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T行业中,ZTree是一款广泛应用于Web开发的前端插件,尤其在文件管理、权限控制等领域,它提供了强大的树形展示功能。
标题提到的“ztree的使用”着重于介绍如何在项目中集成和操作ZTree。
由于描述中提到了项目基于SSH(Spring、Struts2、Hibernate)框架,我们可以推测这是一个Java Web项目,ZTree在此类项目中常用于后台数据的前端展示。
ZTree的基础概念需要理解。
ZTree是一个基于jQuery的插件,它可以将静态或动态的数据结构渲染成交互式的树形视图。
它的主要特点包括节点的多级展示、可选的异步加载、丰富的事件机制以及自定义的节点样式和图标。
在SSH框架中使用ZTree,首先你需要在项目中引入ZTree的CSS和JavaScript文件。
这些文件通常可以从ZTree的官方网站下载,包含所需的样式表和脚本。
然后,在HTML页面中引入这些资源,并设置一个div元素作为ZTree的容器。
接下来,你需要准备ZTree的数据源。
在基于SSH的项目中,数据通常通过Ajax请求从后端获取。
数据格式应遵循ZTree的规范,一般为JSON格式,包含节点ID、父节点ID、节点文本等关键信息。
例如:```json[ { "id": "1", "pId": "0", "name": "父节点1" }, { "id": "1_1", "pId": "1", "name": "子节点1_1" }, { "id": "1_2", "pId": "1", "name": "子节点1_2" }]```在JavaScript中,你可以使用$.fn.zTree.init方法初始化ZTree,传入刚才创建的容器div和数据源。
同时,你还需要配置ZTree的参数,如是否启用异步加载、节点展开方式、是否允许拖拽等。
例如:```javascriptvar setting = { async: { enable: true, url: yourAjaxUrl, autoParam: [id], otherParam: {type: typeValue} }, data: { simpleData: { enable: true } }};var zNodes = []; // 前面准备的JSON数据$.fn.zTree.init($("#treeDemo"), setting, zNodes);```ZTree还提供了丰富的事件监听,如onClick、onDblClick等,你可以根据需要绑定相应的处理函数来实现节点点击后的业务逻辑。
例如:```javascriptvar treeObj = $.fn.zTree.getZTreeObj("treeDemo");treeObj.bind("onClick", function(event, treeId, treeNode) { console.log(点击了节点:, treeNode.id);});```此外,ZTree支持动态加载和异步数据获取,这对于大型数据集非常有用。
你可以通过配置async参数来开启异步加载,并指定获取数据的URL。
当用户展开节点时,ZTree会自动发送请求获取子节点数据。
“ztree的使用”涵盖了前端展示、后端数据交互、事件处理等多个方面。
理解ZTree的工作原理和配置选项,能够帮助你在SSH项目中构建出高效、交互性强的树形界面。
通过不断实践和优化,ZTree可以成为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升用户体验并简化后台数据管理。
2025/6/15 22:18:37 17KB
1
【DM365启动机制与Boot】深入解析

DM365是一款由德州仪器(TI)推出的DaVinci系列数字媒体处理器,广泛应用于多媒体设备、视频处理和图像处理等领域。
其启动过程涉及到复杂的硬件初始化和软件加载流程,理解这一过程对于开发和调试基于DM365的系统至关重要。


DM36X的启动机制遵循一个标准的流程,当系统加电或复位后,CPU会从预先设定的地址读取第一条指令。
DM36X提供了多种启动方式,主要分为两种: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AEMIF(NOR Flash/OneNand)引导启动和通过ARM内部ROM(AIROM)引导启动。
启动模式的选择由BTSEL[2:0]引脚的状态决定。


例如,当BTSEL[2:0]设置为001时,系统将从AEMIF执行引导启动代码,即从外部的OneNand或Nor Flash启动。
而AIROM则支持多种启动模式,包括BTSEL[2:0]=000的NAND Boot,BTSEL[2:0]=010的MMC/SD Boot,以及BTSEL[2:0]=101的SPI Boot等。


Nand Boot Mode是DM365的一种常见启动方式,但因为处理器的AIRAM空间有限且NAND Flash不支持XIP(执行-in-place)技术,因此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的代码来完成从NAND Flash引导启动操作系统。
这一流程包括了初始化硬件、加载用户引导加载器(UBoot)到内存以及执行UBoot。


