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介绍了利用Delphi进行图像处理的技术,常用的图像格式,以及Delphi图像处理的常用方法Scanline。
本书共8章,内容包括图像的基本概念、图像的点运算、图像的几何变换、图像的颜色系统、图像的增强、图像代数与分隔、图像的特效、图像处理综合实例,前面7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图像处理的内容,同时提供了非常详细的程序代码,第8章是编者自己创作或者平时收集的一些经典的例子。
本书提供了丰富的源代码,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为读者的学习提供方便。
第1章图像的基础知识1.1图像的基本概念1.2三基色原理和图像的输入1.3图像的几种常见的格式1.4图像格式转换器实例1.5图像浏览器实例1.6Delphi图像处理中Scanline的用法第2章图像的点运算2.1图像灰度处理2.2图像的灰度直方图2.3图像的二值化2.4图像亮度处理2.5图像对比度处理2.6饱和度调节2.7图像着色2.8图像反色2.9图像曝光2.10Gamma校正2.11迷人的万花筒2.12位图的反走样2.13位图的与、或操作2.14创建大型位图以及统计位图颜色2.15位图的噪声调节第3章图像的几何变换3.1图像的平移3.2图像的缩放3.3图像的旋转3.4图像的镜像3.5图像扭曲3.6图像的波浪效果3.7远视图3.8裁剪和合并第4章图像的颜色系统4.1颜色的基本概念4.2颜色空间简介4.3颜色空间的转换4.4亮度/饱和度调整4.5通道与模式4.6RGB颜色调整4.7特殊色彩的实现4.8颜色量化与减色4.9颜色混合第5章图像的增强5.1图像增强概述5.2灰度线性变换5.3灰度非线性变换5.4灰度直方图拉伸5.5图像锐化与图像平滑5.6伪彩色增强5.7中值滤波第6章图像代数与图像分割6.1图像的腐蚀6.2图像的膨胀6.3图像的结构开和结构闭6.4图像的细化6.5图像的边缘检测6.6图像的Hough变换6.7图像的轮廓提取6.8图像的识别和模板匹配第7章图像的特效处理7.1图像的滑入和卷帘显示效果7.2图像的淡入淡出效果7.3扩散效果7.4百叶窗效果和马赛克效果7.5交错效果7.6浮雕效果7.7图像的中心渐出和渐入效果7.8图像的雨滴效果和积木效果第8章综合实例8.1利用Delphi实现桌面变换8.2图片文件的加密解密8.3自定义光标的实现8.4基于Delphi的图像漫游8.5用Delphi实现屏幕图像捕捉8.6图片存取到流以及从流中复原8.7Delphi图像处理在纺织检测中的应用8.8Photoshop中流动蚂蚁线的实现8.9用Delphi读取JPEG文件的缩览图8.10Delphi数据压缩/解压缩处理8.11特大位图的快速显示8.12Photoshop中的喷枪实现8.13颜色填充8.14位图与组件8.15颜色拾取器8.16位图的打印8.17Delphi图像处理在交通中的应用——车牌识别8.18位图文件信息写到文本文件以及恢复8.19放大镜8.20调色板创建及应用8.21图像的局域网传输8.22图像纵横比率最佳调节8.23JPEG格式图片错误信息显示8.24JPG图片存取到数据库8.25基于小波变换的JPEG2000压缩实现8.26傅里叶变换
2025/2/13 14:22:45 16.48MB delphi教程
1
安装包中含使用和开发接口文档,及Delphi、VB、VC++、C#.net、VB.net和WEB下的demo。
2.6主要变动:1.单元格和文本对象支持自定义字间距和行间距设置。
2025/2/5 3:42:03 18.3MB AcRePort 中国式报表 控件
1
