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c51的单片机,c语言程序,使二极管循环闪烁……
2023/9/6 12:34:32 209B c51单片机 hex
1
在小功率直流电源中,常见的几种整流电路有单相半波、全波、桥式和三相整流电路等;
全波整流电路是平常应用中用得非常多的电路图之一,全波整流电路是指能够把交流转换成单一方向电流的电路,最少由两个整流器合并而成,一个负责正方向,一个负责反方向,最典型的全波整流电路是由四个二极管组成的整流桥,一般用于电源的整流。
也可由MOS管搭建。
常见的还有用两个二极管搭建的全波整流电路。
全波整流是一种对交流整流的电路。
在这种整流电路中,在半个周期内,电流流过一个整流器件(比如晶体二极管),而在另一个半周内,电流流经第二个整流器件,并且两个整流器件的连接能使流经它们的电流以同一方向流过负载。
全波整流整流前后的波形与半波整流所不同的,是在全波整流中利用了交流的两个半波,这就提高了整流器的效率,并使已整电流易于平滑。
因此在整流器中广泛地应用着全波整流。
在应用全波整流器时其电源变压器必须有中心抽头。
无论正半周或负半周,通过负载电阻R的电流方向总是相同的。
2个二极管全波整流电路图用2个二极管全波整流电路如下图:下面这个电路图也是由两个二极管组成的全波整流电路,它是全波整流的正负9V的双电源电路,如果
2023/9/6 5:43:53 165KB 二极管 全波整流电路 电路图 文章
1
提出了一种具有图案可重构性的宽带印刷锥形缝隙天线。
天线由四个锥形槽,一个可重新配置的微带到槽线过渡和四个引脚二极管组成。
通过适当布置偏置电压,可以通过简单的偏置电路实现四个端射辐射图。
测得的相对阻抗带宽为|S11|小于-10dB为71.3%,在所有工作模式下为1.57至3.31GHz。
在中心频率为2.4GHz时,四个方向的增益均高于6.4dBi。
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良好。
所提出的天线在宽带的四个可重新配置方向上具有良好的性能。
2023/8/27 17:41:44 859KB p-i-n diode; pattern-reconfigurable antenna;
1
本书通过介绍如何从麦克斯韦方程利用一系列简化假设直接得到集总电路抽象,在电气工程和物理间建立了清晰的联系。
本书中始终使用抽象的概念,以统一在模拟和数字设计中所进行的工程简化。
本书更为强调数字领域。
第1章电路抽象第2章电阻网络第3章网络定理第4章非线性电路分析第5章数字抽象第6章MOSFET开关第7章MOSFET放大器第8章小信号模型第9章储能元件第10章线性电气网络的一阶暂态过程第11章数字电路的能量和功率第12章二阶电路的暂态过程第13章正弦稳态:阻抗和频率响应第14章正弦稳态:谐振第15章运算放大器抽象第16章二极管附录A麦克斯韦方程和集总事物原则附录B三角函数及其恒等式附录C复数附录D解联立线性方程组
2023/8/19 14:34:56 2.65MB 模拟 数字 MIT 习题
1
Microwind是法国青年学者EtienenSicard编制一个集成电路设计与仿真教学免费程序。
与某些仿真程序不同,Microwind在提供集成电路低层(Layout)设计工具的同时,还提供了基本的Spice仿真工具。
Microwind具有如下功能:BJTMOS元件结构设计绘制,可用来设计二极管、、管、电阻、电容和电感。
16层金属连线绘制。
3D制造过程显示。
2D器件断面显示。
Spice13BSIM4仿真,包括模型、模型和模型。
采用0.12µm设计规则检查。
Microwind作为集成电路设计课程学习的一个工具,具有比较完整的功能,完全可以满足教学的大部分需要。
需要指出的是,Microwind并不是一个工业软件,因此不能用来进行工业产品设计。
2023/8/12 16:36:51 2MB 集成电路设计 仿真
1
由红外发送二极管、红外接收二极管及相关电路组成,当红外光束透过人体外周血管,由于动脉搏动充血容积变化导致这束光的透光率发生改变,此时由光电变换器接收人体组织反射的光线,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
并由Lm324运算放大器通过二级放大再经电压比较器输入到单片机的P3.2端口,单片机通过外部中断检测脉搏的下降沿信号,通过定时器计算连续两个下降沿信号的时间,当连续两次检测时间间隔很小时不处理,这样就能屏蔽同一个脉搏信号的影响从而获得脉搏数
2023/7/28 3:58:34 35.96MB 红外 51单片机 Lm324 脉搏测量
1
