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第1篇面向过程的软件工程  第1章软件危机、软件工程  11软件工程的发展史  111程序设计时代  112程序系统时代  113软件工程时代  12软件危机主要表现形式  13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131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  132解决软件危机的途径  14软件和软件工程  141软件  142软件工程  15软件质量  16软件的生存周期及开发模型  161软件生存周期  162软件开发模型  17习题  第2章可行性研究  21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22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23系统流程图  231系统流程图的符号  232系统流程图示例  24成本-效益分析  241货币的时间价值  242投资回收期  243纯收入  25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26习题  第3章软件需求分析  31需求分析的任务和步骤  311需求分析的任务  312需求分析的步骤  32需求获取的常用方法  321常规的需求获取方法  322快速建立软件原型来获取需求  33需求分析的方法  331功能分解方法  332结构化分析方法  333信息建模方法  334面向对象的分析  34结构化分析方法  341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分析策略  342结构化分析描述工具  343数据流图  344数据字典  345加工逻辑的描述  35需求分析图形工具  351层次方框图  352Warnier图  353IPO图  36SA方法的应用  37习题  第4章软件总体设计  41软件总体设计的目标和任务  42软件设计的概念和原理  421模块和模块化  422抽象  423信息隐蔽和局部化  424模块独立性及其度量  43软件结构设计准则  44软件结构设计的图形工具  441软件结构图  442层次图  443HIPO图  45结构化设计方法  451数据流图的类型  452结构化设计方法的步骤  453变换型分析设计  454事务型分析设计  46习题  第5章软件详细设计  51详细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52结构化程序设计  53详细设计工具  531程序流程图  532NS图  533PAD图  534过程设计语言  54习题  第6章软件编码  61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  611基础语言  612结构化语言  613面向对象的语言  62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  63程序设计风格  631程序内部文档  632数据说明  633语句构造  634输入/输出  635效率  64习题  第7章软件测试  71软件测试的目标  72软件测试的原则  73软件测试方法  731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  732黑盒测试法与白盒测试法  74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  741白盒技术  742黑盒技术  75软件测试过程  751单元测试  752集成测试  753确认测试  754系统测试  76调试  761调试的目的  762调试技术  77习题  第8章软件维护  81软件维护的分类  82软件维护的特点  821结构化维护与非结构化维护  822维护的代价  823软件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83软件可维护性  831软件可维护性的定义  832软件可维护性的度量  833提高软件可维护性的方法  84维护的副作用  85软件再工程  851软件再工程与逆向工程的概念  852实施软件再工程的原因  853软件再工程技术  86习题  第2篇UML与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  第9章UML简介  91UML概述  911UML的组成  