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ANSYS有限元分析经典实例,出自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详细的GUI操作,手把手教你学习ANSYS,实例皆为力学经典问题,实属ANSYS学习必备资料,不容错过,赶紧下载学习吧!梁的有限元建模与变形分析计算分析模型如图所示习题文件名要求选择不同形状的截面分别进行计算。
梁承受均布载荷:x图梁的计算分析模型梁截面分别采用以下三种截面(单位:):t2k-i2+t了++w3矩形截面园截面工字形截面进入首先在D盘建立一个文件夹,命名为Beam程序击选择盘建立的文件夹Bcam→输入设置计算类型选择单元类型定义材料参数一定义截面分别定义矩形截面、圆截面和工宇形截面:矩形截面员截面工字形截面:生成几何模型生成特征点→依次输入三个点的坐标:生成梁连接两个特征点,网格划分选择(根据所计算的染的截面选择编号)→拾取特征点模型施加约束最左端节点加约束最石端节点加约束施加方向的载荷分析计算结果显示退出系统坝体的有限元建模与应力应变分析计算分析模型如图所示习题文件名图2-1坝体的计算分析模型进入首先在D盘建立一个文件夹,命名为dam程序点击选择盘建立的文件夹dam-输入设置计算类型选择单元类型定义材料参数生成几何模型生成特征点→依次输入四个点的坐标:生成坝体截面→依次连接四个特征点网格划分依次拾取两条横边→依次拾取两条纵边模型施加约束√分别给卜底边和竖直的纵边施加和方向的约束给斜边施加方向的分布载荷命令菜单栏在下方的下拉列表框内选择作为设置的变量:在窗口中出现写入所施加的载荷函数:文件扩展名:返回:将需要的文件打开,任给一个参数名,它表小随之将施加的载荷→拾取斜边;→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选择需要的载荷参数名→分析计算结果显示退出系统受内压作用的球体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计算分析模型如图所示习题文件名承受内压图受均匀内压的球体计算分析模型(截面图)进入首先在D盘建立一个文件夹,命名为程序点击选择盘建立的文件夹输入设置计算类型选择单元类型定义材料参数生成几何模型√生成特往点依次输入四个点的坐标:生成球体截面命令菜单栏→依次连接→依次拾取四条边命令菜单栏网格划分→拾取两条直边→拾取两条曲边模型施加约束给水平直边施加约束→拾取水平边:√给竖直边施加约束拾取竖直边给内弧施加径向的分布载荷→拾取小圆弧;分析计算结果显示退出系统受热载荷作用的厚壁圆筒的有限元建模与温度场求解计算分析模型如图所示习题文件名圆筒内壁温度℃,外壁温度℃。
两端自由且绝热图受热载付作用的厚壁圆筒的计算分析模型(截面图)进入首先在D盘建立一个文件夹,命名为程序点击选择盘建立的文件夹输入设置计算类型选择单元类型定义材料参数生成几何模型生成特征点依次输入四个点的坐标:生成圆柱体截面依次连接四个特征点网格划分→拾取两条水平边→→拾取两条竖直边模型施加约束分别给两条直边施加约束→拾取左边拾取右边分析计算结果显示退出系统
2025/6/29 1:26:25 236KB Workbench
1
【原书名】CommunicationSystemsFourthEdition【原出版社】JohnWiley【作  者】(加)SimonHaykin[同作者作品][作译者介绍]【译  者】宋铁成[同译者作品]徐平平徐志勇等【丛书名】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书号】7505382543【出版日期】2003年10月【开本】16开【页码】719【版次】1-1【内容简介】本书对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分析,力图让学生在讨论中领会通信的精髓。
全书首先给出通信系统的梗概及需要研究的关键技术,接着分章详细讨论了随机过程、连续波调制、脉冲调制、基带脉冲传输、信号空间分析、带通数据传输、扩频调制、多用户无线通信、信息论基础以及差错控制编码等。
各章都附有大量习题,便于学生实践掌握。
书中还给出了很有价值的附录,包括概率论、信号和系统描述、贝叶斯函数、超几何分布函数汇总、密码学方面的介绍以及一些有用的表格等。
全书强调通信理论的统计基础,并给出了用MATLAB模拟的8个计算机实验,这些实验几乎覆盖了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形成了独特的通信理论“软件实验室”。
【编辑推荐】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卫星与光纤等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与通信的有机结合,现代通信正经历着一场变革。
在这场变革中,各种新技术、新手段、新业务、新系统层出不穷,现代通信的内容也日趋丰富。
在通信新技术不断产生,新需求逐步扩展的背景下,建立在多网互连互通、多个系统集成、多种技术综合应用基础上的一体化通信、全球个人通信迅速发展,这就要求通信技术工作者和通信工程等专业的学生不仅深入学习本专业的典型通信系统,还要全面学习和了解目前广泛应用的各种现代通信系统,以全面、系统地了解现代通信的目的。
本书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编写的。