老师推荐的一本书第1章SCI论又基本扣捉1.1SCI期刊和论文的基本特征1.1.1SCI期刊和论文的定义1.1.2SCI期刊影响因子1.1.3SCI论文被引用次数1.2SCI论文类型和写作原则1.2.1SCI论文类型1.2.2SCI论文写作原则1.3SCI论文结构1.4SCI论文英语写作技巧1.4.1SCI论文时态1.4.2英语词性1.4.3英文标点符号筹2章SCI论又撰写2.1SCI论文如何命题2.1.1标题的意义和作用2.1.2标题的构成要素2.1.3SCI论文命题原则2.1.4命题注意事项2.2如何署名和书写单位地址2.2.1署名的意义和作用2.2.2署名的资格和形式2.2.3作者署名不同称谓的含义和排列顺序2.2.4中国作者译名的方法2.2.5如何书写单位地址2.3如何撰写摘要2.3.1摘要的意义和作用2.3.2摘要的分类2.3.3摘要的内容和字数要求2.3.4摘要的时态和语态以及常用句型2.3.5书写摘要的注意事项2.4SCI论文关键词的选择2.4.1关键词的意义和作用2.4.2关键词的词性和数量2.4.3如何选择关键词2.4.4关键词与主题词和自由词的关系2.4.5撰写关键词的注意事项2.5如何撰写引言2.5.1引言的意义和作用2.5.2引言的内容2.5.3撰写引言的技巧和注意事项2.6如何撰写材料与方法2.6.1材料与方法的意义和作用2.6.2材料与方法的内容2.6.3材料与方法中小标题的使用2.6.4撰写材料与方法的注意事项2.7如何展示实验结果2.7.1结果的意义和作用2.7.2结果展示的表达形式2.7.3结果包含的内容和小标题的使用2.7.4撰写结果的注意事项2.8如何撰写讨论2.8.1讨论的意义和作用2.8.2讨论的主要内容2.8.3讨论写作的注意事项2.8.4讨论中的“结论”如何撰写2.9如何表达致谢2.9.1致谢的意义和作用2.9.2致谢的内容2.9.3撰写致谢的注意事项2.10如何引用参考文献2.10.1引用参考文献的意义和作用2.10.2参考文献的引用原则2.10.3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2.10.4引用参考文献的注意事项……第二部分EndNote第三部分RefViz第四部分SPSS第五部分Origin第六部分AdobeIllustratorCS5参考文献
2025/1/17 17:52:46 104.1MB SCI写作 计算机论文
1
用算法程序集(C语言描述)(第五版)+源代码第1章多项式的计算1.1一维多项式求值1.2一维多项式多组求值1.3二维多项式求值1.4复系数多项式求值1.5多项式相乘1.6复系数多项式相乘1.7多项式相除1.8复系数多项式相除第2章复数运算2.1复数乘法2.2负数除法2.3复数乘幂2.4复数的n次方根2.5复数指数2.6复数对数2.7复数正弦2.8复数余弦第3章随机数的产生3.1产生0到1之间均匀分布的一个随机数3.2产生0到1之间均匀分布的随机数序列3.3产生任意区间内均匀分布的一个随机整数3.4产生任意区间内均匀分布的随机整数序列3.5产生任意均值与方差的正态分布的一个随机数3.6产生任意均值与方差的正态分布的随机数序列第4章矩阵运算4.1实矩阵相乘4.2复矩阵相乘4.3一般实矩阵求逆4.4一般复矩阵求逆4.5对称正定矩阵的求逆4.6托伯利兹矩阵求逆的特兰持方法4.7求一般行列式的值4.8求矩阵的值4.9对称正定矩阵的乔里斯基分解与列式求值4.10矩阵的三角分解4.11一般实矩阵的QR分解4.12一般实矩阵的奇异值分解4.13求广义逆的奇异值分解法第5章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5.1约化对称矩阵为对称三对角阵的豪斯荷尔德变换法5.2求对称三对角阵的全部特征值与特征向量5.3约化一般实矩阵为赫申伯格矩阵的初等相似变换法5.4求赫身伯格矩阵全部特征的QR方法5.5求实对称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雅可比法5.6求实对称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雅可比过关法第6章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6.1求解实系数方程组的全选主元高斯消去法6.2求解实系数方程组的全选主元高斯-约当消去法6.3求解复系数方程组的全选主元高斯消去法6.4求解复系数