912UML的特点和用途  913UML的模型视图简介  92UML软件开发工具简介  921RationalRose  922Visio简介  93习题  第10章面向对象的概念  101面向对象的方法学  1011面向对象建模  1012面向对象的方法与传统软件方法的比较  102对象与类及其UML表示  1021对象  1022类与实例  1023对象属性与操作  1024对象类的关联  103聚集、组合、继承和多态  1031聚集与组合  1032抽象与继承  1033多态  104习题  第11章对象设计模式  111对象设计模式概念  1111历史背景  1112对象设计模式  1113设计模式的分类  112几种典型的对象设计模式及应用  1121行为型模式中的职
2025/6/29 10:27:15 3MB 软件工程原理
1
本教材介绍了五个方面的内容:MOS器件基本原理以及主要的特性,VLSI中逻辑结构的主要设计方法,用于VLSI系统的模拟集成单元设计方法,VLSI的测试问题与相关技术,VLSI设计系统及其组成。
涉及了五个方面的基础知识:MOS器件基础知识,半导体工艺基础知识,集成电路版图基础知识,逻辑、电路设计基础知识和CAD基础知识。
《VLSI设计基础》作为VLSI设计基础教材,注重相关理论的结论和知识的应用。
可作为本科生教材和研究生参考书。
第1章VLSI设计基础概述1.1VLSI设计技术基础与主流制造技术1.2VLSI设计方法与设计技术1.3新技术对VLSI的贡献1.4ASIC和VLSI1.5SOC1.6VLSI的版图结构和设计技术1.6.1VLSI的版图总体结构1.6.2VLSI版图的内部结构第2章MOS器件与工艺基础2.1MOS晶体管基础2.1.1MOS晶体管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2.1.2MOS晶体管的阈值电压VT2.1.3MOS晶体管的电流-电压方程2.1.4MOS晶体管的平方律转移特性2.1.5MOS晶体管的跨导gm2.1.6MOS晶体管的直流导通电阻2.1.7MOS晶体管的交流电阻2.1.8MOS晶体管的最高工作频率2.1.9MOS晶体管的衬底偏置效应2.1.10CMOS结构2.2CMOS逻辑部件2.2.1CMOS倒相器设计2.2.2CMOS与非门和或非门的结构及其等效倒相器设计方法2.2.3其他CMOS逻辑门2.2.4D触发器2.2.5内部信号的分布式驱动结构2.3MOS集成电路工艺基础2.3.1基本的集成电路加工工艺2.3.2CMOS工艺的主要流程2.3.3Bi-CMOS工艺技术第3章工艺与设计接口3.1工艺对设计的制约与工艺抽象3.1.1工艺对设计的制约3.1.2工艺抽象3.2设计规则3.2.1几何设计规则3.2.2电学设计规则3.2.3设计规则在VLSI设计中的应用第4章晶体管规则阵列设计技术4.1晶体管阵列及其逻辑设计应用4.1.1全NMOS结构ROM4.1.2ROM版图4.2MOS晶体管开关逻辑4.2.1开关逻辑4.2.2棒状图4.3PLA及其拓展结构4.3.1“与非-与非”阵列结构4.3.2“或非-或非”阵列结构4.3.3多级门阵列(MGA)4.4门阵列4.4.1门阵列单元4.4.2整体结构设计准则4.4.3门阵列在VLSI设计中的应用形式4.5晶体管规则阵列设计技术应用第5章单元库设计技术5.1单元库概念5.2标准单元设计技术5.2.1标准单元描述5.2.2标准单元库设计5.2.3输入、输出单元(I/OPAD)5.3积木块设计技术5.4单元库技术的拓展第6章微处理器6.1系统结构概述6.2微处理器单元设计6.2.1控制器单元6.2.2算术逻辑单元(ALU)6.2.3乘法器6.2.4移位器6.2.5寄存器6.2.6堆栈6.3存储器组织6.3.1存储器组织结构6.3.2行译码器结构6.3.3列选择电路结构第7章测试技术和可测试性设计7.1VLSI可测试性的重要性7.2测试基础7.2.1内部节点测试方法的测试思想7.2.2故障模型7.2.3可测试性分析7.2.4测试矢量生成7.3可测试性设计7.3.1分块测试7.3.2可测试性的改善设计7.3.3内建自测试技术7.3.4扫描测试技术第8章模拟单元与变换电路8.1模拟集成电路中的基本元件8.1.1电阻8.1.2电容8.2基本偏置电路8.2.1电流偏置电路8.2.2电压偏置电路8.3放大电路8.3.1单级倒相放大器8.3.2差分放大器8.3.3源极跟随器8.3.4MOS输出放大器8.4运算放大器8.4.1两级CMOS运放8.4.2CMOS共源-共栅(cascode)运放8.4.3带有推挽输出级的运放8.4.4采用衬底晶体管输出级的运放8.5电压比较器8.5.1电压比较器的电压传输特性8.5.2差分电压比较器8.5.3两级电压比较器8.6D/A、A/D变换电路8.6.1D/A变换电路8.6.2A/D变换电路8.
