD(SingleInstructionMultipleData)指令集或其他优化技术。
SHA512算法在多种场景下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文件校验**:通过计算文件的SHA512摘要,可以验证文件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是否被篡改。
-**密码存储**:在存储用户密码时,不应直接保存明文,而是保存SHA512加密后的哈希值。
当用户输入密码时,同样计算其SHA512值并与存储的哈希值比较,不匹配则表明密码错误。
-**数字签名**:在公钥加密体系中,SHA512可以与非对称加密算法结合,生成数字签名,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发送者的身份验证。
了解并掌握SHA512加密算法及其C++实现,对于信息安全专业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提升系统的安全性,也有助于应对不断发展的网络安全威胁。
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强大的工具。
2025/8/13 8:50:17 2.14MB 加密算法
1
网页制作代码+课程总结;
旅游网站CSS代码@charset"utf-8";body{font-size:12px;color:#666;text-align:center;margin:0px;padding:0px;}#container{text-align:left;padding:0px;width:1400px;position:relative;margin-top:0px;margin-right:auto;margin-bottom:0px;margin-left:auto;}#top{padding-top:15px;height:90px;}#logo{margin:0px;padding:0px;float:left;width:365px;text-align:right;}.pic{vertical-align:middle;padding-right:20px;}#ss{float:left;width:835px;text-align:right;height:35px;padding-top:0px;padding-right:200px;padding-bottom:0px;padding-left:0px;margin:0px;}#daohang{margin-top:5px;margin-right:0px;margin-bottom:0px;margin-left:195px;float:left;text-align:right;padding:0px;height:38px;width:840px;}#daohangul{margin:0px;padding:0px;list-style:none;}#daohangulli{text-align:center;float:left;width:90px;}#daohanga{background-image:url(images/bj01.jpg);display:block;margin:0px;padding-top:10px;padding-right:0px;padding-bottom:13px;padding-left:0px;}#daohanga:link,#daohanga:visited{color:#FFF;text-decoration:none;}#daohanga:hover{color:#333;text-decoration:underline;}#banner{background-image:url(images/pic.jpg);background-repeat:no-repeat;height:160px;text-align:center;padding-top:400px;padding-right:0px;padding-bottom:0px;padding-left:0px;margin:0px;}#bannerimg{padding:0px5px0px5px;}.daohang{font-size:16px;color:#09F;background-color:#060;text-align:center;display:block;}#footer{color:#000;background-image:url(images/bj03.jpg);background-repeat:repeat-x;text-align:center;padding:30px0px29px0px;font-size:16px;}
2025/7/14 1:26:58 22.66MB HTML课程设计
1
部分代码:%模糊聚类程序functionf=mujl(x,lamda)%输入原始数据以及lamda的值iflamda>1disp('error!')%错误处理end[n,m]=size(x);xmax=max(x);xmin=min(x);x=(x-xmin(ones(n,1),:))./(xmax(ones(n,1),:)-xmin(ones(n,1),:))
2025/7/8 3:05:05 2KB 模糊聚类 matlab源程序代码
1
size有js功能插件,可以通过加减按钮控制购买数量
2025/7/7 14:57:22 457KB 加减控制数量
1
intmain(intargc,char*argv[]){intnum_iamge_size=0;BYTE*pafScanblock1;//开辟缓存区char*file_path_name="C:/webservices/data/srtm/chinaclip.tif";GDALDataset*poDataset;//GDAL数据集GDALAllRegister();//注册所有的驱动poDataset=(GDALDataset*)GDALOpen(file_path_name,GA_ReadOnly);
2025/7/2 11:46:06 9.27MB GDAL tif
1
共 88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