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F407是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一款基于ARMCortex-M4内核的微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物联网设备、自动化系统等领域。
485MODBUS是工业通信协议的一种,常用于设备间的串行通信,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远距离传输能力。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STM32F407实现485MODBUS通信。
1.**STM32F407核心特性**STM32F407集成了高性能的Cortex-M4处理器,具备浮点运算单元(FPU),工作频率高达180MHz,内存配置包括大容量闪存和SRAM,以及丰富的外设接口如I/O端口、定时器、ADC、SPI、I2C、USART等,非常适合实时性和计算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
2.**485通信协议**485通信是RS-485标准下的物理层通信方式,采用差分信号传输,允许在多点网络中进行全双工或半双工通信,最大传输距离可达1200米,适合长距离、噪声环境下的数据传输。
MODBUS是一种基于485通信的通用协议,主要用于设备间的数据交换,支持ASCII和RTU两种模式,其中RTU模式效率更高,适用于大多数工业应用。
3.**MODBUS协议详解**MODBUS协议定义了数据组织和传输格式,包括地址编码、功能码、数据域和校验码等。
地址编码用于指定发送和接收设备,功能码指示要执行的操作,如读取或写入寄存器,数据域包含实际传输的数据,校验码用于检查通信错误。
4.**STM32F407与485MODBUS的实现**-**硬件配置**:STM32F407通常通过UART接口连接到485收发器,如MAX485,收发器负责将TTL电平转换为485电平,实现长距离传输。
-**软件实现**:使用STM32CubeMX配置UART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
编写驱动代码来初始化UART和485收发器,设置中断处理函数处理数据收发。
-**MODBUS协议栈**:编写MODBUS协议解析代码,根据接收到的功能码执行相应操作,如读取或写入寄存器。
这需要理解并实现MODBUS协议中的各种功能码。
5.**实验步骤**实验26485通信实验可能包括以下步骤:-硬件连接:连接STM32开发板和485收发器,确保正确接线。
-配置STM32:使用STM32CubeMX配置UART接口和时钟,生成初始化代码。
-编写通信代码:实现MODBUS协议的解析和响应,以及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测试验证:通过另一台支持MODBUS的设备与STM32进行通信,测试读写功能,确保数据正确传输。
6.**注意事项**在进行485MODBUS通信时,需注意以下几点:-差分信号线A和B需要正确连接,避免反接。
-设备之间需要保持一致的波特率和其他通信参数。
-为了避免信号冲突,需要正确设置485收发器的使能信号,确保在发送时才切换到发送模式。
-在多设备网络中,需避免地址冲突,确保每个设备有唯一的MODBUS地址。
这个实验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实践了解STM32F407与485MODBUS通信的工作原理和实现细节,对于提升嵌入式系统开发能力非常有帮助。
2025/8/13 9:25:27 unknown 485通讯
1

Pelco D 和 Pelco P 协议是视频监控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两种闭路电视(CCTV)摄像机控制协议。
这些协议允许用户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远程操作摄像头,包括调整镜头焦距、倾斜角度、水平移动以及聚焦等功能。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协议的核心原理、应用场景及区别。
Pelco D 协议:Pelco D 是由 Pelco 公司开发的一种模拟控制协议,主要用于驱动支持该协议的摄像机和云台。
协议的主要特点包括精确的定位能力、多级速度控制以及平滑的运动控制。
它支持多种命令,如预设点设置、连续扫描、巡航路径规划等。
Pelco D 协议通常通过 RS-422 或 RS-485 串行通信接口实现,这些接口可以支持更远距离的传输,且在多设备系统中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
协议中的每个命令都由一系列二进制码组成,这些码对应特定的操作,如移动、停止、加速、减速等。
Pelco P 协议:与 Pelco D 类似,Pelco P 也是 Pelco 公司设计的另一种控制协议,但它的设计更加简单,主要关注于摄像机的水平和垂直移动。
Pelco P 协议常用于需要基本的左右、上下移动控制的场合,而不需要复杂的预设点和扫描功能。
它通常通过 RS-232 接口进行通信,适用于小型系统或远程控制需求不复杂的环境。