2025/6/24 15:01:24 12.57MB VLSI
1
本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不仅考虑了医院的财务管理,也考虑了医院的医疗业务,同时还部分考虑了医院的经济核算。
设计的信息包括门诊收费、药房管理、药库管理、医护管理、病案管理、综合统计、院长查询、导医查询、住院结算以及同医院人员和科室有关的系统维护。
医院人员信息包括行管人员和医生技师等的信息,病人信息包括病人病案上的所有信息,以及护理所需的生命特征信息等。
为此,还定义了一系列数据字典,用于描述人员的职称、病种、地址等信息。
本系统的数据库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考虑医院的各种信息,为将来的系统扩展打下基础。
(2)对数据字典和业务数据进行归纳合并,将几十种字典合并成两个表,合并后数据库系统尚有130个表左右。
(3)考虑医疗业务的安全性,设置人员权限及子系统功能描述表。
(4)考虑医院业务的实时性,设立海量数据截转表,供应用服务器定时自动截转过时数据。
(5)遵循关系型数据库设计准则,尽量采用3NF存储数据,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共享、消除数据不一致。
(6)采用数据库设计工具,对设计的数据表格反复提炼和精化,使之达到性能最优,并提高需求分析的速度和质量,使需求分析尽量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设计中,将药品、诊断、手术、医技、理疗等各种实物和非实物的服务项目进行归纳,形成了同一的物价编码及项目描述表。
因而,大大减少了系统的表格数量,减少了系统分析和维护的难度。
2024/2/1 18:17:25 3.72MB HIS Delphi
1
GJB2115-1994军用软件项目管理规程GJB2255-1994军用软件产品GJB437-1988军用软件开发规范GJB438-1988军用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JB/Z102-1997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准则GJB/Z115-1998GJB2786《武器系统软件开发》剪裁指南GJB/Z117-1999军用软件验证和确认计划指南GJB/Z68-1994武器装备柔性制造系统软件工程手册
2023/12/14 8:53:05 6.88MB GJB 软件 工程 文档
1
无论动画以何种技术载体呈现,无论是传统的手绘动画,还是电脑生成的3D动画,也无论是用Flash还是CSS,动画的基本原理和设计准则都未曾变过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先解释CSS动画的基本概念,并且介绍使用CSS创建动画的要点。
我们以一个例子贯穿始终,利用传统动画的准则来逐步构建这个动画。
Firefox和Webkit系列的浏览器都已经支持CSS动画,是时候动手学习这个新的技术了。
不管动画以何种技术载体呈现,无论是传统的手绘动画,还是电脑生成的3D动画,也无论是使用Flash技术还是CSS3,制作动画的基本原理和设计准则都未曾改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先解释CSS动画的基本概念,并且介绍使用CSS
2023/12/12 14:10:44 195KB CSS动画指南:原理和实战(一)
1
版图设计_基础+全面: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与工具。
8.1工艺流程的定义8.2版图几何设计规则8.3版图图元8.4版图设计准则8.5电学设计规则与布线8.6基于Cadence平台的全定制IC设计8.7芯片的版图布局8.8版图设计的注意事项
2023/9/26 19:04:35 2.72MB 版图
1
第一部分 了解COM第1章 COM概述何谓CoMCOM术语COM利与弊COM的好处COM的局限性COM组件与接口何谓接口接口特征接口类型接口规则接口设计COM组件的实现规则实现IUnknown规则内存管理规则引用计数规则COM激活COM类型COM客户机COM服务器ActiveX控件COM与面向对象技术包装抽象多态继承COMTrader应用程序小结第2章 由VC++建立并使用COM服务器IDL文件建立第一个COM服务器定义自定义接口实现IUnknown和自定义接口完成COM服务器生成测试客户机用ATL建立COM服务器关于ATL用ATL建立进程内COM服务器用ATL建立进程外COM服务器线程与COM服务器Win32多线程应用线程COM组件自动化与IDispatch用VC++实现IDispatchATL与自动化Automation数据类型再谈类型库C++自动化客户机VB自动化客户机小结第3章 