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开发的风资源分析工具包WindAnalysis-WindAnalysis1-V1.4.1.zip本帖最后由He_Challen于2017-9-614:40编辑由于工作的原因,今年项目开始转型风电项目,在慢慢上手的过程中发现,风电所涉及的软件清一色北欧的,好不好用只有用了才知道。
因为仅是为前期风电开发做技术分析,老外的软件一个是不容易上手,二是操作复杂。
随下决心自己开发一套专门用于项目前期的风资源分析工具包。
就这样开始而一发不可收拾,从最开始的结构搭建、输出设计便沉迷此中两个月,推出的前三个版本都不太稳定,要么是兼容不好,要么是数据处理的时逻辑顺序有问题,总之在最初的三个版本在大量项目的测风数据的测试下暴漏出一堆又一堆的BUG。
说实话,中途曾想过放弃,一个人孤军奋战实在是太孤独难耐了,多年工作环境造就的内心还是比较强大的,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在飞机上、动车上、出差的酒店里、办公桌前开始了一遍又一遍的调试修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免的夜晚。
最终完成的兼容性和稳定性都可靠的V.1.4.1版本,经反复测试没有问题后,将这个版本作为目前能完成的最终的版本发出来供同行们使用,方便工作和分析。
下面对工具包中的WindAnalysis1和WindAnalysis2的功能做个介绍,过一阵闲了编个教程发出来供大家使用。
WindAnalysis1工具包能够对获取的整个测风数据构建dateset结构体,根据时间序列进行综合整理分析,通过运行可以获得如下分析结果:a.不同高度风速、风向、温度、压强的时间序列分布图;
风速、风向、温度、压强.jpgb.整个测风数据质量判断,及质量分析图;
测风数据质量评估.jpgc.不同高度湍流强度按照风速的分布、各风速对应的湍流强度与其平均湍流强度的分布图;
湍流分布.jpgd.不同高度月平均风速分布图;
月平均风速.jpge.不同高度日平均风速分布图;
日平均风速.jpgf.不同高度风速频率分布直方图;
风频分布.jpgg.不同高度风速风向玫瑰图;
风向、风能玫瑰图.jpgh.风切变拟合和计算;
风切变拟合.jpgi.风切变系数随月分布图;
月风切变.jpgWindAnalysis2为针对特定高度H处的风资源进行详细分析,包括:a.测风时间序列上风速、湍流偏离测风周期内平均值的偏离程度;
风速、湍流时间序列分布.jpgb.风速的威布尔分布拟合和参数计算;
威布尔分布.jpgc.威布尔分布拟合的误差和相关系数R2的计算分析;
拟合误差分析.jpgd.风切变拟合和切边系数计算;
风切变拟合.jpge.指定轮毂高度处的平均风速推算及威布尔分布拟合;
轮毂高度处威布尔分布.jpgf.根据选型风机的参数,绘制功率曲线和推力系数曲线;
功率特性曲线.jpg不仅限于以上figure图文件的生成,还能够估算出指定轮毂高度hub(hub>H)测风塔处的发电量,在CommandWindow窗口中输出计算结果,作为风资源分析的参考。
计算结果.pngWindAnalysis风数据分析工具包教程-V1.4.pdfWindAnalysis1-V1.4.1.zipWindAnalysis2-V1.4.1.zip-------------------------------------------------------------------
2025/5/1 1:47:33 1.38MB matlab
1
基于matlab,对拍摄图像进行三角形、方形、圆形块的识别,并且利用世界坐标变换,将图像上的坐标转换到真实世界中,并进行误差分析。
2025/3/18 2:40:34 14.87MB 图像处理 matlab 坐标转换
1
陀螺仪静态误差分析方法,阿兰方差分析方法原理及代码实现
2025/3/4 16:17:32 442KB IMU
1
:提出一种反演晴空地表反照率快速稳健的新算法———混合算法。
该方法首先利用双参数模型函数确定正则参数的初始值,然后由基于Morozov偏差原则的高阶收敛算法确定正则参数,继而通过Tikhonov正则化手段来反演BRDF模型。
从POLDER-3/PARASOL BRDF数据库中任意挑选不同覆盖的地表像元测量数据,与MODIS全反演法结果作比较,对比较结果给予了讨论;
最后选择天津市地区的卫星图像进行反演实验,并就反演结果给出了误差分析和算法模型的评价。
2025/1/27 1:01:39 1.92MB 反演
1
火炮射弹的初速是炮弹弹道测量的一个重要参数。
介绍了多普勒测速雷达的工作原理基础上,根据弹道径向速度和切向速度的关系,推导出了测速雷达的速度转换公式,并用数学中求偏导数的方法对由速度引起的测速误差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弹丸切向速度测量误差是在进行速度转换时由径向速度测量误差传播过来的,速度转换公式的不精确性也会产生切向速度误差,并且经速度转换后测速误差略有增加。
因此,提出的方法对测速雷达进行测速精度测试时有指导修正意义。
2025/1/8 9:18:32 291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无陀螺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介绍了无陀螺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以下文中均称为惯导系统)的原理、组成、特点及加速度计安装方案;
详细推导了各种安装方案下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导航方程;
给出了六加速度计和九加速度计等各种方案下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角速度解算方程;
推导了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力学编排方程;
分析了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误差源及误差传播特性:给出了误差补偿方法及滤波方法;
