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f103用IIC来驱动超声波传感器KS103,用串口1发送数据看间隔很精准。
实测可行
2020/5/17 14:54:58 7.52MB stm32 ks103 超声波
1
本代码支持UDP,TCP,COAP,三种方式发送数据已经完全测过了,一些留意点都在代码里面有注释,可自行参考。
2016/5/21 2:12:13 13.91MB NB_IOT
1
特点:1).监控串口:具有端口监控功能,可以监控、拦截、保存所收发的数据(NT/2K/XP/Vista/Win7)。
2).串口调试:支持常用的串口操作功能,支持大数据量的收发、保存,支持自动发送。
3).动态变参:在不改变当前所打开端口的情况下,能动态改变端口参数(如:波特率、校验位、流控制等)。
4).双模编辑:数据发送区内嵌十六进制编辑器(类似UltraEdit),支持十六进制文本双模式切换编辑,支持unicode。
5).国际版本:国际版,支持多国语言。
6).无需安装:界面友好,方便易用。
简要描述:1).用于串口调试,支持常用的110-256000波特率,支持自定义波特率。
2).能以字符或十六进制接收或发送任何数据,能发送、接收任意大小的文件。
3).在不改变当前所打开端口的情况下,能动态改变端口参数(如:波特率、校验位、流控制等)。
4).数据发送区可实时编辑、发送文本数据。
5).能将所接收的原始数据以及显示数据分别保存。
6).数据发送区允许设置发送周期,自动发送数据。
7).可调试的端口范围是COM1-COM255,支持扩展端口(USBRS232)。
8).可设置字体、文字颜色、背景颜色。
9).允许将发送区的数据在接收区回显,模仿终端操作。
10).允许发送区数据以回车键作为发送操作信号。
11).Terminal模式支持自动应答功能,支持Hex、Text、浮点数等类型。
12).Terminal模式支持预定义数据发送,支持Hex、Text、浮点数等类型。
13).Monitor模式支持彩色文本显示,便于更好的区分、观察数据.14).允许Monitor模式下拦截到的数据以十六进制或字符方式显示。
15).允许接收区在接收到的数据后添加回车字符(CRLF),便于观察数据。
16).可将Terminal模式下接收到的数据按照十六进制文本方式导出到文件或剪贴板。
17).允许保存程序环境变量。
18).定义热键,方便操作。
19).国际版,支持多国语言。
20).数据发送区内嵌十六进制编辑器,支持unicode。
21).支持串口监控功能,可以监控串口设置以及收发的数据。
22).在线自动更新提示功能,当有可用新版本时提示用户下载。
23).本程序线程安全,可以同时启动多个副本调试多个串口。
A.程序拥有端口监控功能,可以监控内核事件并拦截所有通过指定端口收发的数据,该功能目前只在2000/XP/2003平台上有效。
1.在使用监控功能前必须保证所要监控的端口处于关闭状态。
2.运行本程序,选择所要监控的端口并启动监控功能,然后启动要被监控的端口;
B.程序第一次启动时自动设置语言,也可以手动在View->Language菜单项选择相应的语言,目前支持英文、简体中文、繁体中文。
2.运行环境---------------------Windows9x/2000/XP/2003/Vista/Win73.安装与卸载---------------------运行解压软件,将压缩包解压到指定目录完成安装。
卸载时只需将程序目录删除。
4.软件使用---------------------SUDTAccessPort安装完成后即可使用。
2015/4/15 2:27:04 824KB 串口监听工具 串口 串口监听
1
RTSP和RTP发送数据的通讯
2020/11/15 19:46:06 2.17MB rtsp
1
v2.6注意事项:由于新增了功能,使用前请先仔细阅读v2.6的使用说明;
版本特性:1.解决了因8266/8285的看门狗导致频繁重启的问题;
2.再次优化网页代码,省了1KB内存;3.Config页面的数据可以被回显了,告别重复设置上一次参数的烦恼,但是WIFI信道依然是默认CH11的,因为回显这部分代码太多了,不舍得浪费内存,所以对信道有特殊需求的用户,请每次都检查一下信道能否正确;