用VB建立并使用COM服务器选择COM项目设计接口描述接口浏览接口生成对象使用ClassBuilder增加属性增加方法增加事件与枚举使用ActiveXDataObject(ADO)在服务器组件中使用Recordset对象在客户机组件中使用ADOR生成断开的Recodset生成自己的RecodsctS使用用户定义类型错误处理服务器客户机错误处理使用VBErr.Raise机制在VB中使用线程模型设置线程模型了解再入性与公寓小结第二部分 COM与Internet第4章 在VC++中建立并使用ActiveX控件ACtiveX控件概还属性与方法控件与容器通信事件与连接点建立第一个控件生成控件测试控件增加方法增加属性增加事件增加属性页允许属性保持使用控件建立复合控件增加复合控件增加功能增加事件处理复合控件事件处理错误使用控件小结第5章 在VB中建立并使用ActiveX控件VB控件简介约束与无约束控件控件生成技术属性类型方法属性配置过程属性环境属性配置运行时只读属性只在运行时有效的属性扩展属性容器属性合成控件属性可关联属性持续与属性包属性包使用ActiveX控件界面向导了解控件寿命生成ActiveX控件生成无约束控件生成设计时数据约束控件生成运行数据约束控件小结第6章 用VC++建立InternetCOM组件IEActiveX控件轻量级控件安全控件持续属性文档对象模型编程活动服务器组件活动服务器页面ASP页面的COM组件小结第7章 用VB建立InternetCOM组件无窗口控件ActiveX控件容器的线程模型ActiveX控件的安全性Web页面访问VBDHTML项目DHTML项目基础DHTML应用程序样本VBIIS应用程序WebClass一个IIS应用程序样本设计控件设计控件与HTML文件样本设计控件小结第三部分 了解DCOM第8章 DCOM概述何谓DCOM为什么使用DCOMDCOM操作DCOM组件位置进程内或进程外组件代理RPC(RemoteProcedureCall,远程过程调用)调动数据传递DCOM配置实用程序DCOM应用程序的安全机制验证授权加密整性检查小结第9章 用VC++建立DCOM服务器标准与自定义调动标准调动自定又调动网络通伯远程激活AppID注册表项可配置AppID注册表项参数IUknown优化DCOM与NT服务NT服务解剖基于NT服务的COM服务器小结第10章 用VB建立DCOM服务器应用程序对象模型何谓对象模型如何生成对象模型DCOM设计准则与技术再论调动按数值与按引用DCOM进程外服务器建立DCOM组件增加测试客户机IIS应用程序增加WebClasses使用模板增加自定义Webltems远程错误处理小结第四部分 了解COM++第11章 COM++概述COM与WindowsDNA用户界面层技术中间层技术数据库层技术组件服务配置事务处理排队组件(QC
2023/7/30 3:02:58 10.64MB COM COM+ 入门 代码
1
GJBZ102-1997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准则评审文件可以自创相关内容
2019/1/5 8:08:43 610KB GJBZ 102-199
1
编辑推荐本书全面论述了信号完整性问题,它以入门式的切入方式,使得读者很容易认识到物理互连影响电气功能的实质,从而可以尽快掌握信号完整性设计技术。
本书作者从实践的角度指出了造成信号完整性问题的根源,特别给出了在设计前期阶段的问题解决方案。
本书的主要内容·信号完整性和物理设计概论·带宽、电感和特性阻抗的实质含义·电阻、电容、电感和阻抗的相关分析·解决信号完整性问题的四个实用技术手段:经验法则、解析近似、数值模拟、实际测量·物理互连设计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数学推导背后隐藏的解决方案·改进信号完整性推荐的设计准则通常,大多数同类书籍都会花费大量的篇幅进行严格的理论推导和数学描述,而本书则更强调直观理解、实用工具和工程实践。
内容简介本书全面论述了信号完整性问题。
主要讲述了信号完整性和物理设计概论,带宽、电感和特性阻抗的实质含义,电阻、电容、电感和阻抗的相关分析,解决信号完整性问题的四个实用技术手段,物理互连设计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数学推导背后隐藏的解决方案,以及改进信号完整性推荐的设计准则等。
该书与其他大多数同类书籍相比更强调直观理解、实用工具和工程实践。
它以入门式的切入方式,使得读者很容易认识到物理互连影响电气功能的实质,从而可以尽快掌握信号完整性设计技术。
本书作者以实践专家的视角提出了造成信号完整性问题的根源,特别给出了在设计前期阶段的问题解决方案。
这是面向电子工业界的设计工程师和产品负责人的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在信号完整性问题出现之前能提前发现并及早加以解决,同时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指导用书。
作者简介EricBogatin,于1976年获麻省理工大学物理学士学位,并于1980年获亚利桑那大学物理硕士和博士学位。
目前是GigaTest实验室的首席技术主管。
多年来,他在信号完整性领域,包括基本原理、测量技术和分析工具等方面举办过许多短期课程,培训过4000多工程师,在信号完整性、互连设计、封装技术等领域已经发表了100多篇技术论文、专栏文章和专著。
