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及时获取新知识、随时补充和丰富自己,已成为程序员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中,作者结合多年的学习经验总结出了提高程序员学习能力的三个要点。
程序员在IT行业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技术领域,只有持续学习新知识,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
以下是从标题、描述和部分内容中提炼出的程序员学习能力提升的三个要点:1. 善于读书:书籍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投资在书籍上是性价比极高的决策。
即使只有一页内容对你有用,它带来的潜在价值也远超书价。
选择书籍时,应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尤其是经典著作,它们往往富含深度和思想,能引导你深入理解技术本质。
对于初学者,入门书籍可以提供基础,但不宜沉迷;
实战类图书有助于提升技能,而经典书则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才能更好地领悟。
2. 高效学习:学习不仅仅是在业余时间进行,而应融入日常工作中。
但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在工作时间看书,这可能导致同事和上级的不满。
正确的方式是充分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专注于与工作直接相关的内容学习,这将使你更专注于当前任务,同时提升与工作相关的技能,为职业生涯增值。
3. 明确学习目标:学习时应有明确的方向,避免分散精力。
选择与工作需求紧密相关的技能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确保学习内容的实际应用,还能帮助你在某个领域建立专业性。
专精某一领域而非广博涉猎,可以使你在工作中表现更出色,也能为你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起来,程序员提升学习能力需要做到:选择有价值的书籍进行深入阅读,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干扰工作,以及聚焦于与工作相关技能的学习。
这样的学习策略将有助于程序员保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IT行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个人职业的成功。
2025/6/18 11:41:18 213KB
1
通过Excel2010实现的项目计划的模板,本模板实现的功能如下:1、通过Group的功能实现任务/子任务分层显示2、节假日的设置说明,见Holiday表3、使用条件格式化,绘制条形图,包括:计划任务的条形图、完成任务的条形图、当前日期的日期线4、“完成率”手工填写,未做自动计算5、“周期”计算的是工作日,扣除了节假日6、“当前日期”为工作日时,条形图中以红色线显示7、右边条形图上方的日期只显示工作日,每周5天,未扣除节假日8、“起始日期”为右边条形图上方日期条的初始日期。
修改起始日期时,右边条形图上方的日期自动计算变更,但第几周和月份需要手工处理9、使用时,最好通过插入行的方式,在当前任务区域内增加任务,如此不需要修改条件格式化的公式以及其他相关计算公式;
条形图日期长度不够的时候,通过拖拽单元格,复制公式的方式增加条形图日期长度
2025/6/18 9:03:49 322KB 项目管理
1
2019年三个省份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赛题,两套新设备的题目,包括物联网工程设计、物联网工程环境安装部署、物联网感知层设备配置与调试、pc端与移动端开发新设备,新设备两个高职题一共四套题
2025/6/17 11:22:37 3.48MB 物联网 中职 高职 技能大赛
1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图像配准是一项关键任务,它涉及到将多张图像对齐,以便进行比较、融合或分析。
OpenCV(开源计算机视觉库)提供了一系列工具和算法来执行这项工作,其中包括相位相关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利用OpenCV实现相位相关图像配准,并详细介绍相关知识点。
相位相关是一种非像素级对齐技术,它通过计算两个图像的频域相位差异来确定它们之间的位移。
这种方法基于傅里叶变换理论,傅里叶变换可以将图像从空间域转换到频率域,其中图像的高频成分对应于图像的边缘和细节,低频成分则对应于图像的整体结构。
我们需要理解OpenCV中的傅里叶变换过程。
在OpenCV中,可以使用`cv::dft`函数对图像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
这个函数将输入的图像转换为频率域表示,结果是一个复数矩阵,包含了图像的所有频率成分。
然后,为了进行相位相关,我们需要计算两个图像的互相关。
这可以通过将一个图像的傅里叶变换与另一个图像的共轭傅里叶变换相乘,然后进行逆傅里叶变换得到。
在OpenCV中,可以使用`cv::mulSpectrums`函数来完成这个步骤,它实现了复数乘法,并且可以指定是否进行对位相加,这是计算互相关的必要条件。
接下来,我们获得的互相关图在中心位置有一个峰值,该峰值的位置对应于两幅图像的最佳位移。
通过找到这个峰值,我们可以确定图像的位移量。
通常,这可以通过寻找最大值或最小二乘解来实现。
OpenCV提供了`cv::minMaxLoc`函数,可以帮助找到这个峰值。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噪声和图像不完全匹配的情况。
为了提高配准的准确性,可以采用滤波器(如高斯滤波器)预处理图像,降低噪声影响。
此外,还可以通过迭代或金字塔方法逐步细化位移估计,以实现亚像素级别的精度。
在实现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图像尺寸:为了进行傅里叶变换,通常需要将图像尺寸调整为2的幂,OpenCV的`cv::getOptimalDFTSize`函数可以帮助完成这一操作。
2.零填充:如果图像尺寸不是2的幂,OpenCV会在边缘添加零,以确保傅里叶变换的效率。
3.归一化:为了使相位相关结果更具可比性,通常需要对傅里叶变换结果进行归一化。
一旦得到配准参数,可以使用`cv::warpAffine`或`cv::remap`函数将一幅图像变换到另一幅图像的空间中,实现精确对齐。
总结来说,OpenCV提供的相位相关方法是图像配准的一种高效工具,尤其适用于寻找微小的位移。
通过理解和运用上述步骤,开发者可以在自己的项目中实现高质量的图像配准功能。
2025/6/17 6:37:22 204KB OpenCV 相位相关 图像配准
1
书名:《工业控制计算机典型应用系统编程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李江全.葛云.王丽.万畅)PDF格式扫描版,全书分为11章,共389页。
2012年1月出版。
