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完整英文版UL2849:2020StandardforElectricalSystemsforeBikes-电动自行车安规标准,本标准涵盖了由锂基可充电电池供电的电动自行车的电气系统。
电动自行车包括电动辅助循环(EPAC–踏板辅助)和非踏板辅助电动自行车。
电气系统至少由驱动单元,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MS),互连导线和电源插座组成。
根据整个系统的应用和风险,还包括证明合规性所需的任何其他组件或系统。
板外组件包括用于在充电过程中从eBike上卸下的电池充电的公用充电器,或用于在充电过程中。
2023/2/11 8:21:26 3.28MB ul 2849 eBikes 电动自行车
1
在高速的串行数据传输中,传送的数据被编码成自同步的数据流,就是将数据和时钟组合成单一的信号进行传送,使得接收方能容易准确地将数据和时钟分离,而且要达到令人满意的误码率,其关键技术在于串行传输中数据的编码方法。
8B10B作为互连接口的一种编码技术,设计简单、功能出众,因此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然而,它的系统开销高达25%,问题突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者们一直在探寻改进的方法。
本文就将介绍8B10B码的编码原理及实现方法,并介绍了一些低开销的编码技术,讨论它们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2023/1/15 23:14:25 1.83MB 8B10B编码
1
第一章1、异构网络互连的问题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举例来说,用户A可以通过接入使用以太网技术的校园网,与另外一个使用电话点对点拨号上网的用户B之间进行邮件通信,同时还和一个坐在时速300公里的高铁上的使用WCDMA手机进行3G上网的用户C进行QQ聊天。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采用不同技术的异构网络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它们的信道访问方式和数据传送方式不同,其帧格式和物理地址方式也各不相同。
2、请描述图1-2中,用户A和用户C进行QQ聊天似的数据转换和传输过程。
用户A的主机将发送的邮件数据先封装到IP数据包中,再封装到以太帧中,发送到其接入的以太网中,并到达路由器R1。
路由器R1从以太帧中提取IP数据包,根据目标IP地址选择合适的路径,再将其封装成SDH帧,转发到因特网主干网中,经过因特网主干网中若干路由器的选路和转发,到达路由器R3路由器R3从SDH帧中提取IP数据包,转换成WCDMA帧,发送到3G网络中,到达用户C的主机。
用户C的主机提取出IP数据包,最总交付到上层的邮件应用程序,显示给用户C。
4、画出TCP/IP模型和OSI模型之间的层次对应关系,并举例TCP/IP模型中各层次上的协议。
应用层:应用层对应OSI模型的上面三层。
应用层是用户和网络的接口,TCP/IP简化了OSI的会话层和表示层,将其融合到了应用层,使得通信的层次减少,提高通信的效率。
应用层包含了一些常用的、基于传输层的网络应用协议,如Telnet、DNS、DHCP、FTP、SMTP、POP3、HTTP、SNMP、RIP、BGP等。
传输层:传输层位于IP层之上,为两台主机上的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传输层协议是TCP和UDP。
网络层:网络层又称为网际层、互联网层或IP层,是TCP/IP模型的关键部分。
该层主要完成IP数据包的封装、传输、选路和转发,使其尽可能到达目的主机。
该层包括的协议主要有IP、ARP、RARP、ICMP和IGMP,其中,IP协议是网络层的核心。
网络接口层:网络接口层对应OSI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只要底层网络技术和标准支持数据帧的发送和接收,就可以作为TCP/IP的网络接口,包括前面提到的各种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技术,如以太网、电话拨号、3G网络等。
......
