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报道了一种高灵敏度双折射光纤压力传感器.它的结构简单,环境温度的变化几乎不影响它的灵敏度.压力温度灵敏度比约为53K·bar~(-1).它的温度灵敏度只是“熊猫”光纤的1/7.5.
2024/12/12 8:52:34 3.45MB 光纤 纤维光学 光纤传感 fiber
1
通过引入深刻蚀光栅结构,普通的石英玻璃可以表现出类似双折射晶体的偏振分光性能。
这种深刻蚀光栅是一种亚波长光栅结构,仅存在两个衍射级次,通过光栅表面刻蚀深度的优化控制,实现不同偏振方向的光出射到不同衍射级次上,实现了偏振分光的功能。
2024/10/15 17:55:14 675KB 论文
1
本文利用琼斯(Janes)矩阵叙述了单模光纤磁光效应的理论,导出了既具有双折射又具有法拉第效应的琼斯矩阵形式,并利用Mueller矩阵导出电流传感器系统输出光强与法拉第旋转角之间的关系.
2024/8/10 2:15:32 3.2MB 光纤磁光 矩阵运算 magnetoop Jones
1
石墨烯具有特殊的二维柔性结构,可调控费米能级特性和优异的光学、电学性能。
利用有限元法,对覆石墨烯微纳光纤光场调控进行理论分析,通过改变石墨烯与缓冲层结构覆微纳光纤的角度,破坏光纤的对称性结构,使光纤具有双折射特性,双折射度大小与石墨烯覆盖角度有关;
通过外加电压的方法改变石墨烯的化学势,可对光纤进行开关调控,由此设计出一种包覆石墨烯的微纳光纤电吸收型调制器并进行性能分析。
通过数值分析可发现当覆盖光纤角度为270°时,1550nm处双折射度可达1.23×10-3;
电吸收调制器工作在1550nm时,器件长度为18μm,消光比为7dB,3dB带宽可达到927MHz,插入损耗为0.58dB
2024/7/26 21:24:07 6.02MB 物理光学 双折射 微纳光纤 电光调控
1
氙灯抽运将导致钕玻璃内产生不均匀温升,这是产生应力退偏的根本原因。
热致应力退偏效应将直接降低系统效率、影响光束质量,因此确定片内的温度分布以及应力分布,准确预测由此带来的光束退偏特性并合理设计光束填充因子是十分重要的。
介绍了我国第一台单束输出能力超过万焦耳的惯性约束聚变激光驱动器中大口径高通量验证实验平台片状放大器的热致退偏效应,通过理论模拟计算获得了钕玻璃片内三维温升分布、应力分布与由此导致的退偏分布特性,结果表明,片状放大器在5.28%/cm平均小信号增益系数输出的情况下整个光束口径内的应力双折射是很小的,但方光束的四个角部处的应力双折射较严重,最大的退偏量约为0.13%,该结果与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实验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
输出的激光近场结果表明,片状放大器热致退偏效应可满足大能量装置输出设计要求。
1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新型微孔光纤和熊猫与微孔组合的熊猫型微孔光纤双折射给出计算和特性分析。
并着重介绍微孔光纤应力双折射和几何双折射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的最新成果。
2024/6/2 1:22:04 1.09MB 微孔光纤 双折射 有限元方
1
从麦克斯韦方程和材料密度方程出发,详细推导了受激布里渊增益和损耗同时存在时的矢量模型。
推导过程中,从数学表达式上阐述了电致伸缩效应对受激布里渊散射的作用。
理论分析发现布里渊增益谱和损耗谱参数(谱宽和频移)并不完全一致。
推导出了琼斯空间和斯托克斯空间中的矢量模型,建立了一个较完整的关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基础理论模型,可以为研究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偏振效应、偏振牵引和双折射测量提供支持。
最后,基于此矢量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平均布里渊增益和双折射大小以及偏振态的关系。
1
高双折射低损耗太赫兹波导:椭圆形聚合物管
2023/12/22 7:37:29 1.12MB 研究论文
1
干涉测量技术以光的波长为度量单位,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和非接触的特点。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干涉测量技术与现代激光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精度和重复性。
干涉测量已成为实现光学元件面形及微形貌,光学系统波像差,光学材料折射率、应力双折射等参数高精密检测的主要手段。
超精密干涉测量仪器与系统已成为Zygo、Zeiss、Nikon、4DTechnology、QED等企业的核心业务之一。
2023/12/9 21:13:05 976KB 论文
1
高平均功率固体激光器的增益介质由于受热而容易发生畸变,如常用材料YAG,波前畸变和去偏振现象会同时发生,高热负载固体激光介质的热效应已成为制约激光器输出功率进一步提高的严重障碍。
给出一种计算热容型板条激光器热感生折射率的方法。
把YAG晶体的四阶压光张量从晶胞坐标系转换到实验室坐标系,采用经过坐标转换后的新的张量,可以分析在YAG激光器中任意应力分布引起的热感应双折射。
进一步的计算表明,在zigzag板条激光器中,应力双折射率与板条从晶体毛胚上切割成材的角度有关。
同时也对热容板条激光器的热效应和应力特性进行了二维的理论性概述。
1
共 16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