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语言写的循环码的编译码,通用版,有注释!
2025/8/15 6:49:06 540KB 循环码 c语言
1
3/8译码器,译码器是将输入的具有特定含义的二进制代码翻译成输出信号的不同组合,实现电路控制功能的逻辑电路
2025/8/9 12:26:18 73KB 3/8译码器
1
RS码的代数译码算法,包括纠错能力比较小的一般译码算法和适用于纠错能力强的迭代译码算法,并针对两种特定码字RS(27,9)和RS(54,18)进行了具体编程实现。
结果表明纠错能力符合理论要求,分别可以达到纠9个和18个错误,并且误码率也得到改善.
2025/8/8 4:43:08 1.77MB 差错控制 RS码 编译码 软判决
1
卷积码的编码和维特比译码,通过C语言程序进行编译码
2025/7/24 15:19:43 5KB
1
RS码编译码程序,用C语言编写,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都是本人自己编写的程序
2025/7/20 9:17:51 49KB TS码
1
CH452是数码管显示驱动和键盘扫描控制芯片。
CH452内置时钟振荡电路,可以动态驱动8位数码管或者64位LED,具有BCD译码、闪烁、移位、段位寻址、光柱译码等功能;
同时还可以进行64键的键盘扫描;
CH452通过可以级联的4线串行接口或者2线串行接口与单片机等交换数据;
并且可以对单片机提供上电复位信号。
2025/7/12 6:23:44 809KB CH452 驱动程序 说明书
1
设计一个简单计算器,输入为8位二进制数,分别用两位数码管显示,输出的计算结果为16位二进制数,并用四位数码管显示,能够实现+、-、*、/四种运算,其中除法的结果显示分为商和余数两部分,分别用两位数码管显示。
为了完成要求的效果显示,我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四则运算器,为了使其结果能清楚的看到,所以计算器模块和一个7段数码管模块连接。
实验要求,输入分别用两位数码管显示,输出用四位数码管显示,所以用一个3—8译码器和数码管连接,通过开关控制,形成动态显示。
从左向右,依次是第一位数码管显示a的高四位,第二位数码管显示a的低四位;
第三位数码管显示b的高四位,第四位数码管显示b的低四位;
第五位数码管到第八位数码管显示输出的结果。
通过改变时钟,使其看起来像同时显示在数码管上。
2025/6/29 21:56:56 512KB 简易计算器
1
格式为中国知网的标准文献阅读格式:用CAJView软件就可以很方便的浏览了!本文设计了一种适于对声码器输出码流进行前向纠错编码的半规则化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
该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具有编、译码简单,存储量少,易于硬件实现等特点。
同时对汉明码、卷积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在AWGN信道下的传输性能进行了仿真比较。
结果表明,长度适合的LDPC码误码性能超过汉明码、卷积码。
1
本教材介绍了五个方面的内容:MOS器件基本原理以及主要的特性,VLSI中逻辑结构的主要设计方法,用于VLSI系统的模拟集成单元设计方法,VLSI的测试问题与相关技术,VLSI设计系统及其组成。
涉及了五个方面的基础知识:MOS器件基础知识,半导体工艺基础知识,集成电路版图基础知识,逻辑、电路设计基础知识和CAD基础知识。
《VLSI设计基础》作为VLSI设计基础教材,注重相关理论的结论和知识的应用。
可作为本科生教材和研究生参考书。
第1章VLSI设计基础概述1.1VLSI设计技术基础与主流制造技术1.2VLSI设计方法与设计技术1.3新技术对VLSI的贡献1.4ASIC和VLSI1.5SOC1.6VLSI的版图结构和设计技术1.6.1VLSI的版图总体结构1.6.2VLSI版图的内部结构第2章MOS器件与工艺基础2.1MOS晶体管基础2.1.1MOS晶体管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2.1.2MOS晶体管的阈值电压VT2.1.3MOS晶体管的电流-电压方程2.1.4MOS晶体管的平方律转移特性2.1.5MOS晶体管的跨导gm2.1.6MOS晶体管的直流导通电阻2.1.7MOS晶体管的交流电阻2.1.8MOS晶体管的最高工作频率2.1.9MOS晶体管的衬底偏置效应2.1.10CMOS结构2.2CMOS逻辑部件2.2.1CMOS倒相器设计2.2.2CMOS与非门和或非门的结构及其等效倒相器设计方法2.2.3其他CMOS逻辑门2.2.4D触发器2.2.5内部信号的分布式驱动结构2.3MOS集成电路工艺基础2.3.1基本的集成电路加工工艺2.3.2CMOS工艺的主要流程2.3.3Bi-CMOS工艺技术第3章工艺与设计接口3.1工艺对设计的制约与工艺抽象3.1.1工艺对设计的制约3.1.2工艺抽象3.2设计规则3.2.1几何设计规则3.2.2电学设计规则3.2.3设计规则在VLSI设计中的应用第4章晶体管规则阵列设计技术4.1晶体管阵列及其逻辑设计应用4.1.1全NMOS结构ROM4.1.2ROM版图4.2MOS晶体管开关逻辑4.2.1开关逻辑4.2.2棒状图4.3PLA及其拓展结构4.3.1“与非-与非”阵列结构4.3.2“或非-或非”阵列结构4.3.3多级门阵列(MGA)4.4门阵列4.4.1门阵列单元4.4.2整体结构设计准则4.4.3门阵列在VLSI设计中的应用形式4.5晶体管规则阵列设计技术应用第5章单元库设计技术5.1单元库概念5.2标准单元设计技术5.2.1标准单元描述5.2.2标准单元库设计5.2.3输入、输出单元(I/OPAD)5.3积木块设计技术5.4单元库技术的拓展第6章微处理器6.1系统结构概述6.2微处理器单元设计6.2.1控制器单元6.2.2算术逻辑单元(ALU)6.2.3乘法器6.2.4移位器6.2.5寄存器6.2.6堆栈6.3存储器组织6.3.1存储器组织结构6.3.2行译码器结构6.3.3列选择电路结构第7章测试技术和可测试性设计7.1VLSI可测试性的重要性7.2测试基础7.2.1内部节点测试方法的测试思想7.2.2故障模型7.2.3可测试性分析7.2.4测试矢量生成7.3可测试性设计7.3.1分块测试7.3.2可测试性的改善设计7.3.3内建自测试技术7.3.4扫描测试技术第8章模拟单元与变换电路8.1模拟集成电路中的基本元件8.1.1电阻8.1.2电容8.2基本偏置电路8.2.1电流偏置电路8.2.2电压偏置电路8.3放大电路8.3.1单级倒相放大器8.3.2差分放大器8.3.3源极跟随器8.3.4MOS输出放大器8.4运算放大器8.4.1两级CMOS运放8.4.2CMOS共源-共栅(cascode)运放8.4.3带有推挽输出级的运放8.4.4采用衬底晶体管输出级的运放8.5电压比较器8.5.1电压比较器的电压传输特性8.5.2差分电压比较器8.5.3两级电压比较器8.6D/A、A/D变换电路8.6.1D/A变换电路8.6.2A/D变换电路8.
2025/6/24 15:01:24 12.57MB VLSI
1
简介:
FPGA S1_38yima_EP1C6_38译码器FPGA S1_38yima_EP1C6_38译码器FPGA S1_38yima_EP1C6_38译码器
2025/6/15 19:52:19 38KB
1
共 334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