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单一传感器在光谱、空间分辨率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最大限度地获取对目标场景的信息描述。
首先采用不同的边缘提取算法提取同一场景的光学图像和SAR图像,得到各自的边缘特征图,通过不变矩和轮廓矩等算法对两幅边缘特征图中的边缘进行匹配融合,得到了比单一图像边缘特征图更完整更清晰的边缘特征图,获取了更多的目标场景的信息描述。
2023/9/2 8:36:35 203KB 图像融合
1
浮游植物吸收系数是海洋光学研究中重要的参数。
该参数随着海区以及时间不同呈现较大的差异。
为了更好地表征该参数,探讨了聚类法在浮游植物吸收系数非线性模型中的应用,修正了非线性模型中浮游植物吸收特性随区域性变化带来的误差。
通过计算不同波段的反射率二阶导光谱和吸收系数光谱的自适应指数(ARI)发现555~681nm波段的反射率二阶导光谱可以较好地表征吸收系数光谱的光谱特征。
因此,以555~681nm的反射率二阶导光谱为聚类分析样本对数组进行聚类分析。
通过实测数据对聚类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表征浮游植物吸收系数(均方根误差大于0.79)。
该研究是应用光学遥感方法提取浮游植物信息及海水光学特征必不可少的基础研究。
2023/9/1 23:37:07 4.39MB 遥感 浮游植物 吸收系数 remote
1
讲述高光谱混合像元的问题,及提取的方法和流程,着重讲解图像端元丰度的反演方法,并进行实例分析
2023/9/1 23:01:26 2.66MB 高光谱 混合像元 分解
1
提出了基于主振荡功率放大(MOPA)结构的皮秒光纤激光系统。
该系统将重复频率为29.87MHz的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作为种子源。
采用预放系统并结合声光调制器将种子源的重复频率降至574kHz。
MOPA结构基于棒状光子晶体光纤(PCF),利用PCF大模场、高增益的特点直接对脉冲宽度为30ps的脉冲进行放大,有效抑制了自相位调制效应引起的光谱展宽。
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系统的5dB光谱线宽与光脉冲峰值功率成比例,该系统最终输出了近衍射极限、峰值功率为3.4MW的皮秒脉冲(输出功率为20W时,光束质量因子M2=1.01),最高平均输出功率为21.86W,脉冲宽度为11.1ps,中心波长为1030.74nm,5dB光谱线宽为1.75nm。
1
开展地物光谱特征研究
2023/8/22 7:05:22 5.72MB 遥感 光谱库 地物特征研究
1
用分子束外延(MBE)技术,在GaAa(100)衬底上生长了厚度从0.045μm到1.4μm的ZnSe薄膜。
通过室温拉曼光谱的测量对ZnSe薄膜纵光学声子(Longitudinal-opticalphonon)的谱形进行了分析。
用拉曼散射的空间相关模型定量分析了一级拉曼散射的空间相关长度与晶体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ZnSe外延层的晶体质量随着外延层厚度的减薄是渐渐退化的,这是由于界面失配位错引入外延层所致,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2023/8/21 4:12:03 298KB 光学材料 ZnSe 拉曼光谱
1
光学薄膜是现代光学和光电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光通信、光学显示、激光加工、激光核聚变等高科技及产业领域已经成为核心元器件,其技术突破常常成为现代光学及光电系统加速发展的主因。
光学薄膜的技术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应用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及成本。
如图1是光通讯技术中使用窄带滤光片调制不同的通讯通道示意图[1]。
图2是激光核聚变系统中大量使用到的薄膜元器件[2]。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精密光学系统对光学薄膜的光谱控制能力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而消费电子对光学薄膜器件的需求更强调超大的量产规模和普通大众的易用和舒适性。
2023/8/20 20:22:26 1.67MB 论文
1
利用PCA进行特征提取,KNN作为分类器对高光谱图像进行分类,内含高光谱数据
2023/8/20 11:41:19 46.54MB PCA KNN
1
VC++多光谱影像处理,实现了栅格图像处理的基础欢迎大家下载
2023/8/20 9:22:17 634KB 影像处理
1
Landsat8卫星数据的光谱响应函数,excel版本,可以将高光谱数据转换为Landsat8卫星对应的多光谱数据,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用处,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文件是一个波段一个sheet,
2023/8/19 5:29:53 200KB Landsat8 光谱响应函数
1
共 310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