4.串口透传功能大升级,新增了缓冲区大小选项,并且能综合缓冲区大小及波特率,提供最小发送间隔的参考值,用户只要保证每次发送数据的间隔大于Min.Interval的值,就能保证数据不在串口上丢包;
5.修正UDPbug,透传时自动在数据末端加上结束符'\0',UDP数据不会再有乱码问题;
6.AP的SSID加上了ChipID作为后缀,防止多个模块初始启动时SSID重复导致混乱。
遗留问题:1.在使用UDP连续长时间发送数据后,可能会重启但不会假死,重启后就能恢复工作状态;
2.WiFi没连接成功时,WiFi重连机制占用着CPU,此时连接AP与打开Webconfig会有点慢,请刷新几次即可,ESP32没有此问题。
2019/7/16 16:06:14 2.62MB 透传固件 ESP32 ESP8266 ESP8285
1
与硬件通信的程序基本上要用到串口,虽然qt5以后集成了串口通信类,但是个人觉得那个串口通信类有点问题,在linux上表现很好,windows上大数据会有怪怪的问题出现,而且只能在qt5以上的版本才能用,无奈大部分的嵌入式linux上还停留在4.7.1到4.8.5左右的版本,所以本人不断喜欢用第三方的串口通信类做处理。
程序调试中经常需要串口调试,甚至还需要模拟设备数据回复,甚至串口转网络出去,特意将这些常用功能都做到一个串口调试助手中去。
基本功能:1:支持16进制数据发送与接收。
2:支持windows下COM9以上的串口通信。
3:实时显示收发数据字节大小以及串口状态。
4:支持任意qt版本,亲测4.7.04.8.54.8.75.4.15.7.05.8.0。
5:支持串口转网络数据收发。
高级功能:1:可自由管理需要发送的数据,每次只要从下拉框中选择数据即可,无需重新输入数据。
2:可模拟设备回复数据,需要在主界面开启模拟设备回复数据。
当接收到设置好的指令时,立即回复设置的回复指令。
例如指定收到0x160x000xFF0x01需要回复0x160x000xFE0x01,则只需要在SendData.txt中添加一条数据1600FF01:1600FE01即可。
3:可定时发送数据和保存数据到文本文件:,默认间隔5秒钟,可更改间隔时间。
4:在不断接收到大量数据时,可以暂停显示数据来查看具体数据,后台依然接收数据但不处理,无需关闭串口来查看已接收到的数据。
5:每次收到的数据都是完整的一条数据,而不是脱节的,做了延时处理。
6:一套源码随处编译,无需更改串口通信类,已在XP/WIN7/UBUNTU/ARMLINUX系统下成功编译并运行。
2021/4/18 1:23:17 50KB 串口通信
1
简单的VS2010使用winsocket建立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程序,含源码,可根据需求修改服务器IP与端口号,并可定时收发数据。
首先,运行服务器程序,界面上输入服务器IP与端口号,并创建服务器;
其次,运行客户端程序,界面中输入服务器IP与端口号,建立客户端;
如连接成功,两者形态提示框中都有提示。
之后,点击各自的接收数据与发送数据,可实现收据的定时收发,设定时间是1S。
2017/1/4 15:08:21 3.54MB 服务器客户端
1
USB3.0发送与接收数据c++版本,用于USB3.0传输。
运用方法:1.点击按钮-打开USB设备,会显示USB信息2.点击按钮-选择固件IMG,在文件夹pub中选中固件下载3.点击按钮-打开USB设备,此时可以看见USB设备变为USB3.0即可4.点击按钮-发送数据,发送的数据为按钮前编辑框中填写的数据5.接收数据在文件夹testpic中
2016/6/19 2:20:06 35.4MB USB3.0传输
1
stm32与android平板之间的连接,可完成stm32发送数据在平板上的显示
2019/4/15 13:49:53 12.82MB java
1
AndroidBLE可自定义拆分每包发送数据大小,默许20字节每包
2018/7/24 2:29:44 2KB ble数据分包 android Ble
1
共 226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