2023/1/13 21:50:30 44.23MB 杭电研一 徐明 高级计算机 网络
1
极品代码,完好的Android通过创建wifi热点,使手机之间可以互连,获取手机间彼此的ip地址,用socket通讯达到手机之间通信,聊天,发图片,发送文件,非常有用。
2023/1/10 23:08:51 8.94MB wifi热点
1
全书共分12章。
第一章介绍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系统结构的定义、分类、设计技术、评价标准和系统结构的发展等,第二章介绍数据表示、寻址技术、指令格式的优化设计、CSIC指令系统和RISC指令系统等,第三章介绍存储系统原理、虚拟存储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等,第四章介绍输入输出原理、中断系统、通道处理机和输入输出处理机,第五章介绍先行控制技术、流水线处理机、超标量处理机、超流水线处理机和超标量超流水线处理机等,第六章介绍向量的基本概念、向量处理机结构、提高向量处理机功能的方法、向量处理机的功能评价等,第七章介绍互连网络的基本概念、消息传递机制和互连网络实例,第八章介绍SIMD计算机模型、结构、实例和SIMD计算机的应用,第九章介绍多处理机结构、功能和Cache一致性等,第十章介绍多处理机算法,包括同步技术、并行搜索、串行算法到并行算法的转换、并行程序设计语言及其实现方法等,第十一章介绍数据流计算机、数据库机与知识库机、面向函数程序设计语言的归约机,最后第十二章是实验:DLX处理机,通过实验能够加深对本书主要内容的理解。
每章后附有大量习题。
本书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有关专业研究生的教材和有关科技工作者的专业参考书。
2016/4/24 3:06:24 39.29MB 系统结构
1
资料包含:1.基于新版2018第五版软考网络工程师相应的考点笔记。
包含:①计算机原理和操作系统②数据通信基础③广域网通信④局域网和城域网⑤无线通信网⑥网络互连与互联网⑦下一代互联网⑧网络安全⑨服务器⑩组网技术⑪网络管理⑫网络规划和设计笔记应该来说算最新的版本,服务器的一些设置和命令基于第五版教材的Server2008R2和最新版本的Linux简要命令;
组网方面集合了最新第五版教材改版的华为命令等。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笔记当中如有出现错误,请联系我勘误,感谢!)2.另外收集的新版软考的华为命令实验手册。
其他:附送CCNA第七版指南里面关于思科讲解的一种计算VLSM和CIDR的便捷块大小算法,对计算子网划分和可变长子网掩码的题非常有协助。
最后希望大家最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加油冲刺!都能顺利通过!
2015/3/6 4:16:42 14.84MB 网络工程师 考点笔记
1
【原书名】CommunicationSystemsFourthEdition【原出版社】JohnWiley【作  者】(加)SimonHaykin[同作者作品][作译者介绍]【译  者】宋铁成[同译者作品]徐平平徐志勇等【丛书名】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书号】7505382543【出版日期】2003年10月【开本】16开【页码】719【版次】1-1【内容简介】本书对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分析,力图让学生在讨论中领会通信的精髓。
全书首先给出通信系统的梗概及需要研究的关键技术,接着分章详细讨论了随机过程、连续波调制、脉冲调制、基带脉冲传输、信号空间分析、带通数据传输、扩频调制、多用户无线通信、信息论基础以及差错控制编码等。
各章都附有大量习题,便于学生实践掌握。
书中还给出了很有价值的附录,包括概率论、信号和系统描述、贝叶斯函数、超几何分布函数汇总、密码学方面的介绍以及一些有用的表格等。
全书强调通信理论的统计基础,并给出了用MATLAB模拟的8个计算机实验,这些实验几乎覆盖了各章节的主要内容,构成了独特的通信理论“软件实验室”。
【编辑推荐】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卫星与光纤等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与通信的有机结合,现代通信正经历着一场变革。
在这场变革中,各种新技术、新手段、新业务、新系统层出不穷,现代通信的内容也日趋丰富。
在通信新技术不断产生,新需求逐步扩展的背景下,建立在多网互连互通、多个系统集成、多种技术综合应用基础上的一体化通信、全球个人通信迅速发展,这就要求通信技术工作者和通信工程等专业的学生不仅深入学习本专业的典型通信系统,还要全面学习和了解目前广泛应用的各种现代通信系统,以全面、系统地了解现代通信的目的。
本书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编写的。
作者介绍:SimonHaykin是国际电子电气工程界的著名学者,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IEEE会士,于1953年获得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教授,在该校创办了通信研究实验室并长期担任主任。
他曾经获得IEEEMcNaughton奖章,在神经网络、通信、自适应滤波器等领域成果颇丰,著有多种标准教材。
目录第1章随机过程1.1简介1.2随机过程的数字定义1.3平稳过程1.4均值、相关函数和协方差函数1.5遍历过程1.6随机过程通过一个线性时不变滤波器1.7功率谱密度1.8高斯过程1.9噪声1.10窄带噪声1.11基于同相和正交分量的窄带噪声表示法1.12基于包络和相位分量的窄带噪声表示法1.13正弦信号加窄带噪声1.14计算机实验:平衰落信道1.15总结与讨论注释与参考习题第2章连续波调制第3章脉冲调制第4章基带脉冲传输第5章信号空间分析第6章通带数据传输第7章扩频调制第8章多用户无线通信第9章信息论基础第10章差错控制编码附录1概率论附录2信号与系统简述附录3贝塞尔函数附录4汇合型超几何函数附录5密码学附录6表格术语表参考文献索引
