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开发人员必备是HTML格式的JavaTM2PlatformStandardEdition6API规范本文档是Java2PlatformStandardEdition6.0的API规范。
请参见:描述Java2Platform软件包java.applet提供创建applet所必需的类和applet用来与其applet上下文通信的类。
java.awt包含用于创建用户界面和绘制图形图像的所有类。
java.awt.color提供用于颜色空间的类。
java.awt.datatransfer提供在应用程序之间和在应用程序内部传输数据的接口和类。
java.awt.dndDrag和Drop是一种直接操作动作,在许多图形用户界面系统中都会遇到它,它提供了一种机制,能够在两个与GUI中显示元素逻辑相关的实体之间传输信息。
java.awt.event提供处理由AWT组件所激发的各类事件的接口和类。
java.awt.font提供与字体相关的类和接口。
java.awt.geom提供用于在与二维几何形状相关的对象上定义和执行操作的Java2D类。
java.awt.im提供输入方法框架所需的类和接口。
java.awt.im.spi提供启用可以与Java运行时环境一起使用的输入方法开发的接口。
java.awt.image提供创建和修改图像的各种类。
java.awt.image.renderable提供用于生成与呈现无关的图像的类和接口。
java.awt.print为通用的打印API提供类和接口。
java.beans包含与开发beans有关的类,即基于JavaBeansTM架构的组件。
java.beans.beancontext提供与bean上下文有关的类和接口。
java.io通过数据流、序列化和文件系统提供系统输入和输出。
java.lang提供利用Java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础类。
java.lang.annotation为Java编程语言注释设施提供库支持。
java.lang.instrument提供允许Java编程语言代理检测运行在JVM上的程序的服务。
java.lang.management提供管理接口,用于监视和管理Java虚拟机以及Java虚拟机在其上运行的操作系统。
java.lang.ref提供了引用对象类,支持在某种程度上与垃圾回收器之间的交互。
java.lang.reflect提供类和接口,以获得关于类和对象的反射信息。
java.math提供用于执行任意精度整数算法(BigInteger)和任意精度小数算法(BigDecimal)的类。
java.net为实现网络应用程序提供类。
java.nio定义作为数据容器的缓冲区,并提供其他NIO包的概述。
java.nio.channels定义了各种通道,这些通道表示到能够执行I/O操作的实体(如文件和套接字)的连接;
定义了用于多路复用的、非阻塞I/O操作的选择器。
java.nio.channels.spi用于java.nio.channels包的服务提供者类。
java.nio.charset定义用来在字节和Unicode字符之间转换的charset、解码器和编码器。
java.nio.charset.spijava.nio.charset包的服务提供者类。
java.rmi提供RMI包。
java.rmi.activation为RMI对象激活提供支持。
java.rmi.dgc为RMI分布式垃圾回收提供了类和接口。
java.rmi.registry提供RMI注册表的一个类和两个接口。
java.rmi.server提供支持服务器端RMI的类和接口。
java.security为安全框架提供类和接口。
java.security.acl此包中的类和接口已经被java.security包中的类取代。
java.security.cert提供用于解析和管理证书、证书撤消列表(CRL)和证书路径的类和接口。
java.security.interfaces提供的接口用于生成RSALaboratoryTechnicalNotePKCS#1中定义的RSA(Rivest、Shamir和AdlemanAsymmetricCipher算法)密钥,以及NIST的FIPS-186中定义的
2024/11/8 0:06:29 35.21MB java api jdk chm
1
许多移动大数据应用程序需要计算两个向量的点积。
例如,通过身体区域网络收集的个人基因组数据的点积和健康中心的基因生物标记物可以帮助检测m-Health中的疾病,而两个人的利益也可以促进移动社交网络中的个人资料匹配。
然而,移动大数据通常包含敏感的个人信息,并且由于是由人类携带的移动设备收集的,因此公众更易于访问。
因此,公开点积计算的输入会泄露有关两个参与者的敏感信息,从而导致严重的侵犯隐私行为。
作者解决了针对移动大数据应用的私有点积计算问题,在这些应用中,很难建立安全通道,并且非常需要计算效率。
我们首先提出两种基本方案,然后提出相应的高级版本以提高计算效率并增强隐私保护强度。
此外,我们从理论上证明了我们提出的方案可以同时实现隐私保护,不可否认性和问责制。
