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1、利用温度传感器完成温度数据的采集,掌握I2C通信接口使用。
2、利用烟雾传感器完成烟雾浓度采集。
3、利用单片机对采集的数据尽情处理,并通过lcd屏显示出来;
4、应用Protel软件设计原理图和PCB。
5、编写传感器驱动程序以及单片机的处理程序。
6、硬件、软件调试和综合调试。
毕业设计实现的功能:1)能实时显示温度,烟雾浓度;
2)当烟雾浓度超过一定值是报警;
当温度超过一定值时报警:当两个都超过阈值时,报警;
(三个报警信号通过蜂鸣器来实现,通过不同的鸣叫方式区分)
1
基于导波滤波和自适应小波阈值的彩色图像降噪
2025/11/2 8:45:44 360KB 研究论文
1
利用eCognitionDeveloper输出的地类样本的特征值Excel,可以将其导入到CART决策树中,同样可以实现分类特征的自动选择和特征阈值的自动确定,利用CART决策树自动构建得到一个具有分类顺序的二叉树;
然后将这个二叉树,应用到eCognitionDeveloper中,构建分类规则集。
这里是SalfordPredictiveModeler(简称SPM)中构建CART决策数的操作方法。
2025/10/30 16:28:33 5.08MB SPM CART
1
Matlab写的区域生长图像分割程序。
%区域生长算法:regionfunctionLabelImage=region(image,seed,Threshold,maxv)%image:输入图像%seed:种子点坐标堆栈%threshold:用邻域近似生长规则的阈值%maxv:所有生长的像素的范围小于maxv%LabelImage:输出的标记图像,其中每个像素所述区域标记为rn[seedNum,tem]=size(seed);%seedNum为种子个数[Width,Height]=size(image);LabelImage=zeros(Width,Height);rn=0;%区域标记号码fori=1:seedNum%从没有被标记的种子点开始进行生长ifLabelImage(seed(i,1),seed(i,2))==0rn=rn+1;%%对当前生长区域赋标号值LabelImage(seed(i,1),seed(i,2))=rn;%endstack(1,1)=seed(i,1);%将种子点压入堆栈(堆栈用来在生长过程中的数据坐标)stack(1,2)=seed(i,2);Start=1;%定义堆栈起点和终点End=1;while(Start<=End)%当前种子点坐标CurrX=stack(Start,1);CurrY=stack(Start,2);%对当前点的8邻域进行遍历form=-1:1forn=-1:1%%判断像素(CurrX,CurrY)是否在图像内部%rule1=(CurrX+m)=1&(CurrY+n)=1;%%判断像素(CurrX,CurrY)是否已经处理过%rule2=LabelImage(CurrX+m,CurrY+n)==0;%%判断生长条件是否满足%rule3=abs(double(image(CurrX,CurrY))-double(image(CurrX+m,CurrY+n)))<Threshold;%%条件组合%rules=rule1&rule2&rule3;if(CurrX+m)=1&(CurrY+n)=1&LabelImage(CurrX+m,CurrY+n)==0&abs(double(image(CurrX,CurrY))-double(image(CurrX+m,CurrY+n)))<=Threshold&image(CurrX+m,CurrY+n)0%堆栈的尾部指针后移一位End=End+1;%像素(CurrX+m,CurrY+n)压入堆栈stack(End,1)=CurrX+m;stack(End,2)=CurrY+n;%把像素(CurrX,CurrY)设置成逻辑1LabelImage(CurrX+m,CurrY+n)=rn;endendend%堆栈的尾部指针后移一位Start=Start+1;endend
2025/10/26 12:49:14 2KB 区域生长图像分割
1
包括opencv读入图片,显示图片灰度图,二值图和图片的外接矩形框。
还能通过滑动条改变阈值从而改变二值图。
2025/10/22 7:10:40 9.44MB opencv 图像处理
1
图像自适应二值化MATLAB程序,阈值根据统计来定。
2025/10/21 15:36:46 357KB 图像自适应二值化MATLAB程序
1
基于奇异值阈值的矩阵填充算法原始代码。
附带了一个FPC算法进行比较。
2025/10/11 14:23:17 678KB 矩阵填充
1
利用中心波长1064nm、脉宽12ns、重复频率5Hz的NdYAG激光系统,对800nm、0°Ta2O5/SiO2高反膜进行三种能量台阶数的激光预处理扫描改性;
控制扫描速度使辐照脉冲能量重叠70%的峰值能量,辐照模式1-on-1。
利用Ti:sapphire激光系统输出800nm、135fs超短脉冲激光进行损伤测试。
结果表明,纳秒激光表面改性并未提高Ta2O5/SiO2膜飞秒激光诱导损伤阈值,三种台阶数的预处理改性均使Ta2O5/SiO2膜的阈值降低20%以上。
说明缺陷(本征的或激光诱导产生的,如带间电子态)对氧化物介质膜的飞秒损伤过程有重要贡献,而这种贡献在样品经过纳秒激光改性后
2025/10/8 13:44:35 2.2MB 薄膜 缺陷 表面改性 Ta2O5/SiO
1
针对传统小波阈值函数的缺点,提出改进的阈值函数,代码实现
2025/9/30 5:27:22 2KB 阈值函数
1
PIC18(L)F67K40单片机具有模拟外设、独立于内核的外设和通信外设,并结合了超低功耗(eXtremeLow-Power,XLP)技术,适用于一系列广泛的通用和低功耗应用。
这些64引脚器件配备了10位带计算功能的ADC(ADCwithComputation,ADCC),支持自动电容分压器(CapacitiveVoltageDivider,CVD)技术,可用于高级触摸传感、平均、滤波、过采样和执行自动阈值比较。
此外,它们还提供一组独立于内核的外设,例如互补波形发生器(ComplementaryWaveformGenerator,CWG)、窗口看门狗定时器(WindowedWatchdogTimer,WWDT)、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Check,CRC)/存储器扫描、过零检测(Zero-CrossDetect,ZCD)和外设引脚选择(PeripheralPinSelect,PPS),用于提高设计灵活性和降低系统成本
2025/9/27 13:37:39 10.57MB PIC18(L)F67K
1
共 371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