内容简介本书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较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了工业控制计算机典型应用系统,内容包括:利用PC与PLC、PC与PCI数据采集卡、PC与USB数据采集模块、PC与CAN总线模块、PC与单片机、PC与无线数传模块、PC与GSM短信模块、PC与智能仪器及PC与远程I/O模块等组成的控制系统设计。
每个实例首先介绍了相关的硬件技术,然后给出具体的测控线路和完整的VisualBasic、Delphi和KingView程序。
为方便读者学习,本书提供超值配套光盘,内容包括所有实例的源程序、程序运行录屏、系统测试录像、软/硬件资源等。
目录第1章基于三菱PLC的控制系统11.1三菱PLC特殊功能模块与通信协议11.1.1FX2N系列PLC的特殊功能模块11.1.2三菱PLC编程口通信协议81.2PC与三菱FX2NPLC组成的控制系统161.2.1设计任务161.2.2线路连接161.2.3三菱PLC端测控程序设计171.2.4PC端VisualBasic测控程序设计211.2.5PC端Delphi测控程序设计241.2.6PC端KingView测控程序设计28第2章基于西门子PLC的控制系统372.1西门子PLC模拟量扩展模块与通信协议372.1.1西门子PLC模拟量输入模块372.1.2西门子PLCPPI通信协议412.2PC与西门子S7-200PLC组成的控制系统452.2.1设计任务452.2.2线路连接452.2.3西门子PLC端测控程序设计462.2.4PC端VisualBasic测控程序设计502.2.5PC端Delphi测控程序设计532.2.6PC端KingView测控程序设计58第3章基于PCI数据采集卡的控制系统643.1典型数据采集卡简介643.1.1数据采集系统概述643.1.2基于PC的DAQ系统组成673.1.3用PCI-1710HG数据采集卡组成的测控系统703.1.4PCI-1710HG数据采集卡的安装与测试723.2PC与PCI-1710HG数据采集卡组成的控制系统803.2.1设计任务803.2.2线路连接803.2.3VisualBasic测控程序设计813.2.4Delphi测控程序设计883.2.5KingView测控程序设计100第4章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1084.1典型单片机开发板简介1084.1.1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组成1084.1.2单片机开发板B的功能1114.1.3单片机开发板B的主要电路1124.2PC与单片机开发板B组成的控制系统1144.2.1设计任务1144.2.2线路连接1154.2.3单片机端C51测控程序设计1164.2.4单片机端汇编测控程序设计1234.2.5PC端VisualBasic测控程序设计1314.2.6PC端Delphi测控程序设计135第5章基于分布式I/O模块的控制系统1415.1典型分布式I/O模块简介1415.1.1集散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特点1415.1.2ADAM4000远程数据采集控制系统1435.1.3ADAM4000系列模块简介1455.1.4ADAM4000系列模块的软件安装1525.2PC与ADAM4000系列模块组成的测控系统程序设计1555.2.1设计任务1555.2.2线路连接1565.2.3VisualBasic测控程序设计1565.2.4Delphi测控程序设计1595.2.5KingView测控程序设计163第6章基于CAN总线模块的控制系统1706.1典型CAN总线功能模块简介1706.1.1现场总线控制技术概述1706.1.2CAN总线控制技术概述1726.1.3CAN接口卡与iCAN系列功能模块简介1766.2PC与iCAN-4000系列模块组成的控制系统1796.2.1设计任务1796.2.2线路连接1796.2.3VisualBasic测控程序设计1806.2.4Delphi测控程序设计185第7章基于USB数据采集模块的控制系统1927.1USB总线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1927.1.1USB总线及其数
2025/6/16 3:44:16 28.68MB 串口通信
1

OA(Office Automation)管理系统,全称为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集成各种信息技术,旨在提升办公效率,优化工作流程,实现无纸化办公,促进组织内部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
本系列围绕OA管理系统展开,下面将详细探讨OA管理系统的构成、功能、实施要点以及对企业的价值。
OA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包括:1. 工作流管理:工作流是OA系统的核心,它定义了业务过程中的任务分配、审批流转和状态跟踪。
通过自定义工作流程,可以实现表单设计、流程审批、任务分配等,提高工作效率。
2. 文档管理:文档管理模块负责电子文档的创建、存储、版本控制、权限管理、检索和分享,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可访问性。
3. 协同办公:OA系统支持即时通讯、公告通知、日程管理、会议安排、任务协作等功能,加强团队间的沟通与协作。
4. 信息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展示,员工可以根据角色和需求定制自己的工作界面,获取相关信息。
5. 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报表和数据分析工具,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他们了解企业运营状况,制定策略。
6. 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监控。
实施OA管理系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需求分析:明确企业的需求,根据业务流程进行系统规划,避免盲目引入功能,造成资源浪费。
2. 系统选型:选择适合企业规模和技术实力的OA产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扩展性和兼容性。
3. 用户培训:确保员工能熟练操作系统,减少抵触心理,提高使用率。
4. 流程优化:结合OA系统,重新审视并优化现有工作流程,实现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5. 数据迁移:如有旧系统,需做好数据迁移,确保历史信息的连续性。
6. 后期维护:持续关注系统运行情况,定期升级和维护,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变化。
OA管理系统为企业带来的价值主要体现在:1. 提高效率:自动化处理日常办公事务,减少人工干预,提升工作效率。
2. 降低成本:减少纸张、打印等资源消耗,降低办公成本。
3. 强化管理:规范工作流程,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内部的规范化运作。
