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神经网络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原理和实验结果
2024/2/2 10:05:23 178KB 神经网络 实验报告
1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Bayes分类器设计”和“基于Fisher准则线性分类器设计”,有实验原理,有代码,有图,有分析。
2023/12/9 5:52:52 175KB 模式识别 实验报告 分类器设计
1
LPM_ROM和LPM_RAM设计一实验目的掌握FPGA中LPM_ROM的设置:1作为只读寄存器ROM的工作特性和配置方法;
2学习将程序代码或数据以MIF格式文件加载于LPM_ROM中;
掌握lpm_ram_dp的参数设置和使用方法:1掌握lpm_ram_dp作为随即存储器RAM的设置;
2掌握lpm_ram_dp的工作特性和读写方法;
3掌握lpm_ram_dp的仿真测试方法。
二实验要求1LPM_ROM定制和测试LPM_ROM的参数设置:LPM_ROM中数据的写入,即初始化文件的编写;
LPM_ROM的实际应用,在GW48实验台上用N0.0电路模式测试。
2LPM_RAM定制和测试LPM_RAM的参数设置;
LPM_RAM的实际应用,在GW48实验台上用N0.0电路模式测试。
三实验原理用户可编程硬件FPGA芯片设计,有许多可调用参数化库模块LPM(LibraryParameterizedModules),课直接调用设置,利用嵌入式阵列块EAB(EmbedArrayBlock)构成lpm_ROM,lpm_RAM等各种存储器结构。
Lpm_ROM有5组信号:地执信号address[];
数据信号q[];时钟信号inclock、outclock;允许信号memenable.其参数是可以设定的。
由于ROM是只读寄存器,它的数据口试单向的输出端口,数据是在对FPGA现场配置时,通过配置文件一起写入存储单元的。
Lpm_ram_dq的输入/输出信号如下:地址信号address[];RAM_dqo的存储单元地址;
数据输入信号DATA[]RAM_dqo的数据输入端;
数据输出信号Q[];
RAM_dqo的数据输出端;
时钟信号CLK;读/写时钟脉冲信号;
读写信号W/R读/写控制信号端数据从总线端口DATA[]输入。
丹输入数据和地址准备好以后,由于在inclock上的信号是地址锁存时钟,当信号上升沿到来时,地址被锁存,于是数据被写入存储单元。
数据的读出控制是从A[]输入存储单元地址,在CLK信号上升沿到来时,该单元数据从Q[]输出。
W/R为读/写控制端,低电平时进行读操作,高电平时进行写操作;
四实验步骤
2023/11/14 3:08:52 123KB LPM_ROM和LPM_RAM设计
1
软件测试项目实例,包括详细的实验文档报告(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截图等),logiscop白盒测试程序,qtp黑盒测试程序。
1
VLAN的基本配置实验(原理+实验).docx
2023/9/11 16:06:39 302KB VLAN 虚拟局域网 虚拟局域网原理
1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三角形形状判定问题一、实验环境VisualC++6.0软件环境二、实验原理软件测试是通过运行所开发的软件产品,识别和控制软件缺陷,以验证和确认用户需求已得到满足的过程。
三、开发程序清单
2023/8/20 16:53:30 81KB 软件测试 实验报告 VC++
1
一个完整的信号检测课程中,关于线性调频信号匹配滤波的实验报告,有实验原理、实验分析和实验体会等,最后还附上了实验的matlab程序,非常完整!非常好用!