对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仿真程序作了介绍,给出了仿真实例。
目录第1章引言1.1惯性技术的发展概况1.2惯性导航系统的发展1.3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发展概况第2章载体角速度的解算方法2.1坐标系的定义及坐标变换2.2载体非质心处的比力方程2.3九加速度计安装方案一的载体角速度解算2.4九加速度计安装方案二的载体角速度解算2.5六加速度计安装方案的载体角速度解算第3章力学编排方程3.1姿态方向余弦矩阵、姿态角、姿态角速度的解算3.2载体在导航系中的地速和位置的解算3.3纬度、经度和目标方向角的解算3.4高度通道的解算第4章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误差分析4.1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误差源4.2加速度计的数学模型及其误差补偿4.3载体角速度计算值的残余误差分析4.4载体对地线加速度的计算误差分析4.5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误差传播特性第5章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数学仿真5.1仿真说明5.2仿真模型的结构5.3仿真算例参考文献
2024/10/25 10:17:16 1.59MB 捷联惯导
1
ESPRIT算法程序和算法的估计性能误差分析,DOA估计
2024/9/13 15:29:39 5.36MB ESPRIT算法 误差分析
1
书名:有限元方法的数学基础图书编号:1040680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定价:20.0ISBN:703013478作者:王烈衡出版日期:2005-06-30版次:1开本:大32开简介:本书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之一。
本书是作者最近十多年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研究生开设课程的讲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试图提供有限元方法比较完整的数学基础,主要包括变分原理、Sobolev空间、椭圆边值问题、有限元离散、协调有限元方法的误差分析、数值积分影响、等参数有限元、非协调有限元、混合有限元法、多重网格法、多水平方法、区域分解法等内容。
本书内容全面,材料丰富,深入浅出,用尽可能初等的方法论述一些理论结果。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计算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的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也可作为有兴趣于数学理论方面的工程师的参考书。
目录:引论第1章变分原理1·1可微二次凸泛函的极小化问题1·2不可微凸泛函的极小化问题1·3多元函数微分学第2章Sobolev空间2·1Lebesgue积分2·2广义(弱)导数2·3Sobolev空间2·4嵌入定理2·5迹定理2·6Sobolev空间中的Green公式2·7等价模定理第3章椭圆边值问题3·1阶椭圆型方程边值问题3·2线弹性边值问题3·3变分不等式3·4四阶椭圆边值问题第4章有限元离散4·1有限元离散的基本特性4·2三角形单元4·3矩形单元4·4四阶问题的协调有限单元4·5记号及一般概念第5章协调有限元方法的误差分析5·1收敛性的一般考虑5·2Sobolev空间中的分片多项式插值5·3多边形区域上二阶问题的有限元误差5·4有限元空间中的反不等式5·5有限元方法的非整数阶误差估计5·6非光滑函数的插值(C1ément插值)第6章数值积分影响,等参数有限元6·1有限元方法中的数值积分6·2数值积分下的抽象误差估计6·3相容误差估计6·4曲边区域的有限元逼近6·5等参数有限元6·6等参元的插值误差6·7等参元的误差估计第7章非协调有限元7·1抽象误差估计7·2二阶问题的非协调元7·3阶问题的非协调元7·4平面弹性问题的有限元方法及闭锁问题第8章混合有限元法8·1混合变分形式8·2Babuska-Brezzi理论8·3阶椭圆问题的混合有限元方法8·4Stokes问题的混合有限元方法第9章多重网格法9·1多重网格法的思想9·2W循环多重网格法的收敛性9·3V循环多重网格法的收敛性9·4套迭代及其工作量的估计9·5瀑布型多重网格法第10章多水平方法10·1分层基方法10·2BPX多水平方法第11章区域分解法11·1经典Schwarz交替法11·2两水平加性Schwarz方法11·3非重叠型Schwarz方法11·4D-N交替法11·5子结构方法参考文献
2024/8/21 17:37:01 4.18MB 数学,有限元
1
TDOA定位算法,基于7站定位算法,Taylor算法,仿真分析,误差分析
2024/8/5 22:58:05 4.96MB 7站定位
1
激光光幕靶是弹丸测速的主要设备之一,针对阵列式点状激光靶的测速要求,研究了系统调试和测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根据阵列式点状激光靶的测速原理,通过实验分析了负载电阻、光照距离、光照角度、发射角等因素对单路接收信号(负载电压)的影响;
根据弹丸过靶时遮挡激光光束对光强变化情况,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以此得到了不同压差下计时的相对误差,分析了光幕均匀性对整个测速系统的影响。
理论建模和实验分析为阵列式点状激光靶的结构设计和在测速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1
共 33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