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IV1.绪论 11.1毕业设计主要任务 11.2目前图书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11.3课题意义 11.4论文的工作和安排 22.图书借阅管理需求分析 32.1可行性分析 32.1.1.技术可行性 32.1.2.经济可行性 32.2图书借阅管理系统需求概述 32.2.1系统目标 32.2.2用户类和用户特性 42.3图书借阅管理系统需求模型 42.3.1功能描述 42.3.2图书管理员详细功能描述 52.3.3读者详细功能描述 52.3.4主要用例的用例描述 63.总体设计 93.1数据库设计 93.1.1数据库设计概述 93.1.2图书信息表结构设计 103.1.3图书类型信息表结构设计 113.1.4读者信息表结构设计 113.1.5读者类型信息表结构设计 123.1.6图书借阅信息表结构设计 123.1.7图书归还信息表结构设计 133.1.8用户信息表结构设计 133.1.9图书馆信息表结构设计 143.1.10办证参数信息表结构设计 143.2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53.2.1图书管理系统总体结构图 153.2.2系统管理员模块功能 153.2.3读者管理模块功能 163.2.4图书管理模块功能 163.2.5图书借还模块功能 173.2.6系统查询模块功能 184.程序设计与编码 204.1开发平台与工具 204.1.1J2EE平台 204.1.2WEB服务器和数据库 204.2程序设计 214.2.1程序设计概述 214.2.2数据库与Web服务器的连接 214.2.3登录模块程序设计 234.2.4系统管理员功能模块的实现 254.2.5读者管理功能模块的实现 264.2.6查询功能模块的实现 274.2.7图书管理功能模块的实现 294.2.8图书借还功能模块的实现 305.软件测试 335.1软件测试的方法与步骤 335.2测试用例设计与测试用例的运行过程及测试结果分析 345.2.1模块测试 345.2.2集成测试 355.2.3验收测试 365.3评价 366.结束语 376.1工作成果 376.2改进意见 376.3收获体会 37参考文献 39致谢 40
2025/8/7 8:18:52 4.31MB 论文 源代码
1
序  前言  第1篇面向过程的软件工程  第1章软件危机、软件工程  11软件工程的发展史  111程序设计时代  112程序系统时代  113软件工程时代  12软件危机主要表现形式  13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131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  132解决软件危机的途径  14软件和软件工程  141软件  142软件工程  15软件质量  16软件的生存周期及开发模型  161软件生存周期  162软件开发模型  17习题  第2章可行性研究  21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22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23系统流程图  231系统流程图的符号  232系统流程图示例  24成本-效益分析  241货币的时间价值  242投资回收期  243纯收入  25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26习题  第3章软件需求分析  31需求分析的任务和步骤  311需求分析的任务  312需求分析的步骤  32需求获取的常用方法  321常规的需求获取方法  322快速建立软件原型来获取需求  33需求分析的方法  331功能分解方法  332结构化分析方法  333信息建模方法  334面向对象的分析  34结构化分析方法  341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分析策略  342结构化分析描述工具  343数据流图  344数据字典  345加工逻辑的描述  35需求分析图形工具  351层次方框图  352Warnier图  353IPO图  36SA方法的应用  37习题  第4章软件总体设计  41软件总体设计的目标和任务  42软件设计的概念和原理  421模块和模块化  422抽象  423信息隐蔽和局部化  424模块独立性及其度量  43软件结构设计准则  44软件结构设计的图形工具  441软件结构图  442层次图  443HIPO图  45结构化设计方法  451数据流图的类型  452结构化设计方法的步骤  453变换型分析设计  454事务型分析设计  46习题  第5章软件详细设计  