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C++编程实现在固定分区管理方式下实现主存分配和回收的顺序分配算法
1
系统采用最佳适应分配算法为作业分配主存空间,而且具有紧凑技术。
请编程完成以下操作:(1).输出此时的已分配区表和未分配区表;
(2).装入Job3(15K),输出主存分配后的已分配区表和未分配区表;
(3).回收Job2所占用的主存空间,输出主存回收后的已分配区表和未分配区表;
(4).装入Job4(130K),输出主存分配后的已分配区表和未分配区表。
2023/10/28 11:30:03 982KB 动态分区
1
天津大学盘算机迷信与本领业余,大三上学期,操作体系原理试验报告,文件管理、主存管理等。
2023/5/5 9:17:08 2.54MB 实验报告
1
用C/C++语言方式Linux操作体系主存的调配与付与,阻滞采用!
2023/4/22 1:41:15 5KB C/C++ Linux
1
3.多媒体CPU是带有A.___技术的处理器,它是一种B._______技术,特别适用于C.___处理。
6.DMA技术的出现,使得A.___可以通过B.___直接访问C.___,同时,CPU可以继续执行程序。
二.(10分)设由S,E,M三个域组成的一个32位二进制字所表示的非零规格化数x,其表示为x=(-1)S×(1.M)×2E-128问:它所能表示的规格化的最大负数,最小负数,最大负数,最小负数是多少?四.(10分)CPU执行一段程序时,cache完成存取的次数为1900次,主存完成存取的次数为100次,已知cache存取周期为50ns,主存存取周期为250ns.求:(1)cache/主存系统的效率。
(2)平均访问时间。
1
操作系统的课程设计,有最先适应法,最优适应法和最差适应法。
觉得好的就给个评价,谢谢
2016/11/13 21:51:25 896KB
1
该工程包含数据缓存D_Cache和指令缓存I_Cache的Verilog代码和仿真文件,Cache的详细技术参数包含在.v文件的注释中。
直接相连16KBD_CacheCache写策略:写回法+写分配(二路)组相连16KBI_CacheCache替换策略: LRUI_Cache的工作就是在cpu需要指令时将指令从主存中搬进I_Cache,再传给CPU,而D_Cache在处理数据读外,还要注意数据写入的问题。
本工程可以与arm.v中的arm核协同工作,主存使用dram_ctrl_sim。
2020/6/4 8:19:18 6KB I_Cache D_Cache Cache Verilog
1
随着应用数据处理需求的激增,在传统冯·诺依曼(vonNeumann)体系结构中,处理器到主存之间的总线数据传输逐渐成为瓶颈.不仅如此,近年来兴起的数据密集型应用,如神经网络和图计算等,呈现出较严重的数据局部性,缓存命中率低.在这些新兴数据密集型应用的处理过程中,中央处理器到主存间的数据传输量大,导致系统的功能不佳且能耗变高.
2018/5/15 3:22:21 6.31MB 内存计算
1
采用最先适应法、最佳适应法、最坏适应法分配主存空间内容详细二、实验内容1 本实验是模仿操作系统的主存分配,运用可变分区的存储管理算法设计主存分配和回收程序,并不实际启动装入作业。
2 采用最先适应法、最佳适应法、最坏适应法分配主存空间。
3 当一个新作业要求装入主存时,必须查空闲区表,从中找出一个足够大的空闲区。
若找到的空闲区大于作业需要量,这是应把它分成二部分,一部分为占用区,加一部分又成为一个空闲区。
4 当一个作业撤离时,归还的区域如果与其他空闲区相邻,则应合并成一个较大的空闲区,登在空闲区表中。
5 运行所设计的程序,输出有关数据结构表项的变化和内存的当前状态。
1
共 30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