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论与网络最优化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如何在图结构中寻找最优解。
龚劬教授的这本教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图论的基本概念、网络最优化算法及其应用。
课后习题和参考答案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辅助资料,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图论。
图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点(顶点)和点之间的连接(边)组成的结构——图。
在计算机科学中,图常被用来建模各种复杂问题,如网络连接、交通路线、社交关系等。
图的性质包括连通性、树形结构、环、路径、欧拉路径、哈密顿回路等。
网络最优化算法则是图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比如最小生成树问题(Prim或Kruskal算法)、最短路径问题(Dijkstra或Floyd-Warshall算法)、最大流问题(Ford-Fulkerson或Edmonds-Karp算法)。
这些算法的目标是在满足特定约束条件下找到最优解,如最小化成本、最大化流量等。
课后的习题涵盖了图论的基础概念和网络最优化算法的各个方面。
例如,可能会要求学生构造特定类型的图,分析其性质,或者设计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提供了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步骤,有助于学生检查自己的理解和解题技巧。
在"平时作业答案"这个文件中,可能会包含对这些问题的详细解答,包括图的表示方法(邻接矩阵、邻接表等),解题过程中的逻辑推理,以及算法的具体实现。
通过对比参考答案,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图论与网络最优化算法》不仅可以提升理论素养,还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育和考试场景中,这部分知识是许多计算机专业考试和竞赛的重要部分,如ACM/ICPC编程竞赛、研究生入学考试等。
掌握好这些内容,对于从事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等相关工作大有裨益。
《图论与网络最优化算法》不仅是一门理论课程,更是一门实践性强、应用广泛的学科。
通过深入学习和练习,学生能够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工具,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2025/10/21 20:57:57 172.4MB 网络 网络
1
本程序实现了对一颗树的广度优先搜索,通过本程序还可以判断图的连通性
2025/8/20 4:47:46 2KB BFS 广度优先
1
这是一本详细介绍图论的书籍。
第一章基本概念第二章求最短路径的算法及应用第三章求最小生成树第四章图的连通性第五章支配集与独立集第六章网络流及其应用第七章匹配问题第八章着色问题第九章可行遍性问题
2025/7/23 19:06:47 5.15MB 图论 pdf
1
一般来说,如果不是不可能完全描述多孔介质的微观结构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具有复杂和随机性。
人们只能获得一些基于统计的平均信息,如平均孔隙度或更好的孔径分布。
如果需要对多孔结构的全部细节进行更为严格的处理,则必须解决此问题。
事实上,更准确地预测多孔介质的传输特性需要更详细地描述整个多孔介质的形态,包括几何性质(如颗粒或孔形状)以及体积和拓扑性质(如孔迂曲度和互连性)。
已经报道了几次这样的尝试。
重建过程是一种流行的方法再现多孔结构[。
然而,确定相关函数非常复杂。
随机当其他微观结构细节存在时,障碍物的位置是构建人造多孔介质最简单的位置可以忽略。
为了调整孔隙大小和连通性,Coveney等人提出了一种孔隙增长随时间模型。
通过从进一步与集群增长理论有关,我们建议本文是一个更全面的方法,其中四个参数被确定用于控制内部多孔颗粒介质结构,从而形成一个称为四重结构生成集(QSGS)的集合。
这一套使我们能够生成多孔形态学特征,为许多真正的多孔介质的形成进程作出贡献。
2025/5/30 12:29:12 3KB QSGS
1
转置树生成的Cayley图的组件连通性
2025/4/29 8:27:09 972KB 研究论文
1
采用C++语言,基于原始套接字实现了Ping和Tracert命令。
发送主机通过ping程序给目标主机发送ICMP的回声请求报文,并根据收到的ICMP回声应答报文来确定网络的连通性。
Tracert(跟踪路由)是路由跟踪实用程序,用于确定IP数据包访问目标所采取的路径。
Tracert命令是用IP生存时间(TTL)字段和ICMP错误消息来确定从一个主机到网络上其他主机经过的每个路由器及每个跃点的往返时间(RTT)的命令行报告输出。
2025/4/14 19:43:44 4.24MB 原始套接字 ping程序
1
本书深入探讨了现实世界中的软件破解问题,解释了它们是如何以及为什么被破解的,介绍了相关的攻击模式,以及它们是如何被发现的。
本书还展示了如何发现新软件的脆弱点以及如何利用这个脆弱点去攻破机器。
第1章介绍了软件是计算机系统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
引入了“问题三组合”——复杂性、可扩展性以及连通性——并描述了为什么软件安全问题是不断成长的。
还介绍了软件的一些特征以及它们在软件攻击中的含义。
第2章介绍了实现bug和体系结构缺陷之间的区别,讨论了开放式系统的安全问题,并解释了为什么冒险管理是最明智的办法。
介绍了现实世界中的两个攻击案例:一个比较简单,另一个在技术上比较复杂。
本章的核心是讨论攻击模式,给出了攻击模式是如何适应不同网络安全特征的,并在本书的其他部分也介绍了攻击模式。
第3章的主题是逆向工程。
攻击者反汇编、反编译以及解构程序来理解程序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阻止程序这样工作。
在这一章里还介绍了常用的灰箱分析技术,包括利用安全补丁作为攻击地图的思想等。
介绍了交互式反汇编程序(InteractiveDisassembler,IDA),它是黑客用于理解程序行为的工具。
我们还仔细介绍了实用的黑客工具是如何被开发及使用的。
2025/2/19 3:38:48 14.83MB 软件剖析-代码攻防之道
1
检测局域网内主机的连通性,是否故障三种方法皆
2025/1/2 17:19:22 790B 1
1
本程序实现了对一颗树的广度优先搜索,通过本程序还可以判断图的连通性本程序实现了对一颗树的广度优先搜索,通过本程序还可以判断图的连通性
2024/12/8 10:24:01 1KB BFS 广度优先
1
一.实验目的:掌握RIP路由配置。
二.实验要点:1)根据拓扑图进行网络布线。
2)清除启动配置并将路由器重新加载为默认状态。
3)在路由器上执行基本配置任务。
4)解释debugiprouting的输出。
5)配置并激活串行接口和以太网接口。
6)测试连通性。
7)收集信息并据此找出设备之间无法连通的原因。
8)使用中间地址配置静态路由。
9)使用送出接口配置静态路由。
10)比较使用中间地址的静态路由和使用送出接口的静态路由。
11)配置默认静态路由。
12)配置总结静态路由。
13)记录网络实施方案。
三.实验设备: Cisco2950交换机3台,Cisco2621xm路由器3台,带有网卡的工作站PC三台。
2024/11/22 16:02:19 326KB RIP路由配置 集美
1
共 33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