Pelco P 的命令结构比 Pelco D 更直观,使得安装和配置更为便捷。
两者的对比:1. 功能:Pelco D 提供更多高级功能,如预设点、巡航路径等,适合大型、复杂系统;
Pelco P 则更适合基本的移动控制。
2. 通信接口:Pelco D 常用 RS-422/485,传输距离远,适合多设备环境;
Pelco P 常用 RS-232,适用于单设备或短距离通信。
3. 控制精度:由于 Pelco D 设计更复杂,其运动控制通常更为精确。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 Pelco D 还是 Pelco P 主要取决于系统的规模、功能需求以及预算。
对于需要精细控制和多功能集成的大型监控项目,Pelco D 显然是更优的选择;
而对于小规模或者对成本敏感的项目,Pelco P 可能更合适。
了解这两种协议的特性,有助于在设计和实施监控系统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提供的两个英文版PDF文档可能包含了详细的协议规范、命令代码和实际操作指南。
通过阅读这些资料,你可以深入了解这两种协议的细节,从而更好地掌握如何利用它们来控制和管理你的视频监控系统。
对于那些熟悉英文的专业人士来说,这些文档是宝贵的参考资料。
如果需要中文版本,可能需要借助翻译工具或寻找已有的中文教程来辅助学习。
2025/6/19 9:27:18 32KB
1
在STM32F407单片机上实现完整的FutabaS.BUS协议。
使用DMA双向数据传输。
2025/5/19 2:42:36 4KB S.BUS STM32
1
DL/T645-2007电表通讯协议解析工具通讯参数基本都有,可显示16进制发送接收命令
2025/2/11 16:44:46 803KB DL/T645-2007 电表通讯协议
1
书名:分布式数据库架构及企业实践——基于Mycat中间件作者:周继锋冯钻优陈胜尊左越宗ISBN:978-7-121-30287-9出版年月:2016年11月定价:79元开本:787×9801/16普通关键词:计算机分布式数据库学科关键词:分布式数据库架构实践编辑推荐讲解分布式数据库的书并不多,讲解其架构及企业实践的就更少了。
本书基于国内知名的开源分布式数据库中间件Mycat讲解了如何实现分布式数据库,很有实践及借鉴意义。
内容简介本书由资深Mycat专家及一线架构师、DBA编写而成。
全书总计8章,首先简单介绍了分布式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的需求,然后讲解了分布式数据库的实现原理,并对市场上存在的各种分布式数据库中间件进行了对比,再围绕着如何利用Mycat实现分布式数据库而展开。
本书对Mycat从入门到进阶、从高级技术实践到架构剖析、从网络通信协议解析到系统工作原理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剖析了Mycat的SQL路由、跨库联合查询、分布式事务及原生MySQL、PostgreSQL协议等核心技术。
通过本书不仅可以了解Mycat的基本概念,掌握Mycat配置等技术,还能感受到Mycat的架构设计之美,了解Mycat2.0的未来规划。
无论是对于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运维工程师、软件架构师、技术经理,还是对于资深IT人士来说,本书都极具参考价值
2024/12/23 18:55:08 62.2MB 分布式数据库 mycat 数据库中间件
1
最近公司项目需要,需要定制一个rtsp的服务器。
单纯自己通过学习阅读协议有点漫无边际。
通过网上一些小项目代码学习,对协议解析不是十分的完善,有点隔靴搔痒。
学习还是从经典入手。
但是由于live555强大的跨平台和多支持功能实现使这个框架十分的庞大,在便于学习的出发点下,我对live555的框架进行很大幅度的裁剪,去掉了所有的音频部分,不关心的客户端部分,只保留了h264和linux编译部分。
2024/7/2 9:39:56 167KB Live555 h264 嵌入式linux rtsp
1
基于Tkinter的PythonGUI界面设计,能分条展示数据包的概要信息(summary()),分层解析数据包,可显示数据包的十六进制编码值(hexdump());
在抓包的同时解析数据包(不能等抓包停止后才解析),可判断IP、TCP或UDP数据包的校验和是否正确;
支持BPF过滤器,抓包过程可以暂停和停止;
可将数据包存储在pcap文件中,以供wireshark或其它数据包解析工具分析;
可以在退出时提示用户进行保存未保存的数据包,进行保存工作;
可以在再次开始新的抓包前提示用户保存未保存的数据包。
2024/6/27 8:28:05 17KB scapy抓包 协议解析器
1
GPSNMEA0183协议解析函数vc++写的对GPGGAGPGSV等标准格式的语句解析可供参考
2024/6/12 11:40:48 70KB gps 解析
1
本工程实现的功能是stm32与上位机通过JSON协议通信,由上位机控制步进电机带动的滑轨运行,本代码的功能都已经过测试。
其中涉及到JSON解析的底层代码为单独的.c文件方便移植。
1
飞控解析sbus的代码
2024/1/30 7:09:31 6KB SBUS
1
共 29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