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建模及矢量控制技术、三相电压源逆变器PWM技术、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传感器控制技术、六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建模及矢量控制技术、六相电压源逆变器PWM技术和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建模及矢量控制技术等。
每种控制技术都通过了MATLAB仿真建模并进行了仿真分析。
本书各部分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
,本书可作为从事电气传动自动化、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书。
2023/7/30 7:30:07 49.22MB 永磁同步 matlab仿真 电机控制
1
针对传统捕获方法无法应用于中国北斗二代的新型无源导航信号,在GPS卫星信号捕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BD2卫星信号捕获方法,消除了数据位跳变或NH码翻转导致的相关值变化,提高了BD2卫星信号的捕获效率。
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BD2卫星信号的捕获。
2023/7/23 9:30:48 119KB BD2; 捕获; 伪码相关
1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的内容结构是,除前言外共分为八章,分别介绍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社会网络资料类型和收集方法、网络分析的各种技术与方法、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等内容。
第一章首先追溯了西方社会网络分析的思想渊源,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做了系统回顾,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的一些新进展。
社会网络分析有不同的学科发展背景,其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我们通过回顾社会网络分析思想与方法在西方的发展,梳理出其中的主要线索和问题,并结合国内的研究状况进行探讨,目的在于强调更好地借鉴已有的成果,加强对社会网络分析的认识和应用。
第二章系统说明了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原理。
社会网络分析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研究方法,已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
通过这些方面我们可以认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特征及其独特之处。
在本章中我们在说明社会网络分析概念的基础上,具体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论原理和研究程序。
第三章主要说明社会网络分析所用的数据资料具有自己的类型与特征,它是一组反映行动者关系的信息。
社会网络资料首先是关于社会关系的数据信息,简称关系数据。
关系数据不同于属性数据,不仅其本质内容不同,其表达形式也不同。
本章在介绍了社会网络资料的概念和类型基础上,结合研究设计具体说明了社会网络的测量及其收集方法。
第四章主要介绍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技术与方法。
社会网络最基本的数学表达形式是图论法和矩阵法。
图论法是以线和点的形式来表示行动者及其关系的一种方法。
用社群图可表示社会关系的结构、特征等属性。
矩阵法是把社会网络中的每一个结点或关系分别按行和列的方式排列即可形成网络矩阵,包括邻接矩阵、关联矩阵等。
矩阵法可以对群体关系进行具体分析。
第五章是关于社会网络的中心度分析。
中心度是我们认识社会网络中行动者位置及其关系的重要概念,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本章首先介绍了中心度、中心势概念,重点说明了结点中心度、紧密中心度、间距中心度及其测量方法。
最后又对社会网络中与等级密切相关的权力和声望作了分析。
网络中的声望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社会声望概念,这里主要说明了接近度声望概念及其测量。
第六章是关于社会网络分析中的子群研究。
构成社会网络的基本元素就是行动者及其群体,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子群,它们相互结合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结构。
本章首先从社会群体、子群概念出发,说明各种团聚性的子群及其测量方法,包括“团伙”、n-团伙、n-宗派、k-丛等,最后分析隶属性群体。
第七章是关于网络中的位置和角色的分析。
在社会结构分析中,位置和角色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章在简要介绍了网络分析的位置和角色概念之后,主要说明了结构等价性、自同构等价性和正则等价性及其不同的测量方法,最后一节简要介绍了关系代数法和统计模型法。
位置和角色分析是目前社会网络分析中数量化分析程度最高的方面,已应用和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的数学分析方法。
本章结合例子简要介绍了聚类法、统计模型法等。
这些分析方法现在都可借助于有关的分析软件来应用。
第八章讨论了社会网络分析的一些应用。
社会网络分析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其应用领域已远远超出了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传统范围,如小群体关系、社会支持网等,而且扩展到了人文社会科学甚至工程技术科学的诸多领域。