方程组的全选主元高斯-约当消去法6.5求解三对角线方程组的追赶法6.6求解一般带型方程组6.7求解对称方程组的分解法6.8求解对称正定方程组的平方根法6.9求解大型系数方程组6.10求解托伯利兹方程组的列文逊方法6.11高斯-塞德尔失代法6.12求解对称正定方程组的共岿梯度法6.13求解线性最小二乘文体的豪斯伯尔德变换法6.14求解线性最小二乘问题的广义逆法6.15求解病态方程组第7章非线性方程与方程组的求解7.1求非线性方程一个实根的对分法7.2求非线性方程一个实根的牛顿法7.3求非线性方程一个实根的埃特金矢代法7.4求非线性方程一个实根的连分法7.5求实系数代数方程全部的QR方法7.6求实系数方程全部的牛顿下山法7.7求复系数方程的全部根牛顿下山法7.8求非线性方程组一组实根的梯度法7.9求非线性方程组一组实根的拟牛顿法7.10求非线性方程组最小二乘解的广义逆法7.11求非线性方程一个实根的蒙特卡洛法7.12求实函数或复函数方程一个复根的蒙特卡洛法7.13求非线性方程组一组实根的蒙特卡洛法第8章插值与逼近8.1一元全区间插值8.2一元三点插值8.3连分式插值8.4埃尔米特插值8.5特金逐步插值8.6光滑插值8.7第一种边界条件的三次样条函数插值8.8第二种边界条件的三次样条函数插值8.9第三种边界条件的三次样条函数插值8.10二元三点插值8.11二元全区间插值8.12最小二乘曲线拟合8.13切比雪夫曲线拟合8.14最佳一致逼近的里米兹方法8.15矩形域的最小二乘曲线拟合第9章数值积分9.1变补长梯形求积法9.2变步长辛卜生求积法9.3自适应梯形求积法9.4龙贝格求积法9.5计算一维积分的连分式法9.6高振荡函数求积法9.7勒让德-高斯求积法9.8拉盖尔-高斯求积法9.9埃尔米特-高斯求积法9.10切比雪夫求积法9.11计算一维积分的蒙特卡洛法9.12变步长辛卜生二重积分方法9.13计算多重积分的高斯方法9.14计算二重积分的连分方式9.15计算多重积分的蒙特卡洛法第10章常微分方程组的求解10.1全区间积分的定步长欧拉方法10.2积分一步的变步长欧拉方法10.3全区间积分维梯方法10.4全区间积分的定步长龙格-库塔方法10.5积分一步的变步长龙格-库塔方法10.6积分一步的变步长基尔方法10.7全区间积分的变步长默森方法10.8积分一步的连分方式10.9全区间积分的双边法10.10全区间积分的阿当姆斯预报校正法10.11全区间积分的哈
2025/1/9 6:30:24 156.11MB 常用算法程序集 C语言 C++ 第五版
1
DownloadWinsoftComPortv6.3forDelphi&C++Builder5-10.4SydneyFULLSOURCE Cb5 Example DEMO.BPR 2.60KBdemo.cpp 0.64KBDEMO.res 0.86KBudemo.cpp 6.73KBudemo.dfm 4.29KBudemo.h 2.99KBComPort.dcr 0.89KB
2025/1/7 20:55:18 2.69MB 串行通信
1
本文件包含commons-lang-2.6.jarcommons-lang-2.6-javadoc.jarcommons-lang-2.6-sources.jar三个jar包下载
2025/1/5 15:58:11 2.1MB commons-lang
1
联阿AMFacultaddeCiencias自动提款机多森特Profesora:塞尔吉奥·埃尔南德斯·洛佩斯Ayudante:RafaelLópezMartínezAyudanteLab:SilviaPiñaRomero恩托尔诺SO:ManjaroLinux20.0.3Python:Python3.8.5Julia:juliaversion1.5.3Jupyternotebook:jupyter-notebook6.1.4pdfTex:Version3.14159265-2.6-1.40.21(TeXLive2020/ArchLinux)ContenidoDuranteEstecursoserealizaron:塔雷亚斯塔雷亚(Tarea)0:Ensayosobre吗?Tarea1:Ari