我们的数值结果在通信和计算开销方面验证了所提出方案的性能。
1024KB 研究论文
1
seqHMM:分类序列的多变量和多通道离散隐马尔可夫模型
2024/11/5 13:52:54 2.03MB hmm r time-series em-algorithm
1
《无陀螺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介绍了无陀螺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以下文中均称为惯导系统)的原理、组成、特点及加速度计安装方案;
详细推导了各种安装方案下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导航方程;
给出了六加速度计和九加速度计等各种方案下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角速度解算方程;
推导了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力学编排方程;
分析了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误差源及误差传播特性:给出了误差补偿方法及滤波方法;
对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仿真程序作了介绍,给出了仿真实例。
目录第1章引言1.1惯性技术的发展概况1.2惯性导航系统的发展1.3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发展概况第2章载体角速度的解算方法2.1坐标系的定义及坐标变换2.2载体非质心处的比力方程2.3九加速度计安装方案一的载体角速度解算2.4九加速度计安装方案二的载体角速度解算2.5六加速度计安装方案的载体角速度解算第3章力学编排方程3.1姿态方向余弦矩阵、姿态角、姿态角速度的解算3.2载体在导航系中的地速和位置的解算3.3纬度、经度和目标方向角的解算3.4高度通道的解算第4章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误差分析4.1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误差源4.2加速度计的数学模型及其误差补偿4.3载体角速度计算值的残余误差分析4.4载体对地线加速度的计算误差分析4.5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误差传播特性第5章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数学仿真5.1仿真说明5.2仿真模型的结构5.3仿真算例参考文献
2024/10/25 10:17:16 1.59MB 捷联惯导
1
书名:GSM网络与GPRS图书编号:1085235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定价:35.0ISBN:750536954作者:拉格朗日出版日期:2002-01-01版次:1开本:16开简介:目录:第1章概论1.1无线移动系统及“蜂窝”概念1.1.1移动台和无线基站1.1.2无线界面1.1.3漫游与切换1.1.4蜂窝系统和“无绳”系统1.1.5蜂窝系统的发展1.2PLMN或移动专用网1.3GSM的标准化1.3.1GSM规范的沿革1.3.2ETSI组织1.4世界GSM规范1.5GSM的主要特征1.5.1网络的制定1.5.2制定无线界面1.5.3GSM900和DCS18001.5.4一个完整的系统第2章业务2.1PLMN的定义2.2GSM网的手机2.3业务等级2.4承载业务2.4.1引言2.4.2业务表2.4.3移动终端上的通道界面2.5远程业务2.5.1电话2.5.2短消息2.5.3传真2.6附加业务2.7GSM的主要安全功能2.8商品化2.8.1商业服务公司(SCS)2.8.2费率表第3章结构3.1综述3.2符合规范的网络结构3.3无线子系统的设备构成3.3.1BTS的功能3.3.2BSC的功能3.4网络子系统的设备设置3.4.1HLR的功能3.4.2MSC和VLR的功能3.5运行维护子系统3.5.1网络管理3.5.2网管TMN的结构3.5.3设备识别寄存器EIR的功能3.5.4鉴权中心AUC的功能3.5.5OMC和NMC3.6接口介绍3.7无线系统的层结构3.8固定子系统的分层结构3.9移动台第4章固定网和信令4.1对RTC的认识4.1.1分局网络与传输网4.1.2呼叫简化流程4.1.3国际电话网4.2信令与信令网4.2.1信令网的单元4.2.2功能模式4.2.3信令网的寻址4.2.4法国7号信令网(SS7)的结构4.3SS7在电话中的应用4.3.1消息传输子系统MTP4.3.2应用子系统4.4未联向已建电路的7号信令SS74.4.1信令联接控制子系统SCCP4.4.2事务处理能力应用子系统TCAP4.5PLMN的NSS功能结构4.5.1PLMN/RTC间的互联4.5.2MAP协议的一般介绍4.6小结第5章漫游、安全和呼叫管理5.1引入