51详细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52结构化程序设计  53详细设计工具  531程序流程图  532NS图  533PAD图  534过程设计语言  54习题  第6章软件编码  61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  611基础语言  612结构化语言  613面向对象的语言  62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  63程序设计风格  631程序内部文档  632数据说明  633语句构造  634输入/输出  635效率  64习题  第7章软件测试  71软件测试的目标  72软件测试的原则  73软件测试方法  731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  732黑盒测试法与白盒测试法  74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  741白盒技术  742黑盒技术  75软件测试过程  751单元测试  752集成测试  753确认测试  754系统测试  76调试  761调试的目的  762调试技术  77习题  第8章软件维护  81软件维护的分类  82软件维护的特点  821结构化维护与非结构化维护  822维护的代价  823软件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83软件可维护性  831软件可维护性的定义  832软件可维护性的度量  833提高软件可维护性的方法  84维护的副作用  85软件再工程  851软件再工程与逆向工程的概念  852实施软件再工程的原因  853软件再工程技术  86习题  第2篇UML与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  第9章UML简介  91UML概述  911UML的组成  912UML的特点和用途  913UML的模型视图简介  92UML软件开发工具简介  921RationalRose  922Visio简介  93习题  第10章面向对象的概念  101面向对象的方法学  1011面向对象建模  1012面向对象的方法与传统软件方法的比较  102对象与类及其UML表示  1021对象  1022类与实例  1023对象属性与操作  1024对象类的关联  103聚集、组合、继承和多态  1031聚集与组合  1032抽象与继承  1033多态  104习题  第11章对象设计模式  111对象设计模式概念  1111历史背景  1112对象设计模式  1113设计模式的分类  112几种典型的对象设计模式及应用  1121行为型模式中的职
2025/6/29 10:27:15 3MB 软件工程原理
1
对大数据文本文件读取(按行读取)的优化,目前常规的方案有三种,第一种LineNumberReader,第二种RandomAccessFile,第三种是内存映射文件在RandomAccessFile基础上调用getChannel().map(...);
代码提供在RandomAccessFile基础上,整合内部缓冲区,效率会有提高,测试过程中1000w行数据用时1秒,1亿行数据用时103(比1438秒快了13倍左右)
2025/6/15 9:16:09 4KB java 海量数据 读写 优化
1
1某某汽车高性能计算管理平台系统需求51.1业务需求分析:52某某汽车HPC/CAE云计算中心建设目标、策略及步骤73.1建设目标与策略73.2建设步骤83面向高性能计算中心的资源管理、作业调度系统方案103.1基于应用的场景分析103.1.1终端用户通过ComputeManager,提交Fluent批处理计算作业103.1.2终端用户通过DisplayManager,提交需要图形节点支持的图形交互程序133.1.3终端用户通过ComputeManager,在线查看CAE计算结果中的动画143.1.4终端用户通过Portal启动其他第三方的虚拟桌面,如Ctrix153.2某某汽车技术中心HPC云计算平台管理场景173.2.1HPC云计算平台管理维护173.2.2HPC云计算平台软、硬件利用情况监控、统计分析184澳汰尔PBSWorks产品介绍204.1系统逻辑图204.2系统物理架构图224.4PBSProfessional产品介绍254.4.1整合计算资源、方便用户使用254.4.2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RAS)264.4.3贯彻企业服务公约管理模式294.4.4优化计算资源的使用294.4.5计算资源管理功能304.4.6作业调度功能324.4.7Hooks功能344.4.8网格计算354.4.9安全认证354.5PAS(PBS应用服务)374.6ComputeManager404.6.1三员管理414.7DisplayManager424.7.1DisplayManager系统架构444.7.2DisplayManager使用体验454.8PBSWorks定制功能484.8.1菜单布局:通常将布局分为三个模块:计算管理器、集群状态、管理员工具。
