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部分讲解的很基础而详细,后半部分附有大量案例。
发下目录,自己看着办吧。
目录译者序前言第一部分基础第1章概述 11.1Windows基础 11.1.1窗口类结构 21.1.2消息 21.1.3客户区和非客户区 21.1.4重叠窗口、弹出窗口和子窗口 21.1.5父窗口和宿主窗口 31.2Windows消息 31.2.1发送或寄送消息 41.2.2消息类型 41.2.3接收消息 41.2.4窗口处理函数的子类化 51.3窗口绘图 51.3.1设备环境 51.3.2绘图工具 61.3.3映射模式 61.3.4窗口视和视口视 61.3.5逻辑单位和设备单位 71.3.6绘图函数 71.3.7抖动和非抖动颜色 71.3.8设备无关位图 81.3.9元文件 81.3.10何时绘图 81.4MFC基础 81.5DeveloperStudio基础 91.6Windows和MFC总结 101.7基本类 101.8应用类 111.8.1文档视 111.8.2CWinApp(OC) 111.8.3文档模板 121.8.4线程 121.8.5CFrameWnd(OCW) 121.8.6CDocument(OC) 121.8.7CView(OCW) 131.8.8对话框应用程序 131.8.9SDI应用程序 131.8.10MDI应用程序 131.9其余用户界面类 131.9.1通用控件类 131.9.2菜单类(O) 141.9.3对话框类 151.9.4通用对话框MFC类 151.9.5控件条类(OCW) 151.9.6属性类 151.10绘图类 161.11其他MFC类 161.11.1文件类 161.11.2CArchive和序列化 161.11.3数据库类 171.11.4ODBC类 171.11.5DAO类 171.11.6数据集合类 171.11.7通信类 181.12类的消息机制 181.12.1MFC如何接收一个寄送消息 181.12.2MFC如何处理接收的消息 181.12.3UI对象 201.13小结 20第2章控制条 212.1通用控制条 212.2用API创建控制条 222.3用MFC创建控制条 242.3.1CToolBarCtrl和CStatusBarCtrl 242.3.2CToolBar和CStatusBar 242.3.3CControlBar 262.4停靠栏 272.4.1设置停靠功能 282.4.2自动改变大小和移动 302.4.3停靠栏小结 302.5浮动条 312.6MFC的高级控制条类小结 322.7视和控制条如何共享客户区 322.7.1CFrameWnd::RecalcLayout() 32 2.7.2CWnd::RepositionBars() 332.7.3CControlBar::OnSizeParent() 332.7.4CalcDynamicLayout()和CalcFixedLayout() 342.7.5CToolBar::CalcFixedLayout()和CToolBar::CalcDynamicLayout() 352.7.6工具栏布局 352.7.7CStatusBar::CalcFixedLayout() 362.7.8CDockBar::CalcFixedLayout() 362.7.9共享客户区小结 362.8对话条 372.9伸缩条 382.9.1CReBar和CReBarCtrl 392.9.2CReBar::CalcFixedLayout() 392.10命令条 392.11控制条窗口小部件风格 402.11.1工具栏按钮风格 402.11.2状态栏窗格风格 402.11.3伸缩条段风格 402.12设计自己的控制条 412.12.1重载CControlBar::CalcDynamic-Layout() 412.12.2增加WM_SIZEPARENT消息处理器 412.12.3重载CMainFrame::RecalcLayout() 412.12.4从CDockBar派生 422.13实例 422.14总结 42第3章通信 433.1进程间通信 433.1.1通信策略 433.1.2同步和异步通信 443.2窗口消息 443.2.1打开和关闭 443.2.2读与写 453.2.3回顾 453.3动态数据交换 463.3.1客户/服务器 463.3.2打开和关闭 463.3.3读和写 473.3.4其他DDE函数 483.3.5MFC支持 483.3.6回顾 493.4消息管道 493.4.1打开和关闭 493.4.2读和写 503.4.3回顾 513.5Windows套接字 513.5.1打开和关闭 523.5.2读和写 523.5.2通过Windows套接字序列化 533.5.3数据流和数据报 533.5.4回顾 543.6串行/并行通信 543.6.1打开和关闭 543.6.2读和写 543.6.3配置端口 553.6.4回顾 553.7Internet通信 563.7.1打开和关闭文件 563.7.2读文件 563.7.3打开和关闭连接 563.7.4其他Internet类 573.8通信方式小结 573.9共享数据 583.10共享内存文件 583.10.1创建和销毁 583.10.2读和写 583.10.3回顾 593.11文件映射 593.11.1打开和关闭 593.11.2读和写 603.11.3数据同步 603.11.4回顾 603.12客户/服务器 613.12.1传递调用参数 613.12.2远程过程调用 623.13小结 62第二部分用户界面实例第4章应用程序和环境 644.1实例1:在工具栏中添加静态标识符 