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接口技术实验报告微机接口技术实验报告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的实验报告,旨在掌握微机接口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开发方法。
本实验报告涵盖了简单I/O口扩展实验和8255并行口实验两个部分。
一、简单I/O口扩展实验实验目的:1.熟悉74LS273和74LS244的应用接口方法。
2.掌握用锁存器、三态门扩展简单并行输入、输出口的方法。
3.通过本实验,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础开发方法,掌握本实验平台的基本开发步骤,熟悉开发软、硬件平台的使用,学会程序的单步调试运行。
实验设备:*CPU挂箱*8086CPU模块实验内容:1.逻辑电平开关的状态输入74LS244,然后通过74LS273锁存输出,利用LED显示电路作为输出的状态显示。
实验原理介绍:本实验用到两部分电路: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简单I/O口扩展电路。
实验步骤:1.实验接线:CS0?CS244;
CS1?CS273;
平推开关的输出K1~K8?IN0~IN7(对应连接);
00~07?LED1~LED8。
2.编辑程序,单步运行,调试程序3.调试通过后,全速运行程序,观看实验结果。
4.编写实验报告。
实验提示:74LS244或74LS273的片选信号可以改变,例如连接CS2,此时应同时修改程序中相应的地址。
实验结果:程序全速运行后,逻辑电平开关的状态改变应能在LED上显示出来。
例如:K2置于L位置,则对应的LED2应该点亮。
改进实验:提示:地址分配表如下:CS0片选信号,地址04A0~04AF偶地址有效CS1片选信号,地址04B0~04BF偶地址有效CS2片选信号,地址04C0~04CF偶地址有效CS3片选信号,地址04D0~04DF偶地址有效CS4片选信号,地址04E0~04EF偶地址有效CS5片选信号,地址04F0~04FF偶地址有效CS6片选信号,地址0000~01FF偶地址有效CS7片选信号,地址0200~03FF偶地址有效改变片选信号线的连接方式,如:CS3?CS244;
CS4?CS273;
请修改相应的程序实现上述方案中的功能。
二、8255并行口实验实验目的:掌握8255A的编程原理实验设备:*CPU挂箱*8086CPU模块实验内容:8255A的A口作为输入口,与逻辑电平开关相连。
8255A的B口作为输出口,与发光二极管相连。
编写程序,使得逻辑电平开关的变化在发光二极管上显示出来。
实验原理介绍:本实验用到两部分电路: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和8255可编程并口电路。
实验步骤:1.实验接线CS0?CS8255,PA0~PA7,平推开关的输出K1~K8,PB0~PB7?发光二极管的输入LDE1~LDE8。
2.编程并全速或单步运行3.全速运行时拨动开关,观察发光二极管的变化,当开关某位置于L时,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点亮,置于H时熄灭。
实验提示:8255A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并行接口芯片,其特点在许多教科书中均有介绍,8255A有三个8位的输入输出端口,通常将A端口作为输入用,B端口作为输出用,C端口作为辅助控制用,本实验也是如此。
实验中8255A工作基本输入输出方式(方式0)
2025/11/2 18:34:27 50KB
1
extremalcombinatoricswithapplicationsincomputerscience.计算机科学组合数学应用。
2025/10/31 8:01:51 5.56MB combinatoric scomputer science
1
Macintosh之父JefRaskin经典之作!chm版本JefRaskin是一名用户界面和系统设计的顾问,其咨询客户包括惠普、IBM、Motorola、NCR、Xerox、Ricoh、Canon、Mckesson和AT&T等公司。
JefRaskin的文章发表在Wired、Quantum、IEEEComputer和CommunicationsofAcm等40多种期刊上。
他因发明了Apple公司的Macintosh和Canon公司的Cat而声名远扬,被誉为“Macintosh之父”。
如果我们想克服目前人机界面上的固有缺陷,就很有必要理解本书的教义;
若无此愿望,读读也无妨。
交互设计的许多重要方面此书并没有包括在内,因为许多文献中都已经有详尽的阐述。
本书的意图是补充现有的界面设计的方法或预测未来。
 本书概述了人机界面设计领域的研究成果,详细论证了界面设计思想应以认知学为基础,并考虑人类的心智特点,在指出当前界面设计中弊端的同时,提出了新产品开发的思路。
本书集计算机科学、人体工程学、心理学多种学科的内容于一身,是界面开发人员及相关研究者不可不读的一本好书。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人为本”已经不只是一种人机关系的理想,而是可以体现在界面以及相关软硬件技术上的具体设计原则和实现方法了
2025/10/27 20:49:48 1.43MB 设计 交互设计 ui
1
本文介绍了一份名为“C#NET课程设计”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源代码。
该系统是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刘创开发的,他的学号是12009051056。
该系统旨在帮助学院(部)管理学生的成绩信息。
2025/10/26 12:27:45 4.28MB C# 源代码
1
2019年成都东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
2025/10/25 7:41:11 31KB 毕业设计
1
《图论与网络最优化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如何在图结构中寻找最优解。
龚劬教授的这本教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图论的基本概念、网络最优化算法及其应用。
课后习题和参考答案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辅助资料,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图论。
图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点(顶点)和点之间的连接(边)组成的结构——图。
在计算机科学中,图常被用来建模各种复杂问题,如网络连接、交通路线、社交关系等。
图的性质包括连通性、树形结构、环、路径、欧拉路径、哈密顿回路等。
网络最优化算法则是图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比如最小生成树问题(Prim或Kruskal算法)、最短路径问题(Dijkstra或Floyd-Warshall算法)、最大流问题(Ford-Fulkerson或Edmonds-Karp算法)。
这些算法的目标是在满足特定约束条件下找到最优解,如最小化成本、最大化流量等。
课后的习题涵盖了图论的基础概念和网络最优化算法的各个方面。
例如,可能会要求学生构造特定类型的图,分析其性质,或者设计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提供了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步骤,有助于学生检查自己的理解和解题技巧。
在"平时作业答案"这个文件中,可能会包含对这些问题的详细解答,包括图的表示方法(邻接矩阵、邻接表等),解题过程中的逻辑推理,以及算法的具体实现。
通过对比参考答案,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图论与网络最优化算法》不仅可以提升理论素养,还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育和考试场景中,这部分知识是许多计算机专业考试和竞赛的重要部分,如ACM/ICPC编程竞赛、研究生入学考试等。
掌握好这些内容,对于从事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等相关工作大有裨益。
《图论与网络最优化算法》不仅是一门理论课程,更是一门实践性强、应用广泛的学科。
通过深入学习和练习,学生能够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工具,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2025/10/21 20:57:57 172.4MB 网络 网络
1
初始条件:理论:.NET、Java、Linux、Android或WindowsPhone环境,Oracle、SQLite、SQLServer、SQLServerCE或MySQL数据库,C#、Eclipse、C++或其它合适、有效的开发工具,等等。
实践:计算机科学系实验中心提供计算机及软件开发环境。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系统需求分析:使用软件工程所学的知识对拟开发的系统进行数据需求和功能需求分析,确定开发环境和工具软件。
(2)系统设计:根据系统需求分析进行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在确定好的开发环境中利用确定的工具软件进行系统实现。
(3)编制好程序后,设计若干测试用例,上机测试所设计的原型系统。
(4)设计报告按格式要求书写。
设计报告正文的内容应包括:1)系统描述包括问题说明、数据需求和功能需求。
2)系统设计包括总体设计、数据库表结构、输入/输出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处理过程设计。
3)系统测试包括测试用例的描述、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
4)设计的特点、不足、收获和体会。
1
哈佛大学公开课cs50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cheng5129540/3763638#comment这里有问题集,建议从这里下载,但是没有源码,所以找了源码。
这里面3,4,5有2种版本,5,7,8只有普通的,而1,2的问题集是没源码的。
所有都可以从这下载的:http://cs50.tv/2010/fall/#l=psets&r=about&v=lectures/0/week0w
2025/9/25 22:15:40 14.11MB cs50 问题集 源码
1
Socket在英文中的含义为“(连接两个物品的)凹槽”,像theeyesocket,意为“眼窝”,此外还有“插座”的意思。
在计算机科学中,socket通常是指一个连接的两个端点,这里的连接可以是同一机器上的,像unixdomainsocket,也可以是不同机器上的,像networksocket。
本文着重介绍现在用的最多的networksocket,包括其在网络模型中的位置、API的编程范式、常见错误等方面,最
2025/9/19 8:15:32 497KB Socket编程实战
1
《随机过程教程讲义》是一本系统介绍随机过程理论及其应用的教学资料,涵盖基础概念、模型构建及实际案例分析,适用于科研与教学。


