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通讯(InstantMessaging,简称IM)软件是一种允许用户实时交流的通信工具,广泛应用于个人聊天、团队协作和在线会议等多种场景。
本项目是基于C++语言实现的即时通讯软件,适用于学习和完成大型作业,提供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完整代码,并配以TXT说明文档,帮助用户理解并操作软件。
C++作为一门强大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因其高效、灵活和丰富的库支持,常被用于开发系统级和性能要求高的应用,包括网络编程领域。
在C++中实现即时通讯软件,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核心知识点:1.**网络编程基础**:C++中的网络编程主要依赖于套接字(Socket)API,这是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用于在网络间进行数据传输。
了解TCP/IP协议族,包括TCP和UDP协议,理解它们的区别和应用场景至关重要。
2.**套接字编程**:创建套接字、绑定IP地址和端口、监听连接请求、接受连接、发送和接收数据等是C++网络编程的基本操作。
对于即时通讯,通常使用TCP协议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3.**多线程编程**:为了实现并发处理多个客户端连接,服务器端需要使用多线程或异步IO。
C++11引入了标准库``,提供了线程管理的便利工具,如`std::thread`用于创建新线程,`std::mutex`用于同步线程访问共享资源。
4.**数据序列化与解析**:即时通讯软件中,消息需要在网络中传输,因此需要将数据结构序列化为二进制或文本格式,如JSON、XML或自定义协议。
C++可以借助库如protobuf或RapidJSON进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5.**用户界面设计**:客户端通常需要一个友好的用户界面,可以使用C++GUI库如Qt、wxWidgets或GTK+。
这些库提供了丰富的组件和事件处理机制,便于构建交互式界面。
6.**安全性**:即时通讯软件涉及到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需要考虑加密技术,如SSL/TLS,确保通信过程中的数据不被窃取或篡改。
7.**错误处理和异常安全**:良好的错误处理和异常处理机制可以提高程序的健壮性。
C++中的异常处理机制可以帮助捕获运行时错误,并进行适当恢复。
8.**设计模式**:使用设计模式如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和观察者模式等,可以使代码更易于理解和维护。
9.**测试**: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是保证代码质量的关键。
C++有如GoogleTest这样的测试框架,可以帮助编写和执行测试用例。
10.**文档编写**:TXT说明文档可能是对软件功能、安装步骤、使用方法及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有助于用户快速上手。
通过这个C++即时通讯软件项目,开发者不仅可以深入理解C++的高级特性,还能掌握网络编程、多线程、GUI设计等多个领域的实践知识,对于提升综合编程技能大有裨益。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2025/9/20 15:19:04 279KB 网络编程
1
一、课程设计目的在多道程序环境下,进程同步问题十分重要,通过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进程同步的概念及实现方法。
掌握线程创建和终止的方法,加深对线程和进程概念的理解,会用同步与互斥方法实现线程之间的进行操作。
在学习操作系统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加深对进程同步的认识,同时,可以提高运用操作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锻炼实际的编程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组织、协作开发软件的能力;
还能提高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以及编写软件设计文档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模拟仿真“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解决过程及方法。
三、系统分析与设计1、系统分析在OS中引入进程后,虽然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但由于进程的异步性,也会给系统造成混乱,尤其是在他们争用临界资源时。
为了对多个相关进程在执行次序上进行协调,以使并发执行的诸程序之间能有效地共享资源和相互合作,使程序的执行具有可再现性,所以引入了进程同步的概念。
信号量机制是一种卓有成效的进程同步工具。
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应注意(信号量名称以多个生产者和多个消费者中的为例):首先,在每个程序中用于互斥的wait(mutex)和signal(mutex)必须成对出现;
