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缩感知的MIMO信道估计算法,使用了CoSaMP算法,GBP算法,OMP算法,CE算法,还有ls信道估计算法,MMSE算法,MIMO信道模型,等很全面
2024/11/11 12:09:33 2KB 压缩感知 信道估计 MIMO
1
介绍802.11nspec原理,形成过程,实现细节和关键特性,对mimo,ofdma等关键特性深入讲解
2024/11/10 20:09:43 24.71MB 802.11
1
压缩包里面是一些有关于多用户MIMO预编码技术的matlab编程,希望能对大家提供一定的帮助。
2024/10/3 11:27:18 78KB mimo
1
802.11-2012完整版本,对无线开发是十分必要的IEEEStandardforInformation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andinformationexchangebetweensystemsLocalandmetropolitanareanetworks—SpecificrequirementsPart11:WirelessLANMediumAccessControl(MAC)andPhysicalLayer(PHY)SpecificationsAbstract:ThisrevisionspecifiestechnicalcorrectionsandclarificationstoIEEEStd802.11for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WLANS)aswellasenhancementstotheexistingmediumaccesscontrol(MAC)andphysicallayer(PHY)functions.ItalsoincorporatesAmendments1to10publishedin2008to2011.Keywords:2.4GHz,3650MHz,4.9GHz,5GHz,5.9GHz,advancedencryptionstandard,AES,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collisionavoidance,CCMP,channelswitching,CountermodewithCipher-blockchainingMessageauthenticationcodeProtocol,confidentiality,CSMA/CA,DFS,directlink,dynamicfrequencyselection,E911,emergencyalertsystem,emergencyservices,forwarding,genericadvertisementservice,highthroughput,IEEE802.11,interface,internationalroaming,interworking,interworkingwithexternalnetworks,LAN,localareanetwork,MAC,measurement,mediumaccesscontrol,media-independenthandover,mediumaccesscontroller,mesh,MIH,MIMO,MIMO-OFDM,multi-hop,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networkadvertisement,networkdiscovery,networkmanagement,networkselection,off-channeldirectlink,path-selection,PHY,physicallayer,powersaving,QoS,qualityofservice,PHY,physicallayer,QoSmapping,radio,radiofrequency,RF,radioresource,radiomanagement,SSP,SSPN,subscriberserviceprovider,temporalkeyintegrityprotocol,TKIP,TPC,transmitpowercontrol,tunneleddirectlinksetup,wirelessaccessinvehicularenvironments,wirelessLAN,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LAN,wirelessnetworkmanagement,zero-knowledgeproof
2024/9/26 12:16:02 14.91MB IEEE 802.11 2012
1
阵列信号处理相关文献参考,共9篇文章,关于MIMO雷达、波达角估计算法等,收集整理了阵列信号DOA估计的几种算法的MATLAB程序,亲测无误,可直接运行。
1
MIMO系统信道容量仿真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原理、代码以及实验结果截屏。
2024/9/18 14:35:12 689KB MIMO 信道容量
1
这是一篇极有参考价值的mimo综述,对于要写论文的同学来说非常有用
2024/9/14 21:12:37 192KB MIMO
1
一比特数模转换器(DAC)对于具有成本效益和功率效率的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实施具有巨大的潜力。
我们使用服务于量化接收机的正则归零强制(RZF)预编码,研究具有1位DAC的下行链路大规模MIMO的性能。
通过获取发射机和接收机处的量化误差,通过应用渐近随机矩阵理论,采用闭式解优化了RZF的正则化参数。
发现最佳参数是随着用户负载率线性增加。
此外,得出了渐近总和速率性能,并针对低SNR实现了最佳用户负载率的闭式表达式。
发现最佳用户负载随着接收机量化分辨率的提高而降低。
数值模拟验证了我们的观察结果。
2024/9/13 12:46:50 125KB 研究论文
1
移动通信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  图书作者:吴伟陵、牛凯编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目录第1章绪论  第2章无线传播与移动信道  第3章多址技术与扩频通信  第4章信源编码与数据压缩 第5章移动通信中的鉴权与加密 第6章调制理论     第7章信道编码  第8章分集与均衡 第9章多用户检测技术   第10章OFDM技术  第11章智能天线技术  第12章MIMO空时处理技术   第13章链路自适应技术   第14章移动网络的结构与组成   第15章移动网络运行第16章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
2024/9/12 16:58:02 13.61MB 移动通信原理 吴伟陵 牛凯 pdf
1
软件程序按照发射端所掌握的各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程度共分为两部分:即完整信道状态信息(CSIT)和部分信道状态信息(CSIP)。
其中,每一部分都包括预编码(precoding)和用户调度(scheduling)。
在CSIT中,precoding又按照各用户的数据流数分为单数据流和多数据流两种情况。
在每种情况下,首先考察了不同预编码算法的性能表现,包括两种ZF、MMSE、SINR、SLNR。
之后又考察了功率分配算法的性能表现(文件名中含有PD表明其含有功率分配的过程)。
按照不同指标进行功率分配的,在文件名中进行了区分,如PD_CN代表以信道范数为参考指标进行功率分配。
Scheduling部分首先观察了RoundRobin、MaxH和MMSLNR三种算法的性能对比。
之后在Kc和Round部分分别观察了不同预选用户数和不同最大替换轮数下MMSLNR算法的表现。
在CSIP中,只对各用户单数据流的情况进行了仿真。
采用的预编码算法主要有DSLNR(即直接运用CSIT下的预编码算法)、ESLNR(即对SLNR进行均值计算的,在CSIP中,引入均值计算的与SLNR有关的算法,其文件名中都有modified以示区别)、EMMSE(即陈明老师那边的那篇文章中的预编码算法)。
Scheduling中也只是简单的观察了RoundRobin、MaxH、DMMSLNR和EMMSLNR(前者没有均值计算,后者有)的性能对比。
在各部分程序中,main以及mainX(X代表某一数字)是最终的主程序,且各种参数均在主程序的开头部分进行了说明。
主程序中,都是按照信号生成,信道生成,调度与预编码,信号接收这样的过程进行的。
2024/8/23 10:26:02 351KB 大规模MIMO Massive MIMO
1
共 165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