### 随机过程讲义知识点解析

#### 马尔可夫链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马尔可夫链是一种重要的随机过程模型,其特点在于系统在任一时刻的状态仅依赖于前一个状态而与其他历史无关。
这种特性使得马尔可夫链被广泛应用于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和工程学等领域。


**一步转移概率矩阵与状态关系**

讲义中通过具体例子展示了如何构建一步转移概率矩阵,并分析了各个状态之间的相互联系。
例如,对于一个包含{0,1,2,3}的状态集的马尔可夫链,其一步转移概率矩阵如下所示:

[
P = begin{pmatrix}
1/2 & 1/2 & 0 & 0 \1/4 & 1/4 & 1/4 & 1/4 \0 & 0 & 0 & 1
end{pmatrix}
]

通过分析矩阵中的元素,可以得知状态0和状态1之间存在互达性(即两者间可相互转换),而从状态2可以到达其他所有状态,但一旦进入状态3,则永远停留在那里。
因此,状态3是一个吸收态。


#### 遍历性与平稳分布

遍历性是马尔可夫链的重要性质之一,表示在长时间运行后每个状态的访问频率趋于稳定值,显示出系统的长期行为模式。
而平稳分布则描述了这一稳定的概率分布情况。


讲义中讨论了两种不同的一步转移矩阵,并分析它们是否具有遍历性。
第一种情况下该马尔可夫链具备遍历性并计算出了其平稳分布(pi),满足条件(pi P = pi);
而在第二种情形下,由于n步转移矩阵显示随时间变化而不收敛的特性,因此不具备遍历性。


#### 泊松过程的定义等价性

泊松过程是一种关键随机模型,在描述独立且发生率恒定事件的时间间隔方面具有独特性质。
讲义中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泊松过程定义,并通过Kolmogorov微分方程验证了这两种定义的一致性。


具体而言,通过对短时间内的行为分析导出了泊松过程的微分方程,该推导基于两个基本特性:事件的发生是独立且在短时间内发生率恒定。
这不仅证明了两种定义之间的等价关系,也加深了对泊松过程内在机制的理解。


这份随机过程讲义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马尔可夫链和泊松过程的核心概念及其应用,并通过实例分析帮助读者理解这些模型的数学基础与实际意义,在学术研究及工业应用中都具有重要价值。
2025/9/18 21:33:05 1.41MB 讲义基础,提高,升华
1
共 254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