2025/1/2 7:25:11 1.22GB JupyterNotebook
1
第一章:AVR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概述1.1AVR单片机简介1.2AVRStudio+WinAVR开发环境安装及应用1.3AVR-GCC程序设计基础1.4程序与数据内存访问1.5I/O端口编程1.6外设相关寄存器及应用1.7中断服务程序1.8GCC在AVR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中的优势第二章:PROTEUS操作基础2.1PROTEUS操作界面简介2.2仿真电路原理图设计2.3元件选择2.4仿真运行2.5PROTEUS与AVRStudio的联合调试2.6PROTEUS在AVR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中的优势第三章:基础程序设计3.1闪烁的LED3.2左右来回的流水灯3.3花样流水灯3.4LED模拟交通灯3.5单只数码管循环显示0~93.68只数码管滚动显示单个数字3.78只数码管显示多个不同字符3.8K1~K4控制LED移位3.9数码管显示4×4键盘矩阵按键3.10数码管显示拨码开关编码3.11继电器控制照明设备3.12开关控制报警器3.13按键发音3.14INT0中断计数3.15INT0及INT1中断计数3.16TIMER0控制单只LED闪烁3.17TIMER0控制的流水灯3.18TIMER0控制数码管扫描显示3.19TIMER1控制交通指示灯3.20TIMER1与TIMER2控制十字路口秒计时显示屏3.21用工作于计数方式的T/C0实现100以内的按键计数3.22用定时器设计的门铃3.23报警器与旋转灯3.24100000秒以内的计时程序3.25用TIMER1输入捕获功能设计的频率计3.26用工作于异步模式的T/C2控制的可调式数码管电子钟3.27TIMER1定时器比较匹配中断控制音阶播放3.28用TIMER1输出比较功能调节频率输出3.29TIMER1控制的PWM脉宽调制器3.30数码管显示两路A/D转换结果3.31模拟比较器测试3.32EEPROM读写与数码管显示3.33Flash程序空间中的数据访问3.34单片机与PC机双向串口通讯仿真3.35看门狗应用第四章:硬件应用4.174HC138与74HC154译码器应用4.274HC595串入并出芯片应用4.3用74LS148与74LS21扩展中断4.462256扩展内存4.5用8255实现接口扩展4.6可编程接口芯片8155应用4.7可编程外围定时计数器8253应用4.8数码管BCD解码驱动器7447与4511应用4.98×8LED点阵屏显示数字4.108位数码管段位复用串行驱动芯片MAX6951应用4.11串行共阴显示驱动器MAX7219与7221应用4.1216段数码管演示4.1316键解码芯片74C922应用4.141602字符液晶测试程序4.151602液晶显示DS1302实时时钟4.161602液晶工作于四位模式实时显示当前时间4.172×20串行字符液晶演示4.18LGM12864液晶显示程序4.19PG160128A液晶图文演示4.21TG126410液晶串行模式演示4.21用带SPI接口的MCP23S17扩展16位通用IO端口4.22用TWI接口控制MAX6953驱动4片5×7点阵显示器4.23用TWI接口控制MAX6955驱动16段数码管显示4.24用DAC0832生成多种波形4.25用带SPI接口的数模转换芯片MAX515调节LED亮度4.26正反转可控的直流电机4.27正反转可控的步进电机4.28DS18B20温度传感器测试4.29SPI接口温度传感器TC72应用测试4.30SHT75温湿度传感器应用4.31用SPI接口读写AT25F10244.32用TWI接口读写24C044.33MPX4250压力传感器测试4.34MMC存储卡测试4.35红外遥控发射与解码仿真第五章:综合设计5.1多首电子音乐的选播5.2电子琴仿真5.3普通电话机拨号键盘应用5.4手机键盘仿真5.5数码管模拟显示乘法口诀5.6用DS1302与数码管设计的可调电子钟5.7用DS1302与LGM12864设计的可调式中文电子日历5.8用PG12864LCD设计的指针式电子钟5.9高仿真数码管电子钟5.101602LC
