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入墨迹天气数据集,切片提取X和Y2.按照6:4划分数据集,进行训练和预测
2024/10/24 2:12:18 94KB xlsx
1
一、课程设计题目:哈夫曼树应用二、课程设计要求:1) 从终端读入字符集大小n,以及n个字符和n个权值,建立哈夫曼树并将它存于文件hfmTree中.将已在内存中的哈夫曼树以直观的方式(比如树)显示在终端上;
2) 利用已经建好的哈夫曼树(如不在内存,则从文件htmTree中读入),对文件Text.txt中的正文进行编码,然后将结果存入文件Code.txt中。
3) 利用已建好的哈夫曼树将文件Code.txt中的代码进行译码,结果存入文件Text.txt中,并输出结果。
三、进度安排1.分析问题,给出数学模型,选择数据结构。
2.设计算法,给出算法描述,给出源程序清单。
3.编辑、编译、调试源程序,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四、基本要求1.界面友好,函数功能要划分好2.总体设计应画一流程图3.程序要加必要的注释4.要提供程序测试方案5.程序一定要经得起测试,宁可功能少一些,也要能运行起来,不能运行的程序是没有价值的。
目录1•设计目的 32.需求分析 42.1哈夫曼编码/译码器简介 42.2.问题描述 42.3需求分析 43.概要设计 53.1问题分析哈夫曼树的定义 54.详细设计 64.1系统框架图 64.2总体流程图 74.3编码函数 84.4译码函数 104.5运行结果 115.调试分析 136.小结 14参考文献 15附录:源程序代码 16
1
这是网盘链接以及提取码,链接长期有效。
1本书附带光盘内容包括本书源程序和部分实例的教学录像、自主学习系统等。
如何使用本书源程序1.开发及运行环境本书源程序都是在Windows7下开发的,程序测试环境为WindowsServer2003。
用户只有在Windows7或WindowsServer2003下正确配置程序所需的运行环境后,才可以使用本书中的源程序。
软件开发平台如下:操作系统:WindowsServer2003或Windows7数据库:SQLServer2008开发环境:MicrosoftVisualStudio2012程序运行环境:.NETFramework4.52.源程序使用方法(1)使用本书中的源程序时,请将源程序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拷贝到计算机硬盘上,并去掉所有文件的只读属性。
(2)在系统上安装VisualStudio2012集成开发环境和SQLServer2008数据库。
(3)数据库文件存储于MR文件夹下的Database文件夹中。
(4)本书使用的是SQLServer2008数据库。
数据库的附加方法请参见下一节。
2024/10/23 2:13:17 67B c# 开发实例大全
1
从极路由1S(HC5661,非HC5661A)中读出的固件,可以用来路由器变砖自救.使用方法:需要编程器烧录完整FLASH.HC5661A是1S的升级版,不能使用
2024/10/22 19:56:58 16MB 极路由1S
1
工信部通信计量中心“国家队”专家权威编撰,仪表与测试人员人手一本的宝典必读图书.内容新。
本著作面向现代无线通信应用,涵盖2G、3G、LTE相关内容。
是一本在较长时间内不过时的著作,这是相对同类书籍的比较优势。
适用性广。
本书所介绍仪表新旧结合、以普遍使用的产品为主,兼顾国际著名厂商产品和国产仪表。
实践性强。
本著作将仪表和测量应用、测量系统搭建可信性强。
作者团队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
2024/10/21 22:24:17 26.81MB 通信 测试 测试 仪表
1
RC522单片机读写卡程序,io口模拟SPI接口程序,有读有写
2024/10/20 22:13:11 67KB RC522
1
将数据0xaa写入X5045再读出送P1口显示.rar
2024/10/20 0:35:17 43KB 单片机
1
实验一:词法分析一、实验目的通过设计一个具体的词法分析程序,加深对词法分析原理的理解。
并掌握在对程序设计语言源程序进行扫描过程中将其分解为各类单词的词法分析方法。
编制一个读单词过程,从输入的源程序中,识别出各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单词,即基本保留字、标识符、常数、运算符、分隔符五大类。
并依次输出各个单词的内部编码及单词符号自身值。
二、实验预习提示1、 词法分析器的功能和输出格式词法分析器的功能是输入源程序,输出单词符号。
词法分析器的单词符号常常表示成以下的二元式(单词种别码,单词符号的属性值)。
本实验中,采用的是一类符号对应一个种别码的方式。
2、 单词的BNF表示---_----_----_-+---_--等等3、 模块结构(见课本P95-96)(可根据自己的理解适当修改)三、实验过程和指导:(一) 准备:1. 阅读课本有关章节,明确语言的语法,写出基本保留字、标识符、常数、运算符、分隔符和程序例。
2. 初步编制好程序。
3. 准备好多组测试数据。
(二) 上机:(三) 程序要求:1. 要求用C++Builder或者Dephi或者VC、VB等可视化编程工具编写;
要求有界面(即一般windows下应用程序界面)。
2. 输入为某语言源代码。
程序输入/输出示例:如源程序为C语言。
输入如下一段:main(){inta,b;a=10;b=a+20;}要求输出如下(并以文件形式输出)。
(2,”main”)(5,”(“)(5,”)“)(5,”{“}(1,”int”)(2,”a”)(5,”,”)(2,”b”)(5,”;”)(2,”a”)(4,”=”)(3,”10”)(5,”;”)(2,”b”)(4,”=”)(2,”a”)(4,”+”)(3,”20”)(5,”;”)(5,”}“)注:为右大括号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扩充和修改):识别保留字:if、int、for、while、do、return、break、continue等等,单词种别码为1。
其他的标识符,单词种别码为2。
常数为无符号数,单词种别码为3。
运算符包括:+、-、*、/、=、>、=、<=、!=;
单词种别码为4。
分隔符包括:“,”“;
”“(”“)”“{”“}”等等,单词种别码为5。
(四) 程序思路(仅供参考):0. 定义部分:定义常量、变量、数据结构。
1. 初始化:从文件将源程序输入到字符缓冲区中。
2. 取单词前:去掉多余空白。
调用过程GETNB();3. 提取字符组成单词,利用课本P97图4.5转换图构造单词扫描过程SCAN(),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改。
4. 判断单词的种别码,调用过程LOOKUP();5. 显示(导出)结果。
2024/10/19 0:44:54 433KB 编译原理 词法分析实验
1
使用C++实现从一个txt文件中读入一个40*80的字符数组,判断是否为A,如果是,将其变为x,然后转到A的邻居,判断邻居中是否有A,如果有的话,也将其变为X,如此循环
1
一、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主要掌握黑盒法和白盒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技术。
二、实验内容为以下的三角形程序设计一组测试用例。
这个程序的功能是,读入代表三角形边长的3个整数,判断他们能否组成三角形。
如果能够组成,则输出三角形是等边,等腰或任意三角形的识别信息。
三、实验要求先用黑盒法设计测试用例,然后用白盒法进行检验与补充。
用某种高级语言写出程序代码,然后将选好的测试用例输入,给出打印输出结果。
该程序的流程图和流
2024/10/16 16:40:34 221KB 软件测试 黑盒
1
共 1000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