现代直流伺服控制技术及其系统设计目录代序言前言第1章绪论1直流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2现代直流PWM伺服驱动技术的发展2.1国内外发展概况2.2直流PWM伺服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2.3功率控制元件的应用及控制电路集成化2.4PWM系统发展中待研究的问题3现代伺服控制技术展望第2章不可逆直流PWM系统1无制动状态的不可逆PWM系统1.1电流连续时PWM系统控制特性分析1.2电流断续时PWM系统控制特性分析2带制动回路的不可逆PWM系统第3章可逆直流PWM系统1双极模式可逆PWM系统1.1T型双极模式PWM控制原理1.2H型双极模式PWM控制原理1.3双极模式PWM控制特性分析2单极模式可逆PWM系统2.1H型单极模式同频可逆PWM控制2.2H型单极模式倍频可逆PWM控制3受限单极模式可逆PWM系统3.1受限单极模式同频可逆PWM控制系统3.2工作特性的定量分析3.3计算机辅助分析3.4受限单极模式倍频可逆PWM控制4控制方案的对比第4章PWM功率转换电路设计1PWM功率转换用GTR1.1开关特性1.2GTR的功率损耗及PWM功率转换电路对其特性的要求1.3GTR存储时间对PWM系统的影响2GTR的损坏和保护2.1GTR的耐压与损坏2.2GTR的二次击穿和安全工作区2.3GTR暂态保护3达林顿复合型功率模块的应用3.1复合型达林顿模块的电路结构3.2达林顿模块作为开关使用3.3达林顿模块并行驱动3.4达林顿模块的应用4缓冲器设计和负载线整形4.1缓冲器的必要性4.2负载线分析4.3在PWM系统中的缓冲器设计举例第5章PWM系统控制电路1脉宽调制器的一般特性及电路1.1脉宽调制器的一般特性1.2恒频波形发生器1.3脉宽调制器2保护型脉宽调制及脉冲分配电路2.1双门限延迟比较的V/W电路2.2二极管电桥反馈式窗口V/W电路2.3具有阻容延迟的PWM变换电路2.4脉冲分配逻辑延时电路3保护电路3.1电流保护型式与特点3.2保护电流的实时取样和霍尔效应电流检测装置设计3.3欠电压、过电压保护3.4瞬时停电保护3.5保护电路举例4基极驱动电路4.1基极恒流驱动4.2基极电流自适应驱动电路4.3自保护型基极驱动电路4.4典型基极驱动电路5控制电路集成化、模块化5.1一种新型SG1731型PWM集成电路5.2晶体管驱动模块简介5.3应用举例第6章PWM系统工程设计中的有关问题1功率转换电路供电电源的设计问题1.1泵升电压对功率转换电路及供电电源的影响1.2PWM系统中的反馈能量1.3反馈能量的存储及其耗散2PWM系统电流波形系数与电动机的有效出力3PWM开关频率的选择4电枢回路附加电感的设计原则5浪涌电流和电压抑制5.1合闸浪涌电流的抑制5.2浪涌电压吸收第7章PWM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1电磁干扰模型分析和干扰传递1.1干扰源1.2敏感单元1.3干扰传递方式2抑制或消除干扰的方法2.1PWM功率转换电路中GTR开关干扰源抑制2.2元器件的合理布局与布线2.3接地设计2.4屏蔽与隔离2.5滤波3PWM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导则3.1电源3.2电动机3.3GTR固态开关3.4开关控制器件3.5模拟电路3.6数字电路3.7微型计算机第8章现代直流伺服控制元件与
2023/7/12 3:46:22 13.04MB 直流伺服 控制 系统设计 秦继荣
1
乒乓球游戏机是模拟乒乓球比赛的过程和规则,并能自动裁判和记分的模拟装置。
两人乒乓游戏机是用8个发光二极管代表乒乓球台,中间两个发光二极管兼做乒乓球网,用点亮的发光二极管按一定方向移动来表示球的运动,在游戏机的两侧个设置发球和击球开关,甲乙双方按乒乓球比赛规则来操作开关。
设置自动记分电路,甲、乙双方各用7段译码管进行记分显示,每计满21分为1局,然后记分清零,重新开始新一局比赛。
2023/7/12 3:56:15 277KB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1
DAC0832单电源使用方式,本人辛苦研究了好几天,终于探索出一种全新DAC0832单电源使用方式,使用该种接线方式,使得DAC0832不再是输出电流而是直接输出正电压,后面可以使用LM358单电源运放,也可以不用运放,直接输出正电压,芯片输出电压Vout=Vdc*(DIGITAL_INPUT/256),其中Vdc为稳压二极管的击穿电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特分享给大家,拿走不谢。
2023/7/11 11:49:48 618KB DAC0832 单电源 LM358
1
MAX30102心率血氧传感器,包括了STM32例程,原理图,相关数据手册。
MAX30102是一个集成的脉搏血氧仪和心率监测模块。
它包括内部发光二极管,光电探测器,光学元件,以及低噪音的电子设备。
MAX30102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来简化移动和可穿戴设备的设计过程。
MAX30102运行在一个1.8V电源和一个单独的5.0V电源的内部发光二极管。
通信是通过一个标准的i2c兼容接口。
该模块可以通过零备用电流的软件关闭,使电力轨道始终保持供电。
2023/7/2 22:11:44 23.1MB STM32F103 MAX30102 心率血氧检测 例程
1
共 179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