644.2实例2:在工具栏中添加动态标识符 714.3实例3:只启动一个实例 754.4实例4:创建对话框/MDI混合式应用程序 774.5实例5:在系统托盘中添加图标 794.6实例6:主菜单状态栏中的标记 81第5章菜单、控件条和状态栏 855.1实例7:在菜单中添加图标 855.2实例8:调整命令条外观 975.3实例9:可编程工具栏 1025.4实例10:在对话框中添加工具栏、菜单和状态栏 1275.5实例11:在弹出菜单中增加位图标记 1295.6实例12:工具栏上的下拉按钮 1315.7实例13:在状态栏中添加图标 1365.8实例14:使用伸缩条 141第6章视 1436.1实例15:创建标签窗体视 1436.2实例16:创建具有通用控件的视 1506.3实例17:打印报表 1566.4实例18:打印视 1676.5实例19:绘制MDI客户视 1746.6实例20:拖放文件到视 177第7章对话框和对话条 1797.1实例21:动态改变对话框的尺寸 1797.2实例22:自定义数据交换并验证 1847.3实例23:重载通用文件对话框 1877.4实例24:重载通用颜色对话框 1907.5实例25:获得目录名 1927.6实例26:子对话框 1977.7实例27:子属性表 198第8章控件窗口 2008.1实例28:自己绘制的控件 2008.2实例29:在窗口标题中添加按钮 2048.3实例30:添加热键控件 211第9章绘图 2139.1实例31:使用非散射颜色 2139.2实例32:伸展位图 2279.3实例33:抓取屏幕 2319.4实例34:输出DIB位图文件 236第10章帮助 24310.1实例35:添加帮助菜单项 24310.2实例36:添加上下文相关帮助 24510.3实例37:添加气泡帮助 247第11章普通窗口 25411.1实例38:创建普通窗口 25411.2实例39:创建短调用形式窗口类 25611.3实例40:创建长调用形式窗口类 258第12章特定的应用程序 26112.1实例41:创建简单的文本编辑器 26112.2实例42:生成简单的RTF编辑器 26212.3实例43:创建资源管理器界面 26512.4实例44:创建简单的ODBC数据库编辑器 28412.5实例45:创建简单的DAO数据库编辑器 28712.6实例46:创建简单的向导 289第三部分内部处理实例第13章消息和通信 29513.1实例47:等待消息 29613.2实例48:清除消息 29713.3实例49:向其他应用程序发送消息 29813.4实例50:与其他应用程序共享数据 30013.5实例51:使用套接字与任意的应用程序通信 30113.6实例52:使用串行或并行I/O 321第14章多任务 33114.1实例53:后台处理 33114.2实例54:运行其他应用程序 33214.3实例55:改变优先级 33414.4实例56:应用程序内部的多任务工作者线程 33614.5实例57:应用程序内部的多任务—用户界面线程 33914.6实例58:向用户界面线程发送消息 34214.7实例59:线程间的数据共享 343第15章其他 34715.1实例60:创建定时器 34715.2实例61:播放声音 34915.3实例62:创建VC++宏 35015.4实例63:使用函数地址 35115.5实例64:二进制字符串 35215.6实例65:重新启动计算机 35615.7实例66:获得可用磁盘空间 35715.8实例67:闪烁窗口和文本 358第四部分附录附录A消息和重载顺序 361附录B绘图结构 385
2025/10/26 16:29:39 6.89MB MFC
1
本实验基于stm32103开发,实现读取OV2640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并存入数组,通过esp8266wifi模块,把数据发送到云端。
本例程只提供硬件端代码,服务器端需自己实现。
此外若只用OV2640部分则可把WiFi传输部分注释即可,OV2640和WiFi均作了封装分离,用者自取。
部分代码如下:u8ov2640_jpg_photo(){u8res=0;u32i=0,t=0,j=0,c;u32jpeglen=0;u8*pbuf;u32Len=0;u8s[4];OV2640_JPEG_Mode();//切换为JPEG模式OV2640_OutSize_Set(OV2640_JPEG_WIDTH,OV2640_JPEG_HEIGHT);SCCB_WR_Reg(0XFF,0X00);SCCB_WR_Reg(0XD3,30);SCCB_WR_Reg(0XFF,0X01);SCCB_WR_Reg(0X11,0X1);for(i=0;i24);s[1]=(u8)(((Len)&0xff0000;)>>16);s[2]=(u8)(((Len)&0xff00;)>>8);s[3]=(u8)((Len)&0xff;);for(c=0;cDR=s[c];while((USART1->SR&0X40;)==0);}SendRAMDate(Len,pbuf);}returnres;}
2025/10/25 17:24:57 6.73MB STM32 OV2640 esp8266wifi
1
该资源为2012-2018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翻译硕士英语考研真题,资源高清无水印哦!该资源为2012-2018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翻译硕士英语考研真题,资源高清无水印哦!
