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方面的软件CLUES软件CLUEStheconversionofLandUseanditsEffectsatSmallregionextent模型是荷兰Wageningen由VerburgPH等科学家组成的“土地利用变化和影响”研讨小组在CLUEtheconversionofLandUseanditsEffects模型基础上开发的该模型兼顾了土地利用系统中的社会经济和生物物理驱动因子并在空间上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和结果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更强的解释能力
2022/9/7 6:50:01 1.43MB CLUE-S模型
1
Fuzzysimulink有关模糊PID问题概述-自适应模糊PID.rar最近很多人问我关于模糊PID的问题,我就把模糊PID的问题综合了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模糊PID就是指自适应模糊PID吗?不是,通常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结合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大误差范围内采用模糊控制,小误差范围内转换成PID控制的模糊PID开关切换控制。
2、PID控制与模糊控制并联而成的混合型模糊PID控制。
3、利用模糊控制器在线整定PID控制器参数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一般用1和3比较多,MATLAB自带的水箱液位控制tank采用的就是开关切换控制。
由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效果更加良好,而且大多数人选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所以在这里主要指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
二、自适应模糊PID的概念根据PID控制器的三个参数与偏差e和偏差的变化ec之间的模糊关系,在运行时不断检测e及ec,通过事先确定的关系,利用模糊推理的方法,在线修改PID控制器的三个参数,让PID参数可自整定。
就我的理解而言,它最终还是一个PID控制器,但是因为参数可自动调整的缘故,所以也能解决不少一般的非线性问题,但是假如系统的非线性、不确定性很严重时,那模糊PID的控制效果就会不理想啦。
三、模糊PID控制规则是怎么定的?这个控制规则当然很重要,一般经验:当e较大时,为使系统具有较好的跟踪功能,应取较大的Kp与较小的Kd,同时为避免系统响应出现较大的超调,应对积分作用加以限制,通常取Ki=0。
当e处于中等大小时,为使系统响应具有较小的超调,Kp应取得小些。
在这种情况下,Kd的取值对系统响应的影响较大,Ki的取值要适当。
当e较小时,为使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功能,Kp与Ki均应取得大些,同时为避免系统在设定值附近出现振荡,Kd值的选择根据|ec|值较大时,Kd取较小值,通常Kd为中等大小。
另外主要还得根据系统本身的特性和你自己的经验来整定,当然你先得弄明白PID三个参数Kp,Ki,Kd各自的作用,尤其对于你控制的这个系统。
四、量化因子Ke,Kec,Ku该如何确定?有个一般的公式:Ke=n/e,Kec=m/ec,Ku=u/l。
n,m,l分别为Ke,Kec,Ku的量化等级,一般可取6或7。
e,ec,u分别为误差,误差变化率,控制输出的论域。
不过通过我实际的调试,有时候这些公式并不好使。
所以我一般都采用凑试法,根据你的经验,先确定Ku,这个直接关系着你的输出是发散的还是收敛的。
再确定Ke,这个直接关系着输出的稳态误差响应。
最后确定Kec,前面两个参数确定好了,这个应该也不会难了。
五、在仿真的时候会出现刚开始仿真的时候时间进度很慢,从e-10次方等等开始,该怎么解决?这时候肯定会有许多人跳出来说是步长的问题,等你改完步长,能运行了,一看结果,惨不忍睹!我只能说这个情况有可能是你的参数有错误,但如果各项参数是正确的前提下,你可以在方框图里面加饱和输出模块或者改变阶跃信号的sampletime,让不从0开始或者加个延迟模块或者加零阶保持器看看……六、仿真到一半的时候仿真不动了是什么原因?仿真图形很有可能发散了,加个零阶保持器,饱和输出模块看看效果。
改变Ke,Kec,Ku的参数。
七、仿真图形怎么反了?把Ku里面的参数改变一下符号,比如说从正变为负。
模糊PID的话改变Kp的就可以。
八、还有人问我为什么有的自适应模糊PID里有相加的模块而有的没有?相加的是与PID的初值相加。
最后出来的各项参数Kp=△KpKp0,Ki=△KiKi0,Kd=△KdKd0。
Kp0,Ki0,Kd0分别为PID的初值。
有的系统并没有设定PID的初值。
九、我照着论文搭建的,什么都是正确的,为什么最后就是结果不对?你修改下参数或者重新搭建一遍。
哪一点出了点小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失败。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就在帖子后面留言哈,如果模型实在是搭建不成功的话可以给我看看,大家有问题一起解决!附件里面是两个自适应模糊PID的程序,大家可以参考下!所含文件:Figure38.jpgsimulink有关模糊PID问题概述结构图:Figure39.jpgsimulink有关模糊PID问题概述Figure40.jpgsimulink有关模糊PID问题概述
