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DC-DC变换器(15V转变成5V)2.要求1)输出电压Uo:5V;
2)最大输出电流Iomax:1A;
3)输入电压范围:12V~18V;
4)输出电流Io范围:0~1A时;3.说明1)DC-DC变换器不允许使用成品模块,但可使用开关电源控制芯片。
2)电源在最大输出功率下应能连续安全工作足够长的时间。
3)设计报告正文中应包括系统总体框图、核心电路原理图、主要流程图、保护电路图4)设计报告中要写明所有的设计过程5)利用仿真软件分析电路的工作过程
2025/3/22 8:53:09 771KB 直流变换电路
1
通过分析全桥移相零电压零电流开关PWM型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并在设计之初进行有效计算,为之后的电路设计提供十分有价值的参考,可以大大降低重复设计的风险,缩短电源产品的开发周期
2025/1/4 3:37:16 731KB 移相全桥 软开关
1
双向隔离型DC-DC变换器simulink模型,基本上就是双向隔离DC/DC+DC/AC组成的电路
2024/10/11 7:40:50 78KB DC-D simuli
1
双向DC-DC变换器设计任务说明书
2024/6/13 1:30:12 1.86MB 双向DC-DC变换器设计任务说明
1
为消除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回流功率,实验发现电压型双重移相控制不但可以消除回流功率、降低了电流应力而且实现了软开关,在不同输出功率下都有较好的转换效率
2024/5/14 14:09:11 314KB 双向全桥DC-DC双重移相控制
1
带隔离的DC-DC变换器基本的DC-DC变换器输出与输入之间存在直接电联系反激变换器通过变压器先将电网电压整流滤波得到初级直流电压,再通过斩波或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变换成高频的脉冲或交流电,在经过高频变压器将其变换成合适电压等级的高频交流电,最后将这高频交流电整流滤波获得负载所需的直流电压。
(注:打开时注意是否有Powergui,如无添加即可,否则无法允许)
2024/5/14 11:05:06 49KB 反激变换器 MATLAB Simulink仿真模型
1
本系统以同步整流电路为核心构成双向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依据Buck和Boost电路在拓扑互为对偶,实现电能的双向传输,同时采用同步整流技术,使得电路可以在两种工作状态下实现自适应换流。
本系统采用msp430单片机产生PWM信号,IR2110作为MOS管栅极驱动器,进行闭环数字PI控制,从而实现对电路的恒流、恒压控制。
测试结果表明:当变换器在充电模式下,输入电压和充电电流在较宽范围内变化时,变换器具有良好的电流调整率和优异的电流控制精度,电流步进实现10mA可调;
在放电模式下,电路具有良好的电压调整率。
同时,系统还实现了充电电流的测量与显示,测量精度达到1mA。
同时,变换器实现了非常高效的电能转换,充电模式下效率达到94%,放电模式下效率达到97%。
此外,本设计可实时监测蓄电池荷电状态(SOC)并进行显示。
2024/2/1 9:35:12 799KB 毕业设计 双向 DC/DC MSP430
1
输入电压前馈Buck变换器的研究-输入电压前馈Buck变换器的研究.rar摘要:基于数字应用的灵活性,提出数字比例前馈控制(DigitalProportionalFeedForward,简称DPFF)的DC/DC变换器数字控制技术。
对采用该控制方法的变换器的稳态误差、瞬态响应和控制算法的复杂性进行了分析。
与比例控制(P控制)、比例积分控制(PI控制)和前馈控制(FeedForwardControl,简称FF控制)相比,DPFF具有控制简单,无稳态误差,对于参考阶跃响应有更好的暂态响应性能等优点,而且暂态性能比传统的PI控制变换器更好。
基于FPGA的实验电路验证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的结论。
2024/1/29 9:10:29 383KB matlab
1
本人在Simulink平台搭建的DC-DC变换器仿真模型,可以使用构成你自己模型的一部分。
2024/1/20 4:29:23 12KB DC-DC
1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具有升降压功能的DC/DC变换器的设计与实现,具体地分析了该DC/DC变换器的设计(拓扑结构、工作模式和储能电感参数设计),详细地阐述了该DC/DC变换器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实现,最后给出了测试结果
2023/12/4 4:18:12 823KB 斩波
1
共 25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