2025/1/1 11:28:29 5.27MB 单片机 c语言 AVR
1
自己花钱买的电子书,高清完整版!很实用的教材,读起来一点也不晦涩。
目录译者序前言第1章概论1.1推动因素1.2基本计算机组成1.3分布式系统的定义1.4我们的模型1.5互连网络1.6应用与标准1.7范围1.8参考资料来源参考文献习题第2章分布式程序设计语言2.1分布式程序设计支持的需求2.2并行/分布式程序设计语言概述2.3并行性的表示2.4进程通信与同步2.5远程过程调用2.6健壮性第3章分布式系统设计的形式方法3.1模型的介绍3.1.1状态机模型3.1.2佩特里网3.2因果相关事件3.2.1发生在先关系3.2.2时空视图3.2.3交叉视图3.3全局状态3.3.1时空视图中的全局状态3.3.2全局状态:一个形式定义3.3.3全局状态的“快照”3.3.4一致全局状态的充要条件3.4逻辑时钟3.4.1标量逻辑时钟3.4.2扩展3.4.3有效实现3.4.4物理时钟3.5应用3.5.1一个全序应用:分布式互斥3.5.2一个逻辑向量时钟应用:消息的排序3.6分布式控制算法的分类3.7分布式算法的复杂性第4章互斥和选举算法4.1互斥4.2非基于令牌的解决方案4.2.1Lamport算法的简单扩展4.2.2Ricart和Agrawala的第一个算法4.2.3Maekawa的算法4.3基于令牌的解决方案4.3.1Ricart和Agrawala的第二个算法4.3.2一个简单的基于令牌环的算法4.3.3一个基于令牌环的容错算法4.3.4基于令牌的使用其他逻辑结构的互斥4.4选举4.4.1Chang和Roberts的算法4.4.2非基于比较的算法4.5投标4.6自稳定第5章死锁的预防、避免和检测5.1死锁问题5.1.1死锁发生的条件5.1.2图论模型5.1.3处理死锁的策略5.1.4请求模型5.1.5资源和进程模型5.1.6死锁条件5.2死锁预防5.3一个死锁预防的例子:分布式数据库系统5.4死锁避免5.5一个死锁避免的例子:多机器人的灵活装配单元5.6死锁检测和恢复5.6.1集中式方法5.6.2分布式方法5.6.3等级式方法5.7死锁检测和恢复的例子5.7.1AND模型下的Chandy,Misra和Hass算法5.7.2AND模型下的Mitchell和Merritt算法5.7.3OR模型下的Chandy,Misra和Hass算法第6章分布式路由算法6.1导论6.1.1拓扑6.1.2交换6.1.3通信类型6.1.4路由6.1.5路由函数6.2一般类型的最短路径路由6.2.1Dijkstra集中式算法6.2.2Ford的分布式算法6.2.3ARPAnet的路由策略6.3特殊类型网络中的单播6.3.1双向环6.3.2网格和圆环6.3.3超立方6.4特殊类型网络中的广播6.4.1环6.4.22维网格和圆环6.4.3超立方6.5特殊类型网络中的组播6.5.1一般方法6.5.2基于路径的方法6.5.3基于树的方法第7章自适应、无死锁和容错路由7.1虚信道和虚网络7.2完全自适应和无死锁路由7.2.1虚信道类7.2.2逃逸信道7.3部分自适应和无死锁路由7.4容错单播:一般方法7.52维网格和圆环中的容错单播7.5.1基于局部信息的路由7.5.2基于有限全局信息的路由7.5.3基于其他故障模型的路由7.6超立方中的容错单播7.6.1基于局部信息的模型7.6.2基于有限全局信息的模型:安全等级7.6.3基于扩展安全等级模型的路由:安全向量7.7容错广播7.7.1一般方法7.7.2使用全局信息的广播7.7.3使用安全等级进行广播7.8容错组播7.8.1一般方法7.8.2基于路径的路由7.8.3使用安全等级在超立方中进行组播第8章分布式系统的可靠性8.1基本模型8.2容错系统设计的构件模块8.2.1稳定存储器8.2.2故障-停止处理器8.2.3原子操作8.3节点故障的处理8.3.1向后式恢复8.3.2前卷式恢复8.4向后恢复中的问题8.4.1检