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了多线程基本内容的讲解以及代码实现,多线程同步的四种方法(临界区、互斥、事件、信号量)的实现。
2024/7/10 10:26:27 7.3MB VC++ 多线程 线程同步 MultiThread
1
这本书主要是讲在使用C++11特性时对并发的深入探讨。
它是由作为语言新线程支持基础的BoostThread库的主要开发及维护人员编写的。
总之,作者很有权威性。
该书从最基础的东西开始,假设读者已经有良好(甚至是非常好)的语言基础,但是首次接触并行代码。
该书逐步地探讨了一些由并发带来的问题,讲述了互斥的解决方案和局限性,以及它们是如何在C++11中实现的。
接下来讲述了C++的内存模型和原子类型。
最后,深入探讨了基于锁和无锁数据结构的设计。
这是自从HerbSutter在书中讨论这个话题之后,我所见过的最好的处理方法。
这本书很全面地涵盖了一些真正重要的话题,这些话题在其他书籍中是经常被忽略的,比如像,多线程的代码设计,线程应用程序的调试。
当然,在我看来,这两者都描述得太少了。
书中大部分内容都是作为参考资料(就单独的C++线程库就有差不多130页)。
另一个附录是一个完整的消息框架,并给出了代码和注解。
毫无疑问,作者还是花费了很大的心思,相关的内容都讲到了。
对于这本书,我也有不满意之处,但是它们都微不足道。
第一个就是你必须深入了解C++,否则阅读起来比较困难。
另一个就是作者最后一章讲述的线程池,用红色字体显示的”高级线程”。
在我看来,线程池在并发处设定标记很有意思,但是很可惜,作者却在这儿停笔了。
由此可得知,虽然作者在目录有提及到角色模型,但并没有进行讲解,就好像它压根儿不存在一样,可能在William看来,它其实对好几种语言至关重要,却不包括C++。
总的来说,这些不满意之处只能反应我的偏好,不能说明这本书有缺陷。
William的这本书非常棒,至少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能称得上是这个领域的典型著作。
如果你想更仔细地看下这本书的内容,我们最近在一篇很受欢迎的文章里”WaitingforOne-OffEventswithFutures。
”有摘选了一些片段。
2024/7/2 3:36:47 2.13MB C++ 并发
1
不少程序在运行时会创建/打开全局Mutex,来限制用户多开
2024/7/1 21:23:57 10.67MB QueryObject
1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量不断增大,业务逻辑也日趋复杂,对系统的高并发访问、海量数据处理的场景也越来越多。
如何用较低成本实现系统的高可用、易伸缩、可扩展等目标就显得越发重要。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系统架构也在不断演进。
传统的集中式系统已经逐渐无法满足要求,分布式系统被使用在更多的场景中。
分布式系统由独立的服务器通过网络松散耦合组成。
在这个系统中每个服务器都是一台独立的主机,服务器之间通过内部网络连接。
分布式系统有以下几个特点:可扩展性:可通过横向水平扩展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吞吐量。
高可靠性:高容错,即使系统中一台或几台故障,系统仍可提供服务。
高并发性:各机器并行独立处理和计算。
廉价高效:
1
问题:哲学家就餐问题可以这样表述,假设有六位哲学家围坐在一张圆形餐桌旁,做以下两件事情之一:吃饭,或者思考。
吃东西的时候,他们就停止思考,思考的时候也停止吃东西。
餐桌中间有一大碗意大利面,每两个哲学家之间有一只筷子。
因为用一只筷子很难吃到意大利面,所以假设哲学家必须用两只筷子吃东西。
他们只能使用自己左右手边的那两只筷子。
解决方式:采用互斥量来解决该问题,每互斥量代表一只筷子。
哲学家必须等待身边两只筷子同时可以使用的时候才可以进餐,当使用一会之后,需要自动释放该互斥量(筷子),其他哲学家就可以进行抢占使用。
2024/6/9 8:44:09 37KB .net c# 多线程 互斥体
1
c++多线程库的使用demo,介绍了互斥库mutex的使用方式
2024/6/9 1:07:12 3KB c++11 多线程库
1
实验一进程同步互斥——不死锁的哲学家问题  (1)输入的形式和输入值的范围;
  由于这个是一个按钮实现监控,界面提供视图的程序,所以并不需要别的附加的输入,只需要点击相应的按钮即可。
按钮有开始、暂停、结束(退出)。
实验只需要按动开始键,即可以直观形象地看到哲学家吃面条问题在随机时间下的解决情况,方便用户查看。
  输出的形式;
  输出的形式,是以可视化界面的形式,哲学家和筷子的状态以图片的形式显示出来,可以看到是饥饿还是进餐或思考状态。
而提示输出是以String的形式显示在界面右下角的位置的。
方便用户更客观的查看进程的运行情况。