其次,对资源信号量empty和full的wait和signal操作,同样需要成对地出现,但它们分别处于不同的程序中。
生产者与消费者进程共享一个大小固定的缓冲区。
其中,一个或多个生产者生产数据,并将生产的数据存入缓冲区,并有一个或多个消费者从缓冲区中取数据。
2、系统设计:系统的设计必须要体现进程之间的同步关系,所以本系统采用2个生产者、2个消费者和20个缓冲区的框架体系设计。
为了更能体现该系统进程之间的同步关系,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的速度应该可控,以更好更明显的表现出结果。
为了使本系统以更加简单、直观的形式把“消费者-生产者”问题表现出来,我选择了使用可视化界面编程。
1

《VC6多线程编程实例解析》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多线程是并发执行的程序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Microsoft Visual C++ 6.0(简称VC6)环境下,多线程技术允许应用程序同时执行多个不同的任务,提高了程序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本资源“VC6-多线程例子.rar”提供了关于如何在VC6中实现多线程编程的实例,旨在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一、多线程基础多线程是操作系统为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和响应时间而引入的概念。
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程序计数器、栈和局部变量,共享全局变量和进程资源。
通过创建线程,程序可以在同一进程中并行执行不同的任务,比如用户界面更新、网络通信和计算等。
二、VC6中创建线程在VC6中,我们可以使用CWinThread类来创建线程。
需要从CWinThread派生一个新的类,并重写其成员函数,如Run(),以定义线程的主要执行逻辑。
然后,在应用程序中创建该类的对象,调用其CreateThread()方法启动新线程。
三、线程同步与通信多线程编程中,线程间的同步和通信至关重要,以避免数据竞争和死锁等问题。
VC6提供了多种同步机制,如CSyncObject类、CRITICAL_SECTION、Mutex、Semaphore和Event等。
例如,CRITICAL_SECTION用于保护临界区,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可以访问特定的代码或资源。
四、线程优先级每个线程都有一个优先级,用于决定操作系统调度线程的顺序。
VC6提供了一系列函数,如SetThreadPriority(),用于设置线程的优先级。
然而,不恰当的优先级设置可能导致优先级反转和优先级继承问题,因此需谨慎处理。
五、线程的生命周期线程从创建到销毁经历一系列状态:创建、就绪、运行、等待、恢复和终止。
在VC6中,线程可以通过调用ExitThread()函数主动结束,或者当其运行完毕或被其他线程取消时被动结束。
六、实例分析——ThreadSample"ThreadSample"是这个压缩包内的核心文件,它可能包含了创建、管理以及同步线程的示例代码。
通过研究这个例子,你可以了解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实现多线程,包括如何定义线程函数、如何传递参数、如何在不同线程间共享数据以及如何进行线程安全的编程。
总结,VC6-多线程例子.rar是一个实用的教学资源,它可以帮助开发者掌握在VC6环境下进行多线程编程的关键技术和实践经验。
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其中的ThreadSample,你将能够有效地利用多线程提升你的程序性能。
2025/6/20 8:28:31 236KB
1
linux和win32下通用的互斥锁Mutex封装,统一接口,可直接使用
2025/4/13 18:44:42 8KB 跨平台 && 互斥锁
1
Delphi枚举指定进程打开的文件句柄、Mutex、注册表等句柄。
Delphi2006正常运行
2024/8/14 2:29:03 188KB 进程句柄 delphi NtQueryObject
1
(1)创建生产者和消费者线程在Windows2000环境下,创建一个控制台进程,在此进程中创建n个线程来模拟生产者或者消费者。
这些线程的信息由本程序定义的“测试用例文件”中予以指定。
该文件的格式和含义如下:31P32P43C414P25C3124第一行说明程序中设置几个临界区,其余每行分别描述了一个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线程的信息。
每一行的各字段间用Tab键隔开。
不管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都有一个对应的线程号,即每一行开始字段那个整数。
第二个字段用字母P或者C区分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
第三个字段表示在进入相应线程后,在进行生产和消费动作前的休眠时间,以秒计时;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通过调整这一列参数,控制开始进行生产和消费动作的时间。
如果是代表生产者,则该行只有三个字段。
如果代表消费者,则该行后边还有若干字段,代表要求消费的产品所对应的生产者的线程号。
所以务必确认这些对应的线程号存在并且该线程代表一个生产者。
(2)生产和消费的规则在按照上述要求创建线程进行相应的读写操作时,还需要符合以下要求:①共享缓冲区存在空闲空间时,生产者即可使用共享缓冲区。
