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Windows平台的VS2017在线安装包,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安装相应模块。
2025/8/24 9:04:41 1.22MB Windows VS2017
1
前言2013年即将结束,不知读者在这一年中都收获了那些。
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班,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写这本电子书的前言,在这本电子书的整理过程中,虽然舍弃了很多享受生活的时间,但从中我也收获了很多。
自从开始从事软件测试工作开始,我就深深的喜欢上了这个职业。
对我来说软件测试不单单是一份为了赚钱的工作,它同样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从中找到了自我的价值。
从开始在博客园写博客时,自我的价值开始被放大,我只多了一点分享精神。
从开始从事软件工作时就知道selenium这个自动化工具,网上找来资料学习,学会了用seleniumIDE录制脚本,学会了简单搭建java+seleniumRC的环境,写一个简单的自动化脚本。
后来,换了城市换了工作,一直于忙于工作和其它技术的学习,中间间隔了一年多没有再接触selenium。
直到2013年年初换了新工作后工作稍微轻松,业余时间开始学习python语言,然后就喜欢上了这门语言,由于所测试的是web产品,所以,就考虑通过python+selenium将产品自动化起来。
关于python+selenium的资料除了官方的一份API并不多,我们更容易找到的是java+selenium的资料。
对我来说学习的过程也比较缓慢,后来有幸认识了MarkRabbit,他在python+selenium方面有着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webdriverAPI对种元素的定位和操作有着不少知识点,我每学会使用一个知识点整理一篇博客。
后来,积累了十几篇博客出来。
为了便于阅读我就整理成了一份PDF上传到了CSDN上面。
在MarkRabbit的一路指点下,我又开始学习pyhonunittest单元测试框架,通过python脚本批量执行测试用例等,然后整理出来第二版的内容。
在此过程中得到了不少同学的反馈,自己的自动化测试水平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后来,开始对脚本做参数化,引入HTMLTestRunner测试报告以及对测试结构调整。
整理出了第三版。
MarkRabbit趁周末休息的时间向我展示他们目前的python+selenium测试框架,我非常兴奋,同时也觉得这个技术非常有用,于是决定整理一本完整书出来,市面上关于selenium的书大多翻译官方文档,对selenium的讲解也泛泛之谈,并没有真正通过编程的方式来帮助读者真正的去实施自动化。
之前一位人民邮电出版社的编辑曾联系过我,并向我发送了一份编书的规范,当时并没有约稿。
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新尝试,我想自己真能写出来再说。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活在兴奋当中,坐车和睡觉前也在思考书中的技术点。
后来,乙醇告诉我编辑成书比较麻烦,不断的修改也是非常头痛的事情,而我没有精力反复做这些,由于自身水平的局限,我的更多精力是在技术点学习上。
后来,改变了想法以电子书的形式展现给大家,这样我的编写过程随意了许多,我要做就是简单易懂告诉这是怎么回事,如何去实现。
2025/8/22 19:32:06 6.14MB Selenium2
1
木马(Trojan),也称木马病毒,是指通过特定的程序(木马程序)来控制另一台计算机。
木马通常有两个可执行程序:一个是控制端,另一个是被控制端。
木马这个名字来源于古希腊传说(荷马史诗中木马计的故事,Trojan一词的特洛伊木马本意是特洛伊的,即代指特洛伊木马,也就是木马计的故事)。
“木马”程序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病毒文件,与一般的病毒不同,它不会自我繁殖,也并不“刻意”地去感染其他文件,它通过将自身伪装吸引用户下载执行,向施种木马者提供打开被种主机的门户,使施种者可以任意毁坏、窃取被种者的文件,甚至远程操控被种主机。
木马病毒的产生严重危害着现代网络的安全运行。
  小马体积小,容易隐藏,隐蔽性强。
大马体积比较大,功能多,危害大。
2025/8/11 8:58:22 81KB 大马 渗透 安全
1
在生命科学领域中,人们已经对遗传(Heredity)与免疫(Immunity)等自然现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六十年代Bagley和Rosenberg等先驱在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理解的基础上,借鉴其相关内容和知识,特别是遗传学方面的理论与概念,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工程科学的某些领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时至八十年代中期,美国Michigan大学的Hollan教授不仅对以前的学者们提出的遗传概念进行了总结与推广,而且给出了简明清晰的算法描述,并由此形成目前一般意义上的遗传算法(GeneticAlgorithm)GA。
由于遗传算法较以往传统的搜索算法具有使用方便、鲁棒性强、便于并行处理等特点,因而广泛应用于组合优化、结构设计、人工智能等领域。