2022/9/4 9:33:16 17KB matlab
1
在MATLAB中利用蚁群算法进行优化PID参数,function[Pid_kp_Opertimizer,Pid_ti_Opertimizer,Pid_td_Opertimizer,Overshoot,Tr,Ts]=OptimizerPID1(m,NC_max,Alpha,Beta,Rho,Q)%%次要符号说明%%NC_max最大迭代次数%%m蚂蚁个数%%Alpha表征信息素重要程度的参数%%Beta表征启发式因子重要程度的参数%%Rho信息素蒸发系数%%Q信息素增加强度系数%%输出分别表示:PID三个最优参数、超调量、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在运次程序之前,要先加载OptimizerPID.slx文件,然后再运行OptimizerPID.m文件,这个函数需要相应的参数才能运行,参数的含义在代码已经写出来了。
2022/9/4 8:32:42 43KB 蚁群算法
1
随着射频功放非线性对射频前端的影响日益增大,使得功放建模变得越来越重要。
提出了一种自顺应模糊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并利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有记忆的功放模型。
将小波函数融入到自顺应模糊推理系统的模糊规则中,得到新的网络模型;在粒子群算法中引入最差位置影响因子,提高搜索效率,并进一步简化,忽略粒子的速度项,同时采用与顺应度函数值相关的动态变化惯性权重,加快了收敛速度,避免出现"早熟"现象。
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建立的功放模型误差小、精度高,能够有效地表征功放特性。
1
详细地引见了计算线宽展宽因子(α因子)的理论基础及推导过程,建立了α因子的简便模型.该模型分别考虑了带间跃迁、带隙收缩和自由载流子效应对α因子的影响,利用不同载流子浓度下的增益曲线得到光子能量随载流子浓度的变化速率以及微分增益,进而对α因子进行近似计算.模拟计算了InGaAs/GaAs量子阱激光器的增益曲线及α因子的大小,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值相符.进一步讨论了InGaAs/GaAs量子阱阱宽及In组分对α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α因子随In组分和阱宽的增加而增加.
1
该数据是澳大利亚太阳能研发中心的光伏发电功率数据,包括发电功率,风速,光照,降雨量,温度,湿度等影响因子。
可以用于个人研讨,模型训练,毕业设计等
2018/11/15 4:49:44 21.29MB 光伏发电 功率预测
1
PR方程计算混合轻烃紧缩因子,使用牛顿迭代和割线法计算紧缩因子Z的值。
2016/3/18 2:32:38 5KB PR方程
1
已知现有图像尺寸128*128,及范围在1.1-1.9之间的9个不同拉伸系数,在对现有的图像进行不同拉伸后,测试将图像转到频域对拉伸变换后的图像进行重采样因子(拉伸系数)估计,算法通过将对图像的每一行进行二阶差分信号的方差估计,然后对其进行傅里叶变换映射到频域,针对DFT信号中尖峰的位置估计重采样因子。
通过频率估计拉伸字数,并求取估计误差,记录估计正确数量适合研究插值算法、FFT算法使用的新手小白
2018/5/15 6:07:15 3.98MB matlab FFT 插值算法 解压缩
1
matlab马科维茨代码QMD算法这是用于商最小度算法(QMD)的健壮Matlab代码。
在数值分析中,最小度算法是用于在应用Cholesky分解之前对对称稀疏矩阵的行和列进行置换的算法,以减少Cholesky因子中的非零数。
最小度算法经常用在有限元方法中,其中只能根据网格的拓扑而不是偏微分方程中的系数来进行节点的重新排序,从而在使用相同的网格来节省效率时各种系数值。
QMD算法的上限严格为O(n2m)。
语境找到最佳排序的问题是一个NP完全问题,因此很棘手,因此改用启发式方法。
最小度算法是从Markowitz于1959年首次提出的用于解决非对称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中衍生出来的,下面将对此进行粗略地描述。
在高斯消除的每个步骤中,都执行行和列置换,以使枢轴行和列中偏离对角非零的数量最小。
Tinow和Walker在1967年描述了一种对称方式的Markowitz方法,Rose后来又推导了该图的图形理论方式,其中仅模拟了因式分解,这被称为最小度算法。
当存在相同程度的选择时,这种算法的一个关键方面是突破打破策略。
输入和输出perm:theoutputpermutatio
2020/11/14 18:43:03 19KB 系统开源
1
-在原始BES算法的基础上添加了两种改进策略-改进1:将原先固定的控制因子变为自顺应控制因子,从而平衡算法前期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后期的局部寻优能力-改进2:采用折射反向学习机制增加寻找到最优解的概率,提升算法的求解精度和收敛速度-仿真图中包含改进后的IBES算法与原始BES算法的比较-包含23种测试函数
2021/5/9 21:55:33 511KB BES
1
共 224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