作者介绍:SimonHaykin是国际电子电气工程界的著名学者,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IEEE会士,于1953年获得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教授,在该校创办了通信研究实验室并长期担任主任。
他曾经获得IEEEMcNaughton奖章,在神经网络、通信、自适应滤波器等领域成果颇丰,著有多种标准教材。
目录第1章随机过程1.1简介1.2随机过程的数字定义1.3平稳过程1.4均值、相关函数和协方差函数1.5遍历过程1.6随机过程通过一个线性时不变滤波器1.7功率谱密度1.8高斯过程1.9噪声1.10窄带噪声1.11基于同相和正交分量的窄带噪声表示法1.12基于包络和相位分量的窄带噪声表示法1.13正弦信号加窄带噪声1.14计算机实验:平衰落信道1.15总结与讨论注释与参考习题第2章连续波调制第3章脉冲调制第4章基带脉冲传输第5章信号空间分析第6章通带数据传输第7章扩频调制第8章多用户无线通信第9章信息论基础第10章差错控制编码附录1概率论附录2信号与系统简述附录3贝塞尔函数附录4汇合型超几何函数附录5密码学附录6表格术语表参考文献索引
2025/6/29 1:22:56 17.56MB 西蒙.赫金 通信系统 第4版 中文版
1
Leda是计算几何方法研究中可能会用到的工具,目前的版本是6.2,太贵了。
最后的免费版本是4.2,供大家学习之用
2025/6/28 18:58:50 5.01MB Graphic Lib
1
本程序集成了非常全的数字图像处理功能,功能模块包含图像增强,图像拉伸,几何变换,形态学运算,边缘检测,图像复原,小波变换,图像编码,图像匹配,以及特效显示等等。
程序使用VC++编写,包含了源代码。
2025/6/26 7:34:38 744KB VC++ C++ 图像处理 影像匹配
1
本教材介绍了五个方面的内容:MOS器件基本原理以及主要的特性,VLSI中逻辑结构的主要设计方法,用于VLSI系统的模拟集成单元设计方法,VLSI的测试问题与相关技术,VLSI设计系统及其组成。
涉及了五个方面的基础知识:MOS器件基础知识,半导体工艺基础知识,集成电路版图基础知识,逻辑、电路设计基础知识和CAD基础知识。
《VLSI设计基础》作为VLSI设计基础教材,注重相关理论的结论和知识的应用。
可作为本科生教材和研究生参考书。
第1章VLSI设计基础概述1.1VLSI设计技术基础与主流制造技术1.2VLSI设计方法与设计技术1.3新技术对VLSI的贡献1.4ASIC和VLSI1.5SOC1.6VLSI的版图结构和设计技术1.6.1VLSI的版图总体结构1.6.2VLSI版图的内部结构第2章MOS器件与工艺基础2.1MOS晶体管基础2.1.1MOS晶体管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2.1.2MOS晶体管的阈值电压VT2.1.3MOS晶体管的电流-电压方程2.1.4MOS晶体管的平方律转移特性2.1.5MOS晶体管的跨导gm2.1.6MOS晶体管的直流导通电阻2.1.7MOS晶体管的交流电阻2.1.8MOS晶体管的最高工作频率2.1.9MOS晶体管的衬底偏置效应2.1.10CMOS结构2.2CMOS逻辑部件2.2.1CMOS倒相器设计2.2.2CMOS与非门和或非门的结构及其等效倒相器设计方法2.2.3其他CMOS逻辑门2.2.4D触发器2.2.5内部信号的分布式驱动结构2.3MOS集成电路工艺基础2.3.1基本的集成电路加工工艺2.3.2CMOS工艺的主要流程2.3.3Bi-CMOS工艺技术第3章工艺与设计接口3.1工艺对设计的制约与工艺抽象3.1.1工艺对设计的制约3.1.2工艺抽象3.2设计规则3.2.1几何设计规则3.2.2电学设计规则3.2.3设计规则在VLSI设计中的应用第4章晶体管规则阵列设计技术4.1晶体管阵列及其逻辑设计应用4.1.1全NMOS结构ROM4.1.2ROM版图4.2MOS晶体管开关逻辑4.2.1开关逻辑4.2.2棒状图4.3PLA及其拓展结构4.3.1“与非-与非”阵列结构4.3.2“或非-或非”阵列结构4.3.3多级门阵列(MGA)4.4门阵列4.4.1门阵列单元4.4.2整体结构设计准则4.4.3门阵列在VLSI设计中的应用形式4.5晶体管规则阵列设计技术应用第5章单元库设计技术5.1单元库概念5.2标准单元设计技术5.2.1标准单元描述5.2.2标准单元库设计5.2.3输入、输出单元(I/OPAD)5.3积木块设计技术5.4单元库技术的拓展第6章微处理器6.1系统结构概述6.2微处理器单元设计6.2.1控制器单元6.2.2算术逻辑单元(ALU)6.2.3乘法器6.2.4移位器6.2.5寄存器6.2.6堆栈6.3存储器组织6.3.1存储器组织结构6.3.2行译码器结构6.3.3列选择电路结构第7章测试技术和可测试性设计7.1VLSI可测试性的重要性7.2测试基础7.2.1内部节点测试方法的测试思想7.2.2故障模型7.2.3可测试性分析7.2.4测试矢量生成7.3可测试性设计7.3.1分块测试7.3.2可测试性的改善设计7.3.3内建自测试技术7.3.4扫描测试技术第8章模拟单元与变换电路8.1模拟集成电路中的基本元件8.1.1电阻8.1.2电容8.2基本偏置电路8.2.1电流偏置电路8.2.2电压偏置电路8.3放大电路8.3.1单级倒相放大器8.3.2差分放大器8.3.3源极跟随器8.3.4MOS输出放大器8.4运算放大器8.4.1两级CMOS运放8.4.2CMOS共源-共栅(cascode)运放8.4.3带有推挽输出级的运放8.4.4采用衬底晶体管输出级的运放8.5电压比较器8.5.1电压比较器的电压传输特性8.5.2差分电压比较器8.5.3两级电压比较器8.6D/A、A/D变换电路8.6.1D/A变换电路8.6.2A/D变换电路8.