②从上边的测试数据文件例子可以看出,某一生产者生产一个产品后,可能不止一个消费者,或者一个消费者多次地请求消费该产品。
此时,只有当所有的消费需求都被满足以后,该产品所在的共享缓冲区才可以被释放,并作为空闲空间允许新的生产者使用。
③每个消费者线程的各个消费需求之间存在先后顺序。
例如上述测试用例文件包含一行信息“5C3l24”,可知这代表一个消费者线程,该线程请求消费1,2,4号生产者线程生产的产品。
而这种消费是有严格顺序的,消费1号线程产品的请求得到满足后才能继续往下请求2号生产者线程的产品。
④要求在每个线程发出读写操作申请、开始读写操作和结束读写操作时分别显示提示信息。
(3)相关基础知识本实验所使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型具有如下特点:本实验的多个缓冲区不是环形循环的,也不要求按顺序访问。
生产者可以把产品放到目前某一个空缓冲区中。
消费者只消费指定生产者的产品。
在测试用例文件中指定了所有的生产和消费的需求,只有当共享缓冲区的数据满足了所有关于它的消费需求后,此共享缓冲区才可以作为空闲空间允许新的生产者使用。
本实验在为生产者分配缓冲区时各生产者间必须互斥,此后各个生产者的具体生产活动可以并发。
而消费者之间只有在对同一产品进行消费时才需要互斥,同时它们在消费过程结束时需要判断该消费对象是否已经消费完毕并清除该产品。
Windows用来实现同步和互斥的实体。
在Windows中,常见的同步对象有:信号量(Semaphore)、互斥量(Mutex)、临界段(CriticalSection)等。
使用这些对象都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创建或者初始化:接着请求该同步对象,随即进入临界区,这一步对应于互斥量的上锁;
最后释放该同步对象,这对应于互斥量的解锁。
这些同步对象在一个线程中创建,在其他线程中都可以使用,从而实现同步互斥。
2024/7/25 19:35:19 1.63MB 多线程同步生产者和消费者问题
1
不少程序在运行时会创建/打开全局Mutex,来限制用户多开
2024/7/1 21:23:57 10.67MB QueryObject
1
c++多线程库的使用demo,介绍了互斥库mutex的使用方式
2024/6/9 1:07:12 3KB c++11 多线程库
1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指导书实验一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模拟进程调度一、实验任务1、在WINDOWS2000环境下,创建一个控制台进程,此进程包括4个线程:2个生产者线程和2个消费者线程。
2、用信号量机制解决进程(线程)的同步与互斥问题。
二、实验目的1.掌握基本的同步互斥算法,理解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型。
2.了解Windows2000/XP中多线程的并发执行机制,线程间的同步和互斥。
3.学习使用Windows2000/XP中基本的同步对象,掌握相应的API。
三、实验要求1.生产者消费者对缓冲区进行互斥操作。
2.缓冲区大小为10,缓冲区满则不允许生产者生产数据,缓冲区空则不允许消费者消费数据。
3.生产者消费者各循环操作50次。
四、设计思路和采取的方案1.利用windows提供的API函数CreateSemaphore()创建信号量对象;
CreateThread()创建线程;
WaitForSingleObject()执行P操作;
ReleaseSemaphore()执行V操作;
WaitForMultipleObjects()主进程等待线程的结束等函数进行设计。
2.在Windows中,常见的同步对象有:信号量(Semaphore)、互斥量(Mutex)。
使用这些对象都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创建或者初始化;
接着请求该同步对象,随即进入临界区,这一步对应于互斥量的上锁;
最后释放该同步对象,这对应于互斥量的解锁。
这些同步对象在主进程中创建,在其子线程中都可。
实验二存储管理一、目的和要求1.实验目的(1)掌握时间片轮换的进程调度算法;
(2)掌握带优先级的进程调度算法;
(3)选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
2、实验学时:2学时3、实验要求(1)自定义PCB的数据结构;
(2)使用带优先级的时间片轮转法调度进程,每运行一个时间片,优先级减半。
(3)命令集A)create随机创建进程,进程的优先级与所需要的时间片随机决定;
B)ps查看当前进程状态C)sleep命令将进程挂起D)kill命令杀死进程E)quit命令退出二、实验内容根据教师指定的实验课题,完成设计、编码、测试工作。
实验三虚拟存储器一、目的和要求1.实验目的(1)掌握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
(2)掌握随机替换页面置换算法;
(3)掌握OPT页面置换算法;
(4)掌握最近最少使用页面置换算法;
(5)熟悉抖动现象及其产生原理;
(6)熟悉C/C++编程。
2、实验学时:2学时3、实验要求(1)进程占用内存空间共640K,页面大小是1K/2K/4K/8K;
(2)随机生成256个页面置换次序;
(3)用于分配页面大小的内存总空间是32K;
(4)给出四种页面置换算法的换页过程,并计算各自的缺页率。
二、实验内容编写程序,使用四种不同的页面替换策略算法进行页面替换。
分别是先进先出,随机替换,时钟页面替换,最近最久未使用页面替换,并计算缺页率。
1
游戏外挂多开用的上mutex互斥体gamedll
2023/12/17 7:28:51 13KB mutex 互斥句柄
1
共 18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