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描述一组生产者向一组消费者提供产品/消息。
它们共享一个有界缓冲区,生产者向其中放产品/消息,消费者从中取产品/消息。
只要缓冲区未满,生产者可放产品/消息,只要缓冲区有数据,消费者可取消息。
即应满足下列二个同步条件:1.只有在缓冲池中至少有一个缓冲区已存入消息后,消费者才能从中提取消息,否则消费者必须等待。
2.只有缓冲池中至少有一个缓冲区是空时,生产者才能把消息放入缓冲区,否则生产者必须等待。
设计要求:要求设定一个缓冲池中有n个缓冲区,每个缓冲区存放一个消息,创建多个生产者,消费者,并在每个生产者消费者创建时、发出放/取产品申请时、正在放/取产品时和放/取产品结束时分别给出提示信息,并显示取/方产品前后的缓冲区状态,以检查所有处理都遵守相应的操作限制。
2025/10/10 9:46:38 2KB 操作系统 生产者消费者
1
缓冲池操作系统课设实现了一个循环缓冲队列,读线程从缓冲队列中读取数据,写线程向缓冲队列放入数据。
可以运用在在网络文件传输或者本地文件复制。
2025/5/30 3:48:39 157KB 缓冲池 操作系统课设
1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一个消费者进程与生产者进程的同步模拟系统,认识进程间的同步机制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是一个著名的进程同步问题。
(1) 有一群生产者进程在生产消息,并将消息提供给消费者进程去消费。
为使生产者进程和消费者进程能并发执行,在它们之间设置了一个具有n个缓冲区的缓冲池,生产者进程可将它所生产的消息放入一个缓冲区中,消费者进程可从一个缓冲区中取得一个消息消费。
(2) 尽管所有的生产者进程和消费者进程都以异步方式运行,但它们之间必须保持同步,即不允许消费进程者到一个空缓冲区去取消息,也不允许生产者进程向一个已装有消息且尚未被取走消息的缓冲区中投放消息。
(3) 任何时刻只能有一个进程可对共享缓冲区进行操作这是一个用Eclipse为工具、java为编程语言而实现模拟消费者进程与生产者进程的同步。
1
本次设计编写实现四种操作即:收容输入;
提取输入;
收容输出;
提取输出的执行程序,动态显示三种队列的长度或保存的数据。
例如:执行收容输入后则空队列长度减1,输入队列长度加1,并且输入队列的一个节点保存了收容输入操作的输入数据。
2024/3/11 12:26:14 157KB 缓冲池
1
InnoDB存储引擎的关键特性包括插入缓冲、两次写(doublewrite)、自适应哈希索引(adaptivehashindex)。
这些特性为InnoDB存储引擎带来了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的可靠性。
插入缓冲是InnoDB存储引擎关键特性中最令人激动的。
不过,这个名字可能会让人认为插入缓冲是缓冲池中的一个部分。
其实不然,InnoDB缓冲池中有InsertBuffer信息固然不错,但是InsertBuffer和数据页一样,也是物理页的一个组成部分。
主键是行唯一的标识符,在应用程序中行记录的插入顺序是按照主键递增的顺序进行插入的。
因此,插入聚集索引一般是顺序的,不需要磁盘的随机读取。
比如说我们按下列SQ
1
用C-Free5软件写的,主函数为Int类型。
在其他软件上可能要改成void,算法方面没有什么问题。
如果要缓冲池满就把生产者M1的数改的比消费者M2的高,要缓冲池空则相反。
2023/11/3 18:45:50 2KB C语言 PV操作 生产者消费者
1
以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为例来阐述Linux线程的控制和通信。
一组生产者线程与一组消费者线程通过缓冲区发生联系。
生产者线程将生产的产品送入缓冲区,消费者线程则从中取出产品。
缓冲区有N个,是一个环形的缓冲池。
使用命令ccconsumer.c-oconsumer编译
2023/2/15 22:15:37 3KB Linux 生产者消费者 多线程 互斥量
1
整理了一份最新基于MySQL5.6和5.7的配置文件模板,基本上可以说覆盖90%的调优选项,用户只需根据本人的服务器配置稍作修改即可,如InnoDB缓冲池的大小、IO能力(innodb_buffer_pool_size,innodb_io_capacity)。
特别注意,这份配置文件不用修改,可以直接运行在MySQL5.6和5.7的版本下,这里使用了小小的技巧,具体可看配置文件。
[mysqld]########basicsettings########server-id=11port=3306user=mysqlbind_address=10.166.224.32autocommit=0…………
2023/2/6 23:48:46 4KB MySQL 5.7 my.ini 最优配置模板
1
通过3个进程,3个缓冲队列,模仿缓冲池输入、计算、输出的过程。
2023/1/17 15:29:30 4KB 缓冲池 线程 C++ 操作系统
1
1.操作系统概述 操作系统的形成,操作系统的定义与功能,操作系统的分类 2.处理机管理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用户与操作系统的两种接口,进程的定义、特征和基本状态,进程控制块(PCB)和控制块队列(运行、就绪、阻塞),进程的各种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时间片轮转、优先数、多级队列),进程管理的基本原语(创建、撤消、阻塞、唤醒),作业与作业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响应比高者优先)。
3.存储管理 地址的静态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单一连续区存储管理,固定分区存储管理,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空闲区的合并,分区的管理与组织方式(表格法、单链表法、双链表法),分页式存储管理,页表、快表及地址转换过程,内存块的分配与回收(存储分块表、位示图、单链表),虚拟存储器的概念,请求分页式存储管理,缺页与缺页中断位,缺页中断与页面淘汰,页面淘汰算法(先进先出、最近最久未用、最近最少用、最优),页面走向,缺页中断率,抖动,异常现象。
4.设备管理 计算机设备的分类(基于从属关系、基于分配特性、基于工作特性),记录间隙,设备管理的目标与功能,输入/输出的处理步骤,设备管理的数据结构(SDT、DCB、IVT),独享设备的分配,共享磁盘的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最短查找时间优先、电梯、单向扫描),设备控制器,数据传输的方式(循环测试、中断、直接存储器存取、通道),I/O的缓冲技术(单缓冲、双缓冲、多缓冲、缓冲池),虚拟设备,SPOOLing技术。
5.文件管理 文件,文件系统,文件的逻辑结构(流式文件、记录式文件),文件的物理结构(连续文件、串联文件、索引文件),文件的存取(顺序、随机),磁盘存储空间的管理(位示图、空闲区表、空闲块链),文件控制块(FCB),目录的层次结构(一级目录,二级目录、树型),主目录,根目录,绝对路径,相对路径,按名存取的实现,文件共享,文件保护,文件上的基本操作。
6.进程间的制约关系 与时间有关的错误,资源竞争——互斥,协同工作——同步,信号量,信号量上的P、V操作,用P、V操作实现互斥,用P、V操作实现同步,用P、V操作实现资源分配,死锁,死锁产生的必要条件,死锁的预防,死锁的避免,死锁的检测与恢复,银里手算法,进程间的高级通信。
7.操作系统实例分析 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MS-DOS操作系统。
2018/7/18 12:57:16 1.13MB 操作系统(第二版)习题答案
1
共 12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