2025/6/24 15:01:24 12.57MB VLSI
1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相机标定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它能够帮助我们校正图像畸变,获取相机的内在参数,从而实现精确的三维重建和物体定位。
Tsai的标定方法是一种早期提出的、广泛应用于相机标定的经典算法,由Richard Tsai在1987年提出。
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Tsai的相机标定方法及其在Matlab环境下的实现。
我们来理解Tsai的相机标定理论基础。
该方法基于多视图几何,通过一组已知坐标点(通常是在平面棋盘格上的特征点)在图像中的投影,来求解相机的内在参数矩阵和外在参数矩阵。
内在参数包括焦距、主点坐标和径向畸变系数,而外在参数则表示相机相对于标定板的位姿。
Tsai的标定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采集:拍摄多张包含标定板的图片,确保标定板在不同角度和位置出现,以获取丰富的视图信息。
2. 特征检测:在每张图片中检测并提取标定板的角点,常用的方法有角点检测算法,如Harris角点检测或Shi-Tomasi角点检测。
3. 建立世界坐标与像素坐标的对应关系:将标定板角点在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与在图像中的像素坐标对应起来。
4. 线性化问题:通过极几何约束,将非线性问题线性化,可以使用高斯-牛顿法或Levenberg-Marquardt法进行迭代优化。
5. 求解参数:求解内在参数矩阵K和外在参数矩阵R、t,其中R表示旋转矩阵,t表示平移向量。
6. 校正与验证:利用求得的参数对图像进行畸变校正,并通过重投影误差来评估标定结果的准确性。
在Matlab环境下实现Tsai的标定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其强大的数学计算能力和可视化功能。
需要编写代码来完成上述的数据采集和特征检测。
然后,利用内置的优化工具箱进行参数估计。
可以绘制图像和标定板的重投影误差,以直观地查看标定效果。
在提供的压缩包文件e19bb35c303d499aa5c2568a73f0a35f中,可能包含了实现上述过程的Matlab源代码。
代码可能分为几个部分,包括角点检测、标定板坐标匹配、线性化优化以及参数解算等模块。
用户可以通过阅读和运行这些代码,理解Tsai标定方法的工作原理,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项目中。
Tsai的相机标定方法是计算机视觉中的一个经典算法,它通过解决非线性优化问题,实现了相机参数的有效估计。
在Matlab环境下,我们可以方便地实现这一算法,对相机进行标定,为后续的视觉应用提供准确的先验信息。
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和实践这个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对计算机视觉原理的理解,也能提高编程和调试能力。
2025/6/20 1:32:22 5KB
1

很抱歉,但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安徽省泗县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理扫描版”是一个具体的教育资料标题,描述中并未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数学知识点。
标签“课件”表明这可能是一个教学资源,但没有具体内容可供分析和解释。
部分内容只给出了数字序列12345678,这在数学中可能代表一系列的数字、坐标、序列值或等差数列的一部分,但没有上下文无法深入讨论。
为了提供有关高二数学的知识点,我可以概述一些通常在高二数学课程中涵盖的主题。
高二数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核心领域:1. **函数与方程**:学习不同类型的函数,如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以及如何通过图象、解析法和代数方法解方程。
2. **不等式**:一元和多元不等式的解法,包括区间表示、数轴图解和集合符号表示。
3. **平面几何**:研究平面图形的性质,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的性质,还包括角度、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4. **向量**:了解向量的概念,包括向量的加减、标量乘法、点积和叉积,以及它们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5. **概率统计**:基础的概率理论,包括概率的定义、加法定律、乘法定律以及独立事件的概率。