但《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只是简要分析了与社会网络分析密切相关的社会资本研究以及体现中国社会结构特征的“关系”研究。
2023/7/15 18:14:47 47.25MB 社会网络
1
偏最小二乘法讲解最好的书,理论推导非常仔细,里面还有我自己做的笔记,,值得下载,强烈推荐、
2023/7/12 9:06:30 4.03MB PLS LS
1
《敏捷系统工程》表达了系统工程的一种愿景,即在敏捷的工程背景环境中,精确的需求规范、结构和行为可以满足系统安全性、安保性、可靠性以及性能等更大的关注。
世界著名的作家及演说家BrucePowelDouglass博士将敏捷方法和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有机结合在一起,定义了系统整体的特性,从而避免传统的基于文档规范的方式所带来的错误。
 《敏捷系统工程》阐述了系统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需求、分析、设计以及向特定工程学科的转交。
Douglass博士自始至终都将敏捷方法与SysML和MBSE相结合,进而为系统工程师提供概念和方法层面应用的流程指南,使他们可以避免规范中的缺陷并改进系统的质量。
与此同时,敏捷方法可以降低系统工程的工作和成本。
主要特色◆识别出在系统工程的环境中如何更有效地应用敏捷方法的概念和技术◆展示了如何进行基于模型的功能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往回与系统需求和利益攸关者需要相关联,并往前与系统架构和接口定义相关联◆提供了一种用于保证系统工程数据质量和正确性的方式(并且是在系统建造之前)◆解释了敏捷系统架构的规范以及系统功能到系统组件的分配◆阐释了如何将工程规范数据传递到下游工程而不发生保真度的丢失◆包括了跨行业系统全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详细案例,其中以工业外骨骼“Waldo”为例介绍了复杂系统的系统工程过程
1
本书从MATLAB仿真角度系统介绍了系统辨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技术,是作者多年来从事控制系统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结晶,同时融入了国内外同行近年来所取得的新成果。
全书共9章,包括绪论、系统辨识常用输入信号、最小二乘参数辨识方法及原理、极大似然参数辨识方法及其应用、传递函数的时域和频域辨识、神经网络辨识及其应用、模糊系统辨识、智能优化算法辨识及灰色系统辨识。
书中有大量实例,每种实例都进行了仿真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MATLAB仿真程序。
本书各部分内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读者可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学习。
2023/7/5 6:30:24 39.31MB 系统辨识 刘金琨
1
基于对抗攻击(AdversarialAttack)相关的接受paper不少,这几年比如对抗攻击、基于图数据的对抗攻击、NLP、CV上的攻击防御等等一些列前沿的方法和应用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也是当前比较火的topic。
2023/7/4 15:21:43 13.34MB 对抗攻击
1
国防工业出版社图书《卫星轨道-模型、方法和应用》一书的配套程序,C++编写,亲测可用,推荐。
2023/6/14 10:06:16 860KB 卫星轨道
1
内容简介:脑电信号分析已经在脑科学研究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脑电信号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共7章。
第1、2章涉及生理基础和实验基础在内的相关知识。
第3章至第5章是方法部分,其中:第3章重点回顾了传统脑电分析方法;
第4章侧重于动力学特性的分析,重点介绍了一些新的分析方法,如混沌理论、信息论和复杂度分析等;
第5章主要介绍其他重要分析方法,如同步分析和因果性分析。
全书的最后两章是实例部分。
第6章是脑电分析应用领域的综述,内容涉及临床疾病的辅助诊断、脑电逆问题、认知科学研究中的脑电分析以及脑一机接口。
第7章是上述方法(第4、5章为主)的应用实例介绍。
《脑电信号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可供生物医学工程中脑信号处理方面的研究人员、大中专院校的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以及医院脑电图室的医务工作者参考。
2023/6/4 21:09:32 43.12MB 脑电信号分析
1
本书是一本经典的计算机组成教材,自1978年问世以来,已被多所世界知名大学选为教材。
本书知识结构合理,知识点全面完整,基本概念广泛而新颖。
书中不仅介绍了硬件设计的原理,说明了硬件设计如何受软件需求影响,而且以流行的商用处理器作为范例,描述了各种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应用方法和应用过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此外,本书还涵盖了当今许多先进的技术和设计思想。
本书特色系统地介绍了现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处理器、输入/输出、存储器和互连标准等。
以NiosII、ARM、ColdFire和IntelIA-32等商用处理器为例来阐释基本概念,侧重于讨论RISC设计风格的处理器(如MIPS),同时也介绍了CISC设计风格的处理器(如应用比较广泛的商用处理器IntelIA-32)。
2023/5/29 18:38:13 5.66MB 计算机组成 嵌入式 汇编 硬件
1
共 110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