User Bootloader是DM365启动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其源码主要位于PSP包的board_utilities/flash_utils目录下。
入门代码由汇编文件start.S开始,负责切换操作模式、建立堆栈,并跳转到main函数。
在main函数中,LOCAL_boot函数负责实际的引导功能,包括调用Device_init()和NANDBOOT_copy()。


Device_init()函数完成了平台的底层初始化,如电源域、时钟、DDR、EMIF、UART、I2C和TIMER等模块的设置。
它首先屏蔽和清除中断,然后通过调用DEVICE_PSCInit启用各模块的电源和时钟,接着配置PINMUX,设置PLL1,配置DDR控制器,EMIF模块,串口0,TIMER0和I2C控制器。


当检测到启动模式配置寄存器(BOOTCFG)的BTSEL[2:0]为000时,系统将调用NAND_init()初始化NAND Flash,并通过NANDBOOT_copy()将紧随其后的Bootloader代码复制到DDR2内存中,以便于后续的程序执行。


Bootloader是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为操作系统提供加载环境。
Bootloader的特点包括:早期系统初始化、设备驱动加载、引导操作系统、支持交互式操作等。
根据工作模式,Bootloader可以分为固件阶段和加载阶段,前者主要负责硬件初始化,后者则负责加载操作系统映像。