1
LTE36.211-214中文版的协议,与大家共享
2025/8/31 2:22:30 2.89MB LTE 中文
1
标题《38.213物理层控制流程》与描述“5G的独立组网标准中文版系列之六:《38.213物理层的控制流程》”指明了文档的主题和背景,即这是一个关于5G独立组网标准系列中的一部分,具体涉及到了物理层控制流程的内容。
这部分标准是由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制定的,而且文档中提到的“Release15”标志着这是5G标准中一个特定版本的文档。
在本文档的标签中提到了“38.213”和“物理层控制”、“物理层”,再次强调了主题集中在物理层的技术规范上。
根据提供的内容摘录,可以提取到的知识点包括:1.物理层控制流程的组织结构文档开始部分提到了技术规格文档是由3GPP制作,其中的内容需要在技术规格小组(TSG)的讨论和批准下开展。
这表明了文档的制定流程涉及严格的审查和版本控制,版本号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代表了提交内容的阶段(讨论、批准或已批准且保留修改权)、技术改进和编辑更新。
2.文档内容范围和引用文档提及了本技术规范的范围,并列出了一系列参考资料,这些参考资料包括了其他的技术规范和描述,比如“3GPPTS38.201”、“3GPPTS38.202”和“3GPPTS38.211”等,这些参考文件涉及到物理层的一般描述、提供的服务、物理信道和调制等基础性信息。
3.物理层控制流程的细节文档详细介绍了物理层控制流程的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同步流程、小区搜索、传输时序调整等物理层连接建立的步骤。
-上行链路功率控制机制,以及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相关技术细节。
-用户设备(UE)在物理层的各种行为,例如探测参考信号、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活动。
-HARQ-ACK码本的确定,以及基于码块组(CBG)的HARQ-ACK码本确定,和不同类型HARQ-ACK码本的定义。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资源集和格式,以及HARQ-ACK、调度请求(SR)和信道状态信息(CSI)等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报告机制。
-UCI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报告,以及与PUCCH中UCI传输格式的复用规则。
-随机接入流程,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选择、随机接入响应,以及PUSCH中带有UE争用解决标识的消息传输机制。
-UE如何处理中断传输指示、PUCCH/PUSCH的组TPC命令,以及SRS切换。
-时隙配置和UE用于确定时隙格式的过程,以及UE组共同信令的相关说明。
-带宽部分操作、PDCCH公共搜索空间的UE过程等。
4.更新记录和版本控制文档提到了一个附件A,即更新记录部分,该部分记录了文档的修改历史和新版本的发布信息。
文档的版本号更新规则也得到了阐述,即当有实质性的技术改进或重要更新时,版本号的中间部分会增加,而如果仅仅是文档编辑或描述性内容更新,则仅增加最后部分的版本号。
总体来说,文档《38.213物理层控制流程》涉及了5GNR技术标准中关于物理层控制流程的广泛内容,从基础的连接建立步骤到复杂的功率控制和信道管理机制,再到物理层测量和信息报告流程的详细规定,以及对文档更新和版本控制的严格管理。
这些内容构成了5G物理层操作的基础,对于深入理解5G无线接入网技术规范至关重要。
2025/8/13 6:37:02 2.46MB 38.213  物理层控制  物理层
1
由19级211本科生编写,可直接套用学习。
2025/7/22 19:58:03 104KB c语言 大学生 作业练习
1
备注:本程序曾用于某211高校的本科生毕业设计,是主体内容,绝对良心,上手极快,建议搭配数学形态学相关书籍一起看,推荐赵春晖老师的《形态滤波器原理及应用》。
本程序主要用于构建滤波器,目的是滤除脉冲噪声。
里面的程序是要有:1、数学形态学的基本腐蚀和膨胀运算程序;
2、传统开-闭和传统闭-开以及广义开-闭和广义闭-开的子程序;
3、一个简单的脉冲发生程序;
4、SNR计算程序;
5、主程序main,里面的备注都极为详细,尤其适合初学者,主程序中还涉及到寻找到最佳的结构元素类型和结构元素宽度的配合,标准是MAE(绝对值差)以及SNR(信噪比)。
2025/7/17 13:52:46 63KB matlab 数学形态学 滤波 脉冲噪声
1
MA5671最新的固件不是211,211是2015年8月发布的,205是2017年1月发布才是最新的,亲测可刷!
