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目的】1.通过编写和调试存储管理的模拟程序以加深对存储管理方案的理解;
2.熟悉虚存管理的各种页面淘汰算法;
3.通过编写和调试地址转换过程的模拟程序以加强对地址转换过程的了解。
【实验准备】1.虚拟存储器的管理方式段式管理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2.页面置换算法先进先出置换算法最近最久未使用置换算法Clock置换算法其他置换算法【实验内容】1.实验题目设计一个请求页式存储管理方案。
并编写模拟程序实现之。
产生一个需要访问的指令地址流。
它是一系列需要访问的指令的地址。
为不失一般性,你可以适当地(用人工指定地方法或用随机数产生器)生成这个序列,使得50%的指令是顺序执行的。
25%的指令均匀地散布在前地址部分,25%的地址是均匀地散布在后地址部分。
为简单起见。
页面淘汰算法采用FIFO页面淘汰算法,并且在淘汰一页时,只将该页在页表中抹去。
而不再判断它是否被改写过,也不将它写回到辅存。
2.具体做法产生一个需要访问的指令地址流;
指令合适的页面尺寸(例如以1K或2K为1页);
指定内存页表的最大长度,并对页表进行初始化;
每访问一个地址时,首先要计算该地址所在的页的页号,然后查页表,判断该页是否在主存——如果该页已在主存,则打印页表情况;
如果该页不在主存且页表未满,则调入一页并打印页表情况;
如果该页不足主存且页表已满,则按FIFO页面淘汰算法淘汰一页后调入所需的页,打印页表情况;
逐个地址访问,直到所有地址访问完毕。
2025/8/1 1:30:33 17KB 存储器管理 操作系统实验
1
一、实验目的1、了解虚拟存储器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2、掌握几种页面置换算法。
二、实验内容设计模拟实现采用不同内外存调度算法进行页面置换,并计算缺页率。
三、实验原理内存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很大,电脑中所有运行的程序都需要经过内存来执行,如果执行的程序很大或很多,就会导致内存消耗殆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Window中运用了虚拟内存技术,即拿出一部分硬盘空间来充当内存使用,当内存占用完时,电脑就会自动调用硬盘来充当内存,以缓解内存的紧张。
虚拟存储器是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加以扩充的一种存储器系统。
它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将一定的外存容量模拟成内存,同时对程序进出内存的方式进行管理,从而得到一个比实际内存容量大得多的内存空间,使得程序的运行不受内存大小的限制。
虚拟存储区的容量与物理主存大小无关,而受限于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和可用磁盘容量。
虚拟内存的设置主要有两点,即内存大小和分页位置,内存大小就是设置虚拟内存最小为多少和最大为多少;
而分页位置则是设置虚拟内存应使用那个分区中的硬盘空间。
1.最佳置换算法(OPT):选择永不使用或是在最长时间内不再被访问(即距现在最长时间才会被访问)的页面淘汰出内存。
2.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选择最先进入内存即在内存驻留时间最久的页面换出到外存。
3.最近最久未使用置换算法(LRU):以“最近的过去”作为“最近的将来”的近似,选择最近一段时间最长时间未被访问的页面淘汰出内存
2024/8/5 11:07:17 51KB 虚拟存储器(OPT FIFO LRU) OPT FIFO LRU
1
课程实验报告,报告详实,原理清楚,附完整代码及实验结果
2023/7/30 7:10:27 1.08MB 页面淘汰 算法
1
通过编写和调试存储管理的模仿程序以加深对存储管理方案的理解。
熟悉虚存管理的各种页面淘汰算法。
通过编写和调试地址转换过程的模仿程序以加强对地址转换过程的了解。
2023/2/9 5:29:41 4KB 页式存储管理
1
1.操作系统概述 操作系统的形成,操作系统的定义与功能,操作系统的分类 2.处理机管理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用户与操作系统的两种接口,进程的定义、特征和基本状态,进程控制块(PCB)和控制块队列(运行、就绪、阻塞),进程的各种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时间片轮转、优先数、多级队列),进程管理的基本原语(创建、撤消、阻塞、唤醒),作业与作业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响应比高者优先)。
3.存储管理 地址的静态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单一连续区存储管理,固定分区存储管理,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空闲区的合并,分区的管理与组织方式(表格法、单链表法、双链表法),分页式存储管理,页表、快表及地址转换过程,内存块的分配与回收(存储分块表、位示图、单链表),虚拟存储器的概念,请求分页式存储管理,缺页与缺页中断位,缺页中断与页面淘汰,页面淘汰算法(先进先出、最近最久未用、最近最少用、最优),页面走向,缺页中断率,抖动,异常现象。
4.设备管理 计算机设备的分类(基于从属关系、基于分配特性、基于工作特性),记录间隙,设备管理的目标与功能,输入/输出的处理步骤,设备管理的数据结构(SDT、DCB、IVT),独享设备的分配,共享磁盘的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最短查找时间优先、电梯、单向扫描),设备控制器,数据传输的方式(循环测试、中断、直接存储器存取、通道),I/O的缓冲技术(单缓冲、双缓冲、多缓冲、缓冲池),虚拟设备,SPOOLing技术。
5.文件管理 文件,文件系统,文件的逻辑结构(流式文件、记录式文件),文件的物理结构(连续文件、串联文件、索引文件),文件的存取(顺序、随机),磁盘存储空间的管理(位示图、空闲区表、空闲块链),文件控制块(FCB),目录的层次结构(一级目录,二级目录、树型),主目录,根目录,绝对路径,相对路径,按名存取的实现,文件共享,文件保护,文件上的基本操作。
6.进程间的制约关系 与时间有关的错误,资源竞争——互斥,协同工作——同步,信号量,信号量上的P、V操作,用P、V操作实现互斥,用P、V操作实现同步,用P、V操作实现资源分配,死锁,死锁产生的必要条件,死锁的预防,死锁的避免,死锁的检测与恢复,银里手算法,进程间的高级通信。
7.操作系统实例分析 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MS-DOS操作系统。
2018/7/18 12:57:16 1.13MB 操作系统(第二版)习题答案
1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