2018/10/1 10:40:26 17.56MB pdf
1
【原书名】CommunicationSystemsFourthEdition【原出版社】JohnWiley【作  者】(加)SimonHaykin[同作者作品][作译者介绍]【译  者】宋铁成[同译者作品]徐平平徐志勇等【丛书名】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书号】7505382543【出版日期】2003年10月【开本】16开【页码】719【版次】1-1【内容简介】本书对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分析,力图让学生在讨论中领会通信的精髓。
全书首先给出通信系统的梗概及需要研究的关键技术,接着分章详细讨论了随机过程、连续波调制、脉冲调制、基带脉冲传输、信号空间分析、带通数据传输、扩频调制、多用户无线通信、信息论基础以及差错控制编码等。
各章都附有大量习题,便于学生实践掌握。
书中还给出了很有价值的附录,包括概率论、信号和系统描述、贝叶斯函数、超几何分布函数汇总、密码学方面的介绍以及一些有用的表格等。
全书强调通信理论的统计基础,并给出了用MATLAB模拟的8个计算机实验,这些实验几乎覆盖了各章节的主要内容,构成了独特的通信理论“软件实验室”。
【编辑推荐】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卫星与光纤等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与通信的有机结合,现代通信正经历着一场变革。
在这场变革中,各种新技术、新手段、新业务、新系统层出不穷,现代通信的内容也日趋丰富。
在通信新技术不断产生,新需求逐步扩展的背景下,建立在多网互连互通、多个系统集成、多种技术综合应用基础上的一体化通信、全球个人通信迅速发展,这就要求通信技术工作者和通信工程等专业的学生不仅深入学习本专业的典型通信系统,还要全面学习和了解目前广泛应用的各种现代通信系统,以全面、系统地了解现代通信的目的。
本书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编写的。
作者介绍:SimonHaykin是国际电子电气工程界的著名学者,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IEEE会士,于1953年获得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教授,在该校创办了通信研究实验室并长期担任主任。
他曾经获得IEEEMcNaughton奖章,在神经网络、通信、自适应滤波器等领域成果颇丰,著有多种标准教材。
目录第1章随机过程1.1简介1.2随机过程的数字定义1.3平稳过程1.4均值、相关函数和协方差函数1.5遍历过程1.6随机过程通过一个线性时不变滤波器1.7功率谱密度1.8高斯过程1.9噪声1.10窄带噪声1.11基于同相和正交分量的窄带噪声表示法1.12基于包络和相位分量的窄带噪声表示法1.13正弦信号加窄带噪声1.14计算机实验:平衰落信道1.15总结与讨论注释与参考习题第2章连续波调制第3章脉冲调制第4章基带脉冲传输第5章信号空间分析第6章通带数据传输第7章扩频调制第8章多用户无线通信第9章信息论基础第10章差错控制编码附录1概率论附录2信号与系统简述附录3贝塞尔函数附录4汇合型超几何函数附录5密码学附录6表格术语表参考文献索引
2018/7/23 1:25:40 17.56MB pdf
1
编辑推荐本书全面论述了信号完整性问题,它以入门式的切入方式,使得读者很容易认识到物理互连影响电气功能的实质,从而可以尽快掌握信号完整性设计技术。
本书作者从实践的角度指出了造成信号完整性问题的根源,特别给出了在设计前期阶段的问题解决方案。
本书的主要内容·信号完整性和物理设计概论·带宽、电感和特性阻抗的实质含义·电阻、电容、电感和阻抗的相关分析·解决信号完整性问题的四个实用技术手段:经验法则、解析近似、数值模拟、实际测量·物理互连设计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数学推导背后隐藏的解决方案·改进信号完整性推荐的设计准则通常,大多数同类书籍都会花费大量的篇幅进行严格的理论推导和数学描述,而本书则更强调直观理解、实用工具和工程实践。
内容简介本书全面论述了信号完整性问题。
主要讲述了信号完整性和物理设计概论,带宽、电感和特性阻抗的实质含义,电阻、电容、电感和阻抗的相关分析,解决信号完整性问题的四个实用技术手段,物理互连设计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数学推导背后隐藏的解决方案,以及改进信号完整性推荐的设计准则等。
该书与其他大多数同类书籍相比更强调直观理解、实用工具和工程实践。
它以入门式的切入方式,使得读者很容易认识到物理互连影响电气功能的实质,从而可以尽快掌握信号完整性设计技术。
本书作者以实践专家的视角提出了造成信号完整性问题的根源,特别给出了在设计前期阶段的问题解决方案。
这是面向电子工业界的设计工程师和产品负责人的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在信号完整性问题出现之前能提前发现并及早加以解决,同时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指导用书。
作者简介EricBogatin,于1976年获麻省理工大学物理学士学位,并于1980年获亚利桑那大学物理硕士和博士学位。
目前是GigaTest实验室的首席技术主管。
多年来,他在信号完整性领域,包括基本原理、测量技术和分析工具等方面举办过许多短期课程,培训过4000多工程师,在信号完整性、互连设计、封装技术等领域已经发表了100多篇技术论文、专栏文章和专著。