编码技术5.1.1IMSI国际移动用户身份5.1.2TMSI临时移动用户身份5.1.3MSISDN移动用户国际号码5.1.4MSRN移动台漫游号码5.1.5在GSM中使用不同的用户身份的实例5.1.6IMEI国际移动设备身份5.2用户鉴权和编码5.2.1用户身份的保密性5.2.2用户鉴权和编码的主要原则5.2.3用户鉴权5.2.4无线信道上发送数据的保密5.2.5网络中的安全数据管理5.2.6其他安全机制5.3漫游的管理5.3.1一般介绍5.3.2GSM漫游的管理5.3.3漫游的结论5.4呼叫管理5.4.1参与呼叫控制的主要部分5.4.2呼出(主叫)5.4.3通信结束5.4.4呼入(被叫)5.4.5国际电话的特殊情况5.4.6发送双音多频DTMF5.5附加业务管理5.5.1一般原则5.5.2双重呼叫5.5.3呼叫返回5.5.4其他附加服务5.6小结第6章工程及蜂窝制概念6.1移动无线链路的一般方框图6.1.1简述6.1.2接收机灵敏度6.1.3馈线电缆和合路器引入的衰减6.2天线的基本参数6.2.1发射天线6.2.2接收天线6.2.3自由空间传播6.3传播模型6.3.1三阶模型6.3.2宏蜂窝模型6.3.3微蜂窝模型6.3.4建筑物内部的电波传播6.3.5传播规则分析6.4覆盖预测和链路平衡6.4.1电场和功率间关系的回顾6.4.2覆盖门限的确定6.4.3链路平衡6.4.4链路平衡表6.4.5分集技术的应用6.5资源复用6.5.1传统的六边形小区模型6.5.2典型模型的研究6.5.3小区规划的实际情况6.6影响容量的因素6.6.1跳频6.6.2功率控制6.6.3间断发送6.7结论第7章无线传播7.1无线资源的分配和多通道7.1.1频分多址FDMA7.1.2时分多址TDMA7.1.3跳频7.1.4多路复用技术的比较7.
2024/10/25 8:24:47 7.68MB GSM GPRS 网络 3G
1
为了获得瓦(W)级546nm波段的连续激光输出,采用高功率激光二极管(LD)端面泵浦Nd:YAG激光晶体,通过谐振腔反射镜膜系的特殊设计,在单通道双共振腔内获得Nd:YAG激光器的1073.8nm和1112.1nm两条谱线同时运转,并通过在腔内插入非线性光学晶体三硼酸锂(LBO)进行腔内和频,获得546.3nm绿光连续输出。
当抽运光功率为24W时,输出的546.3nm绿光功率高达1.58W,其光-光转换效率为6.6%。
调节LBO方位角,还可以分别获得1073.8nm和1112.1nm的倍频光537nm和556nm输出。
1
一、设计目的通过该设计,掌握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8255并行接口和8253定时计数器的使用,并掌握相应的程序设计和电路设计的技能。
是对并行通信接口芯片和定时计数芯片章节理论学习的总结和补充,为后续的硬件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设计内容利用8253的分频功能实现报警声,即频率1高1低的警报声,同事LED灯也配合一闪一闪。
1、对8253进行初始化编程,对8255进行初始化编程;
2、根据设计要求,连接相应的电路;
3、编写程序实现声光报警效果。
三、实验基本原理1、利用8253的分频原理,将1MHz的信号分频成1000Hz的低音频信号和5000Hz的高音频信号,并通过驱动电路与扬声器连接,产生警报声音信号。
8253的通道0工作在方式3,对1MHz的信号1次分频。
2、利用8255端口A驱动8个LED发光二极管,结合8253产生的警报信号,产生灯光闪烁效果。
接线图如下:图5.1声光报警连接示意图
2024/10/21 4:15:26 1.02MB 课程设计
1
这是一篇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且功能全部实现,并带有源程序。
该信号发生器主要由TMS320C5410和TLC320AD50C两大部分组成。
在DSP芯片上完成对波形的编程,通过多通道缓冲串口向TLC320AD50C(数模转换器)发送波形数据,通过TLC320AD50C的插值滤波等措施产生模拟波形输出。
该信号发生器的硬件设计中TMS3205410和TLC320AD50C的连接采用SPI协议,TLC320AD50C作为SPI主器件,提供帧同步和时钟信号,多通道缓冲串口作为SPI从器件。
该信号发生器的软件编程主要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把程序细化成易于实现的小模块。
编程的语言主要采用执行效率高的汇编语言,C和汇编语言混合使用的方式灵活的编写程序。
通过软硬件的联合调试最终实现了矩形波、三角波、锯齿波和正弦波等波形的产生,并成功的实现了其波形的幅度和频率的可调性。
1
STM32多通道不同频率可变频pwm输出STM32定时器输出比较模式完全解读
2024/10/18 19:11:12 114KB STM32 pwm输出
1
fc光纤通道协议总结.pdf
2024/10/16 14:30:46 2.68MB fc fc光纤通道协议
1
共 551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