另一方面,Farmer和Bersini等人也先后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有关免疫的概念。
遗传算法是一种具有生成+检测(generateandtest)的迭代过程的搜索算法。
从理论上分析,迭代过程中,在保留上一代最佳个体的前提下,遗传算法是全局收敛的。
然而,在对算法的实施过程中不难发现两个主要遗传算子都是在一定发生概率的条件下,随机地、没有指导地迭代搜索,因此它们在为群体中的个体提供了进化机会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产生了退化的可能。
在某些情况下,这种退化现象还相当明显。
另外,每一个待求的实际问题都会有自身一些基本的、显而易见的特征信息或知识。
然而遗传算法的交叉和变异算子却相对固定,在求解问题时,可变的灵活程度较小。
这无疑对算法的通用性是有益的,但却忽视了问题的特征信息对求解问题时的辅助作用,特别是在求解一些复杂问题时,这种忽视所带来的损失往往就比较明显了。
实践也表明,仅仅使用遗传算法或者以其为代表的进化算法,在模仿人类智能处理事物的能力方面还远远不足,还必须更加深层次地挖掘与利用人类的智能资源。
从这一点讲,学习生物智能、开发、进而利用生物智能是进化算法乃至智能计算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所以,研究者力图将生命科学中的免疫概念引入到工程实践领域,借助其中的有关知识与理论并将其与已有的一些智能算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建立新的进化理论与算法,来提高算法的整体性能。
基于这一思想,将免疫概念及其理论应用于遗传算法,在保留原算法优良特性的前提下,力图有选择、有目的地利用待求问题中的一些特征信息或知识来抑制其优化过程中出现的退化现象,这种算法称为免疫算法(ImmuneAlgorithm)IA。
下面将会给出算法的具体步骤,证明其全局收敛性,提出免疫疫苗的选择策略和免疫算子的构造方法,理论分析和对TSP问题的仿真结果表明免疫算法不仅是有效的而且也是可行的,并较好地解决了遗传算法中的退化问题。
1
cwRsync是一款强大的开源工具,主要用于在不同系统之间进行文件和目录的同步与备份,尤其在Linux和Windows之间。
这个工具结合了rsync算法的高效性和Windows平台的兼容性,使得跨平台的数据交换变得简单易行。
本次分享的是cwRsync服务端和客户端的V4.1.0版本打包下载,提供了两个安装程序:cwRsyncServer_4.1.0_Installer.exe用于服务器端安装,而cwRsync_4.1.0_Installer.exe则用于客户端。
文件同步是IT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可能需要在多台设备间保持文件的最新状态,或者需要定期备份关键数据,这时候文件同步就显得尤为重要。
cwRsync通过rsync算法实现了这一功能,该算法以其高效、增量同步特性著称,它仅传输文件的差异部分,大大减少了网络带宽的消耗。
cwRsync服务端通常部署在需要提供数据同步的服务器上,它可以监听特定的端口,接收来自客户端的同步请求。
服务端配置灵活,支持多种身份验证方式,如密码、SSH密钥等,以确保数据安全。
同时,服务端可以设定同步规则,比如只允许同步特定目录,或者限制同步的时间和频率。
cwRsync客户端则是连接到服务端进行同步操作的工具,它可以在Windows、Linux或其他支持rsync的平台上运行。
客户端可以设置同步任务,指定要同步的源路径和目标路径,以及同步模式(如单向同步、双向同步等)。
此外,客户端还可以配置定时任务,实现自动化同步,确保数据的实时更新。
在V4.1.0版本中,cwRsync可能已经包含了性能优化、新功能的添加以及对之前版本的bug修复。
用户在升级或初次安装时,应该仔细阅读官方文档,了解新版本的改进和注意事项,以确保顺利部署并充分发挥其功能。
cwRsync服务端和客户端为用户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文件同步解决方案,适用于企业级的数据管理需求。
无论是为了在多台设备间保持文件一致性,还是为了定期备份重要数据,cwRsync都是值得信赖的工具。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应根据自身的网络环境、安全策略以及同步需求,合理配置和使用cwRsync,以达到最佳效果。
2025/8/3 5:19:22 7.05MB 文件同步
1
考察产生式系统我知道在搜索引擎的茫茫大海中,你能看见我的这篇文章不是缘分,而是你要交作业了拿代码去“学习”之前,至少点个赞吧代码没写GUI,因为不喜欢这玩意,直接在终端中进行人机交互。
使用代码之前,请根据自身情况对字符编码、文件路径进行修改代码写的很烂,以后有能力了再把算法加进去优化代码吧第一问先根据题图,创建规则库(使用了一个文本文件)if有毛发then哺乳动物if有乳then哺乳动物if吃肉then食肉动物if有犬齿and有爪and眼向前方then食肉动物if哺乳动物and有蹄then有蹄类if哺乳动物and反刍动
2025/8/1 17:23:46 133KB 人工智能 动物 系统
1
20世纪90年代以后,通信容量及频率不断提高,无线产品应用环境日益复杂,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射频电路和系统设计的要求。
随着3G/4G的广泛应用,5G也初现端倪,这些复杂和高容量通信系统和射频硬件的设计不得不依赖各种EDA软件实现。
在射频电路行业,甚至是信号完整性领域,首推的仿真软件是AgilentADS。
安捷伦ADS软件可应用于国防/航空电子、雷达、卫星通信系统设计,以及移动通信系统设计、高速电路、信号完整性设计、射频和微波电路设计、天线设计、LTCC器件及RX/TX封装模块设计。