同时,也会接触到一些基本的统计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
6. **数列与极限**: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同时,会初步接触极限概念,为微积分的学习打下基础。
7. **复数**:复数的定义、运算规则,复数的极坐标表示和复数在解二次方程中的应用。
8. **圆锥曲线**:抛物线、椭圆、双曲线和圆的基本性质,以及它们的标准方程。
以上是高二数学的一些常见主题,具体知识点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所不同。
如果能提供更具体的问题或试卷上的内容,我可以给出更详细的解答。
2025/6/19 9:27:40 732KB
1
离散型随机变量是概率论和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如高考数学中的应用题时,经常出现。
在2021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的第十章,重点讲解了计数原理、概率以及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特别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离散型随机变量是指其可能取的值是有限个或可数无限多个,并且每个值发生的概率都是确定的。
1.题目中展示了如何通过分布列来求解常数c的值。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必须满足概率的非负性和概率总和为1的条件。
例如,题目中的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通过列出的几个概率值,可以建立方程求解c的值,这里得到c=1/3。
2.另一个例子中,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列为P(ξ=k)=a*(1/3)^k,其中k=0,1,2。
通过概率总和为1,我们可以解出a的值,这里a=9/13。
3.在超几何分布的场景中,随机变量X表示在特定条件下选取样本中特定类型个体的数量。
例如,从15个村庄中选取10个,其中7个交通不便,我们关心的是选取的10个中交通不便的村庄数X。
根据超几何分布的概率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P(X=k),在这里找到概率等于C(4,7)*C(6,8)/C(10,15)的情况,即P(X=4)。
4.当随机变
2025/6/19 1:10:44 2.42MB
1

在MATLAB中,计算三维散乱点云的曲率是一项重要的几何分析任务,尤其是在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等领域。
曲率是衡量表面局部弯曲程度的一个度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点云数据的形状特征。
曲率的计算通常涉及主曲率、高斯曲率和平均曲率三个关键概念。
主曲率是描述曲面在某一点沿两个正交方向弯曲的程度,通常记为K1和K2,其中K1是最大曲率,K2是最小曲率。
主曲率可以提供关于曲线形状的局部信息,例如,当K1=K2时,表明该点处的曲面是球形;
当K1=0或K2=0时,可能对应于平面区域。
高斯曲率(Gaussian Curvature)是主曲率的乘积,记为K = K1 * K2。
高斯曲率综合了主曲率的信息,能反映曲面上任意点的全局弯曲特性。
如果高斯曲率为正,表明该点在凸形曲面上;
若为负,则在凹形曲面上;
为零时,表示该点位于平面上。
平均曲率(Mean Curvature)是主曲率的算术平均值,H = (K1 + K2) / 2。
它提供了曲面弯曲的平均程度,对于理解物体表面的整体形状变化非常有用。
例如,平均曲率为零的点可能表示曲面的边缘或者尖锐转折。
在MATLAB中,计算这些曲率通常需要以下步骤:1. **数据预处理**:你需要加载散乱点云数据。
这可以通过读取txt文件(如www.pudn.com.txt)或使用特定的数据集来完成。
数据通常包含每个点的XYZ坐标。
2. **邻域搜索**:确定每个点的邻域,通常采用球形邻域或基于距离的邻域。
邻域的选择直接影响曲率计算的精度和稳定性。
3. **拟合曲面**:使用最近邻插值、移动最小二乘法(Moving Least Squares, MLS)或其他方法,将点云数据拟合成一个连续曲面。
在本例中,"demo_MLS"可能是一个实现MLS算法的MATLAB脚本。
4. **计算几何属性**:在拟合的曲面上,计算每个点的曲率。
这涉及到计算曲面的曲率矩阵、主轴和主曲率。
同时,高斯曲率和平均曲率可以通过已知的主曲率直接计算得出。
5. **结果可视化**:你可以使用MATLAB的图形工具,如`scatter3`或`patch`函数,将曲率信息以颜色编码的方式叠加到原始点云上,以直观展示曲率分布。
在实际应用中,曲率计算对于识别物体特征、形状分析和目标检测等任务具有重要价值。
