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文件的一个labview连续写操作的程序,可对文本文件连续写入,并带有换行功能,采用事件结构控制写入,效率高
2024/2/9 15:13:05 12KB txt文件 文本文件 labview 连续写
1
分段低次插值函数都有一致收敛性,但光滑性较差,对于像高速飞机的机翼形线,船体放样等型值线往往要求有二阶光滑度,即有二阶连续导数,早期工程师制图时,把富有弹性的细长木条(所谓样条)用压铁固定在样点上,在其他地方让它自由弯曲,然后画下长条的曲线,称为样条曲线。
它实际上是由分段三次曲线并接而成,在连接点即样点上要求二阶导数连续,从数学上加以概括就得到数学样条这一概念。
2024/2/8 6:53:38 132KB 三次样条插值,三弯矩
1
针对铝土矿连续磨矿过程球磨机节能降耗问题以及铝土矿来源复杂、品位差异大等特点,提出了球磨机多目标多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状态空间浓度预测模型和粒级质量平衡加权多模型细度预测模型.然后构建了包含磨机排矿浓细度区间控制和经济性能指标的多目标优化结构的多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最后采用乘子罚函数法求解控制器局部最优解.仿真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1
自1897年马可尼(Marconi)第一次展示了无线电使用在英格兰海峡里行驶的船只保持连续不断的通信能力以来,运动中的通信能力已经得到举世瞩目的发展
2024/2/7 16:02:19 20.01MB 无线 通信
1
在分步傅里叶法求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时间窗口和步长动态自适应调整的改进算法,该算法根据时域脉冲的扩散情况调整时间窗口,采用局部误差法控制计算步长,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提高了计算效率。
讨论了数值计算时如何正确选取正、逆傅里叶变换的形式,分析了如何由离散的计算结果近似连续的时域和频域波形。
模拟了光子晶体光纤中超连续谱的产生,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1
//***************************************************voidSingle_Write_HMC5883(ucharREG_Address,ucharREG_data){HMC5883_Start();//起始信号HMC5883_SendByte(SlaveAddress);//发送设备地址+写信号HMC5883_SendByte(REG_Address);//内部寄存器地址,请参考中文pdfHMC5883_SendByte(REG_data);//内部寄存器数据,请参考中文pdfHMC5883_Stop();//发送停止信号}//********单字节读取内部寄存器*************************ucharSingle_Read_HMC5883(ucharREG_Address){ucharREG_data;HMC5883_Start();//起始信号HMC5883_SendByte(SlaveAddress);//发送设备地址+写信号HMC5883_SendByte(REG_Address);//发送存储单元地址,从0开始HMC5883_Start();//起始信号HMC5883_SendByte(SlaveAddress+1);//发送设备地址+读信号REG_data=HMC5883_RecvByte();//读出寄存器数据HMC5883_SendACK(1);HMC5883_Stop();//停止信号returnREG_data;}//******************************************************////连续读出HMC5883内部角度数据,地址范围0x3~0x5////******************************************************voidMultiple_read_HMC5883(void){uchari;HMC5883_Start();//起始信号HMC5883_SendByte(SlaveAddress);//发送设备地址+写信号HMC5883_SendByte(0x03);//发送存储单元地址,从0x3开始HMC5883_Start();//起始信号HMC5883_SendByte(SlaveAddress+1);//发送设备地址+读信号for(i=0;i<6;i++)//连续读取6个地址数据,存储中BUF{BUF[i]=HMC5883_RecvByte();//BUF[0]存储数据if(i==5){HMC5883_SendACK(1);//最后一个数据需要回NOACK}else{HMC5883_SendACK(0);//回应ACK}}HMC5883_Stop();//停止信号Delay5ms();}//初始化HMC5883,根据需要请参考pdf进行修改****voidInit_HMC5883(){Single_Write_HMC5883(0x02,0x00);//}
2024/2/2 6:29:11 73KB HMC5883L QMC5883L
1
模拟实现动态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系统,内存资源的分配情况用一个单链表来表示,每一个节点表示一个可变分区,记录有内存首地址、大小、使用情况等,模拟内存分配动态输入构造空闲区表,键盘接收内存申请尺寸大小,根据申请,实施内存分配,并返回分配所得内存首址。
分配完后,调整空闲区表,并显示调整后的空闲区表和已占用的区表。
如果分配失败,返回分配失败信息。
模拟内存回收。
根据空闲区表,从键盘接收回收区域的内存作业代号。
回收区域,调整空闲区表,并显示调整后的空闲区表。
对于内存区间的分配,移出,合并就是相应的对链表节点信息进行修改,删除和创建相应的节点。
在模拟实现动态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系统中用到的是“最佳适应算法”与“最坏适应算法”。
所谓“最佳”是指每次为作业分配内存时,总是把满足要求、又是最小的空闲分区分配给作业,避免“大材小用”。
因此保证每次找到的总是空闲分区中最小适应的,但这样会在储存器中留下许多难以利用的小的空闲区。