如果有其他的模块,我们可以方便地集成在这个框架内(awpf)。
菜单模块支持用户访问控制。
484.8.2集群状态监控:统计所有计算节点的运行状态、节点类型、应用程序、物理内存、实际使用内存、内存使用率、节点利用率等信息。
磁盘信息和实际CPU利用率,通过数字的颜色来反应使用程度:0%在线设置或修改节点上绑定的applications504.8.5管理员工具>>用户统计:用户名称,作业总数,运行作业个数,排队作业个数,申请cpu核数,使用cpu核数,排队cpu核数等信息。
申请cpu总资源比,通过数字的颜色来反应使用程度:0%作业管理:统计作业号、作业名称、用户、软件、节点数、核数、状态、开始时间、优先级等信息。
当作业排队状态时,允许修改作业的优先级。
另外管理员也可以删除任意作业。
514.8.7管理员工具>>监控作业排队原因514.8.8管理员工具>>一周作业统计:统计当天到过去一周内所累积的运行和排队作业个数。
514.8.9管理员工具>>求解器使用情况统计:统计每个求解器提交的作业总数,在运行的作业,请求的cpu,排队cpu,使用cpu等信息。
524.8.10管理员工具>>磁盘统计:通过WEB页面随时了解本地磁盘的使用情况。
使用百分率,通过数字的颜色来反应使用程度:0%项目管理项:管理员可以以项目为单位,设定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项目组人员和项目的优先级。
当有紧急的项目,管理员可以把项目的优先级提高,并可以把相应的用户加到项目组中,以此提高项目组成员的作业优先级。
用户在WebPortal页面提交作业可以选择项目名称,并且只能选择自己所属项目的项目名称。
534.8.12管理员工具>>作业委托管理:统计当前用户自己所提交的作业总数,包含:作业号,作业名称,具体用户,使用的软件,使用节点数,作业状态等信息,用户可以把自己的一部分作业或所有作业委托给其他用户.534.8.13管理员工具>>CPU资源份额调整:统计所有队
2025/3/11 13:06:16 13.89MB HPC CAE 研究院 汽车
1
前言1引言11.1什么是操作系统?31.1.1所有延长机器的作业系统41.1.2作为一个资源管理器的作业系统61.2操作系统的历史71.2.1第一代(1945年至1955年)真空管71.2.2第二代(1955年至1965年)晶体管和批处理系统81.2.3第三代(1965年至1980年)的集成电路101.24第四代(1980年至今)个人电脑151.3计算机硬件检查19l.3.1处理器191.3.2内存231.3.3磁盘261.3.4胶带271.3.5I/O设备27(I/O即输入输出)1.3.6总线3013.7启动计算机331.4操作系统动物园331.4.1大型机操作系统341.4.2服务器操作系统341.4.3多处理器的操作系统341.4.4个人电脑操作系统351.4.5掌上电脑操作系统351.4.6嵌入式操作系统.351.4.7传感器节点的操作系统361.4.8实时操作系统361.4.9智能卡操作系统371.5操作系统的概念371.5.1流程381.5.2地址空间401.5.3文件401.5.4输入/输出431.5.5保护441.5.6壳牌441.5.7系统发育个体发育重演461.6系统调用491.6.1流程管理系统调用521.6.2文件管理系统调用561.6.3目录管理系统调用571.6.4杂项系统调用581.6.5在Windows的Win32API591.7操作系统结构621.7.1单片系统621.7.2分层系统631.7.3微内核641.7.4客户-服务器模型671.7.5虚拟机671.7.6出的内核711.8根据C的WORLD721.8.1C语言721.8.2头文件731.8.3大的编程项目741.8.4运行时模型751.9操作系统上的研究761.10本书的其余部分的概要771.11公制单位781.12概要792进程和线程2.1工序832.1.1过程模型842.1.2进程创建862.1.3进程终止882.1.4流程层次结构892.1.5进程国家902.1.6实施流程912.1.7多多建模的建模932.2螺纹952.2.1线程使用情况952.2.2古典的线程模型1002.2.3POSIX线程1042.2.4在用户空间中实现的线程1062.2.5在内核中实现的线程1092.2.6混合实现1102.2.7调度激活1112.2.8弹出式线程1122.2.9使单线程代码中使用多线程技术1142.3进程间通信1172.3.1静态条件1172.3.2关键区域1192.3.3忙等待的互斥1202.3.4睡眠和唤醒1252.3.5信号灯1282.3.6互斥1302.3.7显示器1342.3.8消息传递1402.3.9壁垒1442.4调度1452.4.1调度1452.4.2批处理系统的调度1522.4.3调度互动系统1542.4.4调度实时系统1602.4.5政策与机制1612.4.6线程调度1622.5经典的IPC问题1632.5.1哲学家就餐问题1642.5.2读者和作者的问题1672.6进程和线程的研究1682.7概要169习题95  