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测试报告实例】是详述软件测试过程和结果的文档,主要目的是评估软件质量、分析测试过程,并为未来的测试活动提供参考。
本报告聚焦于XX后台管理系统,涵盖了测试总结、测试概要、测试环境等多个方面。
在【引言】部分,报告明确了编写目的:1. 分析测试结果以评估软件质量。
2. 通过分析测试过程、产品和资源,为后续测试计划提供指导。
3. 检视测试执行与测试计划的符合程度。
4. 针对发现的系统缺陷提出修复和预防建议。
【背景】和【用户群】未给出具体信息,但通常会包含项目的业务背景、目标用户和预期读者。
【定义】中列出了严重bug的标准,主要包括系统无响应、页面无法显示、操作异常错误以及必填字段验证失败等情况。
【测试对象】在这份报告中被省略,一般会详细列出测试的系统或模块。
【测试阶段】表明这是系统测试阶段,主要关注整个系统的综合功能和性能。
【测试工具】提到使用了Bugzilla作为缺陷管理系统,用于跟踪和管理测试中发现的问题。
【参考资料】列出了涉及的需求文档、设计说明、测试计划和用例等,这些是测试活动的基础。
【测试概要】提供了关键数据:- 测试从2007年7月2日开始,持续39天。
- 测试了174个功能点,执行了2385个测试用例。
- 发现了427个bug,其中严重级别68个,无效44个。
- 有11个测试版本,B1至B5是计划内的迭代开发,B6至B11为回归测试版本。
- 版本发布和测试进度与计划基本吻合,部分版本因延迟增加了额外工作日。
【进度回顾】详细记录了各版本的开始、完成时间及是否需要加班和增加资源。
【测试执行】强调了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覆盖了所有测试对象,遵循了测试策略和用例。
【测试用例】分为功能性测试和易用性测试:- 功能性测试涵盖了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主要功能,以及分配酒店、权限、渠道绑定等次要功能,确保需求规定的输入输出和限制条件得到验证。
- 易用性测试关注操作提示信息的正确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以及必填项标识和输入方式,还有中文界面的本地化一致性。
【测试环境】部分介绍了软硬件配置,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客户端的CPU、内存、硬盘和操作系统等信息。
这份报告全面展示了XX后台管理系统测试的全貌,为项目管理和后续测试提供了重要参考。
通过这样的报告,可以清晰地了解测试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软件的质量状况。
对于项目团队来说,它不仅是评估和改进产品质量的依据,也是提升项目管理效率的重要工具。
2025/6/19 9:27:49 625KB
1
简介:
在IT行业中,日志文件是诊断系统问题、追踪操作历史和优化系统性能的重要工具。
"Centrl Instance Inst.log"是一个特定的日志文件,记录了IDES(可能是集成开发环境或某个特定系统的中央实例)中心实例安装过程中的详细信息。
这个日志文件在安装完成后通常被存档,以便后续的技术支持或问题排查。
我们来理解“中心实例”的概念。
在分布式系统或网络环境中,中心实例通常指的是提供核心服务或协调其他节点工作的组件。
例如,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中心实例可能负责数据的存储、查询处理和集群管理。
在IDES中,中心实例可能扮演着类似的角色,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管理和协调其他组件的运行。
日志文件"Centrl Instance Inst.log"记录了从启动安装到完成的所有步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环境检查**:在安装开始时,系统会检查硬件配置、操作系统版本、依赖库等是否满足安装要求。
2. **资源分配**:日志中会显示分配给中心实例的内存、CPU资源以及磁盘空间等信息。
3. **安装进度**:每个安装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阶段状态(成功、失败或警告)。
4. **组件安装**:记录了IDES的各个组件,如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等的安装情况。
5. **配置参数**:安装过程中设置的各种配置参数,如端口号、服务账户信息、数据库连接字符串等。
6. **错误和警告**:如果安装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日志会详细记录错误代码、错误描述和可能的原因,这对于定位问题至关重要。
7. **权限设置**:关于用户权限和访问控制的设置信息。
8. **系统注册**:中心实例可能需要在系统中注册,日志会记录相关注册信息。
9. **启动和验证**:安装完成后,中心实例的启动情况以及验证其功能是否正常运行。