作为微波、射频电路和芯片设计、电路板设计和信号完整性设计的一流平台,安捷伦EEsof系列软件得到业界厂商的广泛支持,推出了多种针对该软件的元件库、模型库和设计套件(DesignKit),为用户进行更为准确的设计仿真。
另外,从广大工程师择业的角度讲,选择主流的射频仿真设计软件不仅为产品设计大大提高成功率,而且可以提高自身的技能和行业竞争力。
现在各大公司招聘要求射频工程师必须会使用ADS等软件进行射频电路设计。
2025/7/19 15:42:51 217.52MB 射频电路
1
RUP(RationalUnifiedProcess,Ratinaol统一过程)是rational公司提出的一套软件开发过程,目前最新的版本是2003。
RUP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软件开发过程框架,任何人或组织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对这个过程进行裁剪,并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调整后使其成为个性化的过程。
读者可以参考网络上流传的《RUP2000中文版》。
(Rational以及RationalUnifiedProcess均系RationalSoftwareCorporation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有句老话说:万事开头难。
说的是在做事情的时候,通常都是一开始觉得非常困难,但是只要
2025/7/16 21:30:45 180KB RUP测试过程实践
1
Istio内部是使用了K8S的,但为了细粒度的进行日志管理和流量控制,K8SService自身都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于是,Istio只是通过K8SAPI收集了Service信息便自己接管了后续的工作,流量转发控制权交给了由C++开发的Envoy。
这个高性能的组件就是传说中的IstioSidecar,也就是每一个微服务实例所在Pod中必须注入的另一个容器啦,而这个Sidecar的追求是对应用本身透明。
到这里,大家知道Istio的野心了么?
2025/7/9 13:05:33 840KB istio
1
###极光推送服务报价详解####一、概述极光推送是针对移动应用提供的一项消息推送服务,帮助企业及开发者高效地触达用户。
本文将详细介绍极光推送的收费模式和服务版本,以便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版本。
####二、服务版本与定价极光推送提供了多个版本的服务供不同规模的企业选择,每个版本都有明确的价格和功能差异。
具体包括:-**体验版**:适用于初步了解和测试极光推送功能的小型项目或个人开发者。
该版本支持最多2万在线用户,每分钟API调用频率上限为1200次。
年费为36000元,平均到每月为3000元。
如果用户数量增加,则每增加1万在线用户需额外支付1000元。
-**初级版**:适合用户数量稍多的应用,最大支持5万在线用户,API调用频率提升至2400次/分钟。
年费为72000元,平均每月费用为6000元。
同样,每增加1万在线用户需额外支付1000元。
-**基本版**:面向具有一定用户规模的应用,支持10万在线用户,API调用频率进一步提升至4800次/分钟。
年费为132000元,均摊每月费用为11000元。
每增加1万在线用户需额外支付1000元。
-**中级版**:适合拥有较大用户群体的应用,支持30万在线用户,API调用频率为12000次/分钟。
年费为372000元,平均每月费用为31000元。
每增加1万在线用户额外费用为750元。
-**专业版**:为大型应用提供更高级别的服务,支持50万在线用户,API调用频率为24000次/分钟。
年费为552000元,均摊每月费用为46000元。
每增加1万在线用户的费用为750元。
-**高级版**:适合用户量级非常大的应用,支持100万在线用户,API调用频率为48000次/分钟。
年费为720000元,平均每月费用为60000元。
每增加1万在线用户需额外支付500元。
-**中型企业版**:专为企业设计的服务,支持200万在线用户,API调用频率为120000次/分钟。
年费为1200000元,平均每月费用为100000元。
每增加1万在线用户额外费用为500元。
-**大型企业版**:为超大规模企业提供服务,支持500万在线用户,API调用频率为480000次/分钟。
年费为2760000元,平均每月费用为230000元。
每增加1万在线用户的费用为500元。
####三、计费原则1.**在线峰值用户数**:基于应用在某个月内的最高在线用户数进行计费。
例如,如果应用的月在线用户峰值为16万,则超出基本版的6万用户将按照每1万用户1000元的标准计算费用,即6000元(6*1000)。
总费用为基本版月均费用11000元加上6000元,合计17000元。
2.**API调用频率**:除了在线用户数之外,极光推送还会考虑API调用的频率。
当应用的API调用次数超过当前版本规定的次数时,将根据下一版本的收费标准进行计费。
3.**动态升级**:如果当月的实际费用超过了当前版本的月费,则自动升级到下一版本并按照下一版本的费用进行计费。
例如,若16万月在线用户峰值,当月实际付费则为10999元+6000元=16999元。
4.**统计指标定义**:-**日在线用户数**:指一天内登录JPush服务器的独立用户数。
-**月在线用户数峰值**:指的是自然月内“日在线用户数”最高的一天的数值。
5.**费用解释权**:本付费服务报价表最终解释权归极光所有,并且报价已包含6%增值税。
通过上述详细解读,开发者可以根据自身应用的需求和用户规模来选择合适的服务版本,确保既能满足推送需求又能合理控制成本。
2025/7/7 18:06:23 130KB 极光推送
1
共 293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