最坏适应分配算法是要扫描整个空闲分区表或链表,总是挑选最大的一个空闲分区割给作业使用。
进入系统时我们需要内存首地址和大小这些初始化数据。
成功后我们可以自由的使用首次适应算法与最佳适应算法对内存进行分配。
内存经过一系列分配与回收后,系统的内存分配情况不再连续。
首次适应算法与最佳适应算法的差异也就很容易的体现在分配时。
动态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模拟系统采用最佳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内存调度策略,对于采用不同调度算法,作业被分配到不同的内存区间。
1
资源中包含三部分,一部分是基于内存的文件系统的源代码,这一部分包括内核以及外部封装两个子部份。
第二部分是实验运行的截图,以及工作原理的截图。
第三部分是课程设计报告,里面重点讲述的是每个函数的具体功能。
整个系统是我和队友两人通宵近一周完成的,验收时被老师评价难度系数最高,且完成最好的一组。
不过系统中文件连续删除部分还有小bug,但是当时因为验收时间问题,没来的及修改。
其他部分没发现问题,如果有bug请在下面留言备注。
谢谢。
1
Dais-CMH+/CMH机器上调试在该试验中采用五条机器指令:IN(输入)、SUB(二进制减法)、STA(存数)、OUT(输出)、JMP(无条件转移),整体实现二进制数连续相减的功能。
上机调试实现这五种指令功能。
2024/1/26 22:31:23 179KB 组成原理
1
使用MFC在VS2013编写的数字图象处理软件,能够实现相当强大的功能。
BMP格式读取保存DFTFFT直方图色调均化缩放模糊锐化滤镜形态学处理曲线裁剪灰度图彩色图自动阈值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小功能...建议使用VS2013打开!!!核心代码在Bmp.cpp中!!!更新文档:2014年6月18日更新说明:这次应该是上交的最后一次作业了,在今日的展示结束之后总体情况还好,但是发现了几个问题。
首先是这个程序是在win8环境下设计的,所以程序的一些大小参数以及按钮图片的位置参数是适合在win8的环境下操作,在设计报告中使用的操作系统也是win8。
而如果将该程序移动至win7系统上操作的话可以在大小与位置上会出现一些偏差,所以推荐将该程序在win8系统下运行,如果没有win8系统但是想重装的话可以找我。
然后本次更新的内容就是对设计报告中的要求的一些补充,比如图片的裁剪功能,还有一些照旧的BUG修复了。
关于这个裁剪功能,在程序中的图像裁剪中有一个说明按钮,在设计报告中有提到怎么使用的,所以在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其实就跟在PS上用裁剪差不多,很容易用的。
关于设计的感想也写在了设计报告上了--,这里也就不多说了。
好了这个程序算是最终完成了,撒花!师姐辛苦了~!!!!!================================================================================================================================================================2014年5月13日更新说明:这次的更新比较少,主要就是自动阈值分割图像方面的更新。
实现该操作的函数依然放在Bmp.cpp里面,里面一共使用了三种方式来决定自动阈值。
其中一种是“大津法”,函数是“OtsuThreshold”,该函数最后会返回一个阈值,该阈值就是大津法得出的阈值,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在cpp文件中查看。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迭代法”,函数是“IterationThreshold”,该函数最后会返回一个阈值,该阈值就是迭代法得出的阈值,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在cpp文件中查看。
前两种方法的实现方法都如老师在PPT上所说的一样,而且运算起来非常快,基本可以说是瞬时得出。
而第三种方法是我自己写的一个方法,叫做“对半分”法,函数是“HalfCutThreshold”,该函数最后会返回一个阈值,该阈值就是对半分得出的阈值,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在cpp文件中查看。
其原理就是计算出一个阈值,使到阈值处理后图片的黑色像素与白色像素的数量相等或者最接近,也就是把图片按黑白像素对半分的方法来对图像进行分割。
关于程序的使用方法,可以在鼠标右键菜单中选择“调整”->“阈值”->“高级阈值”来打开高级阈值处理的对话框。
打开对话框后,默认为最直接的自己首选阈值的方法,可以通过鼠标的左键拖动直方图中的绿色竖线来调整需要设定的阈值大小,同时右边会有该图片的预览,可以很方便操作。
如果需要使用自动阈值分割,可以在阈值方式中更改,一旦选择了“直接阈值”以外的阈值方式,程序便会自动用所选择的方法帮你计算出一个阈值,同时在直方图上会显示出该阈值的位置,还有该阈值的大小,同时预览图片也会立即更新。
值得注意的是,当你选择了自动阈值的时候,你不能再通过鼠标左键在直方图上手动调整阈值大小了哦,这个时候你只需要将阈值方式调回“直接阈值”即可重新自己调整!除了有关作业的更新之外,这次更新还调整了图片备份的内存优化,加上了使用磁盘作为备份的空间,不过这些作为使用者的话是不需要怎么注意的嗯嗯,尽情使用即可!最后,再次谢谢师姐能够读完这个文档,如果还有什么问题的话就联系我吧,联系方式就在软件中了欢迎点击--,谢谢!================================================================================================================================================================2014年5月6日更新说明:这次的主要更新是形态学处理的部分,也就是膨胀、腐蚀、开与闭操作。
实现函数依然是放在Bmp.cpp这个文件里面。
名字为Morphology的函数就是该形态学操作的函数。
可以通过在函数中调入不同的参数与设置使到一个函数同时实现膨胀与腐蚀的功能,而开与闭的功能只需要连续调用两次函数,并且参数不同就行了,使用非常简单。
然后就是软件的使用部分,
1
共 632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