译者简介:李玉山,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学科“电路与系统”博士生导师、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副主任、电路CAD研究所所长、全国通信ASIC委员会委员及国家IC设计西安基地专家委员。
曾于1986年和1999年分别赴美国迈阿密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合作研究机器视觉和VLSI设计。
目录第1章信号完整性分析概论1.1信号完整性的含义1.2单一网络的信号质量1.3串扰1.4轨道塌陷噪声1.5电磁干扰1.6信号完整性的两个重要推论1.7电子产品的趋势1.8新设计方法学的必要性1.9一种新的产品设计方法学1.10仿真1.11模型和建模1.12通过计算创建电路模型1.13三种测量技术1.14测量的作用1.15小结第2章时域与频域2.1时域2.2频域中的正弦波2.3频域中解决问题的捷径2.4正弦波特征2.5傅里叶变换2.6重复信号的频谱2.7理想方波的频谱2.8从频域到时域2.9带宽对上升时间的影响2.10带宽及上升时间2.11“有效的”含义2.12实际信号的带宽2.13带宽和时钟频率2.14测量的带宽2.15模型的带宽2.16互连线的带宽2.17小结第3章阻抗和电气模型3.1用阻抗描述信号完整性3.2阻抗的含义3.3实际和理想的电路元件3.4时域中理想电阻的阻抗3.5时域中理想电容的阻抗3.6时域中理想电感的阻抗3.7频域中的阻抗3.8等效电气电路模型3.9电路理论和SPICE3.10建模简介3.11小结第4章电阻的物理基础4.1将物理设计转化为电气功能4.2互连线电阻的最佳近似4.3体电阻率4.4单位长度电阻4.5方块电阻4.6小结第5章电容的物理基础5.1电容中的电流流动5.2球面电容5.3平行板近似5.4介电常数5.5电源、地平面和去耦电容5.6单位长度电容5.7二维场求解器5.8有效介电常数5.9小结第6章电感的物理基础6.1电感的含义6.2电感定律之一:电流周围将形成闭合磁力线圈6.3电感定律之二:电感是导体上流过单位安培电流时,导体周围磁力线圈的韦伯值6.4自感和互感6.5电感定律之三:当导体周围的磁力线圈匝数变化时,导体两端将产生感应电压6.6局部电感6.7有效电感、总电感或净电感及地弹6.8回路自感和回路互感6.9电源分布系统和回路电感6.10单位面积的回路电感6.11平面和过孔接触孔的回路电感6.12具有出砂孔区域的平面回路电感……第7章传输线的物理基础第8章传输线与反射第9章有损线、上升边退化和材料特性第10章传输线的串扰第11章差分对与差分阻抗附录A100条使信号完整性问题最小化的通用设计原则附录B100条估计信号完整性效应的经验法则附录C参考文献附录D术语表硬件工程师的首选发表于2008-10-280进行高速PCB板设计,必然要考虑信号完整性要求,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教授们很少有谈到这方面内容的,最多是考虑一下EMC/EMI问题,这本书很适合学生自学。
马上要读研究生了,才发现要找到一份硬件工程师的工作,要在课外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而信号完整性分析恰恰是需要学习的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好书,经典!发表于2008-10-0708:32个人评分:  过瘾受益匪浅  相当经典的书,翻译的也还可以
1
《信号完整性分析》是2005年04月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伯格丁。
《信号完整性分析》作者以实践专家的视角提出了造成信号完整性问题的根源,特别给出了在设计前期阶段的问题解决方案。
这是面向电子工业界的设计工程师和产品负责人的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在信号完整性问题出现之前能提前发现并及早加以解决,同时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指导用书。
《信号完整性分析》全面论述了信号完整性问题。
主要讲述了信号完整性和物理设计概论,带宽、电感和特性阻抗的实质含义,电阻、电容、电感和阻抗的相关分析,解决信号完整性问题的四个实用技术手段,物理互连设计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数学推导背后隐藏的解决方案,以及改进信号完整性推荐的设计准则等。
该书与其他大多数同类书籍相比更强调直观理解、实用工具和工程实践。
它以入门式的切入方式,使得读者很容易认识到物理互连影响电气功能的实质,从而可以尽快掌握信号完整性设计技术。
2018/6/2 6:27:01 11.91MB 信号完整性
1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