DM365的启动过程涉及到硬件配置、软件加载和系统初始化等多个环节,对开发人员理解和优化系统性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调试基于DM365的系统,提高其稳定性和效率。
2025/5/20 13:14:23 530KB
1
pyexchange用于某些加密货币交换的PythonAPI包装器。
入门运行以下命令:gitsubmoduleupdate--init--recursivesource_virtualenv/bin/activatebash./install.shexportPYTHONPATH=$PYTHONPATH:$PWD:$PWD/lib/pymaker重要事实这些API包装器仅公开了实现market-maker-keeper(),market-maker-stats()和sync-trades。
因此,它们仅涵盖大多数订单下达,订单取消,读取
2025/4/27 15:56:15 296KB ethereum dai stablecoin maker-keeper
1
linuxdriver_code_tool|--03|`--2.6内核升级工具||--device-mapper-1.00.19-2.i386.rpm||--lvm2-2.00.25-1.01.i386.rpm||--mkinitrd-4.2.0.3.tar.tar||--module-init-tools-3.2.2.tar.bz2|`--modutils-2.4.5-1.src.rpm|--04||--内核模块参数范例||`--book.c||--内核模块导出符号||`--export_symb.c|`--最简单的内核模块|`--hello.c|--05|`--udev源代码|`--udev-114.tar.gz|--06||--globalmem驱动||`--globalmem.c|`--包含2个globalmem设备的驱动|`--globalmem_two.c|--07|`--含并发控制的globalmem驱动|`--globalmem_lock.c|--08||--globalfifo驱动||`--globalfifo.c|`--poll应用程序范例|`--pollmonitor.c|--09||--异步通知应用程序范例||`--asyncmonitor.c|`--支持异步通知的globalfifo|`--globalfifo_async.c|--10||--S3C2410实时钟驱动||`--s3c2410-rtc.c|`--秒设备驱动与应用程序||--second.c|`--second_test.c|--11||--DMA范例|||--3c505.c|||--3c505.h||`--dma.h|`--静态映射范例|`--mach-smdk2440.c|--12||--NVRAM驱动||`--generic_nvram.c||--触摸屏驱动|||--作为input设备||||--s3c2410_ts.c|||`--s3c2410_ts.h||`--作为普通字符设备||`--s3c2410-ts.c||--看门狗驱动||`--s3c2410_wdt.c|`--平台设备|`--devs.c|--13||--IDE驱动|||--ide-disk.c||`--ide-h8300.c|`--RAMDISK驱动|`--rd.c|--14||--S3C2410串口驱动|||--regs-gpio.h|||--regs-serial.h||`--s3c2410.c|`--串口核心层||--serial_core.c|`--serial_core.h|--15||--S3C2410I2C主机驱动|||--i2c-s3c2410.c|||--iic.h|||--regs-gpio.h||`--regs-iic.h|`--SAA711xI2C设备驱动|`--saa711x.c|--16|`--CS8900以太网设备驱动||--cs89x0.c|`--cs89x0.h|--17||--ALSA工具及库|||--alsa-driver-1.0.15.tar.bz2|||--alsa-firmware-1.0.15.tar.bz2|||--alsa-lib-1.0.15.tar.bz2|||--alsa-oss-1.0.15.tar.bz2|||
2025/4/25 1:07:25 25.38MB 驱动
1
罗杰天际线1本主题遵循Init,您在那里学习了一些基本命令以及系统和网络管理中的第一React。
这将是使用这些命令的具体示例,并使您可以启动自己的第一个Web服务器。
要求:虚拟机,DebianOS
2025/4/22 14:03:08 7KB linux virtual-machine init webserver-setup
1
AXI4主机从机源码对应分析:1.首先主机会在状态机的控制下在四个状态中跳转,分别时IDLE、INIT_WRITE、INIT_READ、INIT_COMPARE,一开始处于IDLE状态,在init_txn_pulse信号的控制下可跳转到INIT_WRITE状态。
在INIT_WRITE状态,init_txn_pulse信号只控制了第一次产生start_single_burst_write信号高电平,而后面start_single_burst_write信号高电平的产生主要依靠burst_write_active信号控制
2025/3/25 10:37:13 1.7MB verilo axi4
1
intmain(void){SystemInit();delay_init();//延时函数初始化NVIC_PriorityGroupConfig(NVIC_PriorityGroup_2);//设置NVIC中断分组2:2位抢占优先级,2位响应优先级uart_init(115200);//串口初始化为115200LED_Init();//LED端口初始化KEY_Init();//初始化与按键连接的硬件接口while(1){TIM3_PWM_Init(900,600,300,0);//arr=900;
四路PWM占空比分别为900/900、600/900、300/900、0/900}}
2025/3/10 19:02:51 2.29MB STM32 四路PWM
1
#include#includeusingnamespacestd;classMinHeapNode{friendclassFlowshop;public:booloperator<(constMinHeapNode&a)const{returna.bb<bb;}private:voidInit(int);voidNewNode(MinHeapNode,int,int,int,int);ints;//已安排作业数intf1;//机器1上最后完成时间intf2;//机器2上最后完成时间intsf2;//当前机器2上的完成时间和intbb;//当前完成时间和下界int*x;//当前作业调度};voidMinHeapNode::Init(intn){//最小堆结点初始化x=newint[n];for(inti=0;i<n;i++)x[i]=i;
2025/2/24 19:31:30 32KB th
1
读取ADC数值后显示在LCD1602.51单片机ADC0832ADC仿真proteusLCD1602显示研究生联系QQ137712826/*****************************************//**********主程序*************************/voidmain(){charadc1,adc2,adc3,adc4,adc5,adc6,adc7;unsignedlongadcdata=0;LCD1602_init();while(1){/////////////获取adcadcdata=(unsignedlong)Get_AD_Result(0);/////////////转换数据adc1=adcdata/1000000;adc2=adcdata00000/100000;adc3=adcdata0000/10000;adc4=adcdata000/1000;adc5=adcdata00/100;adc6=adcdata0/10;adc7=adcdata/1;/////////////显示数据GotoXY(4,1);LCD1602_Write(1,adc1+0x30);LCD1602_Write(1,adc2+0x30);LCD1602_Write(1,adc3+0x30);LCD1602_Write(1,adc4+0x30);LCD1602_Write(1,adc5+0x30);LCD1602_Write(1,adc6+0x30);LCD1602_Write(1,adc7+0x30);delay(100);}}
2025/2/22 19:38:41 74KB 51单片机 ADC083 AD PROTEU
1
1.windows下安装wiresshark(2.2.6测试没有问题)版本最好是最新的版本老版本好像会报一个tshark错误2.安装好wiresshark后的目录(**/**/Wireshark)下创建一个lua文件夹。
把root3.0放在当前文件夹下并解压3.在wiresshark目录下init.lua文件目录添加上一行dofile(DATA_DIR.."lua/robotV3_0/robot.lua")4.最好用tshark命令读包。
tshark.exe-q-r报文路径注意:windows下最好是不用的时候把init.luadofile(DATA_DIR.."lua/robotV3_0/robot.lua")这行注释掉。
要不然会产生很多文件拖延文件打开速度{liunx下也可以不过要加上一个环境变量。
否则会报找不到文件。
具体的太久了忘记了!!}
2025/1/11 7:56:13 76KB wireshark lua 插件 提取
1
共 98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