第3章存储管理99  3.1无存储器抽象99  3.2一种存储器抽象:地址空间101  3.2.1地址空间的概念101  3.2.2交换技术103  3.2.3空闲内存管理104  3.3虚拟内存106  3.3.1分页107  3.3.2页表108  3.3.3加速分页过程109  3.3.4针对大内存的页表111  3.4页面置换算法113  3.4.1最优页面置换算法114  3.4.2最近未使用页面置换算法114  3.4.3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115  3.4.4第二次机会页面置换算法115  3.4.5时钟页面置换算法116  3.4.6最近最少使用页面置换算法116  3.4.7用软件模拟lru117  3.4.8工作集
2025/2/26 1:24:41 84.5MB 操作系统
1
目录1.校园网络需求分析及设计原则 11.1需求分析 11.2设计原则 22.校园网络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设计 22.1校园网的功能 32.2校园网功能架构 32.3校园网网络设计 42.3.1体系结构 42.3.2校园网网络系统设计 52.3.3校园网的网络技术设计 63.校园网网络拓扑、核心网设计及IP地址分配 83.1校园网网络拓扑 83.1.1核心层 93.1.2汇聚层 93.1.3接入层 93.2校园网网络核心设计 103.2.1双核心的网络设计 103.2.2网络核心硬件的可靠性保障措施 103.3校园网IP规划 103.3.1IP地址的分配原则 103.3.2IP地址的分配方式 113.3.3IP地址的管理方式 114.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 124.1虚拟网的划分 124.1.1VLAN的发展和现状 124.1.2使用VLAN技术的优点 134.1.3VLAN端口的划分 135.校园网网络安全方案 146.结束语 157.参考文献 15
2025/2/8 18:46:56 283KB 校园网络 集成方案 武汉理工
1
目录摘要IIIAbstractIV1.绪论11.1毕业设计主要任务11.2目前图书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11.3课题意义11.4论文的工作和安排22.图书借阅管理需求分析32.1可行性分析32.1.1.技术可行性32.1.2.经济可行性32.2图书借阅管理系统需求概述32.2.1系统目标32.2.2用户类和用户特性42.3图书借阅管理系统需求模型42.3.1功能描述42.3.2图书管理员详细功能描述52.3.3读者详细功能描述52.3.4主要用例的用例描述63.总体设计93.1数据库设计93.1.1数据库设计概述93.1.2图书信息表结构设计103.1.3图书类型信息表结构设计113.1.4读者信息表结构设计113.1.5读者类型信息表结构设计123.1.6图书借阅信息表结构设计123.1.7图书归还信息表结构设计133.1.8用户信息表结构设计133.1.9图书馆信息表结构设计143.1.10办证参数信息表结构设计143.2系统总体结构设计153.2.1图书管理系统总体结构图153.2.2系
2025/2/3 5:53:56 4.28MB 论文 源代码
1
此软件可以测试IEC103,LFP,NZ94,N4F等多种通信协议。
2025/1/10 9:44:17 568KB IEC103,LFP NZ94 N4F
1
完整齐全目录1、绪论 12、VERILOGHDL的基础知识2.1VERILOGHDL概述 22.1.1VERILOGHDL的发展历史 22.1.2VERILOGHDL的主要功能 23、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 83.1设计任务 83.2多功能数字钟功能概述 103.3多功能数字钟系统框图 103.4详细功能及状态描述 33.5参考模块设计 103.5.1主控制模块maincontrol 103.3.2.时间及其设置模块timepiece_main 103.3.3.时间显示动态位选模块TIME_DISP_SELSCT 123.3.4
2025/1/6 12:48:50 592KB 数字钟 verilog
1
很好的图片显示程序;
使用STM32系列单片机实现103正点原子原创
2024/12/14 6:23:53 3.24MB 正点原子 原创
1
共 83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