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的跨平台数据交换接口(简称“通用接口”,IDB),可以实现跨平台数据交换和搜索,能够发送、接收各种异构的数据并把收到的数据直接存放到关系数据库中,使跨平台数据交换犹如收发电子邮件那样简单,只要有了对方的接口地址,就可以把任何结构的数据发送到对方的接口数据库中。
IDB采用面向服务架构(SOA),用WEB服务实现数据交换。
2024/3/5 4:20:43 8.99MB
1
实现了串口收发图片文件功能,传送文件时,将图片文件转为字节形式,再分包传输。
2024/3/4 17:58:22 272KB 串口收发 文件传输
1
用STM8S003最小系统的PC3、PC4引脚模拟串口接收发送,接收数据用中断实现,通道检测接收引脚下降沿来开始接收数据,避免了用查询方式接收时漏掉数据的情况。
2024/2/29 9:51:17 50KB STM8 模拟 串口 中断
1
MFC之CSerialPort类双串口发送接收http://blog.csdn.net/cracent/article/details/50988742
2024/2/27 1:52:51 17.91MB MFC串口
1
基于VC2010实现的串口调试助手源代码。
将Windows串口API封装成类,既可以使用MFC消息方式接收串口数据,也可以使用Windows事件方式接收,数据发送接收的功能框架已经做好,可以很方便地在其上增加扩展自己的需要的功能。
没有使用微软自带的控件MSComm,因为该控件需要注册,不便于工程移植和可执行文件发布。
现有可以配置波特率、停止位、串口号等参数的接口,也有手动发送和定时自动发送的功能,还有自动接收串口数据显示的功能。
2024/2/24 18:08:26 886KB 串口 调试助手 VC2010
1
使用RabbitMQ3.6.4,配合WCF的发送接收消息的Demo,亲测可用,用到的Client.dll从Nuget自动下载。
2024/2/6 16:02:33 2.95MB rabbit wcf
1
利用MFC实现串口通信,用到MSCOMM32控件,能控制发送的时间,最短1ms,同时支持16进制和字符型的接收和发送,功能很强大,基于VS2010编写,研究MFC串口通信的同学值得拥有!
2023/12/27 20:41:51 53.71MB MFC 16进制 串口
1
当要求隔离的两个网络之间需要经常性传输一些文件时,使用优盘拷贝费时费力;
使用网闸,动辄花费数万至数十万元。
而此时使用“串口文件自动发送/接收系统”不失为很好的解决方案:串口文件自动发送/接收系统使用的是Zmodem文件传输协议,虽然速度不快,但不使用任何网络协议,比网闸的隔离通用网络协议功能要彻底。
串口文件自动发送/接收系统由发送端和接收端两部分组成:发送端可设置需要传输的文件夹和文件类型,支持定时检测,当发现新增文件或当文件长度、创建时间发生变化时,都会自动地通过串口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处在自动接收状态,收到文件时会自动存到指定的文件夹中。
ComSend.exe是发送端软件,ComReceive.exe是接收端软件,均为绿色软件。
串口文件自动发送/接收系统与超级终端中的Zmodem文件收发功能保持兼容。
2023/12/24 5:39:15 3.1MB 串口 文件传输
1
labview串口通讯3个线程接收验证不丢数据数据稳定校验接收同步数据后处理不影响发送接收
2023/12/21 17:49:48 56KB labview 串口 接收分开 数据校验
1
c语言利用RDMA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发送接收消息。
包含server.c和client.c,gcc编译方法和使用方法
2023/12/5 15:31:09 6KB rdma send receiv c语言
1
共 89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