4. 协同办公: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增强团队协作,提升整体执行力。
5. 决策支持:通过数据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实时、准确的决策依据。
OA管理系统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化转型,提升竞争力。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灵活运用OA系统,充分发挥其优势,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2025/6/16 2:42:06 29.7MB
1

【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改善方案】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正寻求改善其人力资源管理,以适应其作为全球生物科技制药公司的战略定位。
此改善方案由深圳市博信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提供,旨在解决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在创业期,企业通常面临资金短缺、人才招聘和市场开拓的挑战,此时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是大量招聘并建立基本的薪酬制度。
随着企业进入稳步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关注人才流失、培训和发展,以确保制度公平和稳定。
在企业“上台阶”阶段,企业文化建设、制度优化以及品牌经营成为重点,此时应注重员工与工作的融合,建立更为丰富和人性化的薪酬体系。
珠海亿胜目前可能面临系统性问题,而非单一模块的改良能解决。
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是基础,能明确职位要求、绩效任务和角色,构建战略导向的薪酬体系,影响员工行为,促进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
招聘体系也需基于科学的职位分析,并通过绩效评价确保效果。
博信达公司提出的指导思想包括:1. 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系统化管理效率。
这意味着任何调整都应考虑全局影响,避免局部改革的局限性,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整体性和关联性。
2. 建立战略性的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体系。
员工满意度源于价值评价和分配的合理与否,因此,建立职位评估、绩效管理和薪酬体系是吸引、留住和激励优秀员工的关键。
方案建议从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估开始,但同时要考虑绩效和薪酬体系的设计。
职位评价是确定职位相对价值的过程,用于构建统一的职位结构。
这涉及对职位内容、价值和市场水平的综合考量,以确保公平性和竞争力。
咨询的目标不仅是制定制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来提高效率,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
咨询公司的价值在于帮助企业构建前瞻性的、自我完善的管理系统,赋予企业应对变化的能力。
珠海亿胜的人力资源改善方案将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过程,涵盖了从职位定义、价值评估、绩效管理到薪酬激励的多个层面,旨在打造一个适应企业发展、激发员工潜力的高效人力资源体系。
2025/6/16 2:41:58 79KB
1

数据挖掘技术在科技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一、数据挖掘的定义与目的数据挖掘是一种从大量数据中抽取或“挖掘”信息的过程,旨在发现数据中的潜在规律、模式和关联关系。
它不是简单的数据查询或者数据处理,而是通过特定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期得到非平凡的、隐含的、先前未知的且具有潜在价值的信息或知识。
这一技术对于科技信息管理尤其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管理者从海量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数据,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数据挖掘在科技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科技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导致了信息量的大幅增长,给信息的提取带来了难度。
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有效地挖掘海量数据背后未知的规律或模式,为科技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支持。
在科技信息管理中,数据挖掘可以用来分析科技人员、科技成果、科技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数据挖掘模型,发现三者之间的深层关系,为科技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三、数据挖掘技术的分类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分为多个类别,其中包括关联规则、决策树、聚类、分类、变化和偏差分析、回归分析、Web页挖掘等。
每种技术有其特定的适用场景和分析方法。
例如,关联规则挖掘主要通过发现不同数据项集之间的隐藏关联规则来工作,而决策树分析则是构建一个模型,用以预测目标变量的值。
四、关联规则与Apriori算法关联规则挖掘在数据挖掘中是一种重要的技术。
它通过在数据库中找出置信度和支持度都大于给定阈值的规则,揭示数据项集之间的潜在关联。
Apriori算法是挖掘布尔关联规则频繁项集的算法之一,基于两阶段频集的递推思想,主要通过逐层搜索迭代方法,从大量数据中找出项集之间的关系或规则。
该算法对于处理科技信息管理中的大量数据尤为有效。
五、数据挖掘过程数据挖掘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问题定义、数据抽取、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结果评估与表示等。
在问题定义阶段,首先要明确数据挖掘的目标和任务;
数据抽取阶段,是从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提取相关数据;
数据预处理阶段,对提取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等操作,使之适合进行挖掘;
