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正交的Z周期互补序列的构造
2024/2/18 3:09:01 113KB 研究论文
1
利用MATLAB语言实现PID参数的自动整定,并设计了GUI界面,操作简单,可用于实验室环境下的PID参数自整定,整定原则是使得系统的衰减比接近4:1文件说明:(1)PID_GUI.m:项目主程序(2)PID_GUI.fig:GUI界面文件(3)GouZaotf.m:构造传递函数程序(4)WenDingXing.m:判断稳定性程序(5)DongTaiZhiBiao.m:计算系统的动态指标(6)P_tune.m:整定比例系数P程序(7)PID_tune.m:整定PID参数程序(8)find_fun.m:寻找系统响应曲线与输入信号单位阶跃曲线的交点,以计算衰减比(9)disp_P.m、disp_PI.m、disp_PID.m:响应曲线显示函数(10)文件中包含的.jpg文件为程序运行时需要的背景图片
2024/2/9 23:45:08 2.08MB PID
1
这是我做的编译原理简单优先文法判定和分析器的构造。
包括第一章概述 31.1项目背景 31.2设计目的 31.3实验环境与开发工具 31.4C++语言 4第二章需求分析 52.1问题陈述 52.1.1简单优先文法 52.1.2简单优先文法的定义 62.1.3简单优先文法的算法 62.1.4简单优先分析法的操作步骤 62.2需要完成的功能 72.2.1判定输入的文法是否是简单优先文法 72.2.2构造文法的简单优先关系矩阵 72.3分析器的构造 7第三章逻辑设计 93.1系统的组织与基本工作流程 93.2总体结构逻辑结构图 9第思章软件功能设计 114.1软件功能分析 114.1.1判定文法是否为简单优先文法 114.1.2查找分析文法优先关系相等 124.1.3查找分析文法中小于的关系 144.1.4查找分析文法中大于的关系 154.1.5构造文法的简单优先关系矩阵 16第五章界面设计 185.1用户输入文法界面 195.2优先矩阵的初始状态 205.3文法中等于关系 215.4小于关系 225.5大于关系 235.6优先关系矩阵 25小结 27参考文献 28附录 29
2024/2/8 13:33:44 337KB 编译原理 课程设计 概要 引言
1
2021年3月最新修订版。
Flowable6.6.0BPMN用户指南(第二部分)BPMN2.0的构造:8.1 自定义扩展、8.2 事件、8.3 序列流(SequenceFlow)、8.4 网关(Gateways)、8.5 任务(Tasks)、8.6 子流程(Sub-Processes)和调用活动(CallActivities)、8.7 事务与并发性、8.8 流程启动授权(ProcessInitiationAuthorization)、8.9 数据对象(Dataobjects)
1
LR(0)文法分析器(LR(0)grammarparser)对于实现整个编译器而言,语法分析器是整个过程的核心部分,同时对构造整个编译器起到了关键作用,对程序的进一步扩展,以后有机会涉及对编译器的编写而言,将会是很容易便上手,当然,对于复杂的文法,复杂的语言而言,需要对文法的识别进一步扩展
2024/2/7 0:46:11 4.29MB 编译原理 文法分析 LR(0) 分析器
1
插值法原理插值法的基本思想就是构造一个简单函数y=P(x)作为f(x)的近似表达式,以P(x)的值作为函数f(x)的近似值,而且要求P(x)在给定点xi与取值相同,即P(xi)=f(xi)通常称P(x)为f(x)的插值函数,xi称为插值节点。
插值的方法很多,这里介绍一元线性插值和二次插值。
2024/2/5 4:05:55 54KB 插值法
1
主要是雷达信号处理的一个完整流程,从雷达基本参数设置,发射信号构造,回波信号构造,频谱分析,脉冲压缩处理。
注释相对完整,新手向。
2024/2/3 7:22:45 3KB 雷达 信号处理 脉冲压缩
1
考虑智能交通系统中员工在聚集站点上下班,建立车辆调度问题的数学模型。
针对蚁群优化算法的缺点,自适应地改变信息素挥发因子,采用混沌搜索产生初始种群可以加速染色体向最优解收敛,构成一种自适应蚁群优化算法。
应用该算法和基本蚁群优化算法对该模型求解,实验证明了构造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寻优结果两方面都优于基本蚁群优化算法
2024/1/30 18:48:49 877KB 车辆调度 机器学习 智能交通
1
模拟实现动态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系统,内存资源的分配情况用一个单链表来表示,每一个节点表示一个可变分区,记录有内存首地址、大小、使用情况等,模拟内存分配动态输入构造空闲区表,键盘接收内存申请尺寸大小,根据申请,实施内存分配,并返回分配所得内存首址。
分配完后,调整空闲区表,并显示调整后的空闲区表和已占用的区表。
如果分配失败,返回分配失败信息。
模拟内存回收。
根据空闲区表,从键盘接收回收区域的内存作业代号。
回收区域,调整空闲区表,并显示调整后的空闲区表。
对于内存区间的分配,移出,合并就是相应的对链表节点信息进行修改,删除和创建相应的节点。
在模拟实现动态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系统中用到的是“最佳适应算法”与“最坏适应算法”。
所谓“最佳”是指每次为作业分配内存时,总是把满足要求、又是最小的空闲分区分配给作业,避免“大材小用”。
因此保证每次找到的总是空闲分区中最小适应的,但这样会在储存器中留下许多难以利用的小的空闲区。
最坏适应分配算法是要扫描整个空闲分区表或链表,总是挑选最大的一个空闲分区割给作业使用。
进入系统时我们需要内存首地址和大小这些初始化数据。
成功后我们可以自由的使用首次适应算法与最佳适应算法对内存进行分配。
内存经过一系列分配与回收后,系统的内存分配情况不再连续。
首次适应算法与最佳适应算法的差异也就很容易的体现在分配时。
动态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模拟系统采用最佳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内存调度策略,对于采用不同调度算法,作业被分配到不同的内存区间。
1
1.实验内容每一个正规集都可以由一个状态数最少的DFA所识别,这个DFA是唯一的(不考虑同构的情况)。
任意给定的一个DFA,根据以下算法设计一个C程序,将该DFA化简为与之等价的最简DFA。
2.实验设计分析2.1实验设计思路根据实验指导书和书本上的相关知识,实现算法。
2.2实验算法(1)构造具有两个组的状态集合的初始划分I:接受状态组F和非接受状态组Non-F。
(2)对I采用下面所述的过程来构造新的划分I-new.ForI中每个组GdoBegin当且仅当对任意输入符号a,状态s和读入a后转换到I的同一组中;
/*最坏情况下,一个状态就可能成为一个组*/用所有新形成的小组集代替I-new中的G;end(3)如果I-new=I,令I-final=I,再执行第(4)步,否则令I=I=new,重复步骤(2)。
(4)在划分I-final的每个状态组中选一个状态作为该组的代表。
这些代表构成了化简后的DFA M'状态。
令s是一个代表状态,而且假设:在DFAM中,输入为a时有从s到t转换。
令t所在组的代表是r,那么在M’中有一个从s到r的转换,标记为a。
令包含s0的状态组的代表是M’的开始状态,并令M’的接受状态是那些属于F的状态所在组的代表。
注意,I-final的每个组或者仅含F中的状态,或者不含F中的状态。
(5)如果M’含有死状态(即一个对所有输入符号都有刀自身的转换的非接受状态d),则从M’中去掉它;
删除从开始状态不可到达的状态;
取消从任何其他状态到死状态的转换。






2024/1/27 6:58:27 1KB DFA化简 C++ 编译原理
1
共 611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