  程序所能达到的功能;
  该程序能解决经典的哲学家吃面条问题的问题,即死锁问题。
在此题中,筷子是一个共享的但是要互斥使用的临界资源,当前筷子是否被占用,其他哲学家的状态,都是需要进行交互的,于是涉及同步互斥的问题。
该程序能解决死锁问题及将哲学家的状态用可视化的界面显示出来,所以比较客观的让我们理解了这个问题的实现。
1
1.采用重叠I/O方式实现的socket网络编程,异步非阻塞方式,代码效率比阻塞式的socket编程方式高。
2.实现了TCPserver方式,只用于服务端,可以支持多客户端。
3.可以使用在各种场合用于监控网络数据。
4.代码封装成库形式,非常方便移植。
5.本程序使用到了多线程技术,互斥同步线程技术,同时支持多通道连接技术,非常经典,程序注释完整,思路清晰。
2024/5/26 13:13:36 1.84MB 网络编程
1
《嵌入式Qt实战教程》是配合QtGUI程序设计的指导教材,独立于任何Qt编程教科书。
主要内容有常用GUI介绍、Qt开发工具的安装及其优点、Qt入门、窗口的布局、信号和槽机制、常见对话框的使用、主窗口(QMainWindow类)的使用、菜单和工具条的实现、鼠标和键盘事件、Qt进程与线程、网络编程、互斥锁等。
最后还详细讲解了Qt的一些应用小项目,并列出了全部源代码,如图片浏览器、MP3播放器、网络视频播放器、门禁机项目。
2024/5/12 9:24:41 43.44MB 嵌入式 Q t实战 教程
1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指导书实验一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模拟进程调度一、实验任务1、在WINDOWS2000环境下,创建一个控制台进程,此进程包括4个线程:2个生产者线程和2个消费者线程。
2、用信号量机制解决进程(线程)的同步与互斥问题。
二、实验目的1.掌握基本的同步互斥算法,理解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型。
2.了解Windows2000/XP中多线程的并发执行机制,线程间的同步和互斥。
3.学习使用Windows2000/XP中基本的同步对象,掌握相应的API。
三、实验要求1.生产者消费者对缓冲区进行互斥操作。
2.缓冲区大小为10,缓冲区满则不允许生产者生产数据,缓冲区空则不允许消费者消费数据。
3.生产者消费者各循环操作50次。
四、设计思路和采取的方案1.利用windows提供的API函数CreateSemaphore()创建信号量对象;
CreateThread()创建线程;
WaitForSingleObject()执行P操作;
ReleaseSemaphore()执行V操作;
WaitForMultipleObjects()主进程等待线程的结束等函数进行设计。
2.在Windows中,常见的同步对象有:信号量(Semaphore)、互斥量(Mutex)。
使用这些对象都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创建或者初始化;
接着请求该同步对象,随即进入临界区,这一步对应于互斥量的上锁;
最后释放该同步对象,这对应于互斥量的解锁。
这些同步对象在主进程中创建,在其子线程中都可。
实验二存储管理一、目的和要求1.实验目的(1)掌握时间片轮换的进程调度算法;
(2)掌握带优先级的进程调度算法;
(3)选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
2、实验学时:2学时3、实验要求(1)自定义PCB的数据结构;
(2)使用带优先级的时间片轮转法调度进程,每运行一个时间片,优先级减半。
(3)命令集A)create随机创建进程,进程的优先级与所需要的时间片随机决定;
B)ps查看当前进程状态C)sleep命令将进程挂起D)kill命令杀死进程E)quit命令退出二、实验内容根据教师指定的实验课题,完成设计、编码、测试工作。
实验三虚拟存储器一、目的和要求1.实验目的(1)掌握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
(2)掌握随机替换页面置换算法;
(3)掌握OPT页面置换算法;
(4)掌握最近最少使用页面置换算法;
(5)熟悉抖动现象及其产生原理;
(6)熟悉C/C++编程。
2、实验学时:2学时3、实验要求(1)进程占用内存空间共640K,页面大小是1K/2K/4K/8K;
(2)随机生成256个页面置换次序;
(3)用于分配页面大小的内存总空间是32K;
(4)给出四种页面置换算法的换页过程,并计算各自的缺页率。
二、实验内容编写程序,使用四种不同的页面替换策略算法进行页面替换。
分别是先进先出,随机替换,时钟页面替换,最近最久未使用页面替换,并计算缺页率。
1
共 76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