查点的存储8.4.2检查点方法8.5处理拜占庭式故障8.5.1同步系统中的一致协议8.5.2对一个发送者的一致8.5.3对多个发送者的一致8.5.4不同模型下的一致8.5.5对验证消息的一致8.6处理通信故障8.7处理软件故障第9章静态负载分配9.1负载分配的分类9.2静态负载分配9.2.1处理器互连9.2.2任务划分9.2.3任务分配9.3不同调度模型概述9.4基于任务优先图的任务调度9.5案例学习:两种最优调度算法9.6基于任务相互关系图的任务调度9.7案例学习:域划分9.8使用其他模型和目标的调度9.8.1网络流量技术:有不同处理器能力的任务相互关系图9.8.2速率单调优先调度和期限驱动调度:带实时限制的定期任务9.8.3通过任务复制实现故障安全调度:树结构的任务优先图9.9未来的研究方向第10章动态负载分配10.1动态负载分配10.1.1动态负载分配的组成要素10.1.2动态负载分配算法10.2负载平衡设计决策10.2.1静态算法对动态算法10.2.2多样化信息策略10.2.3集中控制算法和分散控制算法10.2.4移植启动策略10.2.5资源复制10.2.6进程分类10.2.7操作系统和独立任务启动策略10.2.8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10.2.9使用硬件和使用软件10.3移植策略:发送者启动和接收者启动10.4负载平衡使用的参数10.4.1系统大小10.4.2系统负载10.4.3系统交通强度10.4.4移植阈值10.4.5任务大小10.4.6管理成本10.4.7响应时间10.4.8负载平衡视界10.4.9资源要求10.5其他相关因素10.5.1编码文件和数据文件10.5.2系统稳定性10.5.3系统体系结构10.6负载平衡算法实例10.6.1直接算法10.6.2最近邻居算法:扩散10.6.3最近邻居算法:梯度10.6.4最近邻居算法:维交换10.7案例学习:超立方体多计算机上的负载平衡10.8未来的研究方向第11章分布式数据管理11.1基本概念11.2可串行性理论11.3并发控制11.3.1基于锁的并发控制11.3.2基于时戳的并发控制11.3.3乐观的并发控制11.4复制和一致性管理11.4.1主站点方法11.4.2活动复制11.4.3选举协议11.4.4网络划分的乐观方法:版本号向量11.4.5网络分割的悲观方法:动态选举11.5分布式可靠性协议第12章分布式系统的应用12.1分布式操作系统12.1.1服务器结构12.1.2八种服务类型12.1.3基于微内核的系统12.2分布式文件系统12.2.1文件存取模型12.2.2文件共享语义12.2.3文件系统合并12.2.4保护12.2.5命名和名字服务12.2.6加密12.2.7缓存12.3分布式共享内存12.3.1内存相关性问题12.3.2Stumm和Zhou的分类12.3.3Li和Hudak的分类12.4分布式数据库系统12.5异型处理12.6分布式系统的未来研究方向附录DCDL中的通用符号列表
2024/12/20 22:56:08 29.64MB 分布式系统设计 jie wu著 高传善
1
知识无价5分不算多2.1开发背景  2.2系统分析  2.2.1需求分析  2.2.2可行性分析  2.3系统设计  2.3.1系统目标  2.3.2系统功能结构  2.3.3构建开发环境  2.3.4系统界面预览  2.3.5系统目录结构与框架  2.4.数据库设计  2.4.1数据库分析  2.4.2项目E-R图  2.4.3数据库基本表的设计  2.4.4数据库数据表的设计  2.5开发前的准备工作  2.5.1表的创建与记录插入  2.5.2数据源的配置  2.5.3Spring的配置  2.5.4Hibernate的配置  2.6登录及注销模块  2.6.1登录页面的设计  2.6.2SeiMet的配置  2.6.3登录动作的实现  2.6.4业务方法的实现  2.6.5注销动作的实现  2.7首页的开发  2.8商品资料管理模块
1
共 167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