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程序完满的实现了四段数码管显示测量信号的频率大小单位,可测量1hz-10MHZ的方波,正弦波,锯齿波,三角波,精度达到0.01
2018/9/24 22:45:15 44KB 频率计
1
改程序完满的实现了四段数码管显示测量信号的频率大小单位,可测量1hz-10MHZ的方波,正弦波,锯齿波,三角波,精度达到0.01
2018/9/24 22:45:15 44KB 频率计
1
压缩包中含有.C和.H文件。
直接添加到您的工程文档中即可使用。
单片机一直晶振为11.0592Mhz。
STC15系列单片机无需对程序做出修改。
其他类型单片机修改引脚定义和时钟晶振即可。
需注意,51系列单片机12Mhz实际上是15系列的12分频。
2019/10/9 20:55:12 2KB GY_25
1
本程序设计实现的功能有:一、通过计时器8253实现秒、分、时的计数,即实现电子表计时功能。
二、通过8259产生7#中断实现时分显示形态和秒显示形态的切换功能。
三、通过8259产生6#中断实现对秒、分、时的修改设置功能。
(电子表采用24小时制) 对于功能一,电子表计时,则是通过将8253的计数器2置初值为4CE9H(十进制11625),并使其工作于方式2,采用二进制计数,然后,将out2接到IRQ1上,通过8259产生1#中断,从而完成对时间的计数。
由于OPCLK的频率为1.1625MHz.,故在程序中需在1#中断计数为100次后才对秒进行加1操作。
对于功能二,形态切换,则是通过在内存中设置一显示形态标志DISHM(默认为时分显示形态,初值为1),然后在有7#中断产生时,将DISHM的值与1求异或来完成形态标志的设置(1为时分显示形态,0为秒显示形态)。
对于功能三,时间修改,则在不同的显示形态下有不同的操作。
如果当前电子表处于时分显示形态,则得注意了!因为在程序中又加入了一个设置形态标志STH(默认为时的设置,初值为1)。
如果是在第一次对时分进行修改的话,只需通过向8255的C口置数,然后产生6#中断,便完成了对时的设置(C口置数均为BCD码)。
但是此后设置形态已经变为对分的设置了,如果此次并没有对分进行修改,那下一次切换到时分显示形态并要修改时间时便是从分开始设置的,如果对分进行了设置(产生了6#中断),程序又自动转入对时的设置形态。
而对秒的设置则简单多了,只需将显示形态切换到秒显示形态,然后对8255的C口置数,再产生6#中断便可对秒进行修改了。
程序会对C口输入的有效性进行检测。
2015/2/21 1:58:18 233KB 微机原理 接口 电子表
1
基于AD9910的波形发生器:(1)产生频率范围:1Hz-400MHz的正弦波(2)产生幅度范围:1mV-650mV的正弦波(初始化后为:500mV)(3)产生上上限频率、频率步进(单位:Hz)、步进时间间隔(单位:us;
输入范围:1-262us)可调的扫频波(4)利用RAM调制模式产生方波:采样时间间隔为4*(1~65536)ns
2020/1/12 11:37:48 303KB 波形发生器 DDS STM32
1
CC1110原理图及PCB,包括巴伦及阻抗婚配电路设计。
2017/1/23 7:15:46 362KB CC1110
1
利用STC15系列单片机内置SPI功能与24位ADS1256芯片通信。
TI公司的ADS1256芯片属Σ一△型,可支持单端输入和拆分输入,8路通道采样晶振选用7.80MHz,为佳,采样速度最好控制在2.5~10sps为佳经过实际电压监测,误差可以减小到0.00001V之内对适用于高精度监测仪器很有协助!
2016/11/25 4:28:44 9.96MB ADS1256
1
USB口安全芯片MFRC522射频读卡器protel设计硬件原理图+PCB文件,采用2层板设计,板子大小为131x75mm,双面规划布线.主要器件为13.56MHZ读卡芯片RC522,LCD128X64屏。
Protel99se设计的DDB后缀项目工程文件,包括完整无误的原理图及PCB印制板图,可用Protel或AltiumDesigner(AD)软件打开或修改,已经制板并在实际项目中使用,可作为你产品设计的参考。
1
采用32引脚HTSSOP封装,宽电压范围:4.5V-26V,高达1.2MHz开关频率,高效D类操作,大于90%的功率效率与低空闲损失组合在一同大大减少了散热片尺寸,高级调制系统,多重开关频率,AM干扰防止,主器件/从器件同步,带有高电源抑制比(PSRR)的反馈电源级架构减少了对于PSU的需要,可编程功率限制,差分/单端输入,带有单过滤器单声道配置的立体声和单声道模式,单一电源减少了组件数量,集成的自我保护电路包括过压、欠压、过热、DC检测、和带有错误报告的短路保护,21V时,2x50W被驱动进入一个4Ω桥接式(BTL)负载。
2021/11/2 18:37:45 22.06MB TPA3116D2
1
实验一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模块1)一、实验目的1.掌握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的基本原理,起振条件,振荡电路设计及电路参数计算。
2.通过实验掌握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大小对振荡幅度的影响。
图1-1正弦波振荡器(4.5MHz)将开关S3拨上S4拨下,S1、S2全部断开,由晶体管Q3和C13、C20、C10、CCI、L2构成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改进型振荡器——西勒振荡器,电容CCI可用来改变振荡频率。
振荡器的频率约为4.5MHz振荡电路反馈系数:F=振荡器输出通过耦合电容C3(10P)加到由Q2组成的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端,因C3容量很小,再加上射随器的输入阻抗很高,可以减小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
射随器输出信号Q1调谐放大,再经变压器耦合从J1输出。
三、实验步骤1.根据图在实验板上找到振荡器各零件的位置并熟悉各元件的作用。
2.研究振荡器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幅度的影响。
3.将开关S3拨上S4拨下,S1、S2全拨下,构成LC振荡器。
4.改变上偏置电位器RA1,记下发射极电流,并用示波器测量对应点的振荡幅度VP-P(峰—峰值)记下对应峰峰值以及停振时的静态工作点电流值。
5.经测量,停振时的静态工作点电流值为2.23mA6.分析输出振荡电压和振荡管静态工作点的关系,按以上调整静态工作点的方法改变Ieq,并测量相应的,且把数据记入下表。
Ieq(mA)1.201.401.591.802.23Up-p(mV)304348384428停振7.晶体振荡器:将开关S4拨上S3拨下,S1、S2全部拨下,由Q3、C13、C20、晶体CRY1与C10构成晶体振荡器(皮尔斯振荡电路),在振荡频率上晶体等效为电感。
8.拍摄晶振正弦波如下:f=4.19MHz四、实验结果分析分析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F对振荡器起振条件和输出波形振幅的影响,并用所学理论加以分析。
答:晶体管的起振条件是约等于0.6V,使静态工作点处于此电压附近,并加入正反馈。
同时随着静态电流的增大,输出波形的幅度也增大。
增长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和电源电压的限制,输出波形振幅不再增长,振荡建立的过程结束,放大倍数的值下降至稳定。
|AF|=1,输出波形振幅维持在一个确定值,电路构成动态平衡。
五、实验仪器1.高频实验箱1台2.双踪示波器1台3.万用表1块
1
共 53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