译者简介:李玉山,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学科“电路与系统”博士生导师、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副主任、电路CAD研究所所长、全国通信ASIC委员会委员及国家IC设计西安基地专家委员。
曾于1986年和1999年分别赴美国迈阿密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合作研究机器视觉和VLSI设计。
目录第1章信号完整性分析概论1.1信号完整性的含义1.2单一网络的信号质量1.3串扰1.4轨道塌陷噪声1.5电磁干扰1.6信号完整性的两个重要推论1.7电子产品的趋势1.8新设计方法学的必要性1.9一种新的产品设计方法学1.10仿真1.11模型和建模1.12通过计算创建电路模型1.13三种测量技术1.14测量的作用1.15小结第2章时域与频域2.1时域2.2频域中的正弦波2.3频域中解决问题的捷径2.4正弦波特征2.5傅里叶变换2.6重复信号的频谱2.7理想方波的频谱2.8从频域到时域2.9带宽对上升时间的影响2.10带宽及上升时间2.11“有效的”含义2.12实际信号的带宽2.13带宽和时钟频率2.14测量的带宽2.15模型的带宽2.16互连线的带宽2.17小结第3章阻抗和电气模型3.1用阻抗描述信号完整性3.2阻抗的含义3.3实际和理想的电路元件3.4时域中理想电阻的阻抗3.5时域中理想电容的阻抗3.6时域中理想电感的阻抗3.7频域中的阻抗3.8等效电气电路模型3.9电路理论和SPICE3.10建模简介3.11小结第4章电阻的物理基础4.1将物理设计转化为电气功能4.2互连线电阻的最佳近似4.3体电阻率4.4单位长度电阻4.5方块电阻4.6小结第5章电容的物理基础5.1电容中的电流流动5.2球面电容5.3平行板近似5.4介电常数5.5电源、地平面和去耦电容5.6单位长度电容5.7二维场求解器5.8有效介电常数5.9小结第6章电感的物理基础6.1电感的含义6.2电感定律之一:电流周围将形成闭合磁力线圈6.3电感定律之二:电感是导体上流过单位安培电流时,导体周围磁力线圈的韦伯值6.4自感和互感6.5电感定律之三:当导体周围的磁力线圈匝数变化时,导体两端将产生感应电压6.6局部电感6.7有效电感、总电感或净电感及地弹6.8回路自感和回路互感6.9电源分布系统和回路电感6.10单位面积的回路电感6.11平面和过孔接触孔的回路电感6.12具有出砂孔区域的平面回路电感……第7章传输线的物理基础第8章传输线与反射第9章有损线、上升边退化和材料特性第10章传输线的串扰第11章差分对与差分阻抗附录A100条使信号完整性问题最小化的通用设计原则附录B100条估计信号完整性效应的经验法则附录C参考文献附录D术语表硬件工程师的首选发表于2008-10-280进行高速PCB板设计,必然要考虑信号完整性要求,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教授们很少有谈到这方面内容的,最多是考虑一下EMC/EMI问题,这本书很适合学生自学。
马上要读研究生了,才发现要找到一份硬件工程师的工作,要在课外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而信号完整性分析恰恰是需要学习的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好书,经典!发表于2008-10-0708:32个人评分:  过瘾受益匪浅  相当经典的书,翻译的也还可以
1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一版被列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并于2002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为了跟踪和反映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版教材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修改,补充了新内容,进一步提高了可读性和系统性。
  本书除了着重论述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基本分析方法以外,还强调采用量化的分析方法,使读者能更具体、实际地分析和设计计算机体系结构。
  全书共7章: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计算机指令集结构设计,流水线技术,指令级并行,存储层次,输入/输出系统,多处理机。
主要内容有:主要内容有: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概念以及并行性概念的发展,DLX,流水线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分析,流水线的相关问题,向量处理机,指令动态高度,超标题和超长指令字技术,分支处理技术,Cache的基本知识及提高功能的方法,廉价磁盘冗余阵列RAID,I/O系统功能分析,多处理机的存储器体系结构、互连网络、同步机制以及同时多线程技术等。
全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当今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前沿,并配有大量的实例分析。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科生或研究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手教材,也可供从事计算机事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2016/1/19 20:50:48 18.85MB 系统结构
1
共 63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