1
相关分析法辨识脉冲响应,包括实验原理和源代码
2023/8/2 15:55:19 405KB 相关分析法
1
【实验目的】1.理解死锁的概念;
2.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银行家算法程序,以加深对死锁的理解。
【实验准备】1.产生死锁的原因竞争资源引起的死锁进程推进顺序不当引起死锁2.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互斥条件请求和保持条件不剥夺条件环路等待条件3.处理死锁的基本方法预防死锁避免死锁检测死锁解除死锁【实验内容】1.实验原理银行家算法是从当前状态出发,逐个按安全序列检查各客户中谁能完成其工作,然后假定其完成工作且归还全部贷款,再进而检查下一个能完成工作的客户。
如果所有客户都能完成工作,则找到一个安全序列,银行家才是安全的。
与预防死锁的几种方法相比较,限制条件少,资源利用程度提高了。
缺点:该算法要求客户数保持固定不变,这在多道程序系统中是难以做到的;
该算法保证所有客户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满足,但实时客户要求快速响应,所以要考虑这个因素;
由于要寻找一个安全序列,实际上增加了系统的开销.Bankeralgorithm最重要的一点是:保证操作系统的安全状态!这也是操作系统判断是否分配给一个进程资源的标准!那什么是安全状态?举个小例子,进程P需要申请8个资源(假设都是一样的),已经申请了5个资源,还差3个资源。
若这个时候操作系统还剩下2个资源。
很显然,这个时候操作系统无论如何都不能再分配资源给进程P了,因为即使全部给了他也不够,还很可能会造成死锁。
若这个时候操作系统还有3个资源,无论P这一次申请几个资源,操作系统都可以满足他,因为操作系统可以保证P不死锁,只要他不把剩余的资源分配给别人,进程P就一定能顺利完成任务。
2.实验题目设计五个进程{P0,P1,P2,P3,P4}共享三类资源{A,B,C}的系统,{A,B,C}的资源数量分别为10,5,7。
进程可动态地申请资源和释放资源,系统按各进程的申请动态地分配资源。
要求程序具有显示和打印各进程的某一时刻的资源分配表和安全序列;
显示和打印各进程依次要求申请的资源号以及为某进程分配资源后的有关资源数据。
3.算法描述我们引入了两个向量:Resourse(资源总量)、Available(剩余资源量)以及两个矩阵:Claim(每个进程的最大需求量)、Allocation(已为每个进程分配的数量)。
它们共同构成了任一时刻系统对资源的分配状态。
向量模型:R1R2R3矩阵模型:R1R2P1P2P3这里,我们设置另外一个矩阵:各个进程尚需资源量(Need),可以看出Need=Claim–Allocation(每个进程的最大需求量-剩余资源量)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描述银行家算法:设Request[i]是进程Pi的请求向量。
如果Request[i,j]=k,表示Pi需k个Rj类资源。
当Pi发出资源请求后,系统按下述步骤进行检查:(1)if(Request[i]<=Need[i])goto(2);elseerror(“overrequest”);(2)if(Request[i]<=Available[i])goto(3);elsewait();(3)系统试探性把要求资源分给Pi(类似回溯算法)。
并根据分配修改下面数据结构中的值。
剩余资源量:Available[i]=Available[i]–Request[i];
已为每个进程分配的数量:Allocation[i]=Allocation[i]+Request[i];
各个进程尚需资源量:Need[i]=Need[i]-Request[i];(4)系统执行安全性检查,检查此次资源分配后,系统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若安全,才正式将资源分配给进程以完成此次分配;
若不安全,试探方案作废,恢复原资源分配表,让进程Pi等待。
系统所执行的安全性检查算法可描述如下:设置两个向量:Free、Finish工作向量Free是一个横向量,表示系统可提供给进程继续运行所需要的各类资源数目,它含有的元素个数等于资源数。
执行安全算法开始时,Free=Available.标记向量Finish是一个纵向量,表示进程在此次检查中中是否被满足,使之运行完成,开始时对当前未满足的进程做Finish[i]=false;
当有足够资源分配给进程(Need[i]<=Free)时,Finish[i]=true,Pi完成,并释放资源。
(1)从进程集中找一个能满足下述条件的进程Pi①Finish[i]==false(未定)②Need[i]<=Free(资源够分)(2)当Pi获得资源后,认为它完成,回收资源:Free=Free
2023/7/22 22:21:56 17KB 银行家算法 操作系统
1
四阶Runge-Kutta方法,计算机数值方法实验,包含实验原理、目的内容、源程序代码、运转结果截图....
2023/2/20 21:19:42 73KB 四阶Runge-Kutta方法
1
共 46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