数据挖掘阶段,运用特定算法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提取信息和知识;
最后在结果评估与表示阶段,对挖掘出的模式进行评价,并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展示结果。
六、数据挖掘在安阳市科技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实例文章中提到安阳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利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安阳市科技信息管理系统,对512名科技人员、899项科技成果和3014项科技项目进行关联分析。
通过构建数据挖掘模型,研究科技人员的年龄、职称、单位等信息与所产出的科技成果、参与的科技项目之间的关联规则。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发现隐藏的关系和规律,还能够为科技人才合理分配和科技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七、数据准备与处理数据准备是数据挖掘过程中的首要步骤,它包括数据选择、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变换等环节。
数据选择需要从现有的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提取相关数据,形成目标数据集。
数据预处理和变换则是为了消除数据中的噪声和不一致性,提高数据质量,确保挖掘结果的准确性。
八、结论随着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挖掘技术已经成为科技信息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它能够从庞大的科技信息数据库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帮助管理者做出更加精准和高效的决策。
通过持续研究和实践,数据挖掘在科技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对科技进步的贡献也将更加显著。
2025/6/16 2:41:25 274KB
1

Java中的Timer和TimerTask简介(附完整代码实例)。
在Java中,Timer和TimerTask是两个经常用来实现定时器的类。
这两个类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可以完成我们对定时器的绝大多数需求。
Timer是一种定时器工具,用来在一个后台线程计划执行指定任务,并可以按计划一次或反复多次执行一个任务。
它是用来执行任务的类,接收一个TimerTask实例作为参数。
通常,Timer类有两种执行任务的模式。
最常用的是schedule模式,它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执行任务:在某个特定时刻开始执行任务;
从当前时刻开始,在某个固定时段之后开始执行任务。
这两种方式都可以指定任务重复执行的频率。
另一种执行任务的模式是scheduleAtFixedRate。
在这种模式下,Timer类会尽量使任务保持在一个固定的频率下重复执行。
TimerTask一个抽象类,它的子类代表一个可以被Timer计划的任务。
2025/6/15 22:25:35 28KB
1

在C语言的教学过程中,递进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强调由浅入深、逐步推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编程概念。
这种方法的核心理念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一系列简单的步骤,逐步引导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函数、指针等核心概念。
基础阶段,学生应先了解C语言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的语法结构,如变量、常量的声明和使用,以及基本的数据类型(如int、char、float等)。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C语言的书写规则,并通过编写简单的程序进行实践,例如打印"Hello, World!"。
接着,进入控制结构的学习,包括条件语句(if...else、switch)和循环(for、while、do...while),这是程序逻辑控制的关键部分。
通过实例,学生可以理解如何根据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块,以及如何重复执行某段代码直到满足特定条件。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然后,深入到函数的使用,函数是C语言中模块化编程的基础。
学生需要理解函数的定义、调用,参数传递,以及如何使用函数实现更复杂的任务。
此外,还需要介绍标准库函数,如数学函数、输入输出函数等,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接下来,讲解指针,这是C语言的一大特色,也是难点所在。
学生需要掌握指针的声明、赋值,以及通过指针操作内存的方式。
理解指针与数组、函数的关系,以及动态内存分配(malloc、calloc、realloc、free)的概念,这对于提高程序设计的灵活性至关重要。
在递进式教学的过程中,实践是必不可少的。
每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都应配以相应的编程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小项目,如实现简单的计算器或文本处理程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的选择也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
推荐使用经典的C语言教材,如《C程序设计语言》(K&R)和《C Primer Plus》等,这些书籍以清晰易懂的语言解释了C语言的各个方面,并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习题。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开源项目,阅读和分析他人的代码,这不仅能加深对C语言的理解,还能让他们接触到实际工程中的编程实践,从而提升综合能力。
递进式教学在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旨在创造一个有序、系统的学习环境,通过逐步深化和实践,帮助学生克服编程初学者常遇到的困难,最终掌握C语言并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5/6/15 22:23:17 670KB
1
共 1000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