2025/7/9 18:11:03 15.08MB ma5671 华为 光猫
1
书名:《工业控制计算机典型应用系统编程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李江全.葛云.王丽.万畅)PDF格式扫描版,全书分为11章,共389页。
2012年1月出版。
内容简介本书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较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了工业控制计算机典型应用系统,内容包括:利用PC与PLC、PC与PCI数据采集卡、PC与USB数据采集模块、PC与CAN总线模块、PC与单片机、PC与无线数传模块、PC与GSM短信模块、PC与智能仪器及PC与远程I/O模块等组成的控制系统设计。
每个实例首先介绍了相关的硬件技术,然后给出具体的测控线路和完整的VisualBasic、Delphi和KingView程序。
为方便读者学习,本书提供超值配套光盘,内容包括所有实例的源程序、程序运行录屏、系统测试录像、软/硬件资源等。
目录第1章基于三菱PLC的控制系统11.1三菱PLC特殊功能模块与通信协议11.1.1FX2N系列PLC的特殊功能模块11.1.2三菱PLC编程口通信协议81.2PC与三菱FX2NPLC组成的控制系统161.2.1设计任务161.2.2线路连接161.2.3三菱PLC端测控程序设计171.2.4PC端VisualBasic测控程序设计211.2.5PC端Delphi测控程序设计241.2.6PC端KingView测控程序设计28第2章基于西门子PLC的控制系统372.1西门子PLC模拟量扩展模块与通信协议372.1.1西门子PLC模拟量输入模块372.1.2西门子PLCPPI通信协议412.2PC与西门子S7-200PLC组成的控制系统452.2.1设计任务452.2.2线路连接452.2.3西门子PLC端测控程序设计462.2.4PC端VisualBasic测控程序设计502.2.5PC端Delphi测控程序设计532.2.6PC端KingView测控程序设计58第3章基于PCI数据采集卡的控制系统643.1典型数据采集卡简介643.1.1数据采集系统概述643.1.2基于PC的DAQ系统组成673.1.3用PCI-1710HG数据采集卡组成的测控系统703.1.4PCI-1710HG数据采集卡的安装与测试723.2PC与PCI-1710HG数据采集卡组成的控制系统803.2.1设计任务803.2.2线路连接803.2.3VisualBasic测控程序设计813.2.4Delphi测控程序设计883.2.5KingView测控程序设计100第4章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1084.1典型单片机开发板简介1084.1.1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组成1084.1.2单片机开发板B的功能1114.1.3单片机开发板B的主要电路1124.2PC与单片机开发板B组成的控制系统1144.2.1设计任务1144.2.2线路连接1154.2.3单片机端C51测控程序设计1164.2.4单片机端汇编测控程序设计1234.2.5PC端VisualBasic测控程序设计1314.2.6PC端Delphi测控程序设计135第5章基于分布式I/O模块的控制系统1415.1典型分布式I/O模块简介1415.1.1集散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特点1415.1.2ADAM4000远程数据采集控制系统1435.1.3ADAM4000系列模块简介1455.1.4ADAM4000系列模块的软件安装1525.2PC与ADAM4000系列模块组成的测控系统程序设计1555.2.1设计任务1555.2.2线路连接1565.2.3VisualBasic测控程序设计1565.2.4Delphi测控程序设计1595.2.5KingView测控程序设计163第6章基于CAN总线模块的控制系统1706.1典型CAN总线功能模块简介1706.1.1现场总线控制技术概述1706.1.2CAN总线控制技术概述1726.1.3CAN接口卡与iCAN系列功能模块简介1766.2PC与iCAN-4000系列模块组成的控制系统1796.2.1设计任务1796.2.2线路连接1796.2.3VisualBasic测控程序设计1806.2.4Delphi测控程序设计185第7章基于USB数据采集模块的控制系统1927.1USB总线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1927.1.1USB总线及其数
2025/6/16 3:44:16 28.68MB 串口通信
1
完整英文版ISO/IECGuide98-3:2008Uncertaintyofmeasurement--Part3:Guidetotheexpressionofuncertaintyinmeasurement(GUM:1995)(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本指南建立了评估和表达测量不确定性的一般规则,这些不确定性可以在各种精度水平以及许多领域(从车间到基础研究)特别是实验室校准标准和仪器并进行测试等。
为方便也附上国标GB/T27418-2017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130页开始)供参考。
1
共 49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