例如,在机器人导航、医学图像分析和3D重建等领域,理解点云数据的几何特性至关重要。
总结来说,MATLAB中的算法通过一系列数学操作和数据处理,可以有效地计算三维散乱点云的主曲率、高斯曲率和平均曲率,从而揭示其内在的几何结构和形状特征。
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曲率概念,有助于在相关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开发。
2025/6/18 16:18:34 130KB
1

这份资料是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主要测试学生对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下面我们将针对试卷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解析。
1. 热传递原理:题目指出甲物体向乙物体传递热量是因为甲的温度较高。
这体现了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
2. 分子动能的理解:题目中提到,温度相同时,不同物质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这是因为在一定温度下,所有物质的分子运动速度的平均值是相同的,而动能与分子的速度平方成正比。
3. 分子热运动:题目正确地指出了温度越高,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越剧烈,这是因为分子运动更活跃,对微粒的碰撞更频繁。
4.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题目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和密度计算了单位体积或质量的铜原子数目,揭示了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联系。
5. 冰变水的能量变化:冰在0℃变为水,体积减小,但温度不变,因此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而这个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这部分热量转化为分子间的势能,使得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
6. 晶体特性:晶体的特性包括规则的几何外形、各向异性(某些晶体)、固定的熔点。
题目中指出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分子平均动能不变,说明是分子势能在增加。
7. 空气的干湿程度:人们感觉到的空气湿度实际上指的是相对湿度,即空气中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压强的比值。
8. 浸润与不浸润现象:鸭子羽毛不湿是因为毛细现象,细玻璃棒尖端变球形是表面张力的结果,粉笔吸墨水是浸润现象,而雨伞不漏水则是由于不浸润现象。
9. 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对外做功100 J,同时吸收热量120 J,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其内能增加了20 J。
10. 汽缸中的柴油燃烧:迅速向里推活塞可以压缩空气,提高空气温度,可能使柴油达到燃点。
1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正负号:物体对外界做功W为负,吸热Q为正,内能增加ΔU为正,符合能量守恒。
12. 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时体积膨胀,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目减少,但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速率的分布依然遵循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
13. 玻璃管中的水银柱:根据连通器原理,当左右两管水银柱静止时,中间管内水银柱高度等于两管高度之差的一半。
14. 气体实验定律图象:图a可能表示查理定律(压强与体积成反比,温度保持不变),图b表示玻意耳定律(压强与体积的乘积为常数,温度变化),图c可能表示查理定律,图d表示盖-吕萨克定律(体积与温度成正比,压强保持不变)。
15. 玻璃管中的气体:如果玻璃管粗细均匀,竖直放置,上部封闭,下部开口,那么当管子倾斜时,气体体积会随着水柱下降而增加,而气体压强会降低,这与玻意耳定律相符。
这些题目涵盖了热力学、分子动理论、气体定律、能量守恒等多个高中物理的核心知识点,旨在考察学生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
2025/6/18 10:33:43 143KB
1
共 388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