分析这个日志文件,我们可以了解到整个安装过程的详细流程,如果遇到安装失败或系统运行异常的情况,可以首先查看此日志,从中获取故障原因。
开发者或IT支持人员可以根据日志内容进行故障排查,定位问题所在,并进行相应的修复措施。
总结来说,"Centrl Instance Inst.log"作为中心实例安装日志,是系统健康状况的见证者,它的重要性在于其记录的丰富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维护IDES的中心实例。
通过详细分析这个日志文件,我们可以提升系统运维的效率,确保中心实例的稳定运行。
2025/6/15 19:50:53 3KB
1
LAppS-Lua应用服务器这是一种尝试,以通过WebSockets协议(RFC6455)提供非常易于使用的Lua应用服务器。
LAppS是用于微服务架构的应用服务器。
它被构建为高度可垂直扩展。
docker云基础架构(kubernetes或集群)应用于水平扩展。
LAppS拥有可。
对于WebSockets,LAppS与对HTTP的Apache或Nginx相同。
LAppS不支持HTTP(尽管它支持RFC6455的HTTPUpgradeGET请求)。
到目前为止,唯一受支持的脚本语言是Lua。
RFC6455已完全实现。
请参阅一致性部分。
由于担心因此未实现RFC76
2025/4/30 9:57:03 636KB c lua websocket-server application-server
1
was应用服务器项目部署,步骤详细含图片
2025/4/23 13:56:10 527KB was
1
运维员在[运维/主机运维/应用运维]页面中点击“登录”后,remoteapp登录过程有提示,但是谷歌浏览器没有跳出来?原因:每个windows账户只能打开一次,这个与堡垒机无关,是谷歌浏览器的特性决定的:只能单用户单进程。
解决办法:在应用服务器中新建若干个windows2008的账户,每个用户相当于与一个并发进程(给需要使用谷歌浏览器的运维人员各自建立一个)
2025/4/22 6:11:16 375B 网络开发
1
该资料讲述了五大方面:1.Web应用服务器2.tomcat整体架构3.源码解读4.性能优化5.常见问题排查方法
2025/4/15 6:58:40 2.7MB tomcat 性能优化 tomcat源码分析
1
现在几乎任何一个网站、WebApp以及移动APP等应用都需要有图片展示的功能,对于图片功能从下至上都是很重要的。
必须要具有前瞻性的规划好图片服务器,图片的上传和下载速度至关重要,当然这并不是说一上来就搞很NB的架构,至少具备一定扩展性和稳定性。
虽然各种架构设计都有,在这里我只是谈谈我的一些个人想法。
对于图片服务器来说IO无疑是消耗资源最为严重的,对于web应用来说需要将图片服务器做一定的分离,否则很可能因为图片服务器的IO负载导致应用崩溃。
因此尤其对于大型网站和应用来说,非常有必要将图片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分离,构建独立的图片服务器集群,构建独立的图片服务器其主要优势:1)分担Web服务器的I/
2025/3/18 9:41:11 344KB 浅谈图片服务器的架构演进
1
如果是非门户的独立进程,请将U8SOFT\ufcomsql目录中的U8Login.dll替换为Debug版的Login,API登陆失败,提示查看应用服务器日志等请替换此文件,用友U811.0,12.0可用。
其他版本没测试过
2025/3/15 16:10:08 68KB Debug版Login U8Login.dll 用友api
1
网络推送为什么Web推送要求通过完成从后端触发的推送消息,如果要与推送消息一起发送数据,则还必须根据对数据进行。
该模块使发送消息变得容易,还将处理对依赖GCM进行消息发送/传递的浏览器的旧支持。
安装安装很简单,只需通过npm安装即可。
npminstallweb-push--save用法该库的常见用例是使用GCMAPI密钥和VAPID密钥的应用服务器。
constwebpush=require('web-push');//VAPIDkeysshouldonlybegeneratedonlyonce.constvapidKeys=webpush.generateVAPIDKeys();webpush.setGCMAPIKey('');webpush.
2025/2/19 18:31:49 127KB JavaScript
1
本文来自于简书,文章主要介绍微服务、Monolithic架构,微服务架构以及它的优缺点等并辅以实际微服务案例讲解。
软件架构是一个包含各种组织的系统组织,这些组件包括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存储,通讯层),它们彼此或和环境存在关系。
系统架构的目标是解决利益相关者的关注点。
Conway’slaw:Organizationswhichdesignsystems[...]areconstrainedtoproducedesignswhicharecopiesofthecommunicationstructuresoftheseorganizations.(设计系统的组织,其产生的设计和架构等
1
共 53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